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藿香正气散中药配方颗粒剂与藿香正气散饮片汤剂治疗寒湿泄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原则,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安慰剂组3组,分别予以藿香正气散中药配方颗粒、藿香正气散饮片汤剂、安慰剂治疗7 d,评价治疗前后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愈显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100.00%,愈显率为97.56%;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香正气散免煎配方颗粒对寒湿泄泻具有治疗作用,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疗效相当,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玉  李丰 《北京中医》2007,26(6):361-362
白癜风是一种后发性的局限性皮肤色素脱失症,是由于皮肤局部色素障碍、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系统的功能减退,使表皮明显缺少黑色素细胞,致使皮肤色素脱失而致。白癜风虽然不影响患者的健康,也无痛苦的症状,但由于它常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而影响美观,使患者常感苦恼,严重时可遍及全身,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使用三九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乳腺病,与传统饮片相比较,其优点不仅仅在于煎煮方便,更在于组方灵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药煮散的历史源流及其与现代配方颗粒的对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回顾中药煮散的历史源流和形成原因,对比分析现代中药配方颗粒的时代背景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查阅历代医学典籍,系统回顾中药煮散的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及过渡期的状况,全面分析中药煮散在宋代成熟的六大因素。收集国内外现代配方颗粒的研究文献,详细了解其发展历程,客观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将中药煮散与现代配方颗粒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对比。1宋代煮散盛行的原因有六大因素:国家实行仁政,广泛提供免费医药;学医、业医者人数大增;军队庞大,用药极费;宋代人口迅速增加;瘟疫频发,疾病增多;中央及地方政府财力不足。2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特点:中药配方颗粒提取并浓缩了中药饮片有效成分,保证疗效同时,补充了现代人群对中药汤剂"速、简、便"的需求且性价比相对较高,但其自身品种限制、质量控制缺乏统一标准、以及单味提取的配方颗粒无法达到配伍中药煎煮过程中的增效、减毒等因素,也制约着其临床应用和推广。3二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各有所长,应辨证施治。该文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吸取传统中药煮散"难、繁、浑、乱"的经验教训,解决"呆、贵、限、乱、失"等的问题,是其推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四黄散敷贴工艺.方法:对四黄散敷贴的赋形剂进行初筛,再以感官指标评分为指标,对敷贴配方进行正交实验优化.结果:四黄散敷贴最佳配比为中药配方颗粒60%,姜汁25%,凡士林10%,二氧化硅5%,经三批验证按此配方制备得到敷贴感官指标符合要求,盐酸小檗碱含量相近,工艺制备过程含量损失较小.结论:筛选...  相似文献   

6.
对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的概念、处方选择依据、研制方法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研制的共性技术及解决方法,为中药复方颗粒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免煎颗粒是对传统汤剂的改革,既满足临床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的需要,又具有免煎易服、作用迅速、疗效确切、携带方便等优点,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必然进一步占据更大的市场,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杨萍  高维利 《山西中医》2011,27(9):50-51
通过对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汤剂的比较,说明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质量稳定,疗效可靠;便于携带,服用方便;便于保管,调配便利;有效提取,疗效提高;便于生产,方便市场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在未来的应用中不断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9.
对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的概念、处方选择依据、研制方法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研制的共性技术及解决方法,为中药复方颗粒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嘉琳  续海训 《中医杂志》2007,48(7):669-669
近年来,我国肿瘤学者根据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病程特点,将整合医学的理念引入恶性肿瘤治疗,并发展了整合治疗的理念和方法,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相结合、社会援助与自主康复相结合,创造了优于任何一  相似文献   

11.
醒脑散对脑梗塞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醒脑散 (当归、川芎、胆南星 ) 用于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动态影响的关系。方法 :将 2 0 4例随机分成两组 ,均接受脑活素 10 ml加入生理盐水 50 0 ml中静滴 ,每日 1次 ,14天为 1疗程 ,颅压增高或 /和脑水肿者加用适量甘露醇静滴 ;观察组 10 4例服用醒脑散每日 3次 ,每次 0 .9g,连服 4周 ;对照组服用丹参片每日 2次 ,每次 2片 ,连服 4周。结果 :采用上海医大华山医院制定的脑梗塞临床药物疗效评分记分法 ,观察组服药前平均得分 30 .98± 12 .6,用药后 9.3± 10 .57,总有效率 84 .6% ,对照组用药前平均得分 2 8.87± 13.0 1,用药后 18.59± 11.67,总有效率 64%。经 Ridit分析 ,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 .0 5 ) ;经醒脑散治疗后 β-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均降低 ,且具统计学意义 ,而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 K值和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液高凝、高粘是脑梗塞的特点 ,醒脑散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溶栓、扩张血管、维护心脑正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平胃散加减配针刺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方法:运用平胃散加减配针刺治疗慢性胃炎78例,疗程2-3周,对服药后综合疗效进行总结。结果:临床治愈65例,好转9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83%,有效率为94%。结论:平胃散加减配针刺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秦保锋 《河北中医》2011,33(1):63-6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反应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可以调节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减少致残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黄龙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4):99-100
目的:观察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应用新加升降散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20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120例)B(80例)两组,对A组患者应用新加升降散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应用弥可保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d,同时予以3个月的随访。结果:A组120例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8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93.3%;B组8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36例,无效24例,其总有效率仅是70.0%,对两组相较,其差异呈显著性(P0.05);A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症状积分达到(4.23±3.35)分,B组患者经治疗后达到(7.12±3.56)分,对两组相较,其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应用新加升降散进行治疗,不仅安全方便,而且疗效确切,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7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四逆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的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22%,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减止痉散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治疗组:给予止痉散加减、针灸、推拿、牵引。对照组:针灸、推拿、牵引、中频。1次/d,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3%。对照组:总有效率92.18%。总结:加减止痉散配合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显著疗效、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在中药治疗中重用三七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3年3月我用中药治疗12例脑梗塞患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例。结果:在治疗组中,痊愈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在对照组中,患者痊愈2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67%;这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进行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时,在中药治疗时重用三七效果明显,值的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胃散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清胃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10d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0%。结论:清胃散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松针防糖散对糖调节受损(IG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IGR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各150例,分别予松针防糖散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共计2年,观察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变化,并以糖调节转归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正常糖调节转化率、糖尿病转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松针防糖散可以降低IGR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拔毒散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中药汤剂“清瘟败毒饮”1剂/d,西药“利巴韦林”l0~15mg·kg^-1·d^-1。如有高热,给西药解热剂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拔毒散(方药组成:青黛、冰片、新鲜仙人掌)外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上虽无差异(均为100%),但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减少3d,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拔毒散外敷治疗方法可明显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