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侵及胸廓上口大血管的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侵及胸廓上口大血管的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1例侵及胸廓上口大血管的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全组患者均行纵隔肿瘤切除 ,其中 2例于麻醉诱导前辅以股 -股转流并行体外循环 ,2例辅以颈静脉、股静脉 -股动脉转流并行体外循环。同期行上腔静脉重建 2例 ,成形 2例 ,左无名静脉成形 3例 ,右无名静脉成形 1例 ,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造血管置换各 1例。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 2~ 7年 ,3例于 2~ 4年后死于癌瘤复发 ,6例无瘤健康生存 ,均未出现血管栓塞。结论 侵及胸廓上口的大血管纵隔肿瘤宜积极手术治疗 ,麻醉诱导前辅以股 -股转流或颈、股 -股转流。同期作血管成形或重建。术后小剂量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辅助外科治疗气管、纵隔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体外循环技术救治气管、纵隔危重病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气管病变 11例 ,纵隔肿瘤 6例采用股 -股转流、股颈 -股转流 ,辅助渡过麻醉诱导期并获得手术治疗。心肺转流时间 2 0~ 2 5 0min。结果 救治成功 15例 ( 88.3 % ) ,死亡 2例 ( 11.7% ) ,1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 ,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结论 体外循环技术是抢救气管下段或隆突区接近完全堵塞危重病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总结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例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8例。肿瘤重1100~4800g。有2例气管受压梗阻,在股-股转流诱导麻醉下手术。结果 院内死亡1例,治愈19例。结论 对合并上气道或上腔静脉阻塞的病例,先于局麻下建立股-股转流,以顺利渡酬谢有导期。手术径路要达到充分显露,术中可分块切除或控制瘤蒂后整个切除,对浸及大血管者同期作血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21例施行股-股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行手术者16例,主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同时行该手术者5例.结果 本组2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2例术后残留轻度间歇性跛行,1例在术后11个月出现静息痛.2例分别于术后6、17个月发现人造血管闭塞,术后平均2年通畅率为90%.结论 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治疗单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一种简单而有效手术,也适用于特殊类型动脉瘤的腔内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髂动脉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7月至2001年5月,采用术中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9例(13条肢体),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6岁,均以静息痛为主诉.术前踝肱指数为0.22±0.17.结果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10条,股深动脉成形11条,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3条,均获得成功.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后踝肱指数0.41±0.15,与术前相比有提高(P<0.05).平均随访11个月(1-23个月),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无静息痛,仅3例残余有轻度间歇性跛行.结论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是治疗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股-股心肺转流用于主气管极度梗阻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9例。气管最狭窄处管腔直径0.2 ̄0.3cm。方法:局麻下经一侧股动脉插入供血管,经双侧大隐静脉向股静脉插入引流管,连接心肺机建立CPB,继之开始麻醉和手术。结果:CPB3 ̄5分钟患者转为安静、合作并能平卧;组织缺氧征消失,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缓解;血气较为正常。CPB中患者血压、心率正常,尿量满意。结果表明麻醉诱导前采用股-股心肺转流是抢救主气管极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再发股疝的原因、手术方法 选择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0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2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再发股疝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治愈,手术时间60~120min.术后疼痛轻,1例出现尿潴留,经导尿后缓解.无术后切口感染,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再发股疝的治疗应根据初次手术方式及材料,选择不同的修补方法,同时预防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初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18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3.5(13~63)岁。肿瘤完整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6例;良性肿瘤11例,恶性肿瘤7例。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中呼吸循环衰竭2例。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2例,损伤喉返神经l例,肌无力危象1例,心律失常10例,胸腔活动性出血再次开胸止血l例,经治疗均恢复良好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是巨大纵隔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效果佳,恶性者生存时间与组织分化及肿瘤分期有关,手术以缓解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9.
转流术治疗慢性髂股静脉完全性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髂股静脉完全性血栓形成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可靠性.方法:分析近2年手术治疗慢性髂股静脉完全性血栓形成病例8例,结果:8例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髂股静脉完全性形成病例中,5例行Palma手术,2例作大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另1例Cockett综合征病例行异体血管股-腔静脉转流术,获满意效果.结论:外科手术在治疗髂股静脉安全性血栓形成仍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在下肢软组织肉瘤术后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4月,收治11例下肢软组织肿瘤患者,按手术RO标准切除肿瘤,同时切取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12 cm×10 cm~15 cm×14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通过植皮覆盖创面。结果 11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一期愈合,植皮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10个月,肿瘤无复发,皮瓣外观及下肢功能均满意。结论 带蒂股前外侧皮瓣适用于修复下肢软组织肉瘤术后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