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医源性传染病的发生,2003年4~5月对驻市中区市直32家医疗防保单位进行消毒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本市医疗机构消毒情况,进一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必须坚持做好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工作.对市、乡(镇)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并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修改颁布施行近2年,《消毒管理办法》新修改颁布实行4年,鹤岗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已逐步走向规范化。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总体合格率低,领导不重视,投入不足,医务人员消毒知识差,消毒技术操作不规范的现象。本文以2005年本市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预防性消毒效果监测结果为例,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以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4.
《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对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工作提出了重要性。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定期总结和分析消毒工作合格率情况,探讨影响消毒工作合格率的因素,从中明确监督监测重点,这对提高医院消毒质量,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本市三年医院感染消毒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公安县2006年乡镇卫生院的消毒效果,杜绝医源性疾病传播及院内交叉感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村卫生室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控制医源性疾病的传播,掌握我县村卫生室消毒工作的现状,为今后制定和完善村卫生室消毒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7年4月对我县村卫生室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消毒效果检测,共调查了287个村卫生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消毒工作及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托幼机构是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由于幼儿抵御疾病的能力较弱,在幼儿园逗留时间较长,个人卫生习惯尚未养成,所以,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制度的落实与否和消毒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全面了解太原地区托幼机构的消毒状况,规范托幼机构消毒工作,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我们于2005年4月-2005年5月对太原地区54所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2号现发布《消毒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部长陈敏章一九九二年八月三十一日消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消毒工作及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0.
曾光  刘德辉 《疾病监测》1993,8(5):140-142
我国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自1950年就开始建立了。1955年为加强管理,卫生部制订了《传染病管理办法》,1978年,进一步修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9年和1991年又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此后,疫情报告正式纳入法制管理。《办法》、《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三者的共同特点都是把当时国家存在的主要传染病实行分类管理。《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防治管理的甲、乙类传染病24种和监测管理的丙类传染病11种。甲、乙类列入常规疫情报告,而丙类除个别  相似文献   

11.
第二十三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 (一) 对消毒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二) 责令被检查单位或个人限期改进消毒工作。 (三)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本办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2.
医院消毒与灭菌应逐步达到规范化要求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第 3版《消毒技术规范》既已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独立成册;第 4版《消毒技术规范》虽未将其独立成册,但在第 3版内容基础上作了系统的完善和增补。医院消毒历来在消毒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其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所决定。消毒与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疗质量,消毒与灭菌技术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消毒技术规范》是我国消毒学专家、传染病专家和医院感染管理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以国内外消毒灭菌技术成果和产品为基础制定而成。所有医疗卫生机构都应该贯彻…  相似文献   

13.
更正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2015年12月第30卷第12期第995页1.1部分,"我国传染病监测法制建设(8)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修订通过",应为"我国传染病监测法制建设(8)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通过",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4.
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的护理管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萍 《护理研究》2005,19(7):1390-1391
消毒供应室作为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以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及病人安全。因此,搞好质量控制,确保工作质量是供应室提高管理工作的核心。几年来,我们通过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医院人群健康问题,医院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抗生素和各种新的诊疗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大量的耐药菌株和易感人群,形成了与过去所不同的医院感染,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对医务人员和病人造成了伤害,而且对社会人群健康也构成了新的威胁,已成为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桎梏。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已势在必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我们对全市256家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肠道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准则,对医院肠道门诊进行质量管理。结果提高了肠道门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使肠道门诊质量管理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结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高,是保证开展肠道门诊,防止传染病流行及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O139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肺结核等11种传染病为丙类传染病,实行监测管理。为了解和掌握丙类传染病在我区的发生和流行情况,于1991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丙类传染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监测方法1991年在全区范围内将丙类传染病正式列入传染病常规报告,区防疫站逐日登记报告病例,并按甲、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办  相似文献   

19.
杨清源 《疾病监测》1992,7(5):128-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是经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国家卫生大法。她标志着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从过去的“行政干预”,走向社会性“法制管理”的新阶段。深圳市自1990年元月正式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两年来,结合我市特点及目前防疫工作现状,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于1989年10月制定了1990~1995年深圳市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案,逐步建立我市预防、医疗、保健三位一体,政策,资源、管理互相协调,社会、群体、个体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7):1201-1201
第一条为了及时查明传染病病因,提高传染病诊疗水平,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防止疫情扩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