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医穴位按摩在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分娩产妇中,随机抽取106例产妇,将其进行奇偶排序分组,5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接受中医穴位按摩治疗联合常规乳房护理,5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乳房护理。对比2组产妇产后泌乳量以及人工喂养容量情况,观察2组产妇乳房胀痛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且人工喂养容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妇接受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后乳汁分泌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母乳量极大提高,并且有效的缓解了产妇乳房胀痛的症状,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穴位按摩乳房配合音乐疗法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剖宫产的16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2 d两组产妇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产后第3天对照组继续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乳房配合音乐疗法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每日的乳汁分泌量。结果:乳房穴位按摩及音乐疗法后,观察组产妇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乳房胀痛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乳房配合音乐疗法能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乳房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加手法挤奶促进乳腺疏通、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240例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20例产妇采用红外线照射乳房、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联合手法挤奶的综合护理方法促进乳汁分泌,而对照组12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乳汁分泌足够率分别为94.2%和60.8%,观察组产妇泌乳足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5.23,P<0.05),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观察组产妇的24 h血清泌乳素和阴道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手法挤奶三者合为一体来促进乳腺管疏通,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与预防乳房肿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200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经过随机分组,将采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乳房穴位按摩的产妇为观察组,将单纯实施乳房穴位按摩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在首次乳汁溢出时间、泌乳量、乳房胀痛感觉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首次泌乳时间提前(P0.05),泌乳量增加,乳房胀痛,疼痛减轻。结论:中药离子导入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妇具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减少乳汁淤积,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通过临床研究此方法能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疏通经络,穴位按摩促进母乳分泌的疗效,为临床开展此项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406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6例.观察组于术后24小时开始行疏通经络,穴位按摩,摩揉抓抖乳房和辅助哺乳,对照组行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及母乳喂养指导.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缩短,乳汁分泌显效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疏通经络,穴位按摩可缩短泌乳的始动时间,促进乳汁的分泌,改善剖宫产术后乳房胀痛,是一种简单、经济,且行之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产妇分娩后奶涨以及对血清雌二醇(E_2)与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分娩的单胎产妇8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产妇给予母乳喂养指导及益母草颗粒(1袋,2次/d,口服)与宫底低频电脉冲治疗,观察组40例产妇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乳房、乳头以及全身相关穴位)。观察比较2组分娩后乳房胀痛分级、胀痛评分及血清E_2、PRL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后2 d、3 d、4 d的乳房胀痛评分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分娩后3 d、4 d的乳房胀痛评分均相比分娩后2 d明显升高(P均0.05),分娩3 d后乳房疼痛评级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3 d的血清PRL水平均相比对照组以及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E_2水平均相比对照组以及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分娩后相关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奶涨情况,缓解由于乳汁分泌而造成的疼痛,有效提升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提升产妇乳汁分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饮食指导及正确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产妇采取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等常规方案;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方案基础上自产后即进行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及乳汁分泌情况,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比较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及泌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产后首次泌乳时间(13.46±3.29)h较对照组(24.07±6.52)h显著缩短,产后2d泌乳量充足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乳房胀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效果理想,利于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减轻乳房胀痛,其机制与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穴位按摩配合拔罐法对产后乳房胀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自然分娩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配合拔罐法治疗。比较2组产妇产后72 h乳房胀痛发生情况,产后72 h乳房硬度,产后72 h乳汁充盈情况。结果产妇产后72 h乳房胀痛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产后72 h乳房硬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产后72 h乳汁充盈状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拔罐法能有效改善产后乳房胀痛的情况,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及连续护理对产后泌乳的效果。方法:将16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推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乳房按摩及连续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开始时间、泌乳情况以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早期的乳房按摩及连续护理可以明显促进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减轻产妇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按摩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效果。方法:选择分娩后的正常单胎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A组每日供给产妇营养餐;B组除每日供给产妇营养餐外,每日早晚按摩相关穴位2次。观察比较2组产妇乳汁分泌的情况。结果:B组产妇乳汁分泌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产后按摩穴位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92例产后乳汁分泌过少、乳房胀痛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采取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乳房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泌乳量评分和乳房胀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乳汁不足、乳房胀痛的产妇,采用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方法进行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建春 《新中医》2015,47(1):234-235
目的:观察和探讨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联合中医穴位按摩等护理干预对剖腹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按摩和乳房按摩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胀痛情况及产后48 h内泌乳量。结果:2组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和48 h泌乳量情况比较,观察组时间较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术后48 h内泌乳量进行量化评估,泌乳中等以上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产妇术后乳房胀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常规产科护理联合中医穴位和乳房按摩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加速产妇泌乳,提高泌乳量,减轻疼痛,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光明中医》2021,36(3)
目的 探讨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对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以及促进其产后泌乳的积极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98例接收于2017年10月—2020年2月的产后乳房胀痛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依照AB字母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仅给予传统护理的常规组以及同时给予传统护理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护理的观察组,每组49例。而后由参与本次研究的观察小组对比分析2组产妇护理4 d内的乳房胀痛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变化情况、产后乳汁初始分泌时间、母乳喂养率以及护理好感度。结果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产妇护理后4 d内的乳房胀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妇,产后乳汁初始分泌时间亦明显少于常规组产妇,且组间相关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此外,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母乳喂养率95. 92%以及护理总好感度95. 24%均高于常规组产妇护理后的母乳喂养率81. 63%以及护理总好感度75. 51%,且2组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 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行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护理,不仅能够快速缓解其产后乳房胀痛感,并且还可促进其乳汁的快速分泌,有利于不断提高母乳喂养率以及其对临床医护工作的好感度,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联合通乳颗粒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母乳喂养.观察组50例用乳房按摩联合通乳颗粒治疗,对照组仅予通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汁分泌量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乳汁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乳房胀痛的缓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房按摩联合通乳颗粒能够增加乳汁分泌量、缓解乳房胀痛,是治疗产后缺乳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点穴按摩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乳汁淤积的产妇81例,随机分为点穴按摩组(n=41)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产妇单纯行乳房按摩治疗,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按需哺乳;并告知产妇调整心理与情绪,注意充分的睡眠与休息,并告知家属调理产妇营养,每日要满足产妇营养需求,以更好的泌乳。点穴按摩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次按摩前先点穴操作,比较两组产妇泌乳时间,产妇通乳后48小时内泌乳量、以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经过乳房按摩点穴的产妇平均24小时内乳汁分泌增多,对照组产妇治疗72小时后才有乳汁分泌的产妇占观察对象的46.34%。乳房点穴按摩组产妇48小时乳汁充足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χ2=32.55,P0.001)。点穴按摩组产妇产后72小时乳房胀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u=8.751,P0.05)。结论:产后乳房点穴按摩可促进产妇产后泌乳,有助于减轻产妇乳汁淤积的状况,并增加产妇乳汁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观察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对乳汁分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48 h泌乳量分布、泌乳量中等以上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8 h乳房胀痛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睡眠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和泌乳的效果。方法: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于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常规宣教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产后12~24h给予乳房穴位按摩。结果:实验组的无痛率高于对照组,无乳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及早进行乳房穴位按摩,配合持续有效的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可预防和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促进早期乳汁分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心,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刘木娇  苏渝  吴霞 《光明中医》2022,(19):3538-3541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应用通结催乳方联合乳房按摩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于吴川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剖宫产术的9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乳房按摩治疗,观察组加服通结催乳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子宫复旧、乳汁分泌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宫底下降速度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 d、2 d乳汁分泌评分和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应用通结催乳方联合乳房按摩效果确切,可减轻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及胃肠功能、子宫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寻找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4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少泽、合谷、膻中三个穴位进行按摩,观察和测量两组产妇分别在产后24、48、72h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充足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乳汁分泌始动时间24h内明显提前、泌乳量48h内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具有使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治疗仪与中医穴位按摩应用于产妇对其泌乳和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教育和母乳喂养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与中医穴位按摩,比较两组始动泌乳时间、泌乳量以及乳房胀痛程度。结果研究组始动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乳充足占比60.0%,对照组母乳充足占比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第3天和第4天的胀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轻(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与低频脉冲治疗仪应用于产妇,能够有效促进乳汁分泌,降低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