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MRI非肿块样强化表现,并分析其与病理亚型间的相关性,提高DCIS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且MRI检查呈非肿块样强化的乳腺DCIS病例,以病理为金标准,作对照分析。结果 58例DCIS非肿块样强化中,(1)强化形态:段样强化32例(55.2%),导管分支样强化12例(20.7%),局灶性强化9例(15.5%),区域性强化4例(6.9%),弥散性强化1例(1.7%)。(2)内部强化方式:不均匀强化17例(29.3%),成簇小环状21例(36.2%),网格状10例(17.2%),丛状7例(12.1%),均匀强化3例(5.2%)(3)58例DCIS病例中,病理Ⅰ级(低级别)10例(17.2%),Ⅱ级(中级别22例(37.9%),Ⅲ级(高级别)26例(44.8%)。(4)58例DCIS病例中,共绘制动态增强曲线51例:Ⅰ型18例(35.3%),Ⅱ型25例(49%),Ⅲ型8例(15.7%)。其中非肿块样强化形态与病理分级对照X2检验中,段样强化X2值为6.07,P0.05,导管样强化X2值为6.5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MRI非肿块样强化特征是以段样、导管样强化表现为主,并能提示病理分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组织学分级及 ER、PR、C-erbB-2、Ki67、P53在各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56例无浸润成分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标本,按细胞核的分级、有无坏死对其进行组织学分级,并对所有标本行 ER、PR、C-erbB-2、Ki67、P53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56例 DCIS 分为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且 ER、PR、C-erbB-2、Ki67、P53在各级别组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 DCIS 主要根据细胞核的分级、有无坏死进行组织学分级;肿瘤细胞分化越高,恶性度越低,ER、PR 的阳性率越高;肿瘤细胞分化越低,恶性度越高,C-erbB-2、Ki67、P53的阳性率也越高,可见 ER、PR、C-erbB-2、Ki67、P53在乳腺 DCIS 分级、发展和预后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属于早期的乳腺病变,有发展为浸润性导管癌的倾向。目前DCIS研究的热点在于分辨出哪种类型的病灶将发展为浸润性癌。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使DCIS得到更精确的处理。本研究就不同级别的DCIS及其MRI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目的 探讨DCIS的MRI特征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4例DCIS患者(35侧)的病理分级、MRI特征〔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病灶形态学和病灶动态增强表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病理分级:低级别4例,中~高级别31例。BI-RADS分类:3类1例、4A类2例、4B类5例、4C类12例、5类15例。病灶形态学:肿块型DCIS 6例,非肿块样强化DCIS 29例。非肿块样强化DCIS 29例中,节段性强化15例、区域性强化5例、线样强化4例,成簇小环形强化15例、集簇状强化5例。病灶动态增强表现:Ⅰ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10例、Ⅱ型TIC 15例、Ⅲ型TIC 10例;早期缓慢强化4例,早期中度强化2例,早期快速强化29例。ADC值<1.2×10-3 mm2/s 19例,≥1.2×10-3 mm2/s 16例。低级别和中~高级别患者病灶形态学、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和中~高级别患者非肿块样强化的分布形式、内部强化类型、TIC类型、早期强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S MRI主要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其中又以节段性、区域性、线样强化,成簇小环形强化和集簇状强化多见,其病理基础是导管受侵,增强时导管周围基质和导管壁强化。MRI表现能反映其病理改变,并能提示病理分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DCIS是否伴有浸润及局部复发的可能性,以调整活检及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照病理结果,分析32例(36个病灶)乳腺病变的超声弹性图像,对乳腺病灶的弹性成像硬度进行分级;测量弹性模式和二维模式下病灶面积,计算二者比值。【结果】(1)超声弹性成像显示,良性病变弹性分级多为0-II级(19/22),而恶性病变弹性分级多为III-V级(12/14)。(2)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6.4%;乳腺恶性病变的弹性图像面积(20.6±43.7)与二维图像面积(15.2±34.8)相比显著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腺恶性病变弹性图像与二维图像面积比(1.97±0.49)与良性病变(1.23±0.06)相比显著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能客观的评价乳腺肿块的相对弹性硬度,对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与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常规超声表现和弹性特征,以提高超声检查对IGM与DCIS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行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并通过空心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IGM患者为IGM组(45例),DCIS患者为DCIS组(5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超声影像学特征及超声弹性参数;绘制受试者操作曲线,计算弹性比值诊断IGM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最佳截断值。结果 两组年龄、病灶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乳腺病灶的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特征、微钙化、周围组织水肿、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弹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GM组弹性比值为低于DC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弹性比值诊断IGM的最佳临界值为2.27,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70%和94.60%,曲线下面积为0.818(95%CI:0.706~0.929,P <0.05)。结论 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技术有助于IGM与DCIS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病理分级和ER、PR、HER-2、Ki-67、P53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65例DCIS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7例为低—中级别DCIS患者,另外108例为高级别DCIS患者,获得其病理资料,包括病理分级(低—中级别、高级别)和ER、PR、HER-2、Ki-67、P53的分子表达情况。对于两组患者的各分子表达及年龄采用χ~2检验,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和DCIS患者病理分级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P53蛋白阳性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DCIS患者的ER、PR的表达明显低于低—中级别DCIS患者(P均<0.001)。HER-2、Ki-67的表达显著高于低—中级别DCIS患者(P均<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ER-2的阳性表达是DCIS患者病理分级出现高级别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结论:乳腺DCIS的病理分级和分子表型间有着明确的关系。高级别DCIS在HER-2、Ki-67等反应乳腺癌预后较差的指标上显著高于低—中级别的DCIS患者,且HER-2作为反应乳腺DCIS病理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考虑可以作为鉴别DCIS病理分级的强预测指标。HER-2阳性可以有效预测DCIS有着更差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及面积比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为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提供帮助。方法收集64例女性患者的67个乳腺病灶,采用飞利浦公司IU-22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配有弹性成像软件,分别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判断病灶弹性硬度评分,计算病灶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比。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之间比较用Kappa一致性检验,多种检查方法间两两比较用基于χ2分割法的多重比较。检验水准α=0.004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及面积比法、弹性成像硬度评分结合面积比法、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5种方法两两比较,联合诊断对乳腺恶性病灶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评分法与面积比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硬度评分法+面积比法与常规超声+UE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和面积比法有助于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鉴别,两者结合使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2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两者联合应用,准确性明显提高,在临床应用中可以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8.
潘晓迪 《黑龙江医学》2014,(11):1294-1295
目的 比较X线钼靶与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01~2013-01间我院收治的81例已经过病理确诊为乳腺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以上患者的X线钼靶与超声弹性成像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81例患者共有93处病灶,其中有68个良性病灶,包括纤维囊性病变24个,纤维瘤30个,囊肿和炎性结节各5个,其他病变4个;25个恶性病灶,其中包括原位癌和导管内癌各3个,浸润性导管癌14个,其他恶性病变5个。X线钼靶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于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钼靶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各有其优点,若将两种方法结合,更有利于准确诊断,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208例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乳腺良恶性病灶在弹性参数上的差异。结果乳腺恶性病变平均硬度高于良性病灶(〈0.05),弹性图与二维图上的面积比、直径比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乳腺弹性成像分级较为简便、直观,病灶面积比及直径比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肿块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MRI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 67例患者并与MRI影像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67例DCIS病例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非肿块样强化以线样(34.3%)和局灶(26.8%)强化为主,两组的病理Van Nuys分级以Ⅲ级为主,各占26.8%和17.9%。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部强化特征以混杂(38.8%)和均匀(31.3%)强化为主,两者病理分级分别以Ⅲ级(31.3%)和Ⅱ级(14.9%)为主,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曲线类型以平台型21(31.3%)和廓清型(58.2%)为主,病理分级廓清型以Ⅲ级(58.2%)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肿块样DCIS MRI的形态、强化特征和曲线类型与病理分级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黄欣  李静  于媛媛 《中外医疗》2013,32(10):168-169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鉴别妊娠期、哺乳期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16个病灶)于妊娠期、哺乳期间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同时对病灶使用弹性技术并记分。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评价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意义。结果浸润性导管癌2例;乳腺淋巴瘤1例;乳腺纤维腺瘤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脓肿形成前期及脓肿4例;急性乳腺炎改变2例;哺乳期增生改变2例;积乳囊肿1例。弹性评分1~4分例数分别为1例、7例、5例、3例。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妊娠期、哺乳期乳腺肿块准确率87.5%;二维灰阶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妊娠、哺乳期乳腺肿块性质的准确率高于二维灰阶超声,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可提高该时期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美  郇凤霞 《海南医学》2016,(6):948-950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级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莱芜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常规超声BI-RADS4级病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依据Itoh制定的弹性成像5分法对病灶进行评分,计算病灶在弹性图像与灰阶图像上的面积比、测定病灶整体的弹性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BI-RADS4级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102例乳腺疾病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确诊乳腺癌43例(42.16%),主要包含浸润性导管癌25例(58.14%)、浸润性小叶癌8例(18.60%);确诊乳腺良性病变59例(57.84%),主要包含纤维腺瘤20例(33.90%)、乳腺腺病18例(30.51%);乳腺恶性病变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4.19±0.44)分、弹性图像与灰阶图像上的面积比(1.95±0.63)、弹性指数(3.58±0.69),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2.37±0.85)分、(1.36±0.41)、(2.61±0.54);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BI-RADS4级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8.37%、特异度为79.66%、漏诊率为11.63%、误诊率为20.34%、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BI-RADS4级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柳  王志兰 《吉林医学》2012,33(7):1451-1452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8例乳腺肿瘤女性患者实施了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手术病理检查195例良性肿瘤中5例纤维肿瘤、5例非典型增生、2例乳腺腺病被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评为4分;恶性肿瘤43中有10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粘液癌、3例原位癌被评为2分、3分。采用超声弹性成像5分评分法,敏感度88.52%,特异度为89.66%,准确度达89.0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将其检查方法和技术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分析DCIS漏诊的原因及弹性参数假阴性预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0月就诊的148例(共161个病灶)乳腺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DCIS 21个(DCIS组),DCIS伴微浸润19个(DCIS-MI组),乳头状癌21个(PC组...  相似文献   

15.
方开峰  丁关保  韩路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5):1959-1961
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寻找有效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非常重要。目的 探究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于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就诊的女性疑似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或穿刺活检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的相关性。绘制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最终经金标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者9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呈正相关(rs=0.452,P=0.003)。当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时,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92.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95%CI(0.912,0.995)〕;当钼靶X线最佳截断值为4b级时,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灵敏度为72.4%,特异度为83.3%,AUC为0.855〔95%CI(0.805,0.893)〕;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AUC大于钼靶X线(Z=3.337,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较钼靶X线高,且超声弹性成像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对临床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变弹性成像技术是否能提高 US BI-RADS 4A级乳腺病变分类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因乳腺病变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经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为US BI-RADS 4A级的患者75例,乳腺病灶共87个,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定为 BI-RADS 4A级的乳腺病灶,进行应变弹性成像检查,采用改良5分法进行评分,结合二维及彩色超声重新进行BI-RADS分级,≥4分升为4B-C级,=3分级别不变,<3分降至3级,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87个乳腺病灶中,弹性评分≥4的6个,=3分的11个,<3分的70个。病理结果显示87个乳腺肿瘤中,恶性肿瘤8个,弹性评分≥4的4个,=3分的2个,<3分的2个;以弹性评分≥3分为恶性,弹性评分<3分为良性标准,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5.0%、86.1%和85.1%,阴性预测值97.1%,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合弹性成像后的再次BI-RADS分级,良性组的恶性率降至2.8%,恶性组的恶性率升至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成像技术能有效提高BI-RADS 4A级乳腺病变的分级诊断效能,能极大地减少术前活检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能量多普勒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2例乳腺肿块病人(87个病灶),术前经超声弹性成像及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并给予相应评分,和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测乳腺肿块恶性的阳性率高于超声弹性成像.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依据乳腺肿块的相对硬度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质,彩色能量多普勒依据乳腺肿块内的血流丰富程度判断其良恶性质,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超声检查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应变成像技术(量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最佳诊断界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3例不同病理类型良恶性乳腺结节的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根据恶性肿瘤的特点,对病灶整体硬度比(病灶整体与正常腺体组织比值)与局部硬度比(病灶局部(1cm2)最高值-病灶局部最低值)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了解该技术对乳腺疾病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病灶整体硬度比值对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1.30%、92.20%、93.75%、92.15%和92.55%.病灶局部硬度比值对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0.60%、96.10%、96.87%、94.08%和95.18%.结论 超声实时应变成像技术使用更为简便、客观、准确,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后,其中81例IDC患者,69例单纯DCIS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分析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结果 DCIS患者非肿块样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IDC患者而肿块样强化发生率明显低于IDC患者(P<0.05)。MRI显示,非肿块样强化DCIS与IDC患者病灶分布与内部强化特征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块样强化DCIS与IDC患者病灶边缘情况与内部强化特征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检查可较为清渐地区别DCIS与IDC患者的病灶特征,在DCIS与IDC的临床鉴别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大小不同乳腺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156例患者共170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利用改良5分评分法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行手术经病理证实。结果: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3cm的乳腺病变的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1),其中联合诊断对于≤1cm病灶的灵敏度可达到100%。而对于>3cm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特异性很高,但是其诊断的灵敏度较低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的联合诊断,提高了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对于1cm以下的乳腺小病灶联合诊断的优势极显无疑,弹性成像对大于3cm的乳腺病变检诊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