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总结我院小儿外科4个试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小儿外科急性肠套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症、尿道下裂4个病种共395例作为临床路径组,将2009年入院、第一诊断相同、采用传统管理及常规方法治疗的上述4个病种共85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各病种的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天数和检查费用比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上述4个病种的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缩短.除先天性巨结肠症外,其他3个病种的检查费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上升.结论:临床路径管理能缩短住院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燕蓉  姚炯 《中国病案》2012,13(3):27-28
目的分析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与存在问题,为大力推广和实施临床路径的医疗管理方式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从某省级三甲医院2011年实施临床路径病种中选取下肢静脉曲张、子宫肌瘤、冠心病行冠脉介入治疗、白内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半月板损伤6个病种,对已实施临床路径与未实施路径病例进行平均住院日和各项费用对比处理分析。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的6个病种的平均住院日有所缩短(P〈O.05),各项费用有明显减少(P〈O.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临床路径作为最新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切实降低病种费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苏省某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对医疗质量、效率的促进作用,探索临床路径管理方法。方法:将2010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7个病种病例作为路径组,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前1年入院,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7个病种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医疗质量和效率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5个病种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日缩短,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天数和抗生素费用比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临床路径管理提高了医疗效率指标,提升了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膝骨关节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评价,为临床路径的广泛实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膝骨关节病采用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临床路径组与非临床路径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指标。结果临床路径组提高了治愈率、满意度,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结论通过对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医院病种质量管理和费用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媛 《中国病案》2008,9(2):26-27
目的探讨病种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方法选择病种进行病例分型,确立质量控制评估指标,控制医疗成本费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结果医疗成本费用控制包括病种成本分析、费用管理并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费用管理以治疗有效率、平均住院日、平均医疗费用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病种质量控制包括规范医疗行为,标准化工作流程,调整科室服务流程。结论病种质量控制是以病种病例分型、质量管理、控制费用为目的,建立在优质、高效、低耗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单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1898例(路径组)和同期非临床路径管理2734例(非路径组),对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药费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评价。结果路径组与非路径组住院费用、辅助检查费用、住院药费和住院时间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可以降低住院费用、辅助检查费用及住院药费,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莫夏丽  何慧敏 《广西医学》2022,(20):2402-2406
目的 探讨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方式改革的精益化管理对手术病种临床路径效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13个手术病种,以2021年1~6月(应用基于DRG付费方式改革的精益化管理前)的病例作为对照组,以2021年7~12月(应用基于DRG付费方式改革的精益化管理后)的病例为观察组。比较实施精益化管理前后13个手术病种的效益指标(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品费用、次均耗材费用)的改善程度。结果 两组剖宫产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次均药品费用、次均耗材费用,以及混合痔行痔疮切除术的次均药品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剖宫产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次均费用较对照组升高(P<0.05)。除上述指标外,观察组其余手术病种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品费用、次均耗材费用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结论 基于DRG付费方式的精益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效果,能有效改善手术病种效益指标。  相似文献   

8.
临床路径开发对象的筛选在整个路径实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文献建议开展初期在病种的筛选上尽量选择发病率高、费用比重大、诊断明确、治疗或处置方式简单、平均住院日或平均医疗费用差异小的手术病例。社区开发临床路径时病种的筛选应借鉴医院临床路径的病种筛选原则,并结合社区的现状研究适合社区单病种临床路径的病种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5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患者5268例(临床路径组)和同期的非临床路径管理患者5895例(传统组),对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临床路径组与传统组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辅助检查费用显著下降,P<0.001;单纯性阑尾炎次均辅助检查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9;其余病种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和患者满意度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前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临床路径在医疗费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外科常见病种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临床路径和费用研究,发现该病种的临床路径费用高于实际花费的医疗费用,低于医疗保险机构结算标准费用,其结果表明实施临床路径对于控制医疗费用具有现实意义,临床路径可为医疗保险机构确定单病种费用结算标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探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的病种费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的病种费用控制办法.方法:对病种费用结算标准与随机抽取的样本病例进行费用比较分析,同时对胆囊摘除术(腹腔镜)进行了成本--费用分析.结果:样本实际费用比标准费用高,其中药品费和手术材料费在超支费用构成中占到总超支费用的42%~84%.胆囊摘除术(腹腔镜)的成本高于医保标准支付费用.讨论:医方应加强药品材料的管控,同时对医保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保方应注意单病种选择的合理性及病种费用制定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路径管理对改进医疗质量的作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7个病种的16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式和临床路径管理方式,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医疗相关指标大小结果。结果两组的7个病种患者对应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一部分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另一部分指标大小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其中支原体肺炎、轮状病毒肠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三个病种两组患者的抗生素费用比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支原体肺炎、轮状病毒肠炎两个病种两组的检查费用比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而急性肠套叠、支气管肺炎、过敏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支原体肺炎、轮状病毒肠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7个病种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7个病种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方式后,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实现对抗生素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提升临床医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试点工作成效,探讨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的方法。方法: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7个病种共595例病例作为路径组,将2009年入院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7个病种共1284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临床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日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住院费用有下降趋势。结论:临床路径管理能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具体分析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对于医院医疗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直接推进医疗质量。方法:将我院2012年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的多个病种病例,作为本次实验路径组。选取同期入院行常规方法治疗的多个病种病例,作为本次实验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医疗质量以及效率指标情况。结果:路径组中病种的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日、抗生素使用情况(费用比、天数)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能够直接提升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推进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1年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计划性剖宫产三个单病种临床路径前、后总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资料。采用SPSSll.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后各单病种的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实行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后,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及计划性剖宫产总费用、药品费用,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I嗣尾炎检查费用略有下降,无显著差异(P〉O.05);计划性剖官产检查费用略有上升,与实行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能降低病种总费用、药品费用等费用及降低医疗成本,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少卫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研究对医保基金进行有效的统筹控制使用的同时,保证医疗过程中的质量同样得到保障,即病种的质量和费用两方面得到有效控制。方法:结合南平市本地实际情况,从国家发布的1212种临床路径中遴选出病种,发动临床对其进行路径细化,利用信息技术在模拟平台中进行费用综合测算,分析费用构成情况。结果:在医疗机构大力配合下,将单病种付费结算结合临床路径进行实施,通过实施前后对比分析,平均医疗费用下降,并且通过临床路径有效避免了医疗不足的情况发生。结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按病种付费的医疗费用结算模式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医疗过度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通过临床路径的控制来避免医疗不足的现象,这种费用、质量"双控制"的模式使医保、医院及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实现三方受益。  相似文献   

17.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中的23个单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经1年的探索应用,在部分病种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规范了医疗行为,降低了医疗费用,但同时,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临床路径在全院主要病种中的实施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医疗管理模式,能够在合理医疗成本和费用的基础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细化医疗质量管理的必由之路。本文介绍在我院主要病种中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法及实施后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病种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对单病种进行管理,从而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病人能得到高品质,低费用的服务,为社保及商业保险实行预付费制度奠定基础,并分析了“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国内外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现状为研究背景,在借鉴ABC分类管理理念和大数定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单病种临床路径分组管理的新理念,即将每个病种分3套路径进行管理。通过引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纳入率低和变异率大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不合理费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