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及血清GGT水平。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143例患者中,经6个月随访,共发生心脏不良事件40例,其中心绞痛19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2例,继发性心力衰竭7例,心源性休克2例。随访6个月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0.673~0.861,P0.05),截断点为29.03U/L。随访1、3、6个月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GGT≥29.03U/L组(24.56%,43.86%,47.37%)均明显高于GGT29.03U/L组(8.14%,10.47%,1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79、21.094、17.698,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访1个月时,性别、Killi分级≥Ⅱ级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Killi分级≥Ⅱ级和GGT均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结论血清GGT水平与STE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有关,可能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缬沙坦(代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支架内的再狭窄(ISR)的作用及其对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104例接受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治疗组(口服缬沙坦80 mg/d 基础治疗,n=57)和对照组(基础治疗,n=47),随访6个月,采用冠脉造影检查,统计PCI术后2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根据定量冠脉造影QCA的结果),并观察其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⑴缬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1%和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缬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的再狭窄发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并能明显降低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 对64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其中行CABG治疗41例(CABG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3例(PCI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脏事件及次要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CABG组院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32% (3/41),PCI组为8.70%(2/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失访患者,随访12~48个月,CABG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5.26个月,PCI组为33.19个月.随访期间CABG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9.51%(8/41),PCI组为30.43%(7/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心肌梗死率、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总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的外科治疗是可行的,CABG治疗ACS与PCI疗效相当,术式要依据患者病情个性化选择,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方式才能得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196例,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分析造影剂对行PCI治疗患者的肾功能的影响,并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96例患者中,发生CIN 38例(CIN组),未发生CIN158例(非CIN组),CIN的发生率为19.4%;CIN组中原有肾功能不全(基线肌酐清除率<1.0 ml/s)5例(13.2%),左心功能不全(LVEF<40%)16例(42.1%),与非CI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造影剂的剂量CIN组为(331±167)ml,非CIN组为(247±12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及造影剂的剂量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住院期间及6个月随访期间,CIN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IN组(P<0.01).结论 CIN在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发生率较高,原有肾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及造影剂的剂量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CIN能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造影剂的剂量CIN组为(331±167)ml,非CIN组为(247±12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及造影剂的剂量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住院期间及6个月随访期间,CIN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IN组(P<0.01).结论 CIN在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发生率较高,原有肾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及造影剂的剂量是 IN的独立危险因素,CIN能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造影剂的剂量CIN组为(331±167)ml,非CIN组为(247±126)ml,两组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对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594例STEMI直接行PCI治疗成功的患者分为两组: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者46例为肌桥组,梗死相关动脉未合并心肌桥者5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直接行PCI治疗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果 594例患者术后即刻前向血流TIMI 3级率为92.1%(547/594),其中肌桥组为60.9%(28/46),对照组为94.7%(519/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病死率为4.4%(26/594),其中肌桥组为13.0%(6/46),对照组为3.6%(20/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肌桥组为22.5%(9/40),对照组为5.1%(27/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患者直接PCI治疗术后即刻前向血流改善较差,可能是导致住院病死率高和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常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替罗非班时间对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急性STEMI患者入院后即刻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直接PCI后随机分为两组:短时间组(STG,PCI后替罗非班继续使用24~36 h)29例和长时间组(LTG,PCI后替罗非班继续使用48-72 h)21例.记录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LTG患者随访期间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STG患者的24.1%(P<0.05),但两组的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EMI患者急诊直接PCI后较长时间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改善中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临床预后与CRP的关系.方法 97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龄≥60岁),PCI治疗前测定CRP水平,并分为CRP<8 mg/L组(62例)以及CRP≥8 mg/L组(35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球囊扩张次数、压力、时间,支架置人数量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观察两组PCI治疗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结果 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球囊扩张次数、压力、时间,支架置人数量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CRP《8mg/L组优于CRP≥8mg/L组,且CRP水平为住院期间、随访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预测价值;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荐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P对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治疗后临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P≥8 mg/L组(35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球囊扩张次数、压力、时间,支架置人数量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观察两组PCI治疗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结果 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球囊扩张次数、压力、时间,支架置人数量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CRP<8mg/L组优于CRP≥8mg/L组 且CRP水平为住院期间、随访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预测价值;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荐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P对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治疗后临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P≥8 mg/L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进行心脏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PCI的AMI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PCI术后的常规护理和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为期1周的PCI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另外给予个性化定制的为期6个月的心脏康复训练方案。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压和收缩压、各项生化指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人数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康复训练前,两组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康复训练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进行康复训练前,两组间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HDL-C和LDL-C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康复训练后,观察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发现观察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共计5例,而对照组共计30例,观察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训练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行为导向健康教育法联合行为干预对预防冠心病(CHD)患者急性心脏事件(ACE)发生率的作用。 方法 选择淮河医院2014年1-12月心内科住院的19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98例应用行为导向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患者均随访至2016年12月,记录出院6、12、24个月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死亡等心脏事件(ACE)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 结果 两组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12、24个月ACE发生率分别为6.12%、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STEMI构成比例高于对照组,NSTEMI、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构成比例低于对照组(Z=5.271,P=0.006)。随访24个月,观察组病死率为1.02%,对照组为7.29%(P<0.05)。观察组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行为导向健康教育法联合行为干预对预防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氯吡格雷细胞色素P45酶2C19(CYP2C19)基因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和常规治疗的临床预后进行比较。方法入选296例行PCI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血小板基因检测组(n=150例)和常规治疗组(n=146例),其中基因检测组患者均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并根据基因型给予氯吡格雷剂量加倍或换用替格瑞洛;常规治疗组患者常规给予氯吡格雷75 mg/d。6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死亡和(或)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34%和4.11%、0.67%和3.41%(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34%和2.05%(P>0.05)。结论根据CYP2C19基因型进行个体化给药可降低ACS患者PCI术6个月后支架内血栓和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并静脉维持48h.术后应用达肝素钠注射液.对照组PCI术中仅给予普通肝素.两组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时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占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替罗非班组TMPG 3级占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罗非班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7%(3/39)低于对照组的18.9%(7/37)(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减少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并静脉维持48h.术后应用达肝素钠注射液.对照组PCI术中仅给予普通肝素.两组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时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占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替罗非班组TMPG 3级占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罗非班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7%(3/39)低于对照组的18.9%(7/37)(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减少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联合血管重建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对2001年5月-2004年12月收治的8例肿瘤侵犯门静脉的胰头癌患者,行胰头十二指肠联合门静脉切除及门静脉对端吻合血管重建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均行联合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门静脉阻断时间为22~35min;同时清扫腹膜后重要血管周围的淋巴组织。结果手术后8例患者均顺利恢复。无胆、胰瘘、感染及出血、血栓发生。病理检查:切除肿瘤均为腺癌。切除血管内膜和胰腺边缘均无肿瘤浸润。随访时间6个月-4年,2例患者死于术后6~12个月。存活超过2年者4例。结论在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侵犯小于3cm的选择性病例中施行联合切除血管的胰头癌根治术可提高其切除率,患者存活率有一定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并静脉维持48h.术后应用达肝素钠注射液.对照组PCI术中仅给予普通肝素.两组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时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占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替罗非班组TMPG 3级占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罗非班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7%(3/39)低于对照组的18.9%(7/37)(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减少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患者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方法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出糖耐量减低患者82例,并对其进行为期15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盐酸吡格列酮干预治疗试验。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55例)和安慰剂组(27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ET、NO、CRP变化情况。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后ET、CRP、NO[分别为(55.1±10.1)ng/L、(4.59±0.33)mg/L、(40.10±10.10)μmol/L]与治疗前[分别为(72.1±25.1)ng/L、(5.89±0.89)mg/L、(30.30±9.10)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慰剂组三者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糖耐量减低患者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后其ET、NO、CRP水平可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并静脉维持48h.术后应用达肝素钠注射液.对照组PCI术中仅给予普通肝素.两组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时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占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替罗非班组TMPG 3级占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罗非班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7%(3/39)低于对照组的18.9%(7/37)(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减少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并静脉维持48h.术后应用达肝素钠注射液.对照组PCI术中仅给予普通肝素.两组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时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占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替罗非班组TMPG 3级占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罗非班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7%(3/39)低于对照组的18.9%(7/37)(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减少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并静脉维持48h.术后应用达肝素钠注射液.对照组PCI术中仅给予普通肝素.两组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时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占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替罗非班组TMPG 3级占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罗非班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7%(3/39)低于对照组的18.9%(7/37)(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减少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并静脉维持48h.术后应用达肝素钠注射液.对照组PCI术中仅给予普通肝素.两组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时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占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替罗非班组TMPG 3级占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罗非班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7%(3/39)低于对照组的18.9%(7/37)(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减少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并静脉维持48h.术后应用达肝素钠注射液.对照组PCI术中仅给予普通肝素.两组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时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占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替罗非班组TMPG 3级占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罗非班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7%(3/39)低于对照组的18.9%(7/37)(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减少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