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为探讨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的 calbindin D-2 8k神经元是否接受并传递面口部躯体伤害性信息到孤束核 ,本研究应用荧光金逆行束路追踪结合 FOS和 calbindin D-2 8k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了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 calbindin D-2 8k和FOS双重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向孤束核的投射。向右侧孤束核内注射荧光金并向右侧上、下唇皮下注射福尔马林 ,发现荧光金逆标细胞和 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注射侧的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背侧边缘旁核和三叉旁核 ;大量的 calbindinD-2 8k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双侧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此处的大部分荧光金逆标细胞 (约 74.4% )呈 calbindin D-2 8k免疫反应阳性。在此二者的双重阳性细胞中 ,又有一部分 (约 41.0 % )为同时呈 FOS免疫反应阳性的三重阳性神经元。结果提示 ,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接受面口部躯体伤害性信息的 calbindin D-2 8k神经元可直接投射至孤束核 ,calbindin D-2 8k神经元可能在躯体伤害性信息经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向孤束核的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内脏伤害性传入信息向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投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舌咽、迷走神经向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投射纤维除传递非伤害性内脏信息者外是否也含内脏伤害性传入?尚未见报道。本文综合应用:(1)福尔马林刺激舌咽、迷走神经支配的一些内脏诱导FOS蛋白表达;(2)抽除外周神经节观察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一些与伤害性信息传递有关的神经递质的变化;(3)运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免疫组化相结合的双重反应等方法,对大鼠投射至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舌烟、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中是否含传递伤害性刺激信息的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1)2%福尔马林刺激大鼠软腭、咽、食道和胃后,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有大量FOS阳性神经元表达,这些阳性神经元与舌咽、迷走神经初级传入分布区基本一致。(2)抽除一侧舌咽、谈走神经报及其神经节后,术侧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SP、CGRP等和痛传递有关的神经肽及BSI-B_4阳性终末与对侧比较明显减少。(3)荧光金微量注入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后,在舌咽、迷走神经节的下节内发现被荧光金逆标的细胞中分别有10%和12%呈SP、CGRP阳性,此两种双重阳性细胞分别占SP、CGRP阳性细胞的33.3%和278%。以上结果提示,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接受舌咽、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中有一部分传递内脏伤害性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查间质核 (INV)内内脏传入终末与向臂旁核 (PBN)投射的NOS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方法 逆行、跨神经节追踪以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 ,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 结果 PBN内注射四甲基罗丹明 (TMR)后 ,逆行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注射侧的INV ,大多属 2 0 μm以下的中、小型细胞。NOS阳性细胞与TMR逆行标记细胞分布区域重叠。NOS TMR双标记细胞分别占NOS阳性细胞总数的 5 4 8% (17 31)和TMR逆行标记细胞总数的 34% (17 4 9)。舌咽和迷走神经内注射生物素化葡聚糖胺 (BDA)跨神经节标记的内脏神经初级传入终末点状膨体贴近双标记细胞胞体 ,呈紧密接触状。 结论 可能存在经INV向PBN投射的内脏伤害性信息传导通路 ,作为神经递质和神经信息分子的NO可能参与其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相似文献   

5.
本教研室既往研究曾发现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不仅接受支配面、口部皮肤和粘膜的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眶下神经等三叉神经范围的初级传入,还接受舌咽、迷走神经的内脏初级传入。继之又证明,投射于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舌神经眶下神经和舌咽、迷走神经的初级传入终末都主要分布在相当于闩水平的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梭形、柱状膨大部分,且两者的终末分布区存在着明显的重叠。因此设想,此两种传入终末可能汇聚于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的神经元并与之形成突触联系。为了证实此点,本研究将HRP和神经毒ricin分别注入于舌咽、迷走神经和眶下神经,在电镜下对它们的终末分布状态和联系进行了探索,发现有多数的此两类终末与树突分别构成突触连结;还发现一些标记的和溃变的终末共同汇聚于同一间质核神经元,其数量分别占标记末总数的1.43%和变性终末总数的6.57%。本文首次在形态学上证明直接来自三叉神经躯体性和来自Ⅸ、X脑神经内脏初级传入终末汇聚于间质核神经元形成双重突触连结。推率,来源不同的外周躯体性和内脏性传入信息可能 藉此汇聚而互相作用实现功能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7.
三叉神经躯体传入成分向孤束核投射的间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文斌  李继硕 《解剖学报》1992,23(3):253-259
  相似文献   

8.
猫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细胞构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Nissl法和Golgi法,对猫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位置、形态和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确认,此核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极间亚核尾段的外侧、背侧的三叉神经告束内,吻尾长约8mm,主要包括二个部分。(1)在尾侧亚核至极间亚核尾段的外侧,细胞集聚呈不连续带状,与内侧的Ⅰ、Ⅱ层间有“蒂”相连;(2)在尾侧亚核吻段和极间亚核尾段的背侧,细胞集聚呈不规则片状,也与I、Ⅱ层相连续,但未形成明显的“蒂”。此核的细胞多为小(直径8~15μm)至中等大小(15~25μm),胞体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偶见大细胞(>25μm),呈多角形或三角形.细胞的形态特征与员测亚核Ⅰ、Ⅱ层细胞相似,似为由Ⅰ、Ⅱ层延伸而来者.根据其位置、细胞构筑和纤维联系的全面观察,本文推测此核与口面部伤害性刺激的传递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内脏初级传入与口面部深层组织躯体伤害性信息是否汇聚于孤束核(NTS)中向臂旁核(PBN)投射的儿茶酚胺(CA)能神经元。本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动物以生物素化的葡聚糖胺(BDA)注入颈部迷走神经主干跨节追踪,四甲基罗达明(TMR)注入臂旁外侧核(LPB)逆行追踪,福尔马林刺激咬肌并行FOS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第二组动物以BDA注入颈部迷走神经主干跨节追踪,福尔马林刺激咬肌并行FOS和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对两组大鼠NTS内的标记细胞和纤维进行了观察。两组实验中,主要在NTS的内侧、中间内侧和连合亚核内观察到重叠分布的TMR、FOS或TH、FOS单标神经元。其中部分TMR逆行标记的或TH阳性神经元呈FOS阳性并与BDA跨节标记的纤维和终末形成紧密接触。提示大鼠NTS内的CA能神经元可能汇聚了内脏初级传入和口面部深层组织的躯体伤害性刺激信息并向LPB投射。  相似文献   

10.
党小荣  张文斌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17(3):235-238,T042
应用四甲基罗达明 ( TMR)逆行追踪结合胃肠道福尔马林溶液刺激和免疫荧光技术 ,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对孤束核内向臂旁核投射的表达 FOS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进行了观察。将 TMR注入一侧外侧臂旁核后 ,孤束核尾段的背内侧、胶质、内侧、小细胞、中间内侧等亚核和连合亚核内出现较多的逆标神经元。上述各亚核内可见到 TMR,酪氨酸羟化酶 ( TH)和 F OS阳性神经元重叠分布 ,部分神经元为 TMR/ FOS,TMR/ TH和 FOS/ TH双重阳性及 TMR/ F OS/ TH三重阳性神经元。其中 TH样阳性神经元数量最多 ,TMR/ TH、FOS/ TH双重阳性和 TMR/ FOS/ TH三重阳性神经元数量占 NTS内 TH样阳性神经元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 44.2 % ( 6 8/ 15 4)、2 6 .6 % ( 4 1/ 15 4)和 12 .3% ( 19/ 15 4)。本研究结果提示 ,对大鼠胃肠道进行伤害性刺激后孤束核内表达 FOS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向臂旁核投射 ,它可能参与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孤束核(NTS)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是否与面口部深层组织的伤害性信息有关并向臂旁核投射,本研究运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福尔马林刺激咬肌和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的三重标记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NTS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并表达FOS蛋白的神经元向臂旁核的投射。将2%FG注入一侧臂旁外侧核后,向同侧咬肌内注射2%福尔马林溶液,并行TH和FOS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在同侧NTS内的连合、内侧、中间内侧和腹侧亚核中可见重叠分布的FG、FOS、TH单标神经元以及FG/TH、FOS/TH、FOS/FG双标和FG/FOS/TH三标神经元。FG/TH和FOS/TH双标神经元分别占同侧NTS内TH阳性神经元总数的28.6%和34.8%;FOS/FG双标神经元占同侧FG逆标神经元总数的26.4%;FG/FOS/TH三标神经元分别占同侧TH阳性神经元和FG逆标神经元总数的23.7%和8.4%。本结果提示大鼠NTS中的部分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接受面口部深层组织的伤害性信息并向臂旁外侧核传递。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和孤束核(NTS)的分支投射,用荧光素逆行追踪双标记方法,Fastblue(FB)和Nuclearyelow(NY)分别注射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后,荧光显微镜(360nm激发波长)下可见三叉神经节内的多种逆行标记神经元。FB显示明亮的蓝色标记胞浆,而NY标记则为黄绿色的圆形胞核。虽大多数神经元为单标记,但部分也呈黄色胞核,蓝色胞浆的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多为直径30μm以下的中、小型,鲜见大型细胞。分支投射神经元可能扩散传递口、舌伤害性痛觉信息并在VC和NTS内与其他来源的内脏、躯体感觉传入信息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是位于三叉神经脊束内的一些灰质团块,三叉神经的一些分支和舌咽、迷走神经均有初级传入纤维投射于此核.为了更确切地认识这些传入投射在此核内的分布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Nissl引染色和未染色的透明大鼠脑切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首先重塑此核的立体构形,继之又重塑了经HRP跨节追踪方法显示的三叉神经分支的舌神经、眼下神经以及舌咽、速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向此核内投射的立体分布状况.结果显示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在吻尾方向上整体呈连续且中间膨大的桂形佳状结构;投射于此核的各神经的终末量多少、分布区域虽然都不尽相同,但三叉神经躯体初级传入和Ⅸ、X脑神经内脏初级传人终末在此梭形结构中段膨大部呈明显的重叠分布。本文结果为内脏传入和面目部躯体使人信息在三叉神经脊柬问质核神经元的汇聚提供了形态学根据.  相似文献   

14.
中缝背核是内源性镇痛系统中的重要核团之一,为了估价该核与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与调控之间的关系,文内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 FOS 免疫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将荧光金注入中缝背核后,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后角浅层中可观察到许多荧光金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其中有一部分神经元在给予外周伤害性刺激后被激活而引起 c-fos 表达,该文进一步证明了来自脊髓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到中缝背核的直接投射至少有一部分与中缝背核的痛觉谓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分别用逆行和顺行追踪相结合及逆行追踪与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对中缝大核下行投射纤维和5 HT 样阳性终末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的分布及其与向丘脑投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观察。将HRP注入丘脑腹后内侧核,证明HRP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Ⅰ、Ⅲ层;将顺行标记物PHA L 注入中缝大核,证明PHA L顺标纤维和终末也主要见于尾侧亚核的Ⅰ层,Ⅱ层内仅有少量PHA L 顺标终末;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结果显示5 HT 样阳性终末也主要存在于尾侧亚核的Ⅰ和Ⅱ层,其它部位仅散在分布。在电镜下观察到:(1)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Ⅰ层的HRP逆标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分别与PHA L顺标终末形成轴 体突触和轴 树突触,其中大部分为对称性突触,非对称性突触较少;(2)尾侧亚核Ⅰ层HRP逆标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也分别与5 HT 样阳性终末形成轴 体突触和轴 树突触,这些突触联系也以对称性突触为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缝大核的下行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Ⅰ层,对此层内向丘脑投射的神经元可能主要发挥抑制作用,而5 HT 是中缝大核下行投射纤维的主要神经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