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系疾病最主要与最可靠的现代化诊断手段,由于其准确性高,又可进行镜下活检和镜下治疗,在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因现行的普通胃镜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和不适,导致不少患者逃避或拒绝检查治疗,贻误最佳诊疗时机,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结肠镜检查也是一种侵人性操作,有明显的痛苦经历,使患者感觉疼痛难以忍受,无痛苦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术是在常规胃肠镜检查和治疗中应用一定剂量的镇痛及静脉麻醉剂,使病人有一短暂睡眠过程,胃肠镜操作完毕,病人清醒后对整个过程无记忆,无痛苦感觉的临床操作技术。我科与麻醉科合作,近年来把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应用于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1200例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无痛性胃镜检查术系在胃镜检查时适当应用镇静剂,使病人在清醒镇静或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整个过程病人舒适、无痛苦[1]。我们于2003年4月开始用异丙酚静脉注射对患者施行无痛性胃镜检查和治疗共618例次,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1.对象:618例次中,男362例次,女256例次,年龄7~  相似文献   

3.
320例超细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数患者对胃镜检查均能忍受,但有部分患者有不适及恐惧感。缩小内镜外径,减少检查时的不适及痛苦仍有必要。自2005年9月至今,我们应用富士能公司生产的超细胃镜对320例患者进行了上消化道检查。对象与方法1.对象:超细胃镜检查的320例患者中,男性152例,年龄3~91岁。女性168例,年龄6~88岁。男∶女为1∶1.11,受检患者均为因各种病因须作胃镜检查的患者,其中包含127例特殊人群(因心肺功能差、神志欠清不能配合等原因不宜行普通胃镜检查者30例、年龄≤15岁或≥80岁者82例及首次在本院或三级以上医院由主治以上医师操作行普通胃镜检查因患者过于…  相似文献   

4.
正无痛胃镜检查可克服胃镜检查痛苦较大的问题,然而其侵入性操作可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畏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其检查依从性较差,可明显影响检查结果~[1,2]。本研究分析了针对性健康教育改善无痛胃镜检查者不良情绪、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旨在为无痛胃镜检查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改善提供指导,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前瞻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无痛苦性胃镜术,以使患者能在安全、舒适、无痛苦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和治疗。方法术前准备除按常规胃镜检查外,应配备多功能监护仪、氧气瓶、急救药品。检查前5~10min1:3服2%的利多卡因胶浆或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麻醉咽喉部后,再以40mg/10s的速度静脉注射丙泊酚,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调整给药速度,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下,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术中术后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结果1480例患者中,只有4例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轻度下降,给予高流量吸氧静脉注射0.4mg纳洛酮后好转,并顺利完成检查。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的副反应。无痛胃镜术后一般5~10min内清醒。受检患者100%满意。结论无痛苦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新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叶建荣  范涛 《地方病通报》2008,23(6):89-89,91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苦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 选取自愿要求做无痛苦胃镜检查的患者300例,观察在静脉麻醉下生命体征变化,对内镜插入刺激的耐受性,药物及检查的主要不良反应. 结果 300例中除3例被迫停止胃镜检查外,其余均在麻醉下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无痛苦胃镜易发生下颌松驰,出现短暂性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轻微下降. 结论 无痛苦胃镜应注意呼吸循环系统管理,术前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应避免此项检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具有作用迅速,苏醒快、镇痛镇静完全等特点,它消除了传统胃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心理和不良刺激,有利于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恩丹西酮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普通胃镜检查中患者常有咽喉不适,恶心、呕吐,甚至疼痛,多数患者认为胃镜检查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常拒绝必要的检查或复查。随着镇静麻醉药物在内镜检查中的应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但镇静药物的副作用及麻醉下操作的并发症亦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我院近年来将恩丹西酮应用于胃镜检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无痛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4 1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诊疗技术迅速发展,而人们对胃镜检查的紧张、恐惧心理却不减,往往容易耽误病情,延误治疗。自2003年10月该院开展了无痛胃镜检查技术,系在胃镜检查时适当应用镇静剂,使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整个检查过程中舒适、无痛苦[1],至2006年10月已完成4 18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 185例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男2 452例,女1 733例;年龄3~91岁,平均48.5岁;其中用于诊断检查3 901例,胃镜下治疗284例。1.2方法术前准备电子胃镜、氧气、多功能监护仪、面罩气囊、气管插管等器械,向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应用得普利麻作胃镜检查能否提高依从性和复检率。方法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其用药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焦虑评分值,患者遗忘程度、术中表现和操作时间及复检率。结果药物组应用得普利麻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药物组应用得普利麻前后的焦虑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术中感受情况良好.遗忘程度高,操作时间较短,复查率高。结论高血压患者在胃镜检查时应用得普利麻是安全的,能减轻患者检查时的痛苦及焦虑,提高依从性和复检率。  相似文献   

10.
口服麻醉胶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口服麻醉胶浆在胃镜检查前、中、后的系列参数的对照研究,以提高一种较好的胃镜检查术前准备方法,减轻患者胃镜检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胃镜检查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但该检查有一定的创伤和痛苦,因此异丙酚无痛胃镜麻醉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异丙酚是一种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都有一定负面影响的静脉麻醉药[1],我们于2004年3月至2004年9月观察了30例施行异丙酚无痛胃镜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并与常规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对比,以评估异丙酚无痛胃镜麻醉技术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变化,探讨高血压患者行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及血压正常患者胃镜检查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心率于胃镜检查中均较检查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检查中与检查前相比均有升高,血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于检查中均有心律失常发生,但无危险性心律失常。结论血压、心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胃镜检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胃镜检查是诊断与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刺激患者咽部,可引起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老年患者心脑血管意外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有许多老年患者及家属因惧怕风险而拒绝接受检查,从而延误诊治。无痛胃镜检查中适当使用镇静剂,整个检查过程舒适、无痛苦,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依从性,已逐渐被广大老年患者接  相似文献   

14.
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继平 《山东医药》2003,43(1):53-54
中青年脑卒中是指年龄 <60岁的患者。近期据多所医院调查证实 ,60岁以下脑卒中患者占 72 %。 2 0 0 2年 1~ 6月份 ,我院脑卒中住院患者中≤ 60岁者占 87.4%。研究表明 ,脑卒中患者年龄走低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仅自身有极大的痛苦 ,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超过老年患者。研究发现 ,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原因除与老年患者有共同之处外 ,还有其自身的特点。1 高血压或隐性高血压 (无症状性高血压 )统计资料显示 ,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生与家族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高血压已…  相似文献   

15.
无痛胃镜技术由于可减轻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提高接受胃镜检查的耐受性,尤其对合并高血压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通过静脉使用芬太尼及咪唑安定,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可行性,为高血压患者选择更安全、舒适的胃镜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20例自愿接受胃镜检查的高血压患者和120例无高血压患者,将有高血压且行无痛胃镜的患者分为组1(60例),无高血压且行无痛胃镜的患者分为组2(60例),有高血压且行普通胃镜的患者分为组3(60例),无高血压且行普通胃镜的患者分为组4(60例),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麻醉前或准备进境前(t1)、胃镜经食道入口平面时(t2)及检查结束患者清醒时(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hemoglobin saturation,SPO2)变化及术中、术后有无发生恶心、呕吐、呛咳、躁动、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组1、组2行胃镜检查时t2时刻MAP、H R均较t1时刻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组3、组4行胃镜检查时t2时刻M A P、H R均较t1时刻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下降幅度较后者升高幅度明显减小;高血压无痛胃镜组(组1)、无高血压无痛胃镜组(组2)术中、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呛咳、躁动、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高血压普通胃镜组(组3)和无高血压普通胃镜组(组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时循环波动较行普通胃镜小,术中、术后不良反应较少,更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17.
经鼻胃镜检查8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鼻胃镜检查是胃镜检查的一种新方法,它较普通胃镜检查痛苦小,但是目前经鼻胃镜如何从鼻腔进镜尚无统一的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耐受情况及鼻腔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旨在评价经鼻胃镜直接插镜的鼻腔插入方法。  相似文献   

18.
��ʹ�������ھ������ٴ�Ӧ���ֿ�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无痛苦消化内镜检查也称清醒镇静内镜检查术 (conseioussedationendoscopy)是指应用一种或多种药物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 ,减轻患者的恐惧及焦虑心理 ,提高痛阈 ,保持一定程度神智清醒 ,轻度意识丧失 ,有完整吞咽、咳嗽等保护性反射 ,无任何痛苦的情况下 ,保证内镜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记忆功能是人的重要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与神经心理功能密切相关.记忆障碍指个人处于一种不能记住或回忆信息或技能的状态,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前期阶段[1].已有研究证实高血压是引起记忆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2].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9~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30例,均为长期居住于唐山市并愿意参加本研究者.纳入标准:年龄60 ~75岁,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制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确诊高血压1年及以上并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胃镜检查诱发心肌梗死二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们开展胃镜检查20年来,共发现2例检查诱发心肌梗死意外。例1:男,61岁,因上腹部不规律隐痛1年多,于1989年行胃镜检查。患者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胃镜检查前检测血压、心电图均正常。常规局麻,采用OlympusGIFK10型胃镜,常规检查插镜顺利,当胃镜行将进入贲门区时,患者呈痛苦貌,大汗,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急速退镜,查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经积极抢救治疗,患者于20d后康复出院,至今健在。例2:女,72岁,因间断性剑突下烧灼不适1月余于1999年行胃镜检查。患者有阵发性胸闷、心前区疼痛史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