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理生理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生物心理学概念称作“脑一肠轴”,是一种将情感中枢和神经内分泌中枢,肠道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联系的双向神经通路的理论模式。大多数IBS患者都伴有精神症状特别是情感失调。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诊治共识意见   总被引:90,自引:2,他引:9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IB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知异常,而造成这些变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知心理社会因素与IBS发病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已注意到肠道急性感染后在易感者中可引起IBS。脑-肠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调以及影响该调节功能的肠道免疫系统的异常,近年来也已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为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性,它的主要症状是长期反复上腹痛和肠道功能失调,且症状在焦虑或紧张状态下易加重或激发。越来越多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外周和中枢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信号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肠道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活动可能促进IBS症状的发生及发展,现就紧张状态下肠道运动功能及内脏敏感性改变与CRF之间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5-羟色胺(5-HT)是参与调节胃肠道运动和分泌功能的重要神经递质,5-HT信号系统异常可导致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异常、内脏高敏感性,与IBS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关。此文旨在探讨5-HT信号系统在IBS肠道运动和感觉的调节、脑肠轴异常、精神症状、神经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而精神心理异常又可诱发或加重肠道症状。精神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周围和中枢两个方面,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研究发现多个脑区,如前扣带回皮质、前额叶皮质等与IBS和焦虑、抑郁相关。本文就应用f MRI技术研究焦虑、抑郁与IBS脑区活动的关系及其在IBS中枢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是肠道动力和感觉异常的功能性肠病,人群患病率较高,但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目前认为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一肠轴改变、精神心理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IBS的药物种类较多,但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评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物疗效的临床试验越来越多,本文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总结了近期有关6种主要药物(包括解痉剂、导泻药、止泻剂、肠道动力感觉调节剂、微生态制剂和抗抑郁药)的临床试验和综述,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1].IBS是世界性的常见病,人群患病率在5%~25%之间[2,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耗费大量医疗资源,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经提出的有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脑-肠轴失调、局部炎症免疫反应等,但任一机制均无法单独解释IBS的各种表现."什么导致了IBS"引起了临床医生和生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并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刚刚结束的瑞士国际神经胃肠动力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者齐聚一堂,就IBS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平滑肌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精神心理、肠道动力、环境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是IBS症状出现和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本文就近年来有关IBS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的1/3。至今IB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还不清楚。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欠理想。我们从1997年1月始试用免疫调节剂多抗甲素与小牛胸腺素配合中医辨证治疗阑尾切除术后IBS,发现此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病因是多因素的,如社会心理因素、遗传或环境因素、脑肠轴功能失调、肠道运动障碍、内脏敏感性增高及肠道菌群的改变等。肠道菌群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包括肠道菌群的组成或其代谢活性的变化,激活黏膜免疫和炎症,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和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引起肠道感觉运动功能失调和脑肠轴功能紊乱。本文就肠道菌群在IBS的病理生理学上的重要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发病机制复杂,现有的治疗药物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IBS可能与脑-肠功能失调、内脏高敏感、胃肠动力异常、肠道菌群紊乱、肠道通透性增高等因素有关.近年来,肠黏膜免疫紊乱在IBS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肥大细胞(mast cell,MCs)是广泛分布于胃肠道的免疫细胞,多种原因引起的MCs活化脱颗粒,通过MCs释放的活性介质作用于邻近的上皮细胞,神经元细胞,平滑肌细胞或其他免疫细胞,常可导致IBS内脏高敏感、肠道动力异常、上皮通透性增高、肠道持续低度炎症的发生.许多研究已经证实MCs在IB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本文就近年来MCs活化参与IBS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IBS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以脑-肠轴为基础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参与IBS发病的观念被广泛接受。由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介导的脑-肠双向调节通路,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与肠道局部稳态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其中任一环节异常,都可能导致稳态平衡破坏而诱发IBS。本文就脑-肠轴失调在IBS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异常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其症状产生可能与胃肠道功能异常(动力改变、内脏敏感性增高)、神经免疫机制、精神心理因素等相关.临床常规检查无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学异常,但研究发现IBS患者肠道黏膜存在炎性反应,提示潜在的低度炎性可能参与IBS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病因尚不清楚。5-羟色胺(5-HT)是脑-肠轴中的关键递质,它在胃肠运动和感觉,以及中枢情感调节中有重要意义。5-羟色胺转运体(SERT)是一种对5-HT有高度亲和力的跨膜转运蛋白,可将效应部位的5-HT迅速再摄取。大量的证据表明,SERT在IBS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IBS的发病机制与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现认为脑肠轴神经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参与其中。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黏膜的免疫炎性反应、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异常参与调节IBS脑肠轴功能紊乱并且导致肠黏膜异常分泌多种物质。此文主要阐述这些异常分泌的肠黏膜分泌物在IB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为IBS治疗提供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近年认为肠道微生态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改变,干预肠道微生态对IBS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肠道微生态通过改变黏膜通透性、激活免疫反应、改变胃肠动力和影响脑-肠轴等参与IBS发病的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7种经典心身疾病之一,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80%以上的IBS患者症状加重与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去甲肾上腺素(NE)能系统与情感、行为及意识状态有关,脑内NE功能异常可导致抑郁、焦虑类疾病并在某些应激状态下表现出来或恶化,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失调与部分IBS发病有关。酪氨酸羟化酶(TH)作为NE合成的限速酶,与抑郁症密切相关。研究脑-肠轴各层面中NE和TH的变化趋势有助于进一步了解IBS尤其是IBS伴焦虑、抑郁状态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常见功能性胃肠病.IBS全球患病率为2%-15%.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多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染与炎症、神经-内分泌失调、精神心理、食物过敏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提出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理论在IBS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发现,胃肠道的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在IBS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以MCs在IBS中的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应激关系十分密切。其中,脑肠轴对应激反应的不同环节失调,以及应激所致免疫激活和持续是IBS已得研究确证的重要病理机制。近年来肠道菌群和应激的相互作用对IBS的影响也得到重视。IBS与应激关系的研究进展对IBS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提示。  相似文献   

20.
从脑-肠互动的高度认识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大量研究证明 ,胃肠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是IBS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特征。亦已证明 ,IBS患者的精神心理异常 ,高于一般人。近年研究还发现 ,急性胃肠感染后IBS发病率显著增高。上述改变反映了IBS发病的不同侧面。近年来随着神经胃肠病学研究的发展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从脑 肠互动的高度 ,把上述不同因素整合起来 ,从更深的层次去揭示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 。胃肠道有一个从一级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到支配胃肠效应的运动神经元组成的、独立于大脑之外的神经系统 ,被称为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