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 ,我院采用内镜下结扎法治疗消化道息肉 5 3例 ,并与高频电凝电切 6 2例疗效作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15例患者中 ,男 79例 ,女 36例 ,年龄 17~ 83岁。结扎组 5 3例 ,食管息肉 8例 ,胃息肉 12例 ,十二指肠息肉7例 ,直肠息肉 11例 ,乙状结肠息肉 9例 ,降结肠息肉 6例 ;有蒂 2 4例 ,无蒂 2 9例。高频电凝电切组 6 2例 ,食管息肉 7例 ,胃息肉 13例 ,十二指肠息肉 9例 ,升结肠息肉 12例 ,横结肠息肉8例 ,降结肠息肉 8例 ,乙状结肠息肉 5例 ;单发性息肉 5 7例 ,多发性息肉 5例 (11颗 ) ,…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胃肠道息肉主要以切除为主 ,在内镜下息肉切除方法有许多 ,高频电凝切除法既能切断息肉 ,又能同时止血 ,所以很快得到推广普及。我院消化科自 1 999- 0 7~ 2 0 0 2 - 1 1对 4 1 6例胃肠息肉病人共 1 0 77颗息肉行高频电凝切治疗 ,成功率1 0 0 % ,无 1例并发症出现 ,现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1 6例病人均经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检查并结合病理诊断。病人年龄最小 1 4岁 ,最大 82岁。上消化道息肉 :男 5 9例 ,女 84例 ,男 :女=1 :1 .4 2。结直肠息肉 :男 1 77例 ,女 97例 ,男 :女=1 .82 :1。1 .2 息肉情况 食管…  相似文献   

3.
目前 ,内窥镜已广泛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是治疗结肠和直肠息肉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息肉形态不一 ,大小各异 ,同时患者的身体状况亦有不同 ,因此 ,成功切除息肉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共行结肠、直肠息肉电切术 5 19例 ,其中男 36 1例、女 15 8例 ;年龄 4岁~80岁 ,平均 4 6岁。结肠息肉 386例、直肠息肉 133例 ,切除息肉共 1394枚。病理组织学分类 :管状腺瘤 2 78例、炎性息肉 130例、增生性息肉 38例、绒毛状腺瘤 33例…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 996~ 2 0 0 1年 6月先后用微波凝固术及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 1 88例 ,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 1 3 3例 ,女 55例 ,年龄 1 6~ 82岁 ,平均 45岁。其中胃息肉 2 8例 ,大肠息肉1 60例。息肉直径 <0 .5cm1 2 5例 ,0 .5cm~ 1 cm42例 ,1 .1~ 2 cm 1 4例 ,>2 cm 7例。病理类型 :腺瘤 82例 ,管状腺瘤 2 3例 ,乳头状腺瘤 1 4例 ,绒毛状管状腺瘤 1 6例 ,炎性息肉 53例。2 治疗方法2 .1 高频电凝电切术 共 1 4 1例 ,其中胃息肉8例 ,大肠息肉 1 3 3例。采用 Olympus型号UES-2 0 ,常规插入内镜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息肉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为高风险胃息肉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的479例患者,将同时检出有胃息肉和结直肠息肉的患者107例作为病例组,单纯胃息肉患者67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各项临床资料、胃肠镜报告及病理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息肉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R=1.092(95% CI:1.042,1.144)]、性别[R=3.250(95% CI:1.207,8.753)]、体重指数[R=1.184(95% CI:1.013,1.384)]、幽门螺杆菌感染[R=0.369(95% CI:0.178,0.764)]是胃息肉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病例组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分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炎症息肉4种。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分为非腺瘤性肠息肉和腺瘤性肠息肉2种。4种类型胃息肉中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构成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建议年龄 > 60岁、男性、肥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息肉患者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射频治疗难处置的胃肠广基扁平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广基扁平型息肉为内镜下难处置的一类息肉。我院于 1999年 7月 - 2 0 0 2年 6月间 ,经内镜对高频电套切困难的 31例胃肠广基扁平型息肉行射频治疗 ,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1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0例 ,年龄2 2岁 - 83岁 ,平均 5 4 8岁。胃息肉 12例 ,大肠息肉 19例 ;多为单发 ,均为广基扁平型 ;直径 0 6cm -3.1cm ,其中 11例息肉大于 2cm。1 2 病理诊断 :绒毛状腺瘤 14例 ,管状腺瘤 9例 ,炎性息肉 8例 ,其中腺瘤伴轻度非典型增生 4例。1 3 器械 :FuJinonW 88A型电子胃镜及结肠镜 ,绵阳市立德生物工…  相似文献   

7.
李斌  韩怡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8):1003-1006
目的观察确定胃息肉病人结直肠息肉发生情况,了解胃息肉和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是否关联。方法分析完成胃肠镜检查的15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将有胃息肉病人设为观察组,无胃息肉病人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之间的多项检验指标及临床特征之间有无差异,分析胃息肉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结果胃息肉以女性多见(P < 0.05);临床症状中观察组反酸烧心症状多于对照组(P < 0.01),而便秘症状在对照组中更为多见(P < 0.01)。胃息肉以增生性息肉(35.0%,CI 0.19~0.43)和胃底腺息肉(52.7%,CI 0.72~0.89)多见。观察组HP-IgG阳性较对照组多见(P < 0.01);2组病人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检出的结直肠息肉以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多见,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和性别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胃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HP-IgG阳性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仍具有相关性。结论胃息肉与结直肠息肉有一定关联性,建议胃息肉病人应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666-1667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肠镜下治疗的154例大肠息肉患者,采取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息肉分布、病理分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4例患者共发现208枚大肠息肉,全部切除成功。大肠息肉多发生于乙状结肠,患者存在多部位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占多数,腺瘤性息肉中管状腺瘤占多数;术中出血8例,出血发生率5.19%。结论: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显著,安全高效,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效果。方法 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机 ,经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切除上消化道息肉 2 1 6例。结果 共切除息肉 2 2 5颗 ,其中 2 0颗息肉因进入十二指肠降段 ,2 0 5颗息肉进行病理活检 ,2例电切未能成功。整个手术时间 :单发性息肉 3~ 5min ,多发性息肉 5~ 1 0min ,均一次手术完成。结论 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需时短、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电子肠镜直视下高频电切、电凝结合氩气凝固治疗结、直息肉的疗效,探讨结、直息肉内镜治疗手段.方法对125例176枚结、直息肉经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电凝结合氩气凝固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其中术前病理证实腺瘤性息肉87枚,炎性息肉71枚,幼年性息肉18枚,均成功治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切下大体标本能取出者亦均有病理证实,1例术后1枚切下息肉大体标本病理证实灶性癌变,术后外科再行根治手术.结论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电凝结合氩气凝固治疗结、直息肉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结、直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 1992年以来 ,我科共做纤维或电子结肠镜检查 736 7例 ,发现结肠、直肠息肉 5 33例 ( 7.2 % ) ,其中直径大于 2cm者10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 6例良性息肉中 ,男 5 8例 ,女 48例 ,年龄 11~ 84岁 ,平均5 0 .0岁 ,75例单发性息肉 ,31例多发性息肉。息肉部位分布 :直肠 5 0例 ,乙状结肠 36例 ,降结肠 4例 ,横结肠 12例 ,肝曲部 8例 ,升结肠 10例 ,回盲部 2例。 75例手术治疗 ,31例做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切除息肉部位 :直肠 14例、乙状结肠 14例、降结肠 2例、横结肠 3例 ,有 2例为多发大息肉。息肉直径 :>2cm 2 0例、>…  相似文献   

12.
邱芬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4):136-136
胃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疾病,可因疼痛,大便出血,黏液便等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有部分患者并不出现症状,只是在体检时被发现。传统治疗主要靠手术,创伤较大,恢复也慢,对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影响。从2002年5月 ̄2005年4月,我科对82例胃肠息肉患者行高频电切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胃肠息肉高频电切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2例,男43例,女39例,年龄14岁 ̄83岁,平均年龄53.4岁。胃息肉45例;大肠息肉37例,其中结肠息肉30例,直肠息肉7例。最大的有蒂息肉直径约2.1cm。黏液便就诊者32例,体检发现5例;胃息肉以胃不适…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息肉高频电切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成为消化道息肉切除的首选方法。它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 ,使组织凝固坏死 ,以达到息肉切除、止血等治疗目的。高频电切术无神经效应 ,对心肌无影响 ,对人体比较安全[1] 。 2 0 0 2年 ,我科共收治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术治疗患者 5 2例 ,术后通过精心护理 ,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0 0 2年 1~ 11月我科共收治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术治疗患者 5 2例 ,其中男 30例 ,女 2 2例 ;年龄10~ 74岁 ,平均年龄 5 0岁。胃息肉 2 0例 ,肠息肉32例 ;直径 <1cm息肉 2 0例 …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消化道息肉的诊断率已明显提高。通过内镜摘除胃肠道息肉,可避免外科手术,对预防癌变、出血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应用内镜高频电切摘除胃肠道息肉22例,共28枚,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1~66岁。胃息肉14例,摘除16颗,大肠息肉8例,摘除12颗。内镜下息肉呈丘状及半球状,息肉的直径在5~20mm。位于胃体部6颗,胃窦部10颗,直肠8颗,乙状结肠、降结肠各2颗。摘除28颗息肉中除1颗为恶性息肉位于直肠外,余均为良性息肉。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1993~2000年共完成大肠内镜检查2341例,发现大肠息肉143例,息肉267枚,行息肉高频电切摘除术及活检钳下切除术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90例,女53例;年龄7~76岁,平均41.5岁。临床症状:便血51%,大便习惯改变35%,14%无肛肠疾病常见症状。体检或其它原因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发现大肠息肉,位于直肠乙状结肠128枚,降结肠56枚,横结肠(含肝、脾曲)45枚,盲肠及升结肠38枚;多发性息肉2~4枚多见,最多达7枚。息肉病理类型如下:腺管状132例,占49.6%;绒毛状11例,占4.2%;混合型32例,占11.9%;炎性息肉88例,占32.9 %;其它4例,占1.4%。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高频电切直肠和乙状结肠息肉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潜在有即时和延迟性穿孔、出血、黏膜灼伤等并发症 ,为了尽可能预防并发症带来的风险 ,作者对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4年 7月 14 3例直肠和乙状结肠息肉高频电切后 ,追加保留灌肠进行观察 ,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直肠息肉 97例 ,12 1枚 ;乙状结肠息肉 4 6例 ,5 8枚 ,其中结节状 5 1枚、亚蒂 4 5枚、带蒂 83枚。其中男 86例 ,女 5 7例 ,年龄 7岁~ 75岁 ,平均 4 3岁。1.2 术前要求 全部病例术前详细了解病史 ,查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空腹血糖 ,根据患者年龄要…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 1998年开展内窥镜下行高频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18例 ,现就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谈谈个人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例胃、肠道息肉病人 ,男性 8例 ,女性 10例 ,最大年龄 6 0岁 ,最小年龄 35岁 ,平均 48.5岁。息肉分布 :胃窦部 11例 ,胃大弯 5例 ,直肠息肉 2例 ,单枚 14例 ,2枚 3例 ,3枚1例。息肉直径 0 .5~ 1.2cm。其中长蒂 14例 ,亚蒂 4例。治疗前病理检查报告均为慢性炎性改变。1.2 术前准备 病员胃肠道准备与内镜检查相同 ,检查血小板 ,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元时间均正常者即可行该治疗。治疗仪器 :日…  相似文献   

18.
刘志刚 《中外医疗》2008,34(34):32-32
目的 观察内窥镜下高频电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63例上消化道息患者,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机,经内窥镜下高频电切术切除息肉,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情况.结果 163例患者内窥镜下电切手术均成功完成,共切除息肉208颗.手术时间单发性息肉3~5min,多发性息肉5~10min,均一次完成手术,患者术后未见复发.结论 内窥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一种安全可靠、简便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10月 ,我院共行胃肠镜检查 76 80例 ,发现胃肠道息肉 2 32例 (6 0 4颗 ) ,均以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现将 17例 (2 0颗 )巨大息肉的分块电凝切除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例中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4 5~ 72岁。息肉部位 :胃体 5例 ,胃底 4例 ,胃底、胃体、胃窦部多发息肉 1例 ,升结肠 3例 ,乙状结肠 2例 ,直肠 2例。息肉直径 :3~ 3.5cm 4例 ,4~ 5cm 8例 ,5 .5cm~ 7cm 5例 ,均为带蒂和亚蒂息肉。术前病理活检证实 :增生性息肉 9例 ,腺瘤性息肉 8例 ,无恶变。1.2 治疗方法 采用OLYMPUS公司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经内镜使用高频电凝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45例76颗的经验与体会,其中食道息肉1例1颗、胃息肉4例7颗、大肠息肉40例68颗。最多一次圈套电切息肉4颗、电凝12颗。切除直径4cm大息肉2颗。疗效满意,未发生并发症。内镜随访32例均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