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 病例介绍患儿,男,出生后半小时,因全身皮肤青紫,不哭,以“新生儿Ⅲ度窒息”收住院。入院后给予氧气吸入,同时行右侧颞浅静脉穿刺给予药物治疗,经过6小时的积极治疗及护理,患儿转危为安。但意外发观头皮针针柄处有0.3cm×0.2cm的头  相似文献   

3.
<正>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3岁,以发热待查收住我院。当时患儿高热,并出现四肢抽搐,按医嘱给予静推复冬并葡萄糖加葡萄糖钙静滴处理,次日交班发现患孩注射区皮肤潮红,并有给予热敷,第3天患孩家属强烈要求出院,当时对该处皮肤潮红无引起足够重视,半月后患孩母亲抱孩复诊,诉说注射处皮肤坏死,查范围约10cm×10cm。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临床上我们常用的钙剂,绝大多数通过静脉途径给药,误入皮下引起局部坏死以氯化钙为多见,未曾发现少量葡萄糖酸钙外渗引起局部坏死,笔者在临床遇到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巴胺是α、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它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是抗休克治疗的常用药。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多巴胺外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坏死。现介绍1例多巴胺外渗后造成组织坏死的病例,希望同行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的病例,以供广大护理工作者借鉴,避免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正> 1.临床资料 早产儿,男,于本院妇科出生,体重2kg,生后十余天出现咳嗽、气喘、哭闹、拒乳等症状,转来儿科,经检查、体温35.5 C,呼吸36次/分,脉搏108次/分,反应低下,皮肤微黄、面颊、四肢、胸腹、臀部等多处皮肤发凉、双下肢及大腿内侧硬肿,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肺炎及败血症。入住后给予分组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8.
黄玉心 《当代医学》2011,17(23):123-124
通过对1例应用微量注射泵推注葡萄糖酸钙渗漏致足背软组织坏死的新生儿的护理、总结,认识到强烈的责任心、仔细的观察、事情出现后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导致局部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重要给药途径。本例患儿因年龄偏小,血管太细,又因反复穿刺后输液10小时发现局部渗出坏死,给患儿带来莫大的痛苦,现总结教训如下:1 病例简介患儿,男,生后2小时,因生后(自娩)面色苍白,不哭,即刻Apgar评分为1分,经吸痰,气管插管等抢救,约30分钟后有自主呼吸。于生后2小时急诊转入我科。患儿病情危重,一直处抢救状态。约5天后,患儿再次呼吸停止,全身青紫冰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即刻加压给氧,胸外按压,静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高张糖等抢救治疗。静脉输液时,选择右脚背静脉,经反复…  相似文献   

10.
11.
化疗药物外渗致局部组织坏死1例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外3科黄艳玲患者,男性,50岁。对肠癌术后3个月遵嘱入院复查化疗。遵医嘱执行:5Fu75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操作者为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在静脉穿刺时,先用5ml注射器抽吸注射用生理...  相似文献   

12.
13.
一、病史简介 婴儿,男性,20天,初诊为“上感”、“婴儿腹泻”入院。婴儿发热,腹泻,排蛋花样便一天,8~12次/日,量中等,无粘液,无脓血便,体温38.5℃,脉搏152次份,呼吸46次/分。婴儿体重4公斤,精神欠佳,思睡状,前囱未闭,稍凹,皮肤弹性差。遵医嘱即静点10%葡萄糖350ml,0.9%氯化钠150ml,5%碳酸氢钠25ml,10%氯化钾注射液10ml,维生素C1g,青霉素G钠40万~u(皮试阴性)。予以足背静脉穿刺。并以小夹板绷带固定小腿,输液通畅。患儿晚间入院,液体维待到次日,给予更换输液管,外观液体通畅,穿刺部位未见异常,未予重新穿刺。  相似文献   

14.
15.
16.
患儿,女,3岁,因中毒性痢疾合并病毒性脑炎住院.体温39.8℃,脉搏140次/分,呼吸50次/分,血压7.9/4.3kPa,寒战、面色发组、四肢厥冷.入院后即行静脉穿刺输液,使用输液泵24小时维持波量。遵医嘱在输液中先后分批加入抗生素、多巴核、酚妥拉明、50%葡萄糖、10%葡萄糖汉钙及安定等药物.用输液泵维持每小时进入10ml。担社过程中患儿处于安回睡眼状态.12小时后,发现右侧下肢(群脉穿刺肢)肿胀,足背皮肤苍白水肿,穿刺部位周围红肿,直径约5~scm,进针必皮肤破损渗液,出现大小不等水泡3~5个,立即停止输液.急请外科会诊…  相似文献   

17.
苏会芝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940-1940
多巴胺是拟交感神经药,是α、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是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之一,它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从而提升血压,是抗休克治疗的常用药。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多巴胺在静滴过程中发生外渗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坏死。现将我院1例多巴胺液外渗因发现和处理不及时致皮肤坏死的护理教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输液致足背局部组织坏死临床罕见。我科诊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8月,因进行性发热,咳嗽4天于1992年3月23日入院。查体:T40℃、P120次/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导致钙剂外渗的处理及经验教训。方法外渗局部给予吉尔碘消毒,每天2—3次。结果4d后穿刺部位有0.5cm×0.5cm的白色结痂。结论对静脉输入特殊药品如钙剂、甘露醇等应增加巡视次数,重在预防,杜绝外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