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门脉高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一般认为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 ,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应用 ,发现许多患者的出血是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出血。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月收住院 6 4例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经胃镜检查确诊 ,有食道静脉曲张同时发现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出血 17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其中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2 8~6 9岁 ,平均 45 .3岁。肝炎后肝硬化 14例 ,酒精性肝硬化 3例。肝功能 Child- Pugh分级 :A级 4例 ,B级 7例 ,C级 6例。食道静脉曲张 :轻度 2例 ,中度 6例 …  相似文献   

2.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 ,其原因多数是由于溃疡病或门脉高压症所致出血。对于门脉高压症导致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病情重、出血量大 ,临床治疗有一定困难。近 2年来我们采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治疗 ,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观察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 1999年 1月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2 3例 ,男 19例 ,女 4例 ,年龄 38~ 6 5岁 ,其中 4例患者多次发生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 ,呕血量 2 0 0~ 5 0 0ml。出血量大者表现…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 ,也是直接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出血原因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源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如何判定出血原因 ,是抢救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成功的关键。我科1990年以来共收治肝硬化 2 34例 ,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7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9例 ,男 6 1例 ,女 18例 ,年龄 2 3~76岁 ,平均 5 0 .5岁。临床所见 ,呕鲜血 5 1例 ,其中发生失血性休克 39例 ;解黑便伴呕暗红色血液 2 8例。出血前上腹痛 42例 ,腹胀 6 0例 ,恶心 5 7例 ,便秘 32例 ,咳嗽 8例 …  相似文献   

4.
善宁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68例,其中32例应用善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禹 《中外医疗》2010,29(26):89-89
目的 总结急诊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26例急诊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结果 治愈出院23例,治愈率88%;术后继续出血3例,其中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无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发生.结论 急诊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确切,肝功能表竭、肝性脑病发生率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2~1998年,笔者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其中 20~30岁10例,31~55岁30例,56~70岁18例.呕血51例,柏油样便7例.原发病为消化性溃疡44例,门脉高压伴食管静脉曲张8例,胃十二指肠炎5例.  相似文献   

7.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指由肝硬化及肝脏恶性肿瘤等原因所致门脉高压的患者胃粘膜及粘膜下血管扩张、扭曲、粘膜淤血状态。它是门脉高压病患者突发致命性大出血的又一重要原因,占门脉高压出血患者的40%左右。我院消化内科与肿瘤内科自1998年~2003年对123例肝硬化、肝癌并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共检出PHG患者29例,占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23.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 80 % ,门脉高压性胃病也是出血的主要原因。据报道 ,门脉高压患者胃肠道出血中约 10 %~ 60 % [1] 存在门脉高压性胃病。我院消化内科 1997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36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肝功能失代偿期 )进行了胃镜检查 ,并对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366例中 ,住院患者 2 0 7例 ,门诊患者 15 9例 ,年龄 36~ 86岁 ,平均年龄 5 4岁 ,其中男性 2 5 1例 ,女性 115例 ,男女之比为 2 .18∶1,其中 13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所致的出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占30%~50%。而PHG主要见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4例进行胃镜检查,共查出PHG并出血8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包勇  陈拥军 《中原医刊》1996,23(12):27-28
门脉高压性胃病52例内镜及临床分析包勇,陈拥军,唐毅,李友梅,王健勇随着急诊胃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有相当部分是由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所致。我院1990年~1995年底共收治经内镜、病理确诊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11.
王永军 《中外医疗》2010,29(10):90-91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2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手术后达到即刻止血。术后切口裂开4例,大出血并发休克1例,1例并发轻度肝性脑病,急诊手术死亡1例。随访1~5年,再出血8例,其余患者肝功能改善。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止血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肝功能有明显改善,再出血机率低,死亡率低,可广泛适用。  相似文献   

12.
王敏 《吉林医学》2011,(5):994-996
目的:分析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86例住院患者的发病诱因,针对性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诱因是:服用刺激性药物、不当饮食、劳累、激动等,疾病本身的发展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结论:针对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芬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6):131-131,134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居首位,占51.3%,其次是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分别占20.5%和12.8%.经对症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停止33例(84.6%),出血减少或虽经治疗出血量没有减少自动出院者5例(12.8%),因失血性休克,肝昏迷而死亡1例(2.6%).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治疗上主要是针对门脉高压和胃黏膜的治疗,同时还要兼顾肝功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本院在过去的12年内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520例,引起出血的最常见疾病是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其次是胃炎和胃癌.溃疡病的出血多不严重,难以控制的致命性大出血比较少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出血常是大量的急性出血,病死率高达39.1%,这可能与出血量多及肝功能衰竭等因素有关.最易导致出血的胃炎为急性出血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上消化道肿瘤中恶性较良性的易于发生出血.总之,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进行认真的检查,一般都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门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病突然、来势凶猛,若处理不及时,常可危及患者生命.该文收集了夏邑县人民医院2002~2004年,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76例患者的资料,总结了抢救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的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例,行选择性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结果: 明显扩张迂曲的静脉消失,近期止血效果良好。结论: 栓塞食管胃底静脉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肯定,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实施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后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11例病人均成功治疗,随访3~24个月,5例病人栓塞后1个月内少量出血,1例病人3个月后因肝癌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病例在随访期间未再出现凶险性大出血。结论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可作为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和预防凶险性再出血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38例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诱因分析及临床观察.结果: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明显诱因者占89.5%,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除了病情逐渐加重外,患者缺乏健康知识、生活习惯不当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帮助其制定合理的饮食、休息、活动、用药等方案,以减少出血的发生率及复发率,降低死亡率,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非食管底部曲张静脉破裂的报告逐渐多见,门脉高压也不是唯一的发病机理。本文总结了近6年来6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探讨其出血原因。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收集自1991年4月~1997年6月因上消化道出血在我院行纤维胃镜检查共64例。男49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57.14岁(20~84岁)。临床已确诊为肝硬化,并呕血或黑便,呕吐物或大便潜血阳性。1.2方法:在出血后6小时~6天内行纤维胃镜检查。正在出血或出血后数小时者,先置胃管或用三腔二囊管用生理盐水冲洗…  相似文献   

20.
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为外科常见急诊 ,由于病情危重 ,是普外科高病死率疾病之一。我院外科 1990~1999年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 3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8例 ,女 7例。年龄 2 3~ 78岁 ,平均45 .8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8例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2 7例。肝功能分级 (1983年中华医学会武汉会议分级标准 ) :Ⅰ级 12例 ,Ⅱ级 2 1例 ,Ⅲ级 2例。1.2 临床表现  35例均有上消化道出血和不同程度的门脉高压症表现 (如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有中度~重度食管静脉曲张。1.3 手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