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5.
6.
7.
8.
9.
浅谈中医情志护理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向前推进发展,良好的心理护理被列入了重要日程,随着科学的发展,提出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指出健康不单单指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中医治病不但用药物祛除病邪,而且更重视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调配,不仅能维持人体健康,补气养血,强身健骨,而且能增加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浅谈胆囊炎合并结石的饮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宏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1):1529-1530
胆囊炎合并结市石为常见急腹症。胆囊粘膜受胆囊内结石的刺激而发生的慢性炎症,嵌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的结石,因继发感染而导至胆囊急性炎症。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胆汁淤滞、细菌感染和胆汁成分的改变,这三种因素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互相影响为因果。胆结石可分为三类。即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混合性结石,其临床表现为夏科三联症即腹痛、畏寒发热、黄胆。在治疗过程中,饮食护理与疾病的康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合适的营养能维持机体内环境,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加快组织修复,提高机体抵抗力。反之失当的饮食可影响疾疼的痊愈,甚至可造成不良后果。下面就我在十多年饮食护理工作中的体验和认识谈谈对本病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心肌梗死饮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结构不科学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饮食调整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2003年6月~2004年6月,我院内科病房共收治36例心肌梗死病人,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包括科学的饮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38~76岁,平均59.5岁。据W H O诊断标准,按心电图改变表现,其中广泛前壁心梗25例,前间壁心梗2例,下壁心梗5例,获救32例,死亡4例。2饮食护理2.1营养评估2.1.1观察病人的表现良好的个体在外观上应该是体格正常,肌肉发育良好,脂肪分布均匀,腹部平坦而无萎缩或膨出,皮肤弹性良好,毛发、指甲色泽健康,并且头脑清晰、应变迅速、注意力集中。TOD AY N UR SE2.1.1.1了解病人的饮食史,了解病人的用餐形式和习惯、食物的选择和爱好或受限、日常的摄入量。有无适量的食物和液体供给,有无食物过敏,是否过度摄取酒精,是否在家中用餐,是否经常在急躁的心情下用餐,是否经常食用快餐面或袋食,是否经常错过用餐时间而吃小点心或过度饮食。2.1.1.2病人是否受宗教和文化信仰而影响了接受均衡的膳食。如亚洲人以米饭为主食,将食物分类为“... 相似文献
13.
林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9,(2)
中医学中虽没有“心理学”的名称,但却有极其丰富的“心理学”内涵,它既重视情志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又强调精神治疗。中医认为七情过极,可以导致人体疾病,《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具体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闸明了心理因素导致内脏疾病的机理。在治疗上,十分强调心理治疗的地位,而心理因素(情志)引起的疾病更应重视心理治疗,正如朱震《丹溪心法》说“五志之火,因七情所生……宜以人事制之,非药石所能疗”。历代名医应用心理疗法的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病情的性质与变化,拟定饮食忌宜,及时对患者和家属交代清楚,既能深化护患之间的感情交流,更主要地是能通过饮食护理达到助正抗邪目的,特别是外感热病,因其邪热炽盛,正气易耗,变化急剧,饮食护理就尤显重要,兹谈谈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饮食调理.因此.配合各种疾病手术或药物治疗的饮食调护.就成了中医护理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临床实践.谈谈痔手术后饮食调理对患者康复之影响及术后不同情况之饮食调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谈饮食心理护理承德医学院(067000)楚更五承德市中医院(067000)李平随着护理模式从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人的整体护理和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有关饮食心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成为医学界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现就饮食心理护理的问题,谈...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