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临床效果.方法:显微手术切除髓内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部分切除4例.出院时症状体征好转28例,无变化4例,加重3例,死亡1例.结论:髓内肿瘤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侵犯上矢状窦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侵犯上矢状窦的脑膜瘤患者,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34~63岁,平均49岁。颅内压增高者9例,癫痫发作3例,偏瘫等定位体征4例。肿瘤部位均为单侧。对14例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同时行受累上矢状窦壁切除加重建上矢状窦11例,受累上矢状窦部切除3例。结果 14例患者手术结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9例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后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3例癫痫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缓解,4例术前偏瘫等定位体征患者,术后阳性体征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5年,1例患者术后脑膜瘤复发,行二次手术治愈,其余13例均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上矢状窦旁脑膜瘤镜下全切除,同时行受累矢状窦切除,或上矢状窦壁切除加重建上矢状窦,可有效治疗侵犯上矢状窦的窦旁脑膜瘤。  相似文献   

3.
官明  陈礼刚  顾应江  官禹 《广东医学》2007,28(7):1123-1124
目的 探讨在显微手术条件下切除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 总结178例颅底肿瘤的经验,讨论颅底不同部位手术入路特点,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尽量保护颅底、颅内重要结构,减少并发症.结果 前颅窝底肿瘤13例,全切13例;中颅窝底肿瘤107例,全切63例,次全切37例,死亡7例;后颅窝肿瘤58例,全切40例,次全切15例.结论 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相对于不同颅底部位的肿瘤,针对特殊的解剖结构而选择.合适的入路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经验 ,探讨脊髓肿瘤的手术时机 ,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 39例脊髓髓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肿瘤的类型、肿瘤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手术切除程度、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上皮样及皮样囊肿 18例 ,室管膜瘤 6例 ,星形细胞瘤 10例。室管膜瘤、上皮样及皮样囊肿可达到全切或近全切除 ,星形细胞瘤仅可部分切除。大部分病人术后神经功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结论 对绝大多数脊髓髓内肿瘤应行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对室管膜瘤、皮样及上皮样囊肿多能做到肿瘤全切除 ,对星形细胞瘤可辅助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5.
53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分析53例不同部位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术前所有患者依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53例神经鞘瘤中全切除37例,其余均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手术全切除率为69.8%.术后有5例肌力较术前略有减退,3例变化不明显,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痊愈;1例为转移瘤患者,因全身衰竭在手术中死亡,手术有效率为83.0%.结论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前确诊主要依赖MRI,根据肿瘤的部位,早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方法、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切除程度、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室管膜瘤的全切除率为87.5%,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率12.5%;星形细胞瘤的全切除率为33.3%.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率33.3%,部分切除及椎管减压者33.3%;海绵状血管瘤的全切除率为100%;表皮样囊肿的全切除率为60%,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率40%;其他肿瘤的全切除率为100%。33例(91.7%)病人获得2个月~11年随访,其中25例存活,8例死亡。结论:决定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病理特点.早期手术预后较好.应力争在脊髓功能未出现严重损害前手术.以取得较好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对前颅底肿瘤实施显微手术时,手术入路的选择和颅底重建的原则.方法 回顾性总结前颅底肿瘤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借助术前影像学(CT和MR)资料,准确评估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和周边组织受累情况等,从而选择合理且熟悉的手术入路.术中尽可能在显微镜辅助下对肿瘤进行微创切除,降低术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根据肿瘤切除后颅底结构的缺损程度决定相关的修复方案.结果 85例患者中经冠状开颅(包括半冠)入路的26例.经改良翼点入路的38例,经额眶入路的13例,经额、鼻窦联合入路的9例.肿瘤镜下全切除的79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有8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无手术死亡病例.13例患者的肿瘤发生远期复发,其病理性质以恶性为主.所有颅底脑膜缺损的患者匀在一期重建,采用自体肌腱膜或人工脑膜加生物胶进行严密修复.对小于3 cm的颅底骨质缺损一般不实施重建,有5例患者的骨性缺损大于3 cm,采用了人工材料(硅橡胶为主)进行重建.全部患者中有4例在术后发生短暂的脑脊液漏,均通过保守治疗而愈合.结论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和周边组织的受累情况选择适当的入路,对肿瘤患者实施微创切除并在一期进行必要的颅底修复是治疗前颅底肿瘤的有效方法 .手术入路应尽量有利于病灶切除,并降低术后致残率和病死率,颅底重建时必须恢复硬脑膜的严密性,维持颅底组织的良好支撑,同时不干扰对肿瘤的术后复查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李宗平  吴健  谭学书  刘平  黄海林  马大鹏 《西部医学》2012,24(9):1719-1720,1722
目的总结颅内巨大脑膜瘤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在神经外科治疗的36例巨大脑膜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按照脑膜瘤切除的Simpson分级标准,肿瘤Ⅰ级切除18例,Ⅱ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5例,Ⅳ级切除1例。术后28例病人症状明显缓解,2例症状加重,死亡1例,复发5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内脑膜瘤的有效手段,巨大脑膜瘤因质韧和血供丰富,加之有些肿瘤部位特殊,手术有相当的难度,术者可根椐肿瘤部位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尽可能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保护好重要神经、血管及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巨大脑膜瘤全切除率,降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16例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对肿瘤的生长特点、临床症状及手术切除方法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6例均达到全切除肿瘤,且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多数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可由颈后中线入路手术全切除,少数位于脊髓腹侧的肿瘤或侵犯椎动脉的椎旁肿瘤可选择颈外侧入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中窝底肿瘤的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利用CT、MRI、CAG及X线平片等以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供血,明确其与用邻结构关系;选择翼点入路,采用显微手术切除颅中窝底肿瘤.结果显微手术切除颅中窝底肿瘤15例,肿瘤全部切除14例,全切除率93.33%,无手术死亡.10例经7个月~5年随访,平均4.1年,肿瘤无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能正确辨认肿瘤与周邻结构的关系,提高了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纵隔肿瘤的病理类型与发生部位的关系,评价诊治手段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74~1998年间72例纵隔肿瘤住院病儿的临床表现、肿瘤部位、病例类型、诊治手段和疗效。结果61例行全切除或次全切除,11例未能手术切除,仅做活检。结论小儿纵隔肿瘤种类繁多,症状不典型,胸部X线摄片及CT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一旦确诊需立即手术。恶性肿瘤以手术、化疗、放疗综合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12例颈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显微手术的12例颈髓髓内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肿瘤病理类型、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全组均行镜下全切,无手术死亡。结论:对颈髓髓内肿瘤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颈髓髓内肿瘤适宜作显微全切除。  相似文献   

13.
分化型甲状腺癌喉气管食管下咽侵犯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累及喉、气管、食管、下咽时的外科处理.方法:对17例伴有喉、气管、食管、下咽受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一期肿瘤切除.17例患者均有喉气管受累.其中14例分别行肿瘤削除术、气管楔形切除缝合术、气管窗状切除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术、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术、气管袖状切除游离前臂皮瓣气管重建术;3例行喉全切或近全切除术.伴有食管、下咽受累者11例分别行肌层切除或食管部分切除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伴有喉返神经受累者12例行喉返神经松解术、喉返神经切除一期杓状软骨内收术和(或)颈袢喉返神经修复术9例,单纯喉切除术3例.结果:17例患者术后随访1~12年,5年生存率93.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5%.行肿瘤削除术及气管部分切除术各有1例复发.其余术后均无局部复发.喉返神经松解或行相关发音重建的9例患者术后嗓音均有明显改善,其中5例恢复正常.结论:累及喉、气管、食管、下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仍可手术切除并行功能重建以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手术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肿瘤侵犯的部位、范围、喉返神经浸润的程度与病程;手术创伤大,修复重建较复杂,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52例椎管内肿瘤经后路手术切除.结果 52例均已行手术治疗,42例肿瘤切除完整,10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神经症状消失38例,占73.1%;症状缓解13例,占25%;症状加重1例,占1.9%.结论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惟一的方法,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肿瘤要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纵隔肿瘤的病理类型与发生部位的关系,评价诊治手段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974-1998年间72例纵隔肿瘤住院病儿的临床表现、肿瘤部位、病例类型、诊治手段和疗效。结果 61例行全切除或次全切除,11全并未能手术切除,仅做活检。结论 小儿纵隔肿瘤种类繁多,症状不同典型,胸部X线摄片及CT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一旦确诊需立即手术。恶性肿瘤以手术、化疗、放疗综合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6.
报告经手术证实的三脑室肿瘤11例,均原发于三脑室内,2/3以上位于三脑空前部。手术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3例,囊内切除加脑室分流4例,术后短期随访效果满意。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均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绝大多数缺乏定位体征,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显微直视手术为其首选治疗方案,除手术时应高度注意保护三脑室周围结构外,手术前后的脑室持续引流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46例。术前对临床表现、影像检查进行分析,经额下或翼点入路进行手术。结果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28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可以提高肿瘤本身和肿瘤壁的全切除率,达到保护视力,改善内分泌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目的。首次手术应尽量全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及颅底重建的方法 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嗅沟区(32例)和鞍结节区(37例)二组,不同部位的肿瘤选择相对适宜的手术入路,术中尽量全切肿瘤,必要时行颅底重建术.结果 按照Simpson切除标准,该组Ⅰ级切除9例(13.04%);Ⅱ级切除50例(72.46%);Ⅲ/Ⅳ切除10例(14.49%),12例患者术中行颅底重建术.肿瘤全切除85.51%,次全切除14.49%,残余肿瘤术后行γ刀治疗,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12~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肿瘤的全切除率与肿瘤部位有关,嗅沟区肿瘤的全切除率较高(93.75%).结论 根据肿瘤部位及侵袭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适时予以必要的带蒂帽状腱膜或骨膜瓣进行颅底重建,可达到较好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丁学华  朱诚 《上海医学》1994,17(5):255-257
本文报告51例蝶骨嵴脑膜瘤,根据临床实用观点,可分为内侧型及外侧型两类,各型症状及体征不尽相同,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全切除31除,大部切除12例,部分切除8例,死亡3例。文章强调了术中控制出血、处得好肿瘤基底部血管和妥善保护周围重要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椎管内神经鞘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肿瘤全切除,2例呈哑铃状生长肿瘤未能全部切除,余椎间孔外部分肿瘤行二次手术切除;术后2例出现双侧肢体肌力下降,治疗后肌力基本恢复,3例术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13例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结论椎管内神经鞘瘤为良性肿瘤,术前常能确诊,手术是治疗本病唯一有效的办法,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早期发现,早期手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