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分支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顺行选择性脑灌注(ASCP)四分支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04年9~12月,日本群马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外科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置换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12例,其中主动脉瘤7例(4例为升主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部、3例为主动脉峡部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DeBakey型1例、DeBakey型3例、DeBakey型1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应用球囊灌注管对3个头臂动脉行选择性脑灌注,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行主动脉弓置换;其中Bentall手术加主动脉弓部/右半弓置换各1例,全弓部置换3例,右半弓置换3例,弓降部置换4例;12例手术中2例行象鼻手术。结果全组12例患者恢复良好,无脑部及其它系统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5±1.7h,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2.2±12.9min;术中4例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22.3±7.2d。结论顺行选择性脑灌注对脑保护安全可靠,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可缩短深低温停循环的时间,降低弓部置换手术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3例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病人中男8例,女5例.年龄(62.6±8.3)岁.动脉瘤的最大直径为45~68?mm,平均(58.1±7.3)?mm.体外循环方式有完全体外循环、部分体外循环、选择性脑灌注(SCP)、深低温停循环(HCA)及逆行性脑灌注(RCP).6例弓部动脉瘤及3例急性StanfordA型夹层动脉瘤在HCA和SCP下行全弓部置换术;1例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在HCA和RCP下行血管置换;3例真性降主动脉瘤中,2例在部分体外循环下,1例在HCA下行血管置换,其中2例行肋间动脉重建.采用的外科吻合技术有开放吻合和阻断瘤体两侧进行吻合两种.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及脊髓损伤.发生2例脑梗塞,无肾功能不全者.结论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手术时,体外循环方式的选择和适当的外科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工四分支血管在主动脉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u CT  Sun LZ  Chang Q  Zhu JM  Liu YM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8):1181-1183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四分支血管行不同部位主动脉替换术的经验。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5年5月,我中心采用人工四分支血管行不同部位的主动脉替换术142例。男118例、女24例,年龄(44±12)岁(22~78岁),体重(72±20)kg(49~130kg)。其中: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94例(18例为马凡综合征);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34例(6例为马凡综合征),真性动脉瘤11例,假性动脉瘤3例。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85例(83例远端加带膜支架);分段停循环下,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38例;深低温选择性脑灌注分段停循环下,行全或次全主动脉替换8例;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行全主动脉弓替换11例(3例远端加带膜支架)。结果术后早期死亡6例,病死率4·2%。术后神经并发症,较严重,严重脑功能障碍(昏迷超过3d)16例(11·3%);永久性脊髓损伤2例(1·4%);一过性脊髓损伤4例(2·8%)。结论人工四分支血管可应用于主动脉外科,能达到尽可能的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快速重建血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我们对12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应用全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技术行主动脉弓全弓置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并分析Cabrol手术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主动脉根部处理的疗效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行Cabrol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3例,年龄21~66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15.2±28.5)d。全组均行Cabrol手术处理主动脉根部,根据主动脉弓受累情况,行右半弓置换或全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行单纯Cabrol术4例,其中1例行Bentall术中转行Cabrol术,右半弓置换术10例,全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23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2.7%),术后死亡4例(10.8%);随访1~2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结论 Cabrol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效果良好,远期人造血管通畅,冠状动脉无压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总结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收治的 34例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应用 Bentall手术 19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7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术 (Trusler's法 )5例 ,分别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Wheat术 ) 2例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 1例。结果 手术死亡 6例 ,死亡率 17.6 %。其中慢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死亡 3例 ,急性夹层动脉瘤死亡 3例。随访 2 0例 ,随访率 71.4 %。随访时间 2~ 4 6个月 ,平均 2 4 .7个月 ,1例术后 3个月猝死 (原因不明 ) ,1例术后 6个月死于心内膜炎。18例存活患者情况良好。 结论 应根据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及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保留主动脉瓣的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该病效果较好 ,准确可靠的吻合技术、保留瘤壁的完整性 ,将使手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21例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例行Bentall手术,2例行Cabrol手术;5例同时置换二尖瓣。术前心功能IV级15例,III级6例。动脉瘤直径6~11 cm,平均(8.5±2.6) cm;17例主动脉内膜有撕裂,其中5例升主动脉远端仍有夹层。主动脉瓣环直径2.7~5.4 cm,平均(3.2±1.8)cm。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示主动脉瓣严重关闭不全。结果手术后无早、晚期死亡,术后超声心动图和造影检查示主动脉瓣关闭良好,移植的冠状动脉通畅、无扭曲,效果满意。结论动脉瘤直径大于6 cm时应及时随访和做预防性手术,一旦发现夹层动脉瘤应立即手术,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矫治效果,探讨其最佳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非体外循环下一期解剖矫治7例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6~41岁,平均年龄24.4岁。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2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1例,胸降主动脉瘤3例(其中合并B型主动脉夹层1例),主动脉缩窄手术后再狭窄1例。全组患者术前均通过彩色超声心动图、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均在全身麻醉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手术入路为胸骨正中切口1例,左后外侧切口6例;解剖矫治为:主动脉弓补片加宽4例,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3例(其中1例同期行腹主动脉置换,1例B型主动脉夹层同期植入支架象鼻)。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7例,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随访20.1个月,无远期死亡,无主动脉缩窄复发二次手术患者。有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随访11个月时声音嘶哑未改善。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对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行一期解剖矫治是安全可行的,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 (EVGE)治疗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 方法 对自 1998年 9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施行的 116例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EVGE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术前 CT血管造影 (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显示 :夹层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 6 6 .2± 18.1mm,72例患者表现为单一夹层裂口 ,4 4例表现为多裂口。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 ,手术在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DSA)监视下完成。 结果 术中移植物成功释放 115例 ,72例单一夹层裂口患者中 6 2例使用单一移植物 ,8例使用 2个移植物 ,2例使用 3个移植物 ,6例手术结束时残存 I型内漏 ;4 4例多夹层裂口者 ,18例使用 2个移植物同时封闭不同部位夹层裂口 ,2 6例远端夹层裂口旷置 ,1例中转开胸手术。平均随访时间 15 .4± 11.2个月 ,围手术期死亡 6例 ,其余病例术后无心、肺、肾功能衰竭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 11个月猝死 1例 ,2例分别于术后 14个月和 2 4个月再发 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夹层而行 Bentall手术 ,其余患者未出现与夹层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结论  EVGE治疗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手术后远端主动脉病变的再次外科治疗结果,探讨相关治疗策略。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28例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手术后远端主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3~52岁,平均(38.5±8.7)岁。首次手术包括Bentall手术24例,David手术4例。Stanford A型夹层8例,主动脉根部瘤20例。再次手术包括:胸腹主动脉置换术10例,全主动脉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术7例,胸降主动脉置换术6例,全主动脉置换术2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2例,部分主动脉弓置换术1例。两次手术间隔1 ~12年,平均(6.43 ±3.07)年。结果 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17%),包括脑卒中1例,截瘫1例,单侧下肢一过性运动障碍2例。二次开胸止血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血滤治疗1例。3例因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延迟接受气管切开术。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0~ 118个月,平均(40.8±29.5)个月。住院死亡2例(7.1%),术后1年、5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94.5±1.3)%、(90.6±1.4)%。结论 马方综合征行主动脉根部手术后因远端主动脉病变再次外科治疗临床结果满意。对于患主动脉A型夹层的马方综合征,首次手术即采用积极的主动脉全弓置换及象鼻手术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行主动脉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1月至2004年8月,36例同期行主动脉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中,主动脉夹层19例,主动脉瘤17例。年龄(57±12)岁。其中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10例,术中探查见冠状动脉开口受累7例,冠状动脉为索条状2例,1例在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慢性A型主动脉夹层7例,术中发现冠状动脉开口受累2例,冠状动脉呈索条状3例,术前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病变2例;B型主动脉夹层2例;真性主动脉瘤均为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移植血管共57支,其中动脉6支,静脉51支。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57±54)m in,心肌阻断时间(98±31)m in。围手术期死亡5例(均为A型主动脉夹层),分别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源性休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脑疝1例,内脏缺血坏死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6%,分别为二次开胸止血和呼吸功能衰竭气管切开。结论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和冠状动脉本身的病变严重影响预后。对年龄>50岁的主动脉瘤患者,于术前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行单纯主动脉瘤手术并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单纯无名动脉灌注的主动脉弓置换术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使用单纯无名动脉灌注进行脑保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2l例主动脉弓置换者使用单纯无名动脉灌注技术进行脑保护,男19例,女2例;年龄29-72岁,平均(46.5±11.4)岁.A型(Stanford分型)主动脉夹层19例,其中7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真性动脉瘤伴降主动脉受累2例.所有病例均在深低温、使用单纯无名动脉选择性脑灌注下进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同时行Benlall手术6例,David手术1例.结果 升主动脉阻断(109.6.4-29.6)min;体外循环(186.7±56.2)min;最低鼻咽温(19.O±3.3)℃;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8.3.4-11.5)Ⅲ.m,流量每分钟(6.8±2.6)ml,l‘g.术后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呼吸机辅助(38.6±29.O)h.1例因低心排输出量综合征于术后第5 d死亡.术后随访2-45个月,平均(24.0±12.5)个月,无死亡及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 深低温、单纯无名动脉选择性脑灌注下行主动脉弓置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Xu ZW  Wang SM  Zhang HB  Zheng JH  Su ZK  Ding WX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2):1441-1443
目的评估一期纠治完全性大血管错位(TGA)和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Taussig-B ing)伴主动脉弓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6月对8例伴主动脉弓病变的TGA(3例)和Taussig-B ing(5例)行一期手术治疗。3例TGA中,室间隔完整型1例,伴室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弓病变为7例主动脉缩窄、1例主动脉弓中断。手术年龄1例为8个月,7例为5 d~3个月,平均40 d,体重3.5~6.3 kg,平均(4.3±0.5)kg。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先在深低温、停循环下矫治主动脉弓病变,然后在深低温、低流量下行大动脉转换术(Sw itch术)。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07~159 m in,平均(126±23)m in,主动脉阻断时间63~118 m in,平均(92±16)m in,停循环14~45 m in,平均(30±12)m in。结果手术死亡1例,为8个月Taussig-B ing伴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冠状动脉畸形患儿,术后因低心排血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肺高压危象死亡;1例3月龄患儿术后5 d喂奶时窒息死亡。6例随访5个月~2年,生长发育良好,1例Taussig-B ing主动脉弓中断出现吻合口狭窄,压差60 mm Hg;2例出现主动脉瓣轻微返流,1例肺动脉瓣轻度返流。结论一期纠治TGA和Taussig-B ing伴主动脉弓病变能取得较好手术效果,手术死亡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和冠状动脉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共有14例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完成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并行杂交手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4±7.2)岁(22~62岁)。12例患者夹层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部及其三大分支血管,其中2例TEVAR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后3年和5年支架近端新发夹层或假性动脉瘤形成行开胸杂交手术治疗;3例为累及左颈动脉行颈-颈杂交术;7例为累及左锁骨下动脉行颈-锁杂交术。另2例夹层动脉瘤累及髂动脉且合并血栓形成导致下肢缺血,行股-股杂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覆膜支架的置入并行杂交手术。术中血管造影见支架释放位置准确,夹层隔绝成功,支架无明显内漏和移位,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旁路及目标血管血流通畅。1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4.0±8.2)个月(3~36)个月;术后2 d出现脑卒中1例,术后10 d出现切口下血肿1例,术后1个月出现胸腔积液1例,其余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的14例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对于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杂交手术可以增加TEVAR术的成功率及其使用范围,早、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病人的监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心血管危急重症 ,常起病急骤、症状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手术治疗是清除病灶、防止动脉破裂及脏器缺血等并发症的主要方法。我院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2月为 6 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施行手术 ,其监护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6 8例中 ,男 5 5例、女 13例 ,年龄 1973岁 ,平均 (43.2±13.2 )岁。病程 12h至 11年。其中动脉粥样硬化 2 6例 ,先天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例 ,马凡氏综合征 39例。有高血压病史者 38例 ,占 5 5 .9%。心功能Ⅳ级 15例、Ⅲ级 2 6例、Ⅱ级 2 0例、Ⅰ级 7例。病人均在中深低温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弓置换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9年 5月 ,我们连续为 3例病人施行了主动脉弓置换 ,其中 1例DeBakeyIII术后又发生急性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夹层者实行了全弓置换联合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病人男 2例 ,女 1例。年龄 2 8~ 6 2岁。 3例均经超声心动图、MRI检查 ,1例同时行血管造影确诊。例 1为DeBakeyIII型术后再发DeBakeyI型 ,合并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例 2为外伤性主动脉破裂形成假性动脉瘤 ;例 3为DeBakeyI型。 3例均累及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 ,形成夹层或损伤。3例均于体外循环 (CPB)、深低温停…  相似文献   

17.
腔内修复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腔内修复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dissectionaneurysm, ADA)12例,动脉瘤2例。8例ADA直接行腔内修复,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另4例ADA和2例动脉瘤接受辅助性右左颈总动脉、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旁路联合腔内修复。结果14例均取得技术成功。1例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生存的13例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1 ~14个月,平均11个月)无神经系统或肢体缺血性并发症。3个月CT证实所有ADA患者原发破口封闭。存活动脉瘤患者术后1个月CT显示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腔内修复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近端主动脉替换术后残余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连续收治1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残余夹层的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23 ~ 61岁,平均44岁.其中8例为马方综合征.中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顺行脑灌注下行孙氏手术(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术).其中单纯行孙氏手术12例;同期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手术)3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Bentall+ CABG)1例,冠状动脉吻合口漏修补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例.结果 再次手术距离首次手术时间(66±40)个月.体外循环(193±49)min,心肌阻断(90±28) min,选择性脑灌注(22±10) min.术后气管插管(17±10)h.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左下肢轻瘫1例随访期间好转;开胸止血、乳糜胸和胸骨后感染各1例,均于治疗后痊愈出院.患者出院前均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支架段假腔血栓形成.随访3~42个月,平均17个月.1例术后3个月因远端夹层破裂死亡,1例术后6个月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1例因胸降主动脉扩张合并内膜残余破口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替换术后残余夹层的患者,当主动脉弓扩张速度超过0.5 cm/年,或直径扩张至5 cm以上(或扩张至4.5 cm但合并弓部破口或马方综合征)时,应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孙氏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手术死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近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在重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共1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术中主动脉弓三分支覆膜支架植入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5~62岁,平均52岁。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手术成功,平均心肺转流时间(190±42)分钟,平均心肌阻断时间(110±30)分钟,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2±13)分钟,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46±13)小时。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出院后3个月复查示支架位置正常,升主动脉及弓部覆膜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造影剂外渗。结论应用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简化手术操作,可缩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是基层医院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术后再发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提高对主动脉瓣术后继发主动脉病变防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12年5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术后再发主动脉病变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7例,年龄28~69(50±10)岁。继发主动脉病变包括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3例(急性夹层4例,慢性夹层9例),升主动脉瘤6例,主动脉根部瘤8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置换7例,升主动脉+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6例,主动脉根部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6例,升主动脉置换8例。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结果再次手术间隔时间6~110(57±32)个月,术后早期无死亡,再次手术体外循环时间50~274(143±65)min,住院时间13~27(19±11)d。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肾功能不全4例,神经功能障碍3例(无轻瘫或截瘫发生),肺部并发症4例,肠道并发症2例。术后随访率81.5%,随访时间4~118(43.5±32.2)个月,随访期间4例死亡,3年生存率为85.1%。结论对因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若同期合并主动脉病变,需积极处理;即使未合并主动脉病变,也应严格随访,定期复查,减少术后主动脉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