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消渴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特征。方法:按照WHO诊断标准、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和中医辨证标准,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中医证候以风证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痰证与火热证,其余证候发生频率依次为血瘀证、阴虚阳亢证和气虚证。证候组合以三证组合形式最多,其次是二证组合;三证组合中以风证、痰证、火热证组合最多。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消渴中风病)急性期以标实(风证、火热证和痰证)为主,痰浊和瘀血为脑梗塞急性发作的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风动是其发作的环节,火热可能是该病的加剧因素。  相似文献   

2.
245例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候关系研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法 :通过对 2 45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病人中医证候与病变性质、病变范围、病灶位置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脑出血中脏腑发病率较高 ,不论是脑出血或是脑梗死肝阳暴亢型出现率最高 ,中脏腑病变范围大的病例出现率显著高于病变范围小的病例 ,腔隙性梗死以本虚证为多见。提示 :中风病目前的中医证候诊断分型标准不但基本综合了中风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等多方面要素 ,亦体现了病变实质及一定的病理基础 ,反映了中风病“证”的实质 ,为提高防治中风病的水平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中医辨证施护可在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个体化护理,康复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焦虑症中医证候多元分析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焦虑症的客观辨证方法。方法:对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者,填写中医临床症状表,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焦虑症的中医症状、证型分布特征。结果:聚类分析将焦虑症的临床10余种证型简化为5种证型组合。5种证型组合中复合证候较多,以心脾两虚型最为多见,与临床观察实际基本符合。判别分析进一步显示了每组证型构成表征的权重和具有鉴别意义的表征,为实现客观辨证提供了依据。然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证型分类与传统中医辨证分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多元分析方法是焦虑症实现辨证客观化的途径之一。但聚类分析所得到的证型如何实现与传统临床治疗经验的对接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聂志红  马卫琴 《新中医》2014,46(10):43-45
目的:观察分析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型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300例脑梗死(中风——中经络)急性期患者,中医辨证分为风火上炎、风痰瘀阻、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5个证型,选取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测定尿酸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尿酸平均水平(326.84±95.16)μmol/L,较健康对照组(247.90±88.78)μmol/L显著升高(P0.01)。脑梗死组尿酸水平升高者比例为38.67%(116/30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00%(8/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尿酸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尿酸水平最高者为痰热腑实证(57/300,19.00%),其次为风痰瘀阻证(107/300,35.67%),最低者为风火上炎型(31/300,10.33%)。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不同证型脑梗死患者尿酸水平不同。痰热腑实证尿酸水平比风痰瘀阻证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比风火上炎、气虚血瘀、阴虚风动证显著升高(P0.01);风痰瘀阻证尿酸水平比风火上炎、气虚血瘀、阴虚风动证均明显升高(P0.01),提示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与脑梗死痰热腑实、风痰瘀阻证型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结论:尿酸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与痰瘀有关的证型形成相关,可作为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变化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3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及40例健康成年人为健康对照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7型,分别检测脑梗死急性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心电图变化。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电图变化较健康对照组变化频繁,且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痰湿蒙神型、风痰火亢型、气虚血瘀型及风火上扰型心电图异常较其他组显著升高。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电图变化极为敏感与常见,中医不同证型间有差异,心电图可作为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眩晕症,属中医“眩运”或“眩冒”范畴,明·李梃《医学入门》谓:“眩言其黑,运言其转,冒言其昏。”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西医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近年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报道繁多,涉及了较多的 中医证型,且辨证依据和要点存在较大差异,辨证难以掌握,影响了中医治疗眩晕的经验推广.  相似文献   

8.
成杰辉 《河南中医》2009,29(3):311-313
综述了10年来关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文献。目前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证候研究较少,缺乏前瞻性、大样本、综合性及较强说服力的统计学研究结论,认为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证候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剧烈头痛、呕吐,可有意识障碍,多有脑膜刺激征,少数可伴轻偏瘫。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可见于“中风”、“头痛”、“厥证”等文献记载中,辨证治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供血障碍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绝大多数脑梗死为白色梗死,即缺血性梗死。因其病因多样,病机变化多端,致使临床表现错杂多变,常见表现为头痛头晕、突然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可伴有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将脑梗死分为以下三型治疗:  相似文献   

11.
呼吸系统疾病中中医辨证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英荣 《世界中医药》2008,3(4):207-208
目的:探讨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特点,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中医辨证理论,将275例呼吸系统疾病辨证分为4型,即外寒内饮型70例、肺热壅盛型67例、痰湿内盛型73例、脾肾阳虚型65例。并对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利用美国Micro Scan自动细菌生长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分析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真菌感染的特点和规律。结果:在275例呼吸系统疾病中真菌感染率为25.5%。在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中,真菌感染率外寒内饮型为1.4%、肺热壅盛型为19.4%、痰湿内盛型为63.0%、脾肾阳虚型为15.3%。结论: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与真菌感染密切相关,痰湿内盛型真菌感染率最高,外寒内饮型感染率最低,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2.
总结中医对脑梗死病因的认识,从急性期和恢复期两方面综述了中医药对脑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病一直具有丰富的经验及独特的优势,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就,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梗塞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服用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按疗程服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兼并可达到增效减毒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凌丽  方邦江 《世界中医药》2015,10(3):452-456
通过收集近年来的相关资料,总结与脑梗死后血管新生相关的调控因子及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疗法在脑梗死后对血管新生的作用,并对相关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急性期的脑梗塞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脑梗塞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急性期使用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与支持治疗,临床路径组采用中医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临床路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43%)远高于常规治疗组(71.43%),NHSS评分、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皆远低于常规治疗组,3个月内再住院率(11.43%)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再住院率,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MRI影像学表现及外周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气虚血瘀证组83例、风痰阻络证组37例与阴虚风动证组22例。收集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MRI影像学表现、外周血指标。分析比较三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及中医证型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各指标对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外周血单核细胞、血清D-二聚体、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存在差异(P<0.05)。阴虚风动证与气虚血瘀证相比,单病灶占比存在差异(P<0.01)。气虚血瘀证患者多为腔隙性梗死(74.70%),相比风痰阻络证及阴虚风动证患者梗死面积分布更均匀(P<0.01)。中医证型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r=-0.327,P<0.001),与病灶数呈正相关(r=0.291,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单核细胞、D-二聚体、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为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型与外周血指标有一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提高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的途径。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24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配合中药灌肠。28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6%,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昏迷量袁(GC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尿酸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晋  陈志伟 《中医杂志》2006,47(10):773-774,78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合并高血尿酸(HSUA)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208例AC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中风证型、性别、年龄、糖尿病及血脂的关系。结果:208例患者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09umol/L,其中HSUA125例,占60.1%;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患者中HSUA分别占71%和75%。结论:ACI与HSUA密切相关,血尿酸在形成结晶前已存在危险性;ACI合并HSUA与风痰瘀阻、痰热腑实型关系较与阴虚风动、肝阳暴亢及气虚血瘀型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心肝亏虚、虚风内动型,肝肾阴虚、阳亢风动型,痰火扰心型以及肝郁脾虚型4个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痰火扰心为主(P<0.01),慢性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肝郁脾虚为主(P<0.01),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心肝亏虚、虚风内动为主(P<0.01)。结论:抽动障碍的不同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抽动障碍的诊断分型对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