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采取腹腔镜多发性子宫切除术以及其配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11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实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有13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加子宫动脉阻断术的患者13例,开腹子宫肌瘤患者24例.结果:24例开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7.57±0.75)d,术后排气时间(33.55±7.83)d.单纯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3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4.29±0.69)d,术后排气时间(22.49±4.78)d,手术时间(95±31)min,术中出血量(132.5±45.7)ml,手术结束后复发率为25.9%.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加子宫动脉阻断术的患者手术时间(101±33)min,术中出血量(89.3±17.72)ml,手术结束后复发率为3.8%.结论:采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以加快康复过程,且会扩大治疗病例的范围,在子宫动脉阻断术的帮助下更加安全有效,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复发率也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362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362例急性胆囊炎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5min(45~130min),术后恢复顺利,无胃肠道损伤、胆管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d(3~7d).结论:把握住手术时机并注重手术技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梅玉凤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340-340,339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68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8例患者腹腔镜手术65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3例(阑尾周围发生急性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12d,平均5.4d。6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化脓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技巧、适应症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手术操作技巧及适应症。结果:32例手术成功31例,其中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28例,阔韧带肌瘤2例,1例阔韧带肌瘤因靠近子宫动脉中转开腹,宫颈肌瘤2例,位于前壁。肌瘤直径3.5~8cm,肌瘤个数1—3个。平均手术时间(82±29)min,术中出血量(90±54)ml,术后体温36.5—38.5℃,3d均恢复正常,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5)h,住院总天数(6±1)d。结论:腹腔镜下切除中等大小的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是子宫肌瘤年轻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前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术中良好的手术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中的作用.方法:针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医院治疗的21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围术期进行护理.结果:共计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术13例,卵巢切除术8例.手术时间平均(5.1±21.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9±46.4)ml,住院时间平均(10.0±4.7)d;术后无任何死亡病例、穿刺孔引发的出血、压疮、尿道感染、高二氧化碳血症、盆腔出血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其中7位患者使用镇痛泵,其中4例患者术后行药物镇痛,其中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治疗后症状有明显好转.结论:围术期护理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提高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的成功率,并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输卵管妊娠手术前后β-HCG的变化规律,探讨预防持续性输卵管妊娠发生的措施。方法:腹腔镜输卵管妊娠手术98例,其中输卵管切除63例、保守性手术35例,手术前后监测β-HCG变化,按照“(术前数值一术后数值)÷术后天数÷术前数值×100%”公式计算,分析输卵管切除术前后β-HCG下降规律。结果:术前β-HCG数值个体间变异很大,平均(20178.6±47157.2)U/L,但按照公式计算结果,个体自身下降比率为:术后第2天(42.7±1.3)%,术后第3天(28.9±2.7)%,术后第4天(23.6±0.7)%,术后第5天(19.1±0.6)%。结论:按照“(术前数值一术后数值)÷术后天数÷术前数值×100%”公式计算,再减去10%,下降速度低于此结果者作为标准,及时给予MTX治疗,对于防止持续性输卵管妊娠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做好宫外孕临床腹腔镜治疗及其护理工作以及探讨宫外孕影响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7例宫外孕腹腔镜治疗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与观察,对患者问卷调查,研究影响宫外孕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7例患者全部获得腹腔镜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6~163min,平均(76.3±7.1)min,术中出血90~230mL,平均(146.7±10.1)mL,术后住院天数1~3d,平均(1.3±1.4)d,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例,经加强换药后好转,充分引流后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出现.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与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对宫外孕实施良好的腹腔镜治疗及护理对手术患者早日康复发挥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肿瘤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0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总结,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60例食管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治疗经验。结果:60例患者VATS手术成功58例,2例患者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为38~141min,平均(62.2±12.5)min;术中出血量50~230mL,平均(95±15)mL;术后无死亡病例,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9d,平均(3.8±1.3)d;术后进食时间为1~5d,平均(3.1±0.5)d;术后住院时间5~23d,平均(7.2±2.3)d。对60例患者均进行3~18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食管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该法具有损伤小、术后易恢复、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LAVH60例患者的资料(腹腔镜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基本情况相当的6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患者作为对照组(开腹组),比较两组子宫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①子宫重量:腹腔镜组36g-540g,平均214.8±88.1g,开腹组74g-1536g,平均377.1±269.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时间:腹腔镜组70-180min,平均114.3±31.4min,开腹组55-180 min,平均93.7±30.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出血量100-300m1,平均185.5±53.3ml,开腹组出血量100-400ml,平均205.8±65.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为3.33%,开腹组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住院时间:腹腔镜组3-7天,平均4.9±0.6天,开腹组6-18天,平均7.5±1.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具有住院时间短,同TAH比较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无腹部大切口,对患者损伤小,粘连机会少,术后恢复快,术后没有切口和手术创面痛,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输卵管妊娠腹腔镜及开腹保守性手术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方法随机抽取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病例120例:腹腔镜组67例,开腹组53例。记录术中发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术后3个月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患侧输卵管通畅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分别为(25±10)mL比(70±25)mL,(48±20)min比(68±19)min,P〈0.01),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分别为(2.51±1.03)d比(4.15±0.87)d,(1.01±0.23)d比(2.03±0.32)d,(4.62±1.05)d比(6.53±1.25)d,P〈0.01),患侧输卵管通畅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94.02%比73.58%,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侧输卵管通畅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关节镜下手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CNP组)和常规护理组(C组)各25例。比较2组患者功能康复(Lysholm评分)和心理健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和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CNP组Lysholm评分为(91.28±6.11)分,明显高于C组的(86.52±6.82)分(P<0.05),SAS、SDS评分分别为(39.48±4.43)分和(40.68±4.71)分,显著低于C组的(42.92±4.73)分和(44.68±4.68)分(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促进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的功能康复,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门诊输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技能操作、疼痛程度和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4.36±4.89)分和(43.80±4.29)分,低于对照组的(47.68±4.77)分和(47.04±4.09)分(P<0.05);观察组技能操作满意度、疼痛程度和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68±2.98)分、(92.28±3.31)分和(94.96±3.30)分,高于对照组的(89.56±3.06)分、(89.16±2.97)分和(92.32±2.88)分(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改善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11年2月-2012年7月采用关节冲洗术同时口服健脾通络方治疗的髋骨性关节炎患者23例(25髋),K-L放射线分级法I级2髋,II级8髋,III级11髋,IV级4髋。收集治疗前后X线和临床材料,以Harris评分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疗效评价标准,设治疗后三个月及一年两个随访点,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Harris评分62.53±14.697,治疗后三个月及一年随访的Harris评分分别为78.50±15.490和75.83±17.527,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治疗前VAS评分5.67±1.258,治疗后三个月及一年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3.34±1.247和3.77±1.747,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三个月随访优良率78%,有效率100%;一年随访优良率74%,有效率83%。结论:关节冲洗术配合健脾通络方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熟悉髋关节解剖结构、选择适当的入路是完成髋关节冲洗术操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均给予心理治疗,口服黛力新,每日清晨、中午各1片。治疗组口服乌灵胶囊,3次/d,3粒/次,疗程3个月。结果:联合组有效(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乏力及头晕失眠等症状明显改善,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或其中的部分症状完全消失,余症状缓解)17例,显效(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乏力及头晕失眠等症状完全消失)30例,无效(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乏力及头晕失眠等症状未明显改善)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分别为18、21、11例及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6.69±6.23)、(5.61±5.11)分,对照组为(17.13±5.89)、(9.41±3.98)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联合组治疗过程中发生轻度恶心、口干、头晕各1例,对照组发生轻度恶心、头痛各1例,均未做特殊处理。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缓解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ICU收治的ARDS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患者均予控制原发病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每日1~2剂口服或鼻饲。治疗3周对2组患者基本情况评分及应用抗生素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DDDS)以及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Marshall评分治疗组为(5.23&#177;2.25)分,与对照组(6.10&#177;1.42)分比较P<0.05;APACHEⅡ评分治疗组为(10.36&#177;4.78)分,与对照组(14.31&#177;2.13)分比较P<0.05;PaO2/FiO2治疗组为(342.00&#177;56.34)mmHg,与对照组(296.00&#177;42.63)mmHg比较(P<0.05);2组应用抗生素时间、抗生素使用率、DDDS、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ICU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ARD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廷正骨手法配合石膏制动和中药外洗治疗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急诊STAAS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宫廷正骨手法、石膏制动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石膏制动治疗。采用Baird-Jackson量表评价临床疗效(优:96~100分;良:91~95分;可:81~90分;差:0~80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3周优良率分别为73.3%(37/45)、86.7%(39/45),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2/45)、95.6%(43/45)。对照组治疗后第2、3周优良率分别为44.4%(20/45)、60.0%(27/45),总有效率均为84.4%(38/45)。两组治疗后第2、3周优良率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468、6.875,P<0.05或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第2、3周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00、3.090,P>0.05)。治疗后第2、3周Baird-Jackson综合评分[治疗组为(87.41&#177;14.12)分、(93.16&#177;9.51)分,对照组为(76.32&#177;11.41)分、(82.54&#177;9.22)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72.11&#177;12.61)分、(71.67&#177;13.12)分,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第3周Baird-Jackson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治疗时段(P<0.05)。结论宫廷正骨手法配合石膏制动和中药外洗可提高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扭伤患者的Baird-Jackson评分,有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及二花冰块结合传统护理方法在腭裂术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腭裂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在腭裂术后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0.9%盐水棉球擦洗、3%双氧水漱口,3次/d)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与自制白及二花冰块(5~6次/d,1粒/次)口含交替使用的方法进行护理,5~7天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肿胀消失时间、渗血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伤口感染率、复裂或腭瘘发生率情况。结果: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试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χ2=26.8304, P<0.001);肿胀消失时间试验组为(2.8&#177;0.6)d明显短于对照组(3.1&#177;0.5)d(t=3.4883,P<0.01);渗血消失时间试验组为(30.7&#177;9.4)h明显短于对照组(35.1&#177;10.3)h(t=2.8571,P<0.01);伤口愈合时间试验组(11.8&#177;2.9)d明显短于对照组(13.5&#177;3.2)d(t=3.617,P<0.01);试验组伤口感染率为2.44%(2/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9%(10/82)(χ2=4.4057,P<0.05);复裂或腭瘘发生率试验组为7.32%(6/82),与对照组的9.76%(8/82)比较χ2=0.3132,P>0.05。结论:口含白及二花冰块在减轻腭裂术后并发症,促使伤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开设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共392名,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6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训教学,观察组应用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实训教学,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2组护理学生在实训结束后,理论考核成绩与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91.79&#177;5.33)分、(93.78&#177;3.53)分和(84.22&#177;5.36)分、(86.15&#177;5.65)分,观察组学生成绩显著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指标比较,观察组在学习兴趣与效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获取知识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临床思维锻炼、教学满意度、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及师生互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与情景模拟结合的教学法可提高临床护理实训教学的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和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双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A)、模型组(M)和假手术组(S)3个大组,各大组再根据大鼠再灌注后时间分为12 h、24 h、48 h、72 h、96 h和144 h共6个时间组,每个时间组有6只大鼠,设正常组( N)6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应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模型组造模成功后不做治疗干预;针刺组造模成功后,取百会和足三里穴进行针刺治疗20 min,每天1次;假手术组未插入线栓,其余同模型组;正常组未进行处理及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双侧脑组织IL-6的表达。结果:IL-6在脑缺血大鼠患侧脑区呈单峰表达,模型组峰值时间为96 h,针刺组为72 h,针刺组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IL-6在脑缺血大鼠健侧脑区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除12 h和96 h组外,针刺组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高于模型组( P<0.05)。结论:针刺百会和足三里穴可通过调节脑缺血损伤大鼠双侧脑组织IL-6的表达,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组加用清热化瘀Ⅱ号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10.63±1.01)分和(14.92±2.06)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