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因操作相对简单,可治疗肥胖合并疾病且减重效果明显,逐步得到广泛接受并成为独立的减重术式。然而随着LSG的广泛开展,其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报道日趋增多,如术后胃漏、胃狭窄、胃食管反流、出血等。其中,胃漏是LSG术后最主要、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LSG术后胃漏的诊断、治疗、预防的相关研究及总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就我们近期收治的1例LSG术后胃漏患者的诊治过程做一总结,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生因  相似文献   

2.
正胃漏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腹腔感染,并导致脓毒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笔者医院开展LSG共160例,其中发生胃漏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糖尿病与减重外科收治的行LSG后发生胃漏的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为择期行LSG,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作为一种限制型的减重手术,目前已逐渐被国内医患所接受。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其减重与代谢恢复效果与胃转流术相似,而且操作简单,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低,但如发生胃漏则较难处理[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治疗1例LSG术后迟发性胃漏病人。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24岁,为行减重手术于2015-01-23入院。  相似文献   

4.
背景袖状胃切除术由于手术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在减肥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多。但该手术后残胃漏是一个需要大家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方法用袖状胃切除术和漏作为关键词,在Medline检索。对检索出的文章,再用人工筛选,最后找出29篇文章,涉及4888例手术。文章重点集中在残胃漏发生率和影响漏产生的因素。结果在4888例袖状胃切除术中,术后残胃漏的发生率是2.4%。超级肥胖(BMI〉50)残胃漏发生率为3.0%(23/771);而BMI〈50病人术后残胃漏发生率为2.2%(92/4117)。吻合器钉匣的高度和一些切缘加强方法并不能减少袖状胃切除术后残胃漏的发生。用40FT或以上型号的扩张器,袖状胃切除术后残胃漏发生率为O.6%;而小型号扩张器术后残胃漏发生率为2.8%。89%残胃漏发生在胃的近端,大部分残胃漏发生在手术第10天以后。残胃漏发生后,可在内镜下放置支撑架或腹腔镜下放置腹腔引流管进行治疗。结论袖状胃切除术后,残胃漏发生率为2.4%。在胃切除时,不要过于靠近食管胃结合处。一旦残胃漏发生,可采用微创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胃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接受LSG术后发生胃漏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男性,33岁,BMI 34.68 kg/m~2,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肥胖症及胃间质瘤,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为第15例LSG患者,术后第7天发生胃漏;病例2为女性,28岁,BMI 53.65 kg/m~2,术前诊断为代谢综合征及食管裂孔疝,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为第30例LSG患者,术后第8天患者出院,第22天发生胃漏。采用三腔喂养管,同时行胃肠减压、胃瘘口冲洗及肠内营养,并予以黎氏管腹腔冲洗引流,2例胃漏患者分别于治疗后63 d及17 d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提示治愈。结论:应用三腔喂养管行胃瘘口冲洗及肠内营养、黎氏管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可有效控制腹腔感染,提高胃漏治愈率,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1aparoscopicsleevegastrectomy,LSG)相对于其他减重手术,操作简单,不需做肠吻合,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低;不需要在体内植入异物;术后较少出现营养不良;无内疝、倾倒综合征、边缘性溃疡风险:不影响消化道内镜检查;通过减少胃容量及减少Ghrelin分泌等机制达到减重目的。近年大量文献资料表明,LSG减重与代谢恢复效果与胃转流术相似。因而近年LSG应用日益广泛。胃漏是LSG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不能及时诊断并得到迅速有效的治疗.常常会演变为严重的脓毒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胃漏治疗是相对较长的过程。会显著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费用。因此研究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探讨其防治策略,对于安全实施LSG手术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胃部手术后胃瘫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部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即胃瘫 ,是胃部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 ,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 0 2 %~6 % [1,2 ] ,原因复杂 ,治疗较为困难。近年对其认识逐渐深入 ,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 ,综述如下。1 病因及发病机制吴阶平等[1] 认为功能性残胃排空障碍是因为术后残胃弛张无力 ,不能通过收缩和蠕动将食物排入空肠内 ,吻合口附近炎症引起的局部性肠麻痹和运动功能失调 ,以及手术创伤、低蛋白血症、食物过敏反应等影响胃排空。杨传永[3] 报告胃手术后因大网膜块状粘连致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蔡一亭等[4 ] 观察 15例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  相似文献   

8.
Billroth-Ⅱ术后输入襻梗阻的临床分析;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附27例分析);肠内、肠外营养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不同配方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病人术后营养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对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近侧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对54例采用开腹手术,行传统残胃-食管吻合术;83例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体重较术前均有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低于残胃组[(9.99±4.69)vs.(15.09±7.98),P〈0.01]、[(9.39±4.58)vs.(14.30±7.87),P〈0.01],管状胃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低于残胃组[(13.25%vs.53.70%),P〈0.01]、[(10.84%vs.48.15%),P〈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近侧胃切除术管状胃-食管吻合安全,可靠,可降低术后胃食管反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影响机制及LSG联合胃底折叠术对肥胖伴GERD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国内外LSG与GERD关系的相关研究以及LSG联合胃底折叠术与GERD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LSG对GERD的影响结论不一,但有证据表明,单独LSG可能会恶化原有GERD或新发生GERD,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破坏、His角的钝化、胃内压的升高、袖状胃形状等因素造成。当前已有LSG联合胃底折叠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肥胖伴GERD,短期随访结果发现能达到减重与抗反流的双重效果,但还需要更多研究和更长时间随访来评估其长期疗效。结论 LSG后存在恶化原有GERD或新发GERD的风险。LSG联合胃底折叠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在弥补了单独LSG对GERD不利影响的同时,还达到了同LSG相似的降低体质量的效果,为肥胖伴GERD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袖状切除术(LFDSG)治疗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腹腔镜、腹壁疝外科收治的60例符合减重手术适应证的肥胖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LSG组(30例)和LFDSG组(30例)。两组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病人术后减重和抗反流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12个月的BMI和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EW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SG组相比,LFDSG组GERD症状缓解评分(8~13分及14~18分)分布以及术后12个月酸反流(pH≤4)次数、食管近端酸反流(%)、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段括约肌残余压、食管远端收缩积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FDSG组治疗后抗反流有效率显著高于LSG组[28例(93.3%) vs. 21例(70.0%),P<0.05]。LFDSG组病人无并发症发生,LSG组病人住院期间1例发生并发症,出院后3例发生并发症。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LFDSG治疗肥胖合并GERD的效果较好,可达到抗反流与减重的双重目的,有效防治GERD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统计我院及部分文献报道胃手术6116例,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21例,占0.34%,现就有关胃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谈点临床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腹腔镜胃袖状切除(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是目前常用减重手术技术。由于其相对胃旁路术简单、安全,术后营养问题较少,且其减重与代谢改善效果不亚于胃旁路术,近年得以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内约50%减重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1-2]。为了规范的开展此种手术,获得理想减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机会,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14.
胃手术后残胃排空障碍诊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习惯上称之为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又称胃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functional delnyed gastric errpuresis,FDGE)。均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端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障碍[1]。我院近十年来共发生11例,占同期胃大部切除总数的4·2%。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49~72岁。原发病:胃癌9例,胃溃疡1例,胰头癌1例。行胃癌根治术9例(D2),其中B-Ⅰ式吻合2例,B-Ⅱ式6例(结肠前4例,结肠后2例),Roux-en-Y吻合1例。胃溃疡1例,为B-Ⅱ式吻合。前10例中,残胃<20%3例,20%~30%6例,>3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对肥胖症的减重效果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以获取比较LRYGB与LSG治疗肥胖患者及改善血脂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2年9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LRYGB组4 033例,LSG组4 859例。与LSG组相比,LRYGB组术后甘油三酯水平较低[MD=-0.19,95%CI(-0.33,-0.04),P<0.05],总胆固醇水平较低[MD=-0.61,95%CI(-0.95,-0.28),P<0.05],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MD=-0.54,95%CI(-0.85,-0.24),P<0.05];两组术后体质指数[MD=-0.10,95%CI(-0.23,0.02),P>0.05]、高密度脂蛋白[MD=-0.12,95%CI(-0.40,0.15),P>0.05]、血脂异常缓解率[RR=1.14,95%CI(0.99,1.3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RYGB与L...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胃上部癌根治术残胃空肠双通道重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上部癌根治术残胃空肠双通道重建的价值.方法 对25例胃上部癌患者行腹腔镜近端胃大部根治性切除,保留远端残胃,行空肠残胃侧侧吻合、空肠空肠端侧吻合的双通道消化道罩=建术.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240±35)min,切缘阴性,平均清扫淋巴结(22±5)枚,无吻合口漏及狭窄、梗阻等并发症.术后均行钡餐造影,显示大部分钡剂直接进入空肠,少部分经过残胃.十二指肠进入空肠,并在残胃中滞留30~60min,无钡剂反流入食管.随访4~18个月,患者无明显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近期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残胃空肠双通道重建术清扫、切除范围合理,残胃有一定储袋作用,能较好地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保留了十二指肠径路,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是胃上部癌根治术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与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治疗病态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并行减重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AGB48例,行L5G35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肥胖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 83例患者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24个月,LAGB术后近期(1个月内)发生进食后呕吐4例,远期(1个月以上)胃束带滑动移位5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LSG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体质指数、体质量、腰围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EWL%)呈上升趋势。两组之间上述指标变化趋势及并发症改善比较,LSG优于LAG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减重手术方式对治疗病态性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发症都是安全有效的,LSG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腹腔镜胃袖状切除(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是目前常用的减重手术方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LSG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发生机会较少,能达到与胃旁路手术相似的减重与改善代谢的效果~[1]。为了进一步提高LSG的效果,不少学者尝试在LSG基础上加做各种肠道转流手术~[2]。LSG附加空回肠侧侧吻合是此类附加手术中对生理影响较小,同时具有较好地增强减重与改善代谢效果的术式~[3-4]。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术后胃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漏是食管癌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为 0 0 6 % ,国外报道为 0 0 9% [1] 。本院从 1988年 1月~1998年 1月共行食管癌手术 981例 ,发生胃漏 12例 (0 0 1% )。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2例患者中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 5 2~ 6 7岁。经左胸行食管癌手术 9例 ,右胸 3例。行主动脉弓上吻合 10例 ,弓下吻合 2例。胃漏并发幽门梗阻 2例 ,胃出血 1例。部位 :胃残端漏 2例 (16 % ) ,胃小弯漏 5例 (41 6 % ) ,胃底漏 4例 (33% ) ,多处胃漏 1例(8 3% )。 12例患者中 ,有 11例在拔除胃管后发现漏的症状 ,发现漏的时间为术后 5~ …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食管癌根治术中管状胃与全胃重建食管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收集比较管状胃和全胃食管重建术治疗食管癌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5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9个随机对照研究,共3012例患者,文献质量评价显示文章质量均为良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全胃代食管组相比,管状胃组的吻合口瘘[RR=0.64,95%CI(0.50,0.83),P=0.0006]、吻合口狭窄[RR=0.65,95%CI(0.50,0.86),P=0.002]、胸胃综合征[RR=0.19,95%CI(0.13,0.27),P<0.001]、反流性食管炎[RR=0.23,95%CI(0.19,0.30),P<0.001]、胃排空障碍[RR=0.39,95%CI(0.27,0.57),P<0.001]和肺部感染[RR=0.44,95%CI(0.31,0.62),P<0.001]等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减少,术后6个月和1年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更高(P<0.05)。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管状胃也比全胃更好(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减压时间,术后闭式引流时间,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术后3周和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3周生活满意度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比全胃在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