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的并发症及负性效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及负性效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在尿潴留、便秘、腰背酸痛、术侧肢体疼痛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可有效减少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及负性效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为优质护理在临床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永久起搏器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内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70例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以舒适护理,分析两组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降低高龄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5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前术后所采取的护理方法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65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无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率100%。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占1.5%。结论:为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个性化的护理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徐小雅 《西部医学》2012,24(4):794-79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护理对策及健康指导。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10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4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17.5%,其中起搏器囊袋积血2例(28.6%),起搏器感知障碍1例(14.3%),起博器综合征1例(14.3%),电极脱位2例(28.6%),肺内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14.3%)。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重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熟悉相关理论知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18例患者行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出院,无并发症。结论:做好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芳 《安徽医学》2011,32(11):1913-19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舒适度的评定。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体现了整体护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干预,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庭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对造瘘知识掌握及并发症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知识掌握总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的发生均好于对照组.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江小燕 《四川医学》2011,32(12):2029-203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做一回顾分析,包括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积血4例,起搏器感知障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重视永久起搏器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最佳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病人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疗效.方法:对69例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的资料及手术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除1例术中发生电极断裂外余无其他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80岁以上老年病人,在给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时,抓住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的处理,才能保证这一特殊群体能耐受手术,并无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严士玲 《四川医学》2013,34(1):176-177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和疾病健康指导对老年胃肠息肉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疾病愈合的影响.方法 78例老年胃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为实验组患者提供完整的书面围手术期护理计划、疾病健康指导,护理人员一对一督导执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门诊随访率、疾病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具有可行性。方法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具体病情,对22例该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特别是出院后用药指导、功能锻炼、起搏器功能障碍的自我发现,活动场所的选择及定期复查的要求。结果22例老年患者都顺利接受手术,能正确叙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结论全程有效的护理对患有缓慢心律失常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可得到及时帮助,减少对身体内异物的不适,提高应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部手术患者的实施康复指导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100例在本院行妇科腹部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术后患者术后康复,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和健康指导,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心脏起搏器逐渐被病人所接受,但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查有74%的病人对与之相关的知识缺乏,表现极为担心,也尤为关心.因此,普及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43)、实验组(n=43)。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实验组行传统护理联合临床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满意度(62.7%)低于实验组(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问题,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56例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器。结果:本组无1例死亡。术后出现膈肌痉挛2例,心律失常1例,电极移位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结论运用西医及中医辨证施护为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措施,不仅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廖丽玲 《西部医学》2010,22(9):1753-175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价值。方法对19例高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术后自我保护能力。结果 19例高龄患者均恢复良好,对日常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能熟练掌握。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及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降低高龄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少录  汪花香  张洁宜  柯明娜 《河北医学》2006,12(12):1280-128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Schedinger技术进行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手术前护理、手术中配合、和手术后护理体会。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开展,成功率高,但是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熟练的手术前护理,充分的器械及物品准备,抢救器械、药品的充分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开展,取得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要素,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必须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18.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棠 《黑龙江医学》2010,34(5):396-397
植人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是一种帮助缓慢型心律失常恢复心律和心率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我国每年有上万例病人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此类病人病情较复杂,对术前及术后长期的自我护理方法、注意事项及起搏器的性能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因此,普及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永久性膀胱造瘘术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用于指导患者及家属的家庭护理.方法对69例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出院前进行心理辅导和术后的行为方式、造瘘口的处理、引流袋及造瘘管的更换、膀胱冲洗等方面的护理指导,使患者和家属掌握以上护理内容.结果严格按照以上护理指导进行家庭护理的病例,在瘘口和下尿路感染的几率大大低于未严格按照以上护理要求病例.造瘘管使用寿命明显高于后者.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易明显高于后者.结论我们针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手术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内容,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成本低廉.是一种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效果确实的家庭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型C型臂X光机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注意事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至2012年5年时间58例经小型C型臂X光机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操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药物使用及植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电极移位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心律失常1例。所有术后异常患者均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小型C型臂X光机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可操作性强,结合手术后相关抗感染用药及精细护理,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