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4.2.2中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研究,进行Jadad评分。采用RevMan4.2进行荟萃(Meta)分析:中药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候表现及日常生活能力修正量表(ADL)评分。还不能认为中药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简易智力状态速检表(MMSE)评分。[结论]目前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证据尚不够充分,尚需进行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几年来国内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中药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毒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等优点,在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运用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较多,根据组方原则的不同,按照补肾填精为主组方、活血通络为主组方、化痰开窍为主组方、益气活血为主组方以及多种治法综合组方对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分别进行综述,显示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独特优势,指出以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统一动物模型制备标准,明确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筛选中药有效单体,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深层次药物作用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等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到2021年12月。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网状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6个RCTs,涉及6种中药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改善总有效率方面:中药注射液疗效排序依次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西医常规治疗;(2)在MMSE评分方面:中药注射液疗效排序依次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西医常规治疗;(3)在ADL评分方面:中药...  相似文献   

5.
<正>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血管因素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善忘"、"愚痴"、"痴证"、"神呆"、"不慧"等范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痴呆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对VD的研究多通过模拟VD动物模型后给予中药干预,观察用药后各项实验指标的变化以探讨中药治疗VD作用机制。本文将近年来中药治疗VD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V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中医药治疗VD的实验研究越来越深入,在造模方法、实验指标选择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进展综述如下。1常用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检测指标常用的拟VD模型有双侧颈总动脉(CCA)阻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注射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清华同方、万方、维普数3个数据库进行机检,从中筛选出合格的临床文献。结果共筛选出13篇文章,97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进行研究。总的方法学质量较高。共进行了3个Meta分析,均说明中药注射剂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ADL量表、HDS量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注射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9.
张树森  况时祥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78-1680
血管性痴呆(VD)主要是由于一系列脑血管因素(缺血、出血、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脑部机能减退而致的一种认知功能缺损的综合征.多数发生于脑卒中后,主要与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是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俊阁 《天津中医药》2006,23(5):432-43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58例均系门诊及住院患者,治疗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5.0±6.8)岁,病程(156.2±112.4)d。多发性梗死18例,单一梗死10例,大面积梗死4例。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64.0±7.2)岁,病程(152.4±110.6)d。多发性梗死15例,单一梗死8例,大面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4):683-686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PubMed、CBM、WanFang Data和CNKI,同时手检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查找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参照Jadad评分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 5.0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个研究,共计122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患者的智力精神水平方面,银杏叶提取物优于常规内科基础疗法、γ-氨基丁酸类药物及丹参制剂(P<0.05),但是并不优于多种疗法(多奈哌齐、胞二磷胆碱等)的合并分析疗效(P≥0.05);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方面,银杏叶提取物优于γ-氨基丁酸类药物及丹参制剂(P<0.005),但是与常规疗法、多种疗法合并分析疗效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改善患者痴呆水平方面,银杏叶提取物优于胞二磷胆碱;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方面,优于γ-氨基丁酸类药物(P<0.05)。不良反应分析显示,银杏叶提取物与非银杏叶制剂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可能优于常规内科基础疗法、γ-氨基丁酸类药物及丹参制剂;药物安全性与非银杏制剂无差异。但限于纳人研究较少及疗法学质量上的局限,本系统评价结果尚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的中药药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 ,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也在相应增加 ,我国由于脑血管病的多发 ,使得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 mentia ,VD)成为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肯定疗效 ,随着近年来对中医药的研究深入 ,许多学者对治疗VD的有效复方以及单味药物进行了药理学方面的探讨 ,综观其研究概况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对模型动物行为学的影响通过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行为学的影响 ,作为评价药效的指标。研究发现 ,归芍益脑合剂能明显改善急性脑缺血实验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对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再现障碍…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于一系列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急性和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导致脑组织损害而引起的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是VD的主要致病因素。我国11个城乡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VD患病率为324/10万人口[1],且其发病率与日剧增,被当今医学界列为研究重点,并被认为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类型。因此积极开展V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意义重大。药物尤其中药防治VD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的一个新课题。但VD发病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了,因此用现代化实验研究手段,建立理想的V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从辨证分型、经典方剂加减、验方及其他中药疗法、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参考文献20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医学问题。目前西医在治疗VD方面尚无特效药,中医药在治疗VD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中医药专法专方、中药提取物等方面论述近年VD的治疗与研究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在我国据部分城市的统计资料显示,痴呆患病率为0.46%-1.80%,已成为常见的老年病之一,其中Aizheimer病约占30%,脑血管痴呆约占60%,其余为混合性痴呆。随着我国步人老龄化社会,发病率及患病人数会逐步增加,对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疗效,现就近几年来中医药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索近3年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总结其临床研究进展。有部分临床试验设计存在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欠佳、样本量较小、疗程太短、无导入期等不足,影响试验结论的可信度。可喜的是较多中药临床试验已在纳入标准中加入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也在蓬勃发展,中药治疗VD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随着对中医药的深入研究,有望形成有利于中医个体化与标准化完美结合的诊疗模式,建立具有中国特征的先进的中国标准中医体系。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VD)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后天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患者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理解力等智能减退,可伴有语言能力下降、情感及性格改变等。据近年来国内关于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V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该病多继发于中风,又称为中风后痴呆,是老年人致残的三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作为中药复方的效应单元,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血管性痴呆(VD)方面具有选择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故单味中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涉及补虚类(人参、何首乌、刺五加、黄芪、红景天)、活血化瘀类(银杏、丹参、川芎、姜黄、灯盏花)、清热类(黄芩、知母、地黄、栀子)及其他类(千层塔、葛根、丁香).其作用机制主要有:①增加ATP酶等活性物质含量,抑制氧化应激;②调节脑内胆碱能系统相关蛋白、基因、神经递质表达;③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钙内流、防止自由基形成造成的神经元损伤等.补虚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VD研究较多.中药有效成分作用多途径、多靶点,干预了VD病理生理过程的多个环节,为促进临床用药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方向,同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期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一洲  刘宇  赵强 《四川中医》2013,(1):144-146
目的:分析了解近年来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进展状况。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近年来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论文,并对以上论文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综合,从而对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进展进行系统的总结。结果:中医学界对VD的病证名、证候学、诊断标准、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疗效机制等不同层次进行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讨论: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有其优势,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得到更多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