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系甜  孙珂  彭磊  王敏丽  王叶  张司晨  黄俭强 《护理研究》2012,26(31):2919-2921
[目的]了解"80后"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由吴婉华等研制的母亲角色适应问卷,以便利取样方法对291例分娩3d后的"80后"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91例初产妇中,174例(59.8%)为母亲角色适应良好,105例(36.1%)为适应中等,12例(4.1%)为适应差,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评分为(64.60±8.72)分,影响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评分的主要因素有初产妇的出生年份、是否有兄妹及排行、是否为计划妊娠、配偶的出生年份、配偶是否有兄妹及排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初产妇出生年份和是否为计划妊娠是影响"80后"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的主要预测因素。[结论]"80后"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整体适应良好,但出生于80年代末期、非计划妊娠、自身为独生女的初产妇发生母亲角色适应不良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产后40d~50d行产褥期检查的初产妇40人,采用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调查表测试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状况。[结果]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情况总分为64.88分±10.13分,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丈夫的关心程度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有影响。[结论]在众多影响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因素中,年龄、教育程度、丈夫关心程度的影响尤为突出,提示产科护士应运用评判性思维有针对性地帮助产妇提高母亲角色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洁冰  彭勤宝  李岚 《护理研究》2011,25(31):2853-2855
[目的]描述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产后40d~50d行产褥期检查的初产妇40人,采用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调查表测试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状况。[结果]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情况总分为64.88分±10.13分,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丈夫的关心程度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有影响。[结论]在众多影响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因素中,年龄、教育程度、丈夫关心程度的影响尤为突出,提示产科护士应运用评判性思维有针对性地帮助产妇提高母亲角色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初产妇产褥期角色适应情况,探讨可能影响母亲角色适应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79名产褥期初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整体良好。在母亲责任感、应对新生儿哭闹、为新生儿换尿裤、洗澡、添加辅食(鱼肝油及钙片)方面有待加强。产后丈夫关心有利于母亲角色适应,产褥期自己照顾婴儿及有产后异常者影响母亲角色适应。[结论]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整体良好,丈夫关心程度、产妇自己照顾婴儿、产后有异常影响初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产科护理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并把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延伸到社区护理中,以促进产妇母亲角色适应。  相似文献   

5.
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初产妇产褥期角色适应情况,探讨可能影响母亲角色适应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79名产褥期初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整体良好.在母亲责任感、应对新生儿哭闹、为新生儿换尿裤、洗澡、添加辅食(鱼肝油及钙片)方面有待加强.产后丈夫关心有利于母亲角色适应,产褥期自己照顾婴儿及有产后异常者影响母亲角色适应.[结论]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整体良好,丈夫关心程度、产妇自己照顾婴儿、产后有异常影响初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产科护理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并把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延伸到社区护理中,以促进产妇母亲角色适应.  相似文献   

6.
7.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鹰  黎慧华 《护理研究》2004,18(22):2023-2024
[目的 ]探讨产后心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适应母亲角色的积极作用。 [方法 ]随机将产妇分为 2组 ,非心理干预组12 0例给予产后一般护理 ,心理干预组12 0例给予产后一般护理和心理干预 ;产后 4周对产妇进行询问和调查 ,比较两组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情况。 [结果 ]心理干预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与非心理干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产后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初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远程团队护理支持对初产妇产褥期的心理影响,以促进其角色适应、提升母婴身心健康。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回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远程团队护理支持。在产妇出院时和产后6周后采用母亲角色适应状况调查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产后6周时,观察组母亲角色适应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应对方式的面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远程团队护理支持可帮助初产妇在产褥期更好地适应母亲角色,对促进母婴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宝琴  梅志雄  兰叶  陆理娣  卢意 《全科护理》2016,(25):2618-2620
[目的]探讨孕期视频与现场模拟训练模式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方法]对照组188例选择未在我院常规产检,未参加孕妇学校讲座,临产后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在产褥期住院期间给予口头和宣传册的健康宣教,观察组196例选择孕早期起在我院常规产检,并且参加了一系列孕期讲座,包括理论课程、视频播放及实操课程3种形式.在孕妇出院前和产后6周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评分为48.56分±8.78分,高于对照组42.21分±6.64分(P<0.01);两组产妇出院前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视频与现场模拟训练模式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具有积极影响,临床护士可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产后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爱丁堡产褥期抑郁量表,对700例初产妇进行调查。结果700例初产妇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率为12%。产妇的自身健康状况、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状况、医务人员的态度好坏、产前检查及孕妇听课次数、家属对生男孩的企盼程度、产妇分娩时对疼痛承受情况、孕期夫妻关系情况为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重视产褥期的心理保健和心理护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孕产妇及其家属的产前、产时健康教育,对预防产褥期抑郁症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在帮助初产妇适应母亲角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就诊的初产妇120例,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接受Roy适应模式的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知识教育和常规产科护理,产褥期后评价两组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y适应模式能较好地帮助初产妇进行母亲角色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状况、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的因素,为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产科病房的200例健康初产妇采用自制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产前、产后1周进行评定。结果:分娩前有抑郁症状的71例(35.5%);有焦虑症状的62例(31.0%);分娩后有焦虑的51例(25.0%);有抑郁的58例(29.0%)。HAMA总分在产前、产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076,P=0.038)。分娩前后产妇心理状况与父母关系、情绪控制、陪同分娩、新生儿性别、产后出血、新生儿哭闹、丈夫对婴儿态度及对产妇的关心、产后亲友支持等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r=0.143~0.224,P均<0.05)。结论:分娩前焦虑抑郁较分娩后的发生率高,分娩前有焦虑抑郁的产妇,产后出现焦虑抑郁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针对易感因素作好孕产期的心理咨询与指导,予以早期干预,会明显的降低孕产期及其产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陈美  蔡玉琴  周国秀 《护理研究》2012,26(6):516-518
[目的]探讨产褥期社区访视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取120例2009年6月-2010年3月自然分娩的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社区访视宣传.用自制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对产褥期妇女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对产褥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焦虑程度的改善、母婴疾病的未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认知水平、社会支持高的产褥期妇女,她们中的母婴疾病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健康认知水平、社会支持低的产褥期妇女.[结论]社区护士应从提高产褥期社区访视效果出发,改进健康教育的模式,提高产褥期妇女健康认知水平,提高产妇自我管理和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帮助产褥期妇女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以达到改善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目的,促进母婴保健.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术后恐动症的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对2021年3月—6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相关问卷评估信息。按恐动症评分(TSK)分组,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恐动症发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①恐动症的单因素分析:恐动组年龄(67.17±5.57岁)与非恐动组年龄(64.59±5.85岁)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6)。②恐动症的多因素分析:年龄(OR=1.128, 95%CI: 1.035—1.229, P=0.006)、焦虑抑郁情绪(OR=1.278, 95%CI: 1.128—1.448, P<0.001)是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一般自我效能感(OR=0.873, 95%CI: 0.789—0.967, P=0.009)是恐动症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较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年龄是术后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自我效能是术后恐动症发生的保护因素。医疗人员应关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措施缓解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自我效能,以使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