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胃管内注入豆油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肠梗阻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传统方法是用50mL注射器推注。推注的缺点是:如推注力量稍小,则因油脂黏稠使推注操作困难;用力过大,则使病人出现恶心,甚至呕吐。针对上述情况,我科自2004年1月至今,采用改进后的一次性引流袋代替注射器用于从胃管内注入豆油,临床观察180例肠梗阻病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肠梗阻病人放置胃管减压后,可通过胃管将石蜡油、生豆油或菜油等注入,以缓解其梗阻症状。但是,由于油类液体附着性强,又过于黏稠,导致注入过程中注射器出现很大阻力,不便于操作。现介绍一种可使油性液体顺畅通过胃管的小方法。  相似文献   

3.
临床常行胃肠减压、经胃管注入石蜡油以预防和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胃管注入石蜡油的常用方法为20 ml注射器抽吸20~40ml石蜡油,直接注入胃管[2].在抽吸及注入石蜡油时,常出现注射器针筒与活塞的摩擦力大,需用力方可推动活塞甚至无法推动的情况,使操作费时费力,操作完毕后护理人员常出现推动活塞的手局部发红、疼痛.本文介绍一种胃管注入石蜡油省时省力的新方法,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常行胃肠减压、经胃管注入石蜡油以预防和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胃管注入石蜡油的常用方法为20 ml注射器抽吸20~40ml石蜡油,直接注入胃管[2].在抽吸及注入石蜡油时,常出现注射器针筒与活塞的摩擦力大,需用力方可推动活塞甚至无法推动的情况,使操作费时费力,操作完毕后护理人员常出现推动活塞的手局部发红、疼痛.本文介绍一种胃管注入石蜡油省时省力的新方法,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常行胃肠减压、经胃管注入石蜡油以预防和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胃管注入石蜡油的常用方法为20ml注射器抽吸20-40ml石蜡油,直接注入胃管。在抽吸及注入石蜡油时,常出现注射器针筒与活塞的摩擦力大,需用力方可推动活塞甚至无法推动的情况,使操作费时费力,操作完毕后护理人员常出现推动活塞的手局部发红、疼痛。本文介绍一种胃管注入石蜡油省时省力的新方法,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4):2966-2966
护士在更换引流袋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 1.肠梗阻的病人放置胃管后需经胃管注入石蜡油,如果注射器的针乳头太小,而有的胃管接头太大,我们可以把引流袋接头约4~5cm处剪断,与胃管连接,见图1。这样我们的注射器就可以通过接头将石蜡油注入胃管内。  相似文献   

7.
胃管内注入药物、营养物质是临床常见护理操作.一次性胃管尾端开口较大,不易连接注射器.常用方法有:(1)胃管尾端接玻璃接头再接橡皮管最后接注射器;(2)剪去胃管尾端后接注射器.但两者均有弊端,前者玻璃接头与橡皮管不是一体,承受压力后极易脱开,导致药液浪费和病床污染;后者则导致胃管破损,不易再连接负压盒,均不理想.2006年至今,我科利用引流袋连接胃管注入,并用引流袋头端保护帽阻断引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印慧 《护理研究》2009,23(22):2063-2063
胃管注药、注食是留置胃管病人常用的护理操作,但临床上使用的胃管常常与注射器不配套,连接不紧,注入食物、药物时胃管末端与注射器连接处发生外漏,污染被服.经过临床实践,发现使用输血器充当接头,可防止药液、食物外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人,临床治疗中可采用暂时禁食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减压,定时管饲液状石蜡、香油以润滑肠道等方法,缓解肠道梗阻症状。临床操作中发现,在注入油质液体时注射器会有很大阻力,不易推注且压力过大时容易喷溅。  相似文献   

10.
张岑 《护理研究》2012,26(4):375
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人,临床治疗中可采用暂时禁食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减压,定时管饲液状石蜡、香油以润滑肠道等方法,缓解肠道梗阻症状.临床操作中发现 ,在注入油质液体时注射器会有很大阻力,不易推注且压力过大时容易喷溅.现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使油质液体顺利管饲,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