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即"本虚标实".心脾肾功能低下或失调是本虚的基础,气滞、血瘀、痰浊是标实的因子.一般采用益气养阴,补肾固本,活血化瘀,理气解瘀,芳香温通,豁痰逐饮等治法[1-3].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结肠、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一般认为其发病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1].临床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症状为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以感染因素有关,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本文运用中医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内服、灌肠取得较好疗效. 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肠癖"、"痢疾"、"泄泻"、"肠风"等范畴,病因与六淫邪袭,尤其是湿热之邪,饮食所伤,情志郁结,禀赋不足等有关,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初期发病多实,久病多虚,主要责之脾气、肾阳,标实责之于热壅滞、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临床特征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发作常无先兆,疼痛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目前病因尚不明.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风寒外袭、肝火上炎、痰阻经络、胃火上攻、气血亏虚所致[1].近年来,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将近年的报告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与肺脾两脏密切相关,肺癌的病理属性为本虚标实,多因虚致实、因虚得病,"虚"贯穿整个疾病发展过程。正虚不仅是肺癌发病的基础,也是决定其发展、预后的关键因素。从虚证的角度认识和把握肺癌的病因病机和证治对该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在呈上升趋势,而所谓的虚性哮喘主要是从中医理论范畴来说的.中医认为,虚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患儿的肾气、肺气虚及脾气亏虚三个方面所引起的.虚性哮喘的主要特点有病症反复发作,嘴唇和指甲都呈紫绀色,声低、气短及咳痰无力等.目前,对于小儿虚性哮喘的治疗效果较好的是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1].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与正邪相争有关,肺癌的基本病机是元气亏虚,本虚标实。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元气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中医元气研究是疾病谱的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由医疗向保健和预防转变的需要。当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需要从中医理论自身发展的脉络出发,梳理中医元气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内涵,元气亏虚是肿瘤发病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7.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中医“喉痹”范围,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常为多种因素所诱发.祖国医学在治疗慢性咽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显著的疗效.1 辨证论治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病机复杂,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病程缠绵.正虚主要有肺(肾)阴虚、脾气虚、肾阳虚,邪实主要有气滞、痰凝、血瘀.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CRF)是一组难治性的临床综合症状群,虽然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疗法的普及已显著提高了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且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也有了不少新认识,但在延缓CRF之进程,阻断其恶性循环方面尚未有根本性突破。随着中医对慢性肾衰的认识和深化,其优势越发显现出来。现将近年来慢性肾衰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理论研究慢性肾衰是多种肾脏疾患的后期表现,多数学者认为属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寒热之间呈动态变化。聂氏[1]认为CRF病机特点是病位广泛,寒热错杂,正虚邪实。其中正虚与邪实…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痴呆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随着人口结构的普遍老龄化,该病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病残的三大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措施,而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病临床可见纯虚者,亦可见本虚标实者或标实为突出表现者[1].因此治疗措施往往复杂多变,须根据正邪虚实及疾病发展各个阶段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肝癌从虚论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肝癌的发病机理,病变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及个体间的差异,主要从病情轻重、脏腑分类方面阐述了肝癌从虚论治的体会.认为治疗肝癌应注重中医特色,遵循整体现念、辨证论治.同时,根据肿瘤的特点,治疗时只能用清补,而不能用温补;补虚不忘实,泄实不忘虚,切忌一味攻伐,导致正气不支,邪恋不去,出现危象.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约占所有癌症的1%,且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目前临床上术后辅助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主要是以优甲乐等为主,药物及药理作用均较为单一.开发和利用中药辅助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有很好的前景[1].王三虎教授[2]认为小柴胡汤适应证广泛,不仅与一般癌症的寒热胶结、升降失常、正虚邪实的病机相当吻合,而且是治疗少阳经盘根错节、虚实互见、肿硬如石的甲状腺癌的不二主方.本研究观察小柴胡汤对术后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痰瘀互结,内伤于肾,外阻于骨骼、经络、关节所致.中医以清热利湿泄浊、活血化瘀止痛等法治其标实,以益肾健脾养肝法治其本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在降低血尿酸、减少尿蛋白、减轻肾脏炎性改变、保护肾脏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相似文献   

13.
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TSC)是一种增殖特性失控、可形成肿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1].TSC学说认为TsC是形成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和肿瘤增长、复发及转移的"起始细胞"或"动力细胞"[2].  相似文献   

14.
艾灸疗法可达温通、温补两大类效应,相互为用,可综合治疗虚、实两症[1].刺激耳穴可疏经络、调气血、平衡内分泌等,耳穴挑血压豆还可促进脑内有关肽类释放,有止痛效果[2].本研究运用艾灸及耳穴疗法对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瘀毒"病机理论的诠释,为中医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方法]通过查阅肿瘤相关中医学文献,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瘀毒"理论中"瘀"和"毒"的含义及成因,对"瘀毒"理论进行诠释,并提出相应治疗策略。[结果]肿瘤"瘀毒"病机理论中的"瘀"指的是体内物质淤积、阻滞的状态,多由正虚和邪实共同导致。"毒"指的是具有强烈致病性,容易导致疾病恶化的致病因素,多由"瘀"蕴久而生。在微观层面,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及其组分的改变是"瘀毒"的典型特征。根据"瘀毒"理论,匡扶正气,求本溯源;探寻邪实,不忘瘀血;瘀毒同治,通达机变是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结论]"瘀毒互结"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核心,依据"瘀毒"理论衍生的治则治法可以指导肿瘤的治疗,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总为脏腑受损,阴阳气血平衡失调所致,病理特征多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中医辨证施治,中西结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以疼痛、脊柱变形、骨折为临床特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衰老相关性疾病,国际医学界已将骨质疏松症列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2]。中医认为,其病机为肾虚精亏,与肝脾关系密切;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藏虚为本、气血不行、闭阻经络为标。本文从中医病机及治疗角度浅析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肾虚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对糖尿病的分型主要以上消、中消、下消为主,对糖尿病肾虚证的分型也仅局限于肾阴虚、肾阴阳两虚及肾阴阳两虚兼血瘀证[1].本文就2型糖尿病肾虚证的分型情况作了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周亨德教授诊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缓解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方法]通过复习相关中医文献,跟师临诊及整理医案,总结周教授对UC缓解期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以及治疗思路和用药特色,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周教授认为,UC缓解期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证,脾气亏虚为发病之本,湿、热、瘀、滞为发病之标。虚证可分为脾气亏虚、脾阳不足两型,以益气健脾、温阳健脾为治则,脾气亏虚型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脾阳不足型选用理中汤加减;虚中夹实者在上述证型基础上分别选用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之品,强调适时调养胃阴,以防燥湿太过。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脾气亏虚,经过益气健脾燥湿、疏肝行气导滞等治疗后,收效良好。[结论]周教授认为UC缓解期多为本虚证或本虚标实证,以脾气亏虚为本,湿邪为标,健脾化湿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其临床经验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的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进行分析.结果 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等法,必要时亦可用峻剂逐水.出现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治宜健脾、温肾和滋养肝肾.结论 本病的病理由于本虚标实,虚实交错,故治疗需注意攻补兼施,补虚不碍实,攻实不忘虚.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首先分为实胀、虚胀两大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