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方治验2则     
1支气管肺炎任某,男,3岁。因咳嗽、咯痰7日就诊。7日前患儿突发高热(39.5℃),经服安乃近热退。后出现咳嗽、喉间痰鸣,以支气管肺炎住我院儿科治疗效果不明显。刻下:咳嗽,喉中痰鸣,口干,纳差,舌尖红宫薄黄,脉浮数。辨为痰热望肺,投麻杏石甘汤加减1剂后反见咳嗽加重,彻夜未眠,余药未取即来就诊。其毋代诉夜间咳嗽频剧,吐出泡沫样痰液。询知患儿夏季冷饮不断。此乃寒饮停肺,内有郁热无疑。即予小青龙汤加味:炙麻黄459,杏仁6g,桂枝3g,白芍3g,干姜3g,细辛Zg,五味子6g,制半夏6g,地龙6g,前胡6g,甘草3g。5剂。1剂尽,…  相似文献   

2.
经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8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临床资料本组82例患儿均为1990年~1996年收治的门诊病例。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2岁~13岁;病程五年~12年;发病时间1天~30天,平均85天;临床表现:发病突然,胸闷,呼吸困难,不能手卧,咳嗽有痰,舌苔白厚或黄腻,舌质淡红,脉弦滑或浮滑数。听诊两肺均布满哮鸣音。2治疗方法射于麻黄汤加减:射干6g,麻黄sg,杏仁eg,细辛ig,紫若eg,冬花sg,半夏eg,五味子sg,大枣gs,僵蚕ss,地龙ss,蝉蜕3g。随症加减:扁桃体肿大者加山豆根sg,玄参eg;痰多者加川贝母'g,前胡6g;气少做言、纳呆者加党参10g,北茂IOg,白术109,获答10g…  相似文献   

3.
<正> 一、散寒敛肺刘某,男,35岁,工人。1983年12月3日因咳嗽伴恶寒二十余天初诊。患者服宣发化痰之剂虽恶寒见轻,但咳嗽不减,有泡沫痰,口中和,食欲尚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浮稍紧。证属肺气已散,寒邪未尽。治宜散寒解表,敛肺止咳。处方:麻黄8克杏仁12克甘草3克干姜6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诃子8克。三剂。服药后恶寒症除,咳嗽减轻。原方去麻黄、细辛,加款冬花8克,乌梅10克,服四剂后痊愈。  相似文献   

4.
1 寒喘性慢性支气管炎 刘某,男,67岁,1990-2-6入院。咳嗽、咯痰10余年,气喘6年。来院时诊见:咳嗽,咯白色泡沫痰,量多、气喘,不能平卧,咳甚时常有小便自遗,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舌胖边有齿痕,色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此乃寒痰阻肺肃降失常。治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用阳和汤加减。处方:炙麻黄、白术、半夏、干姜、白芥子、杏仁、附子各10g,肉桂4g,五味子、云苓各12g,炙甘草8g。3剂药后咳喘减轻,痰量减少。继服5剂,诸症改善,后以培土生金,补肾纳气等法治疗而愈,至今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5.
益气补肾法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益气补肾法治疗本病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回临床资料本组3O例,其中男ZI例,女9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0年。2治疗方法药用太子参IOg,黄茂209,五味子15g,益智仁15g,焦杜仲10g,肉桂3g,淫羊霍159,辛美10g,苍耳子10g,麦冬309,乌梅IOg,蒲公英309,菊花15g,薄荷IOg,防风10g,蝉蜕IOg,白兰109,细辛6g。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3治疗结果痊愈(发作性症状消失,随防半年以上未复发)21例;有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广冽;无效(症状元改善)2例。本组病例,服5剂见效,一…  相似文献   

6.
细辛味辛性温,归肺肾两经。临床中多应用其祛风、散寒、止痛之功。余在临床中,取其温肺化饮之功,应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举病例如下。病例:男性,57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年,每逢秋冬季节发作,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经西药治疗,多经2个月左右缓解。此次因感受风寒而出现咳嗽、气喘、咳白色稀痰,舌暗红苔簿白,脉细数,查双肺满布于、湿性罗音。先用西药抗菌、消炎、祛疾平喘治疗10余天效不显,而拟中药方调服,处方:细辛3g,干姜5g,半夏12g,五味子6g,山药15g,当归15g,甘草5g,连服3剂…  相似文献   

7.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喘促等症状。属于中医咳嗽 ,尤其是痰饮咳嗽的范围。其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现将临证所得 ,略举数例 ,与诸同道共研讨。1 温肺化饮 止咳平喘患者 ,男 ,56岁 ,农民。咳嗽气急反复发作 2 0余年 ,秋冬易发。近 3天来 ,畏寒微热 ,头痛鼻塞 ,继则咳嗽阵作 ,气急痰鸣 ,不能平卧 ,痰白清稀 ,胸闷不舒 ,饮食减少 ,二便如常 ,白腻舌苔 ,脉浮弦而滑。辨证为风寒痰饮型。小青龙汤化裁 :炙麻黄 10 g、桂枝 10 g、细辛10 g、干姜 10 g、五味子 10 g、杏仁 10 g、白芍 10 g、…  相似文献   

8.
1 病案举例 男,56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8年余,急性发作治疗后,咳嗽咳痰迁延1月余。症见咳嗽、咳痰色白量多,胸闷,气短懒言,多汗,纳差,夜寐差,二便尚可,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辨证为肺气亏虚,痰浊阻肺,治以敛肺、祛痰为法。方药:五味子6g,乌梅10g,干姜6g,杏仁10g,桔梗6g,紫菀10g,紫苏子10g,半夏10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6g。服5剂后,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气短懒言、多汗、纳差等症状均有好转,再予原方加减5剂,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9.
1寻常痤疮张某,男,23岁,1995年8月6日初诊。患者面部起皮疹半年余,先后用西药、中药治疗未见好转。伴胃脘饱闷,心烦急躁,大便干,3日一解,小便黄赤。诊查:额部、双颊及口周可见散在约米粒大红色丘疹脓疱,面部皮肤油腻。舌苔黄腻,脉濡滑。西医诊断:寻常痤疮。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辨属胃肠湿热,外感毒邪。治宜清热除湿,佐以解毒。方选茵陈蒿汤加味:茵陈30g,生大黄(后下)、栀子、黄芩各10g,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生苡仁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7剂,面部皮疹减轻,油性分泌物减少,余症消除。于前方去生大黄,加丹参1…  相似文献   

10.
通关散儿科急症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关散出自《丹溪心法附余》篇,由猪牙皂、细辛各等分研极细木而成,具有通关开窍之功效。笔者根据其功效特点,在临床工作中,用其治疗儿科一些急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举数例如下。1婴幼儿便秘腹胀或腹泻之腹胀(非低钾引起)杜某,男,1岁3个月,因患“急性支气管肺炎”入住我院儿科。查:体温37.2℃,呼吸40次/分,心率154次/分,症见:咳嗽,气喘,纳差,二便调。经抗感染等治疗3天,患儿咳嗽、气喘明显减轻,精神好,胃纳增,体温37℃,呼吸3O次/分,心率132次/分,继续巩固治疗。第5天下午,患儿烦躁哭闹,气喘加剧,纳差…  相似文献   

11.
[例一]孙某。女,72岁。患慢性气管炎8年。逢冬发作,近两周天冷,又发咳嗽,气短,动则喘甚,夜间不能平卧,咳吐白色泡沫痰,纳呆,腰膝酸软,便溏,曾服茶硷片及抗菌素未能控制。证属肺脾肾俱虚、痰浊内蕴而致。治宜宣肺湿脾益肾豁痰平喘。药用党参25g,干姜5g,茯苓25g,白术25g,五味子10g,细辛5g,半夏10g,川贝10g,地龙10g,苦参10g,熟地10g,故纸10g,葶苈子15g,白果15g,冬花15g,甘草10g。连服12剂,咳、痰、喘均消失,病愈。  相似文献   

12.
周玉麟 《国医论坛》2002,17(4):10-10
1 小青龙加石膏汤案孙某 ,男 ,60岁 ,2 0 0 0年 2月 2 1日初诊。有哮喘病史近 2 0年 ,复发 2个月 ,经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现症 :咳嗽 ,咽痒 ,夜间气喘 ,不能安卧 ,喉间痰鸣有声 ,咯痰量多、色白质粘且夹泡沫 ,苔薄白 ,脉弦滑。证系饮邪伏肺 ,郁而化热 ,肺失肃降。治宗仲景小青龙加石膏汤意 ,化饮清热 ,温清并用。处方 :炙麻黄 5 g,川桂枝 5 g,生石膏 30 g(先煎 ) ,射干 1 0 g,细辛3g,干姜 3g,五味子 6g,紫菀 1 0 g,佛耳草 1 2 g。水煎服 ,日 1剂 ,7剂。2月 2 8日复诊 :言 1剂药后当夜咳嗽即减轻 ,咯痰亦少 ,唯稍劳仍气喘。此乃久病肺肾…  相似文献   

13.
金水六君煎应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秀润 《河南中医》1998,18(6):391-391
金水六君煎出自《景岳全书》。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老阴虚、气血不足、外感风寒、咳嗽呕恶,痰喘等症。方用:熟地黄9~15g,当归、半夏、在警各eg,陈皮’~sg,炙甘草3g,生姜s~s片。大便不实而多温者,去当归加山药309;如痰盛气滞、胸胁不快者加白芥子z~sg;如兼表邪寒热者加柴胡s~eg。景岳称:“金水六君煎,治虚痰之喘,外感之嗽,凡属阴盛血少,肾气不足,水泛为痰,而咳嗽不能愈者,悉以金水六君煎加减主治,足称神剂”。我家三代行医九十余年,用此方屡试屡验。按《医学集成》“熟地、当归生血灌溉脾经”。二陈汤加胡桃…  相似文献   

14.
小儿咳喘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咳喘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小儿咳喘的治疗每能得心应手,观介绍于下。1.外感之咳解表安嗽防留邪小儿脏腑娇嫩,六建之邪易从皮毛而入肺,肺炎宣肃辄致咳,其治解表宣脑而不步意治咳。若表散不力,则邪易滞留而咳嗽缠绵难愈。因此,用药寒热亦要得直,攻代更要谨慎,吾用自拟方“疏表止咳汤”,和平温润,有启门验寇之用,无镇咳留邪之弊,每收肃肺安咳之功。刘xx,男,11岁。1995年10月25日初诊。患儿咳嗽国感而作,时增时减,迁延两月余,曾予静满青霉素、洁霉素等治疗…  相似文献   

15.
赖跃进 《四川中医》1997,15(2):38-38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截嗽汤治疗外感咳嗽200例,疗效满意,观介绍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排除肺结核、肺炎、肺气肿等引起的咳嗽。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00例,中药对照组100例,西药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岁10个月;中药对照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岁5个月;西药对照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岁。病程最短者6天,最长者73天。【治疗方法】①治疗组用截咳汤:炙麻黄、杏仁、桔梗、连翘、贝母、桑叶、白前、射干、千层纸、百部各10g,款冬花159,细辛3g,五味子、甘草各6…  相似文献   

16.
李临恭 《中医研究》1997,10(1):44-44
肺脓肿何某,男,45岁,教师。1990年3月1日初诊。患者以恶寒发烧,头痛身困,喉痒咳嗽10天而住院治疗。经抗炎治疗无效而请中医会诊。诊见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遂按风热犯肺施治。投以二花、连翘,羌活、防风之类以清热祛风,宣肺解毒,3剂药尽,恶寒虽止,但余症有增无减。并出现胸部疼痛,咳吐脓痰而腥臭,舌苔变黄,脉呈滑数之症。X线胸部透视,确诊为肺脓肿。乃属中医肺痈。证为热毒犯肺,瘀结成痈。改服加味苇茎汤:苇茎30g,冬瓜仁30g,桃仁15g,薏仁30g,大贝15g,鱼腥草30g,黄芩15g,黄连9g,公英30g。3剂水煎服。3月4日:…  相似文献   

17.
1丑时胁痛魏某,男,45岁,1993年10月5日初诊.患者20天前不慎感冒,自购解热镇痛药服后,诸症好转.5天后出现右协疼痛,曾跟小柴胡杨、四还散均乏效.刻诊:右脑下至季助部胀痛,每日凌晨1时发病,3时自止,舌淡苦薄白,脉细弦.证月外感寒邪未净,留伏肝经。治宜养血温经,散寒止痛.方拟当归四道汤加味:当归15g,白芍15g,桂技10g,木通10g,细辛6g,大枣15g,甘草6g,柴胡15g。水煎服.1剂后疼痛大减,再剂疼痛若失。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按:外感余邪,留伏肝经,气血运行受阻,放胁肋桶.根据于中流往原理,气血丑时流注肝经,其痛…  相似文献   

18.
1喘证张某,男,4岁,1994年11月2日诊。高热,咳嗽,喘促7日,曾静脉滴注青霉素5天,不见好转,咳吐黄痰,高热不退,面赤心烦,口渴,小使黄少,大便不畅,舌质红,首英,脉滑数。此为邪热郁闭于肺之喉。治宜清肺污热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3g,生石膏15g,杏仁6g,甘草3g,桑白皮6g,川贝6g。日1剂,水煎服。药后约一时许身热即退,咳喘减轻,精神转佳。按方复进2剂而愈。2寒厥李某,男,39岁,农民,1995年五月10日诊。2个月前曾因脑瘤于某医院作开颅手术,并行放射治疗,出院后即感恶寒,伴呕逆已月余。时值冬日,虽身着厚被…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0年~1995年用自拟平喘健心汤治疗肺心病38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8例患者均属门诊病例,其中男15例,女23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8岁,平均61岁;病程2年以内老6例,2年~10年8例.11年~20年15例,20年以上9例,最R38年。1.2临床表现长期咳嗽、气喘、心悸、浮肿、紫错.全部病例均经X线及心电图检查而确诊。2治疗方法自拟平喘健心沥:生白参159,麦冬15g,五味子10g,枝枝15g.云警309,泽泻IOg,生白术109,猪等10g,炙甘草209,姜半夏15g,杏仁10g,干姜10g.细辛蛇。每日1剂,水煎分3次~4次服。…  相似文献   

20.
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64岁;病程2~3年者14例,3~5年者2例,6~10年者3例.10年以上者1例。以上病例均以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动则气喘吁吁,甚者不能平卧为主症,且脉细数,舌质暗红,苔白滑多津。体征:双肺均有湿性罗音和哮鸣音。X线透视双肺纹理增粗且模糊。仅1例伴肺功能明显变差,病史最长,症状最重。2治疗方法基本方为:肉桂5g,山药、枣皮、茯苓、橘红、半夏、熟地、苏子各12g,五味子、附片、沉香、甘草各6g。1剂/d,10日为1个疗程。3治疗结果显效(症状消失,半年未见复发者)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