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和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刊》2010,45(1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慢性炎症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一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一部分则需要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下面就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诊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权瀛 《北京医学》2004,26(4):277-279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及其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可导致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在易感者中,此类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常伴有广泛多变的通气受限,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大多数哮喘起病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锐 《右江医学》2004,32(6):592-595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 。其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 ,常在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但其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全球约有1.6亿哮喘患者。我国的患病率为1%—4%。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里把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瑾 《当代医学》2010,16(2):111-11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和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和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贻误诊治,随病情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其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引起广泛性、可逆性的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相似文献   

13.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永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14-171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全球哮喘发病率5%~6%[2],因此对于哮喘的治疗应给予高度重视.药物治疗仍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最有效方法,经有效的药物治疗和管理,通常可实现控制.现就近年来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 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阻,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bmnchial asthnl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重症哮喘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1].我科于1999年5月~2008年6月成功抢救17例重症哮喘至呼吸骤停患者.经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气道多种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而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缺氧(或)CO2潴留,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炎症导致的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引起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导致不同程度的广泛 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常于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重,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因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1].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加强身心护理、重视健康教育,对消除病因、控制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防止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