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2001年3月~2002年10月收治的儿童狼疮性肾炎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3例均为女性,10岁1例,12岁2例。按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确诊为SLE,依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LN。3例均于SLE发病1个月左右出现肾损害。临床表现有中等度发热,体温38.1℃~38.5℃,发热与肾损害相伴发;肉眼血尿;不同程度水肿,其中1例严重水肿;轻至中度高血压;在病程中均出现少尿。肾外表现:3例均有皮肤损害,以面部红斑及蝶形红斑为主,同时有关节痛、心肌损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皮肾活检的广泛开展 ,肾脏疾病的病理诊断及病理分型有了迅速发展 ,针对不同病理类型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狼疮性肾炎取得了很好疗效 [1 ] ,远期疗效更胜于传统激素治疗 [2 ] 。我院自 1993年至 1999年共收治狼疮性肾炎 2 2例 ,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并观察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2例 ,其中男性 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2 2~ 45岁 ,平均年龄 37岁。全部病人均行经皮肾活检 ,并将所获病理组织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 ,按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有关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类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约 70 %有明显肾损害 ,以肾炎表现为主者称狼疮性肾炎 (LN)。本文集 1990~ 1998年收治的 2 0 2例LN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组 13 4例和单用激素治疗的对照组 68例 )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2例LN病人中男 2 1例 ,女 181例 ;年龄14~ 49岁 ;男∶女为 1∶9,以青年女性居多 ;病程 2个月至 10年。病人诊断符合 1992年我国制定的SLE的诊断标准并有肾炎表现者。白细胞下降 ,持续蛋白尿 ,尿红细胞增多 ,ANA、AdsDNA阳性 ,滴度升高 ,C3、C4 下降。两组病例在性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儿童不同病理改变的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2年来收治的年龄<18岁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且有肾活组织检查资料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2年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和慢性指数(CI)评分。结果:47例LN的病理类型包括Ⅱ型9例(19.1%),Ⅲ型4例(8.5%),Ⅳ型25例(53.2%)和Ⅴ型9例(19.1%)。其中Ⅳ型AI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Ⅱ型LN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预后好;Ⅲ型、Ⅳ型多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其中Ⅳ型伴高血压及多系统受累的比例高。43例LN平均随访(41.6±29.7)个月,其中应用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击(CTX-IV)治疗40例,1年内缓解率76.7%。Ⅱ型、Ⅳ型多在1年内缓解,Ⅲ型和Ⅴ型短期缓解率低。结论:LN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大致推测其病理类型。而肾活组织检查对于准确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我院近五年来住院的过敏性紫癜合并肾炎或肾病综合症的患儿 ,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 (HD -DM -PT)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6年 5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儿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合并肾损害者 2 6例 ,其中男 11例 ,女 15例 ,年龄 5 5~ 13岁。该组病人均有肾损害 ,其中单纯肾损害 6例 (2 3 1% ) ,合并腹型 11例 (4 2 3) ,合并关节型 9例(34 6 % ) ,同时合并腹型和关节型 5例 (19 2 % )。表现为单纯性血尿 7例 (2 6 9% ) ,蛋白尿 2例 (7 7% ) ,血尿伴蛋白尿 12例 (4 6 2 % )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TAC)治疗儿童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SRNS)和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研究10例SRNS以及2例狼疮性肾炎(IV型)患儿,10例SRNS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MCD)2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2例。研究开始时给予泼尼松2 mg/kg隔天1次口服,维持4周并逐渐减量,同时服用TAC,根据TAC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定期随访肝肾功能、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12例患儿在TAC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开始缓解时间为12~62 d,随访时间7~18个月,完全缓解率为83.33%;平均尿蛋白从(105.00±25.25)mg/(kg.d)降至(3.89±2.34)mg/(kg.d)(P<0.01),血浆白蛋白从(19.33±2.96)g/L升至(31.76±4.5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C治疗难治性肾病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缓解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刘晓惠  张捷  廖华伟 《中国药房》2007,18(14):1093-1094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细胞因子IL-13、IL-18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LN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LN患者口服泼尼松0·8~1·2mg·kg-1·d-1和静脉滴注环磷酰胺8~12mg·kg-1·d-1,每月连续冲击2d,治疗12wk,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IL-13、IL-18水平。结果:LN患者治疗前血浆IL-13、IL-18分别为(71·92±5·86)、(712·46±256·42)pg·mL-1,治疗后分别为(32·46±4·28)、(286·54±82·46)pg·mL-1,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IL-13、IL-18虽有改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N患者血浆IL-13、IL-18水平升高,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IL-13、IL-18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 (MMF)治疗IV型狼疮性肾炎 (LN)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MMF的剂量。方法 对传统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复发的 10例IV型LN患者予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MMF剂量 1.5~ 2 .0 g/d ,治疗时间 4~ 10个月 (5 .32± 1.5 )个月。结果 经MMF治疗后 ,5例肾功能不全 (氮质期 3例 ,需透析 2例 )者 4例血清肌肝恢复正常。 8例患者尿蛋白减少一半以上。其中 3例患者尿蛋白转阴。半数患者的血尿消失。血清A -dsDNA均转阴性 ,ANA滴度明显下降 ,血清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治疗中 2例并发肺炎 ,1例并发带状疱疹 ,未见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结论 MMF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重症、难治性IV型LN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33例狼疮性肾炎分级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程炳蓉  孙杰 《安徽医药》2002,6(2):36-37
目的对不同活动程度的狼疮性肾炎治疗及预后观察.方法根据病情活动指标,分为轻、重症、终末期肾病三期治疗.结果20/33例(60%)患者完全缓解,Scr从(372.66±102.45 μmol@L-1)降至(121.30±84.43)μmol@L-1(P<0.01),尿蛋白定量从(6.80±4.35)g@d-1降至(1.67±0.82)g@d-1(P<0.01);11/33例(33%)未完全缓解;2例进入尿毒症期.结论判断狼疮性肾炎活动程度,用药必须遵循分级治疗及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对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 ANCA)阳性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5例MPO ANCA阳性LN患者给予MMF及糖皮质激素治疗,MMF起始量1.5~2.0 g&#8226;d 1,病情缓解后MMF逐渐减量至0.5~0.75 g&#8226;d 1维持,平均随访(14.56±5.10)个月.结果: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2例,其中3个月内缓解7例.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MPO ANCA阳性LN为一特殊的临床和病理类型, MMF能有效地控制其临床活动,早期缓解率高,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治疗狼疮肾炎(LN)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1例。A组:CTX每次0.2g静脉推注,隔日1次,总量6~9g后停用;B组:CTX0.4g/次静滴,每2周1次,连用2d,总量不超过150mg/kg;C组:CTX0.8g/次,静滴,每4周1次,持续6个月~1年或病情好转后改为2个月1次,3~4次后病情仍稳定者改为3个月1次,以后为半年~1年1次,维持用药2~4年,全部患者同时使用强的松常规治疗。结果CTX冲击治疗LN缓解率高,B组与C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情况C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CTX每4周1次冲击治疗LN并维持治疗2年以上有利于及时控制狼疮活动,保护肾功能,预防LN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剂量强的松口服联合应用环磷酰胺 (CTX)治疗 型狼疮性肾炎 (L N)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 5 3例 L N患者应用强的松口服 1mg/ kg/ d,8周后以每月原治疗量的 10 %速度逐渐减量至 15~ 2 0 mg/ d,终身维持 ;同时应用 CTX治疗 ,开始 0 .2 g/ d,用至累计量 6 g后改用 1g/ m静脉滴注冲击治疗 ,总剂量至 10~ 12 g。结果 经本方案治疗后 5 3例患者中血尿消失 2 1例 ,蛋白尿减少超过基础值 5 0 %的有 38例 ,肾功能不全 8例明显好转 ,贫血改善 13例。血清 C3由 0 .5 2± 0 .2 3m g/ L 升至 0 .93± 0 .31mg/ L,C4由 0 .31± 0 .17mg/ L 升至 0 .42± 0 .13mg/ L。副作用骨髓抑制发生率为 10 0 % ,感染发生率为 32 .1% ,性腺毒性发生率为 6 6 % ,膀胱毒性发生率为 9.4% ,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 92 .5 %。结论 大剂量强的松口服联合应用 CTX冲击治疗 型 L N,疗效明显 ,并发症发生率低 ,对于 L N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贫血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血清学检查转阴率高 ,低补体血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观察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6、IL-18的变化水平,探讨Th1/Th2平衡失调在狼疮性肾炎病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的方法检测3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及经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1、3、6、12个月后血清IL-6、IL-18水平,并同期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评分(SLEDAI),另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清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3~12个月后其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L-6水平在治疗前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治疗1个月后即显著下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2个月后几乎降至正常。结论 Th1/Th2平衡失调在狼疮性肾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经有效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1年~1989年6月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69例,其中符合狼疮性肾炎者45例,现报告如下。资料分析一、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符合我国1982年制定的系统性红班狼疮诊断标准,以及参照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提出的狼疮性肾炎标准。45例中,男性5例,女性4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3岁,其中40岁以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5,(3):302-304
目的:观察大黄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LN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 mg/kg(每日最大剂量≤60 mg),晨起顿服,每日1次;连用8周后减量至0.5mg/kg,将2日剂量合并,隔日晨起顿服;从第10周起每2周剂量减少5 mg,至15 mg维持,隔日晨起顿服+注射用CTX 8~12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4周1次,严重者2周1次(累计总剂量≤150 mg/kg),待患者24 h尿蛋白检测转阴后,改为每3个月静脉滴注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素胶囊100 mg,口服,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Scr)、血沉、补体(C3),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Scr、血沉、C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Scr、血沉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C3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素联合CTX治疗LN较单用CTX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33例狼疮性肾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兰 《云南医药》1999,20(5):362-363
本文对我科1993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LN)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33例患者中男3例,女30例,男女之比1∶10,年龄14~56岁,平均年龄30±3岁,全部病例按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标准〔1〕诊断,并排除药物性红斑狼疮现象,临床具有狼疮多脏器及免疫改变,肾脏方面都具有浮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或低补体血症〔2〕为依据诊断LN,按日本厚生省指标〔3〕判定狼疮病变是否活动。治疗 14例合并狼疮活动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冲击治疗…  相似文献   

17.
Ⅳ型狼疮性肾炎(LN)是临床治疗上棘手的问题,已往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但多因合并感染死亡,亦有对此治疗无效的病例,最近国内外报道用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醋酸酯(mmF)治疗Ⅳ型LN取得满意疗效,我院应用 mmF治疗Ⅳ型LN10例,现将其疗效及副作用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 观察对象10例均为女性并经肾活检证实为Ⅳ型LN,年龄20~52(平均28±3),病程7~120个月(平均35.6± 42个月),其中3例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无效者,2例为复发者,1例…  相似文献   

18.
刘杰  陈小珍等 《河北医药》2000,22(12):917-918
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血清中存在各种自身抗体 ,抗Sm抗体仅在约 30 %全身性红斑性狼疮 (SLE)病人出现 ,其特异性很高 ,很少出现在其它风湿性疾病 ,如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硬皮病等[1] 。本文对 2 16例狼疮性肾炎病人依是否具有抗Sm抗体分组进行比较分析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人入选标准 病人 2 16例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SLE诊断标准[2 ] ,具有蛋白尿、血尿和 (或 )肾功能不全的表现。1.2 试剂来源及检测方法 使用深圳恒家公司生产的抗原血清 ,采用印迹法及南京军区总医院生物制品中心生产的抗原血清 ,…  相似文献   

19.
核小体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坚  姚迈华 《天津医药》1999,27(7):444-446
虽然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已被肯定,但狼疮性肾炎(LN)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被认识。研究集中于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机制[1~3]:(1)中等分子量的可溶性DNA免疫复合物经过血循环至肾脏而沉积于肾小球。然而,在病人的循环血中检测不到游离的DNA,以及给动物注入DNA/抗-DNA复合物后并未观察到肾小球有复合物的沉积。(2)“原位”(in situ)形成免疫复合物。近年来发现组蛋白对肾小球基底膜(GBM),特别是硫酸类肝素成分,也有很高的亲和力。因此,DNA组蛋白颗粒(histone/DNA,nu-cleosome)能沉积于 GBM上,再吸引抗 DNA抗体,原…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是一种以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损害为主的多系统疾病,其并发的临床肾脏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 S P N)。本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在成人中较少见。为探讨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我们对26例患者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6∶1,发病年龄在12~64岁(27.8±17岁)。病史2周~1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HSPN诊断条件[1]。1.2临床分型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将26例经肾活检确诊的HSPN分为五种临床类型[2:]①轻型(LGN):表现为轻度无症状性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