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皮素与肾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皮素与肾脏卢方平综述杜学海审校1988年,Yanagisawa等[1]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上清液中分离、提纯出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的物质,并命名为内皮素(endothelin,ET)。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收缩血管活性最强的物质,由21个氨基酸组...  相似文献   

2.
蛋白尿与慢性肾脏病变的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蛋白尿与慢性肾脏病变的进展刘红综述唐政审校关键词蛋白尿进展性肾损害小管间质病变中图法分类号R692.02一旦肾脏病变达到一定程度,进行性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通常是不可避免的。慢性进展性肾脏病变的动物模型及人类肾脏疾患均已证实了这种假设,即当肾脏受损后,其...  相似文献   

3.
许多急慢性疾病得以治愈和控制,延长了老年人的寿命,因此,对机体老化的特征有必要作进一步了解。但是,一个基本问题仍是,哪些衰老的进程是增龄的固有改  相似文献   

4.
肝硬变病程中的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肾损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肝硬变从代偿期、失代偿期至肝肾综合征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肾损害的关系.方法肝硬变患者52例,进行双肾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检测尿中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其中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各20例,肝肾综合征12例.另选健康对照20例,各组年龄相近.结果代偿期肾动脉内径(D)为52mm±04mm,肾血流量(V)为507ml±140ml,阻力指数(RI)为062±012.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失代偿期和肝肾综合征期D分别为37mm±06mm和28mm±02mm,V分别为161ml±61ml和89ml±16ml,RI分别为084±009和092±001.比对照组和代偿期有明显变化(P<001).尿NAG在对照组是64U±32U,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分别为103U±36U,384U±263U(P<001).以大于对照组x±3s为异常,血肌酐、BUN均正常的失代偿期中65%有早期肾损害,并RI均大于08.而RI>08的患者中591%有早期肾损害.结论肝硬变病程中肾血流动力学变化逐渐加重.失代偿期中有许多亚临床肝肾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5.
作者收治的肾病综合征Ⅲ型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9例,其中30例出现肝功异常占61.2%。就此,对肾脏病发生肝功异常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性激素随龄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勇  王培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0):1272-1273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发育和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其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与生长、衰老有着密切关系。研究显示,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水平不仅与骨形成、抑郁症、部分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心,且对激素相关性肿瘤的发生有提示作用,因此,确定各年龄段健康人群的激素水平对上述疾病的预防及初筛、对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目前,有关性激素随龄变化的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在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正常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MAU)的NIDDM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以观察培哚普利(perindopril)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58例NIDDM患者随机分为A组(培哚普利,4mg/d)、B组(安慰剂组),治疗14个月。结果 培哚普利治疗后A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0.05,0.01)。MAU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为期1  相似文献   

8.
四种简易尿蛋白定量法对肾脏疾患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Q)广泛地应用于肾疾病的诊断、预后估计、衡量疗效以及临床研究。传统的测定方法需留取24h尿标本,因留尿不易准确,常使测定结果出现误差,并且历时太长.有碍及时更正治疗方案,故临床使用不太理想。本文分别用任意尿、血的尿蛋白/血肌酐(UPr/PCr)、尿蛋白/尿肌酐(UPr/UCr)、尿蛋白/血β_2-微球蛋白(UPr/Sβ_2-MG、尿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UPr/Uβ_2-MG)四项比值来推测24hUPQ,结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左室心缩间期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关系及其随龄变化,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126例健康成人左室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及左室加速时间心缩间期指标,并与同时测算的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指标,年龄,身高,体重,血压水平,心腔内径,室壁厚度等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直线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缩间期指标与心脏收缩功能指标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与舒张功能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也有统计学显著性;年龄增长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左室心缩间期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关系及其随龄变化。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126例健康成人左室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及左室加速时间等心缩间期指标,并与同时测算的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指标、年龄、身高、体重、血压水平、心腔内径、室壁厚度等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直线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缩间期指标与心脏收缩功能指标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与舒张功能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也有统计学显著性;年龄增长是左室射血前期及左室加速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心缩间期可作为评估心功能简便易行的无创性指标。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在评估心功能时应予考虑。心缩间期与心脏舒张功能间的内在联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嘌呤霉素肾病鼠尿蛋白量与足突形态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嘌呤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排出量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的形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初步探讨蛋白尿的发生机制。  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 2天、5天、10天、15天、2 0天 5个不同时间点应用双缩脲法测定大鼠 2 4h尿蛋白排出量 ,并用透射电镜摄片 ,图像分析及形态计量学的方法 ,研究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足突形态变化 ,进而分析尿蛋白排出量与足突形态改变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 :① 2 4h尿蛋白定量结果示 ,注药 5天后尿蛋白排出量逐渐增多 ,10天时尿蛋白排出量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15天时尿蛋白排出量恢复 ,与 10天比差异亦非常显著 (P <0 0 1) ,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显著 (P <0 0 5 ) ,至 2 0天尿蛋白排出量与对照组无差别 (P >0 15 )。②注射嘌呤霉素后 ,足突形态呈现逐渐肿胀到融合以后又逐渐呈恢复的变化 ,其中 2~ 2 0天实验组足突宽度 ,体积密度 ,比表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表面积密度在2~ 15天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各参数均于 10天达极值。③尿蛋白排出量与足突宽度正相关 (r =0 92 94,P =0 0 2 ) ,与体积密度成正相关 (r =0 95 5 9,P =0 0 11) ,而与比表面呈负相关 (r=- 0 9388,P =0 0 18)。  结论 :尿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与脂质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检测20例住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24h尿蛋白排泄量、血白蛋白浓度、血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结果发现,肾病综合征病人都有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尿蛋白量和血总胆固醇浓度呈正相关(r=0.43,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有一定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0.37,P>0.05);血白蛋白浓度和血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呈明显负相关(分别为r=-0.69,P<0.01及r=-0.51,P<0.01)。提示,肾病综合征时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与脂质代谢异常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长期在北京医院老年病房进行健康查体及疾病治疗、病历资料完整的老年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记录受检者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尿、蛋白尿、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血脂、血尿酸、乙肝表面抗原、影像学检查结果 以及既往诊断疾病情况,采用公式法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并对影响蛋白尿及CKD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82例老年人中,蛋白尿检出率为4.9%,肾功能下降为47.2%,CKD检出率为4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OR=2.257)和镜下血尿(OR=5.324)是老年人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OR=1.459)、冠心病(OR=3.290)、慢性阻塞性肺病(OR=2.094)、恶性肿瘤(OR=2.072)、高尿酸血症(OR=1.928)、贫血(OR=8.122)、血尿(OR=1.604)是发生CK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步估计我国特殊老年人群的CKD患病率为48.4%,相关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贫血等,与发达国家水平相似.  相似文献   

14.
尿蛋白和尿酶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肾脏疾病是常见病,常规肾功能和尿常规等检测常不能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检测尿中蛋白的不同成份和尿酶早期诊断肾脏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此作一简介。蛋自类一、微量白蛋白(mALb):白蛋白(ALb)分子量为66854道尔顿(D),半径为3.6nm,部分可由肾小球通过,但几乎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当肾小球病变时滤过量增多,以至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而从尿中排出,排出量的多少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特别是肾小球通透性改变时更有价值[1]。正常人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很少超过10ug/min或(1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健康人群肾功能的随龄变化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07年从沈阳市15个社区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临床健康受检者501例,按年龄分为≤44岁组、45~54岁组、55~64岁组、65~74岁组和≥75岁组。同时利用Framingham危险评分方程计算危险积分,并根据未来10年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危组(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10%)、中危组(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10%~20%)和高危组(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20%)。肾小球滤过率以Cockcroft-Gault公式(GFRCG)、简化MDRD公式(GFRMDRD1)以及改良MDRD公式(GFRMDRD2)进行估测,比较不同年龄组及危险组的肾小球滤过率,计算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系数。结果肾功能随年龄的下降而降低,各年龄组间GFRCG、GFRMDRD1及GFRMDRD2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1)。低危组GFRCG、GFRMDRD1及GFRMDRD2分别为102.6±26.5 mL/min*1.73 m2、108.5±22.0 mL/min*1.73 m2及133.7±27.2...  相似文献   

16.
心脏老化的病理生理与心衰王忠良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100853)王忠良主任医师要使更多的老年人延年益寿,首先是年龄老化的心脏仍能维持良好的功能,80~90岁老人的心脏在长时期内所做的工作,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所设计的最好的机械泵,到100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北京市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及性别差异和随龄变化。方法于2000年对一个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人群1827名老年人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血压和多项血液代谢指标的检查,应用中国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同时进行人口学因素及心脑血管病的调查。结果1827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1±7)岁,患代谢综合征372人,占20.4%。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下降显著。代谢综合征诸成分中,高血压患病率63.2%,空腹血糖异常患病率23.5%,超重及肥胖患病率34.2%,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29.8%,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患病率3.7%,均为女性高于男性,糖尿病患病率13.7%,男女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收缩压水平、HDL-C水平逐渐增高,而舒张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逐渐降低。代谢综合征老年人冠心病和脑卒中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老年人。这种趋势在低龄老年人中存在,而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则无明显差别。男性代谢综合征冠心病患病和女性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患病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老年人。结论老年人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患代谢综合征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增高,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唐勇  唐玉洁 《山东医药》2012,52(8):65-67
目的比较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使用药物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不同,将156例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缬沙坦80 mg/d治疗组(1 g≤24 h尿蛋白定量<3 g);B组:氨氯地平10 mg/d治疗组(1 g≤24 h尿蛋白定量<3 g);C组:缬沙坦80 mg/d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1 g);D组:氨氯地平10 mg/d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1 g)。治疗24周,比较各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蛋白及血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后各组eGFR、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P均<0.01);各组C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组较D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1)。治疗12周后,A组与B组、C组与D组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在保护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肾脏功能方面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9.
人们已注意到便秘的潜在危害及其发病率有随龄增加的趋势,但未见便秘在不同年龄阶段病情变化规律的报道。本文提供这方面的调查结果,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和肾脏的关系甚密切。本组血尿酸(SUA)男性为481.8μmol/L;女性为459.2 μmol/L。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主要系由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减退所致,而且多伴发肾小管功能减退,表现为远端肾小管功能受损,浓缩功能减退,以及近端肾小管功能被累及,使尿尿酸排泄减少与β_2微球蛋白(β_2-MG)重吸收不全。近端肾小管功能不全的早期发现以检测尿β_2-MG较尿溶菌酶为敏感。高尿酸血症多伴发高甘油三酯血症,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