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森  甄海娟 《四川中医》2008,26(7):65-6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电磁照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敷配合电磁照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贴敷患处4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电磁照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方法:采用非普拉宗配合中药内服外洗,分治疗组79例,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1%,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结论:中西结合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3日短程中药排石方案治疗肾结石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日短程中药排石方案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采用3日短程中药排石方案和排石颗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结石完全排出率为38.1%,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结石完全排出率为2.2%,总有效率为1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日短程排石方案治疗肾结石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柳树英 《西部中医药》2008,21(12):12-13
目的:观察祛风胜湿活血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应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27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74.0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祛风胜湿活血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铺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旭痹冲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为75.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中药熏泡结合口服镇痛消炎西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推拿、中药熏泡结合口服镇痛消炎西药,对照组30例口服镇痛消炎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中药熏泡结合口服镇痛消炎西药治疗跟痛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旭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62例旭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及常规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32%(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系统全程护理治疗旭痹有效。  相似文献   

8.
周府伯  卢振国  焦洁 《新中医》2002,34(3):24-25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清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2例患者按交替分组方法观察治疗。治疗组81例应用自制中药清痹散治疗。对照组81例应用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37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近期治愈21例,显效29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6.4%,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痹散治疗RA疗效较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艾灸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失眠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艾灸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个疗程及3个月后随访观察结果,分析疗效。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失眠近期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中药配合安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疗效优于中药配合安定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波  张军  黎海莉  王思洲 《河北中医》2006,28(9):678-6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行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5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疗程6个月,同时加用活血化瘀、消疒徵散结中药治疗3个月。对照组39例,除不口服中药外,余同治疗组。2组观察随访3年,比较累计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3年累计复发率13.89%(5/36),对照组为28.21%(11/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孕患者妊娠率为76.92%(10/13),对照组为53.33%(8/1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轻型与重型比较3年累计复发率和妊娠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单纯西医治疗(抗痨、胸穿抽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82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抗痨、胸穿抽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疗效。结果短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82.5%,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长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比单纯西药治疗作用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联章  蔡咏玉 《河北中医》2001,23(3):214-21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应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商陆敷脐治疗。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疗组为93.3%,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万晓春  陈晓滨 《河北中医》2001,23(3):216-2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54例采用虎杖粉、云南白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对照组30例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顾申 《河北中医》2004,26(6):456-457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68例 ,随机分为 2组。 2组常规给予降糖药控制血糖 ,对照组 3 3例降压给予口服赖诺普利片1 0~ 2 0mg,每日 1次。治疗组 3 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辨证治疗。 2组均 1个月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 .4%和 75 .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方侠 《河北中医》2001,23(8):618-61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口服米非司酮,每日200mg,共600mg。治疗组50例,口服米非司酮配合中药异位妊娠方联合治疗,连服7-10日。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缩短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P<0.01),提高治疗成功率。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阳通痹汤,每次150 mL,日3次口服。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7.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4.2%,对照组总有效率70.4%,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86.4%,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70.4%,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住院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2例(104眼)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并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18例(36眼)单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3%,对照组治愈率30.6%。2组治愈率比较及出院视力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疗效高于单用西药治疗,并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9.
王志梅 《河北中医》2001,23(7):536-53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疗效。方法:2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8例,应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0.5-6次;含服华素片3.0mg/次,4次/日。治疗组1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中药汤剂治疗,2日1剂,日服3次,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78.7%,对照组为33.7%,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赖瑜梅 《河北中医》2009,31(12):1832-1833,18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