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皮素(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多肽,是迄今体内作用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缩血管物质。临床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且持续数天。溶栓治疗对AMI患者血浆ET的影响及ET在溶栓成功后的变化,国内报道较少。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Endothelin ET)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的多肽物质,南21个氨基酸组成,与多种疾病有关。ET是目前所知对冠状动脉收缩最强的血管活性物质,并抑制心功能,参与血管张力调节。我们在临床中观察2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时及一周后血浆ET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22例比较,提示了ET的变化与AMI的病情与病程相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内皮素-1(ET-1)在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动态测定35例AMI病人血浆ET-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并与心肌酶(CPK-MB)浓度做相关分析。结果:AMI病人血浆ET-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00.55±22.50ng/LVS58.7±11.62ng/L)6小时后达高峰,随后缓慢降低,直至7日仍比正常值高,溶栓组比非溶栓组血浆ET-1下降快,入院后72小时已降至正常。ET-1与血清TNF-α呈正相关性(r=0.509,P<0.05),与CPK-MB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浆ET-1在AMI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测定ET-1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4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AMI)血浆内皮素(ET)浓度变化。并将其按是否并发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分为三组。A组,单纯AMI;B组,合并心功能不全;C组,合并心源性休克。并与28例心绞痛(AP)及24例正常人(NS)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I组,心绞痛发作期,较正常对照组ET浓度有明显升高(分别为P<0.001和P<0.01),单纯心肌梗塞者2~10小时ET迅速上升至峰值,24小时后逐渐下降,一周内正常,而合并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者ET浓度持续升高超过一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观察了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血浆内皮素(ET)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结果显示,AMI后6h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卡托普利治疗能明显抑制ET的增高,改善血液流变性,缩小心肌梗塞范围。提示ET及血液流变学的早期改变在AMI后的病理生理中可能有重要作用,卡托普利降低AMI早期血浆ET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可能是其治疗AMI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循环内皮细胞对于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情况及近期预后的可能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栓及非溶栓组 ,分别检测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以及相应的心肌酶谱和心功能改变情况 ,并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 1.经溶栓治疗者心肌酶峰提前 ,心功能受损较轻 ,且循环内皮细胞较治疗前及非溶栓治疗者明显减少。 2 .经溶栓治疗冠脉未通者循环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化 ,心功能受损严重 ,近期死亡率高。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对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内皮素,血栓素B_2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功能与内皮素(ET)和血栓素B_2(TXB_2)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9例发病后24小时内人院的AMI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外周血ET和TXB_2测定。结果发现:AMI患者的血浆ET和TXB_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且Killip分级越高其血浆ET和TXB_2值越高。提示:ET和TXB_2在改变AM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择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7例,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组与未通组,观察了两组溶栓治疗前及溶栓后6小时的QT离散度(OTd)。结果显示,两组溶栓治疗前QTd均明显增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通组治疗前后QTd无显著差异(P>0.05),再通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01),与未通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提示成功的溶栓可明显缩小局部心肌复极差异性,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测量溶栓治疗前后QTd变化可以判断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女性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3年内接受静脉溶栓 3 0 2例 (AMI)患者中的 83例女性AMI的临床疗效。结果  ( 1 ) 83例女性AMI与 2 1 9例男性患者比较 ,溶栓后梗塞相关血管 (IRA)再通率明显为低 ( 57 8%比 73 5% ,P <0 0 1 ) ,尤其3 8例≥ 60岁的老年女性比 92例老年男性明显为低 ( 55 9%比 73 0 % ,P <0 0 2 5)。 ( 2 )经溶栓治疗的男性AMI患者比女性的 5周死亡率 ( 4 1 %比 1 4 5% ,P <0 0 1 )及中度以上心衰率 ( 1 4 2 %比 2 6 5% ,P<0 0 5)明显为低。结论 国人女性AM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但其临床疗效似乎低于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观察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1(ET_(-1)、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磷酸激酶峰值(CK)、左房大小及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探讨AMI过程中ET_(-1)、NO变化的意义以及对心功能的预报价值.结果:AMI患者血浆ET_(-1)在第1天、3—5天,7—9天明显高于对照(88.27±20.59mpg/ml、72.90±30.61Pg/ml、70.05±18.15pg/ml比43.10±14.14pg/ml,P值分别为<0.001,<0.02,<0.05).血浆NO降低,第1天最低(1128.46±465.12ng/ml、对照组2722.52±804.39ng/ml,P<0.01),溶栓组血浆NO第1天低于非溶栓组(920.40±357.60ng/ml与1277.30±476.25ng/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41例经静脉溶栓后的患者,于溶栓开始后90分钟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旨在探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的血管再通率,并观察各项临床再通指标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符合率。结果发现,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静脉溶栓冠脉开通率为75.6%。判断梗塞血管再通的无创指标中以心肌酶峰值前移最为准确,其次为心电图ST段下移,胸痛缓解及再灌注的心律失常不能作为判断再通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2.
李杰伟 《内科》2008,3(5):663-664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后抬高的ST段下降的幅度,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ST段改变对STEMI患者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105例急性STEMI患者,入院后行溶栓治疗,并计算溶栓后2h内ST段抬高总和的下降幅度。结果溶栓治疗2h后,ST段抬高振幅总和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大于50%时,病人自觉胸痛症状消失,心功能得到较好的保护。而ST段抬高振幅总和较治疗前小于50%时,患者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结论急性STEMI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后,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可作为心肌血供能否恢复的间接预测指标,从而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再灌注情况及预测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76),内皮素(ET)的含量,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测定46例AMI患者及20例健康人血浆中Nt-proBNP,ET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AMI患者的血浆Nt-proBNP和ET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依次为<0.001,<0.01);(2)AMI患者血浆Nt-proBNP与ET水平呈正相关(r=0.508,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ET水平呈正相关。提示Nt-proBNP,ET在AMI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测定的二者可作为心肌损伤坏死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后内皮素的变化及其内分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血浆平均内皮素(ET)、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心钠素(ANP)浓度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并以同期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显示,AMI后血浆平均ET值明显升高(P<0.001),24小时内升高最显著(74.23pg/ml,P<0.001),2周后逐渐恢复正常。Killip分级Ⅰ~Ⅳ中ET值均有明显升高(37.38pg/ml,P<0.002;49.1pg/ml,P<0.001;55.85pg/ml,P<0.001;204pg/ml,P<0.001)。ET与PRA、AⅡ、ANP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84、0.67。说明AMI后血浆ET浓度升高,其升高幅度与心功能状态有关,ET与其它内分泌激素的相关关系证实了ET的内分泌功能及心脑-内皮反馈机制在AMI发病机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置入术对 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2例老年 AMI患者行急诊 PTCA及支架置入术治疗 (PTCA组 ) ,48例老年 AMI患者行溶栓治疗 (溶栓组 ) ,比较两组住院与随诊期间的情况。结果 PTCA组住院期间死亡 3例 ,抢救成功率 92 .3% ,平均住院天数 1 0 .6d(8.5± 4.2 d) ,2 w左室射血分数 (LVEF) 4 9.5%± 3.2 % ,随诊 1 2个月 ,心绞痛再发 3例 ,再行 PTCA4例 ,冠脉搭桥 3例。溶栓组住院期间死亡 6例 ,抢救成功率 87.2 % ,平均住院天数 2 0 .4 d(1 6.2± 7.5 d) ,2 w LVEF为32 .8%± 6.2 % ,随诊 1 2个月 ,心绞痛再发 1 5例 ,择期 PTCA1 3例 ,冠脉搭桥 3例。结论 对老年 AMI患者急诊 PTCA及支架置入术可即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明显降低 AMI住院死亡率 ,缩短住院天数 ,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观察48例糖尿病并AMI发病6小时内患的静脉溶栓治疗,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32例)和未通组(16例),测定溶栓前和溶栓后2小时的Q-T离散度。结果:溶栓前两组AMI患的Q-T离散度无差异,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有显差异(P<0.05)。Lown氏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两组无显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的显低于未通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AMI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和植物神经功能,并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Q-T离散度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溶栓治疗组 15 8例 ,采用尿激酶 (UK) ( 1 5~ 2 0 )× 10 4 U·kg-1,总剂量控制在 15 0× 10 4 U之内加入生理盐水 10 0ml内 ,30min静滴完毕 ,此后低分子肝素 75 0 0U ,皮下注射 ,2次·d-1,连用 5~ 7d ,并按规定时间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对照组 186例 ,仅给对症处理及GIK液等治疗。 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 0 3g ,1次·d-1,5~ 7d后改 5 0~ 75mg·d-1。  结果 住院期间的病死率 :溶栓组 6 9% ,对照组 18 8% ,P >0 0 5 ;再通组 3 2 % ,未通组 12 5 % ,P >0 0 5。总的心血管事件及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的病例 :溶栓组 44 3 % ,对照组 6 2 4% ,P <0 0 5。出血的发生率 :溶栓组 32 3% ,对照组 2 7% ,P <0 0 1,但无 1例发生致命性脑出血。  结论  老年人AMI溶栓治疗有一定风险 ,但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我院自 1 994年 3月至 1 997年 6月对 1 0 0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病人应用国产尿激酶 (UK)和德国链激酶 (SK)静脉溶栓治疗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发现 :UK和SK血管开通率分别为 60 8%及 63 0 % ,5周死亡率分别为 8 6%及 7 4 % ,严重出血并发症分别为1 85%及 2 1 7% ,均无统计学意义。 1 0例加大UK剂量至 2 0 0万U ,并不增加血管开通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临床观察证明UK和SK用于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有效的。两者均能明显降低AMI的死亡率 ,来自溶栓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50例AMI患者发病后6 h以内(PCI术前),发病后9 h、12 h、24 h、48 h血浆H-FAB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将AMI患者分为死亡组、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患者血浆H-FABP浓度为(35.13±5.72)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1.4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亚组中无并发症组患者血浆H-FABP浓度在发病后4~6 h达高峰,12~24 h恢复到正常范围;而并发症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浆H-FABP浓度在各个时间点都高于无并发症组,而且峰值延迟、持续不降并有增高趋势.三组的组间、不同时间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间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是AMI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生化标记物,对AM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AMI患者血浆H-FABP峰值延长甚至持续升高可能与心肌梗死后各种并发症对心肌细胞的持续损伤有关,H-FABP浓度的动态变化对AMI患者危险分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LMI)静脉溶栓后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其演变。方法100例AMI病人应用尿激酶和链激酶溶栓后”分钟行早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3~4周后再次行晚期的CAG。结果100例AMI溶栓成功60例,失败40例,再通率%%。CAG提示有残留血栓的84例(84%),其中有40例(48%)为冠状动脉完全阻塞。溶栓再通病人经3~4周后再次CAG发现,8例狭窄加重,10例狭窄减轻。结论AMI是由突然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所致并可用溶栓剂或机械的方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溶栓通常不能使血栓完全溶解,使用PTCA已被建议为改善严重残留狭窄病变的重要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