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浮针浅刺法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阵发性面肌痉挛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常起于下眼睑的眼轮匝肌,逐渐向下部肌肉扩展.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本病病因不明,治疗较为棘手,单纯服用中药、西药封闭或手术治疗均暂时缓解,容易复发。笔者近5年来以浮针浅刺针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浅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及可推广性。方法 4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浅针组采用浅针疗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根据面肌痉挛程度(Shorr分级)进行功能分级评分及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horr分级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浅针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对面肌痉挛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浅针疗法因操作时无需将针刺进皮肤,无痛,舒适,更易被惧怕针刺的患者接受,为该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面肌痉挛为针灸临床常见疑难病症,其中又以原发者为多见。本病属中医学"筋惕肉瞤"范畴,可因风邪外袭,气血亏虚,肝风内动等多种内外因素合而为病。本病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女性居多。笔者参考现代神经解剖学,近年来采用局部多针浅刺加高频电针治疗本病8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多针浅刺与行气法治疗面肌痉挛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71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采用多针浅刺法和行气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赛立泰、苯妥英钠和八珍汤合止痉散等镇静安神中西药治疗。均10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针浅刺与行气法结合治疗面肌痉挛效果较药物治疗明显。 相似文献
7.
局部垂直浅刺治疗面肌痉挛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表现为面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规则的抽搐,常局限于眼睑、口角,严重时可波及整个面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采用垂直浅刺的方法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巨刺结合头针治疗面肌痉挛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 ,主要由面神经疾患引起 ,其特征是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巨刺法结合头针治疗本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50例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2 1~ 65岁 ;病程 1个月~ 1 8年 ;左侧面肌痉挛者 2 6例 ,右侧痉挛者 2 4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3例及对照组 1 7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巨刺法 :取健侧四白、下关、颊车、下颧髎 (颊车与颧髎之间 ,颧骨弓前凹陷中 ) ,直刺 ,用“徐而疾则实”的手法进针到骨膜 ,不运用捻转提插手… 相似文献
10.
毫针浅刺挂针法治疗面肌痉挛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1998年采用毫针浅刺法治疗面肌痉挛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中,男10例,女55例;年龄18~72岁;病程最短2d,最长12a。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此又称为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开始多起于上、下眼睑,逐渐向面颊及整个半侧面部发展,可因疲劳、紧张、恼怒后加重,1·2治疗方法取穴:阿是穴,阳白、四白、太阳、迎香、地仓、丝竹空、承泣、牵正,均取患侧,根据痉挛部位,每次取7~15个。选30号1寸毫针,进针深度约为0·2寸左右,让针尖在皮肤的表面形成一个皮丘,然后让… 相似文献
11.
浅刺皮部治疗面肌痉挛30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而肌痉挛是临床常见而又较为难以治愈的一种疾病。我们依据经络学说中有关皮部的理论,用毫针刺人患部皮内的浅刺皮部的方法,治疗了30例面肌痉挛的患者。通过3年多的观察,发现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0例面肌痉挛的患者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65岁。 相似文献
12.
花针浅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或面肌阵挛,为阵发性不规则的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通常局限于眼睑和颊部、口角,严重者可波及整侧面肌和颈阔肌,属于祖国医学筋惕肉瞤范畴。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少数为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所致,可因疲倦、精神紧张而病情加重。面肌痉挛属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就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针灸治疗面肌痉挛尚缺乏集中系统的研究,一般性临床报道多,实验性资料少,缺乏对比性研究,不利于筛选出最佳穴位、最佳刺激量及最佳疗法。对此,笔者以花针浅刺法治疗面肌痉挛,较常规针灸疗法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3)
田维柱教授认为面肌痉挛属"睥轮振跳""瘛疭"等范畴;责之于"风",也可因劳累过度、阴血亏虚、虚风内动导致;分为风邪袭络和阴虚风动两类;提出面肌痉挛和面瘫均由面部经络失养、阴阳失衡所致,治则大致相同:平衡阴阳,舒经通络;但两者病因病机不同,故取穴也不同;面肌痉挛"动之太甚",根据经络"如环无端,周遊不息""行气血,贯阴阳"的特点,可通过健侧调整不平衡状态,以达到阴阳平衡;面瘫病变侧"动之无力",故针刺病侧,通过针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病侧肌肉力量,以达阴阳平衡。"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临症田师以风为纲,滋阴熄风、通络止痉,按痉挛部位取穴健侧针刺,调动患侧经络中残存之真气,达到平衡经气、调和气血、舒柔经筋的目的;配合肢体远端取穴,通过经络感传、经气直达病所,使筋脉得到气血滋养;依据抽搐部位,分别酌加对侧眼、面及口角部腧穴,取病变对侧眼周阿是穴、四白、迎香、颧髎、地仓、颊车、合谷,病变侧中渚、太冲、内廷。田师强调急性期乃正邪交争期,使用强烈刺激手法,致使攻伐太过,损伤局部正气,反而会留邪之弊;重视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1 8例 ,其中男性 1 0例 ,女性 8例 ;年龄2 0~ 66岁 ;病程 2个月~ 2年 ;左侧 1 3例 ,右侧 5例 ;均表现为患侧眼轮匝肌及面肌痉挛抽动 ,每日均有发作 ,除面肌痉挛外平素体质一般尚好。治疗方法根据面神经分布及支配区域的情况 ,参考《灵枢》及《针灸大成》中“巨刺”的记载 ,选用百会穴及健侧下关、颧、颊车、四白 ,针刺加电刺激 ,留针2 0 min,每日针 1次 ,1 2天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间隔 7~ 1 0日再行下一个疗程治疗。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 相似文献
15.
分析面肌痉挛的病因病机,认为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时选取面部穴位容易导致局部阳气亢奋,而应当选取四肢及腹部的穴位以通络解痉。并附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16.
17.
18.
原发性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常局限于眼睑、口角,一般情况下为一侧面部,因此又称半面痉挛.开始多起于眼轮廓肌,逐渐向面颊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可因疲劳、紧张而加剧,讲话、微笑时更加明显,通常不能自行控制,严重者连续发作呈持续状态.笔者采用长针浅刺结合按摩治疗该病26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面肌痉挛是一种以阵发性面肌抽搐为主的顽固性疾病,近6年来,笔者采取多针浅刺头面部敏感点的方法治疗39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