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疸病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疸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杨锋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15-115
《诸病源候论》对黄疸病的研究颇为深刻,本文从黄疸病的病因、病机、特殊症候三方面详述《诸病源候论》对黄疸病的认识,颇具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疸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疸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张冀豫  梁尚华 《光明中医》2022,(19):3507-3509
中医对黄疸病的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随着后世对黄疸病的认识发展,逐渐将黄疸按阴阳、性质、病因等进行划分,如阳黄、阴黄、急黄、萎黄等。但就因湿热病因病机导致的黄疸而言,历代医家对此的认识也有不同的阐释和理论发展,此文就医家因湿热致疸病因、病机、治疗的认识加以汇总,为探讨黄疸的病因病机进一步丰富理论。  相似文献   

6.
对“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的学习,认为黄疸病位在中焦,“瘀热以行”是其根本病机,现代医学亦证明黄疸的发生涉及到血,治疗时应特别重视治血活血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详细阐释了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分类、证治及预后。其中,论黄疸病病因病机,以"湿"为重心;论黄疸病分类,以病因病机为依据;论黄疸病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引领,八法兼备;论黄疸病误治变证,勿忘本病之标;论黄疸病预后,以病程、病位及伴随症状为着眼点。因此,《金匮要略》论治黄疸病,理、法、方、药体系完备,若再呼应以《伤寒论》脉证中黄疸的相关内容,则可曲尽仲景黄疸病论治之精妙,结合临床予以深度解析,可大大提升黄疸病的中医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的学习及前人相关文献的复习,领悟到“湿”为黄疸致病之因,“血分”是黄疸病位之所在,湿瘀血分是黄疸病机之关键,祛湿活血为黄疸病之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阐述历代医家对瘀血致黄的认识,总结出血分瘀热为黄疸病机之一。通过现在临床实践证明了瘀血致黄理论无处不在,最后具体阐述了如何应用“血瘀”理论治疗黄疸。  相似文献   

10.
黄疸病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历代文献对黄疸病的记载颇多,对黄疸病的治疗,应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正确认识黄疸病的病因病机是治疗之关键,葛来安主任认为黄疸病的发生虽涉及肝胆却与脾胃密切相关,从脾论治黄疸病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专论黄疸病因病机证候的专著。对于黄疸病的内容论述非常丰富,在研究黄疸病发展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从命名分类、病因病机以及特殊证候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分类法除了按张仲景的病因命名分类外,还有按症状特征、五行脏腑和其他命名分类。病因病机主要强调外来水湿之邪与内之脾胃蕴热互结而致病。书中首列急黄候、阴黄候、犯黄候和胎疸候,这些理论对于黄疸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疸病名最早出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但《内经》只阐述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并未记载处方用药。在《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张仲景针对不同证型的黄疸提出多种具体治法方药,补充了《内经》的不足之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为中医八法,故从八法角度切入,结合黄疸病具体病因病机探析《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的治法及方药,对深入学习体会中医经典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浅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对黄疸的辨治既定脏腑,又辨气血,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这条条文言简意赅,不仅指出了黄疸病的主要病变脏腑,还指出了湿热痹郁脾胃气机,邪热"瘀"结于血,导致湿热发黄的病机.临床上黄疸病早期多以湿热或寒湿困脾,致中州失运为主要矛盾,故黄疸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密切相关.黄疸的重要病机是瘀,治黄要活血,仲景这种瘀血致黄的思想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条条文中得到体现,其治黄活血的思想在其用药中亦得到充分体现.现代大量的临床研究亦表明黄疸与血瘀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黄疸病名首见于《内经》,但未提出具体的治法方药,对黄疸理、法、方、药的论述详于《伤寒杂病论》一书.笔者结合个人临床体会就《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的分类、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黄疸病机从瘀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兆洋 《广西中医药》2001,24(3):163-164
黄疸,在中医学里是一个独立的病证,《内经》已有论述。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发挥,从而大大地丰富了黄疸的理论和治疗。这些宝贵经验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认真总结仲景对黄疸病机的论述,进一步完善黄疸病的理论,是很有意义的;故笔者不揣浅陋,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依据,对黄疸病机从“瘀”的方面作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在《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对黄疸病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其治则和方剂都沿用至今。现对张仲景论治黄疸病临床体会如下。1解表散寒清热利湿《伤寒论》263条(参考版本,宋刻本):“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关黄疸病记载进行浅析,探讨其对黄疸病治疗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方法:从《肘后备急方》中有关黄疸病的分类、证治及用药特点,结合后世常用方剂及现代研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葛氏提出了黄疸病的分类、治法方药及溺白纸的检测方法。结论:《肘后备急方》丰富了黄疸病的治疗方案,对后世研究黄疸病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阴黄辨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时雄 《光明中医》2002,17(2):19-20
黄疸病为常见病、多发病。临证时又常将其分为阳黄、阴黄。按中医理论 ,阳证属实属热 ,阴证属虚属寒。因此 ,阴黄当属虚寒证范畴。虽然历来对阴黄认识颇不一致。但终究不能游离于阴黄属虚寒证这一概念之外。兹仅就笔者对阴黄的认识略陈管见。1 阴黄的病因病机黄疸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 ,外因多由感受外邪 ,饮食不节所致。内因多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有关。两者互相关联。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正如《金匮要略·黄疸病》指出 :“黄家所得 ,从湿得之。”因此阴黄的发病与湿邪有密切的联系。1 1 感受外邪 :外感湿浊疫毒之邪 ,从表入里 ,郁而不…  相似文献   

19.
“脾色必黄 瘀热以行”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红蓉  宋乃光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83-1884
张仲景对黄疸的辨治既定脏腑,又辨气血,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这务条文言简意赅,不仅指出了黄疸病的主要病变脏腑,还指出了湿热痹郁脾胃气机,邪热“瘀”结于血,导致湿热发黄的病机。临床上黄疸病早期多以湿热或寒湿困脾,致中州失运为主要矛盾,故黄疸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密切相关。黄疸的重要病机是瘀,治黄要活血,仲景这种瘀血致黄的思想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条条文中得到体现,其治黄活血的思想在其用药中亦得到充分体现。现代大量的临床研究亦表明黄疸与血瘀有关。  相似文献   

20.
黄疸一病,为我国历代医家所重视,论述尤为丰富,从《内经》至明清以来,随着对黄疸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提出了一整套的理法方药,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著名的肝病专家关幼波教授提出的治疗黄疸病三法,即“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笔者近年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活血、解毒、化痰三法,治疗多例黄疸病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