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艺高人胆小     
诸葛亮“算无遗策”也有遗策,“多智近妖”毕竟也是人不是妖。有一回他命令赵云率军攻取一座城池,他连赵云的军队何时出发,何时吃饭,何时行军,何时攻城都排了一个计划表,结果赵云出发了,他发现事情不是那么回事了!  相似文献   

2.
<正>中药里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叫"诸葛行军散",首载于清代温病学者王士雄的《霍乱论》中,原名"行军散",属于芳香开窍剂中的凉开剂。关于诸葛行军散的来历在《三国演义》中还有一段记载:在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描写魏吴交战时,曹丕因"时值夏天,大疫流行,马步军十死六七,遂引  相似文献   

3.
李素英 《当代医学》2005,11(1):39-39
诸葛亮先生在蜀国担任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算一位著名的“CE0”。在人们心目中,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简直成了完美无缺的圣人。但实际上,诸葛亮在领导岗位上,却做得不那么成功。  相似文献   

4.
湖南中医学院编写的《中国医学发展简史》(下称简史)一书中,曾引用《天朝行军总要》所提到的收治伤病员,设立能人馆。但是否设立能人馆这一史料,值得提出来与之商榷。《简史》称:“《天朝行军总要》规定凡为将佐者,每礼拜必须亲到功臣衙、能人馆慰问伤病员,督促医生治疗,做好饮食药料的供应工作。”对于这一提法,笔者对《太  相似文献   

5.
关于疲劳性骨折,多数文献对下肢,尤其对足部疲劳性骨折均做了大量报道。据统计,全部疲劳性骨折中80%发生于足部,约有50%发生于跖骨。因为这类骨折易发生于长途行军之后,首先由外科军医所认识,故又名行军骨折。  相似文献   

6.
试述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人体患病的原因,人们往往只重视细菌、病毒以及“三废”污染等物质因素,而忽视了精神因素。其实,许多疾病都与精神因素有关。本文仅就精神因素既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精神因素能够致病,这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也是有科学根据的。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红楼梦》里有“黛玉葬花”  相似文献   

7.
战士和马拉松运动员在行军或长跑运动后出现的血红蛋白尿,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系Fleischer 于1881年首先描述,并命名为“行军性血红蛋白尿”。至1961年为止国外文献报导共约83例,国内共约5例。现将我们所见运动员一例报导于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操不但是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还颇有医道与生理知识。据《世说新语·假谲》记载,曹操率领军队打仗,走到一个地方,因天气炎热,将士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个个口干如焚。曹操见此情景,深知无水解渴,一则影响军队士气,二则有碍行军进度。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说:“据报,前面不远,有梅树林子一片,梅子又酸又甜,沁人心脾,坚持行军到那里,摘梅子吃,解渴去!”将士听说“梅子”二字,仿佛看到了一片硕果累累的梅林,  相似文献   

9.
董守聪 《健康之路》2006,(10):25-26
关羽,不但威武勇猛,而且颇通韬略。但他虽一生显赫,最后却失守荆州,败走麦城,在临沮丧命。关羽战败,军师诸葛亮认为是因他“刚而自矜”,也就是骄傲轻敌。实际上,他的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三国演义》第73回描写道,刘备、诸葛亮命他领荆州兵攻取曹操领地樊城。出师前,关羽举行了祭旗仪  相似文献   

10.
新医改的颁布提出了对“看病难,看病贵”这类医患问题的解决对策,同时也提出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而在这个背景下,该如何提高医院政工干部的个人整体素质,从而让其能够与医改相适应,这不仅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主要课题,同时也是值得不断给予思考的关键任务。  相似文献   

11.
刘备建蜀后,经常举行宴会。有次宴会上,刘备忽然发现诸葛亮脸上有愁容。刘备便问诸葛亮:“我听说过孔子的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想这大概是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吧。在我们蜀国,最能称得上君子的应该是丞相你了,照理说君子不该忧愁的,可丞相为什么忧愁呢?”  相似文献   

12.
炮兵部队一年一次野营打靶,需要通过行军、野营、打靶三个环节完成,针对行军时间长、环境变化大,生活条件差,广东沿海气候炎热、苍蝇多,易患肠道传染病的特点,我们积极做好卫勤保障工作,保证了野营打靶顺利进行.两年来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一、健全爱卫会组织,认真贯彻以“预  相似文献   

13.
养神增寿     
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有句名言:“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举贤能安邦兴国,养神可益寿延年。诸葛亮把治国与治身相提,养神与举贤并论,足见养神之重要。 神为一身之主宰,统帅五脏六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调摄精神是“养生之本”。我国古代医家在养神益寿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调情志 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太过则分别损害相应内脏,“怒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常常采用的语言文字以外的其它手段,如描画图形,展示实物,播放音乐、录像,以及形体表演,眼神暗示等等,本又称之为“非言语手段”。我们看过不少运用这类手段获得成功的例子,但也发现不少误用甚至滥用的情况,深感要走出”非言语手段”的运用“误区”,就一定要明确这类手段对语文的阅读理解作周,并把握好这类手段的运用原则。“非言语手段”,尽管在反映生活认识的方式方法上千姿百态,但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而言,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功能,提供理解或体验必须的凭借,以弥补语言文字的这方面的空白或不足。这…  相似文献   

15.
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与心肌坏死(附一例尸检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原因不明性嗜酸细胞增多并伴有心脏受累的情况较少见。对这类疾病以往国外曾用过“嗜酸细胞性白血病”、“播散性嗜伊红细胞性胶原病”、“吕弗勒氏纤维增生性心内膜炎伴有嗜酸细胞增多症”等名称。1968年Hardy和Anderson认为这类病例不是真正的白血病,建议命名为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这一综合征的主要临  相似文献   

16.
典型携运行步态下卫勤背囊运动捕捉测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勤分队系列背囊是卫勤行动及灾害救援中的一种重要装备,人一囊背负系统的设计是背囊研制中的重要部分,决定了背囊的卫勤作业效能,对卫勤救治及灾害救援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典型携运行速度下卫勤背囊进行背负者步态运动捕捉测量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背囊人一囊背负系统优化设计的前提,也是进一步分析背囊对背负者骨骼肌肉运动系统产生的深层次生物力学影响的基础。针对这一问题,对正常行军和急行军两种情况下背负背囊时的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运动进行了捕捉测量实验,获取了正常行军与急行军时的步态运动学数据、骨骼肌肉系统动力学数据,为背负系统的人因学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女人的“心事”易于流露,就是她常用的提包,也包含着许多“秘密”: “混杂”型提包: 在这类提包里,即使是最常用的物品,也会被放置在提包的最底下。一旦要索取一张车票,或者是一本工作手册,就得把提包里的一大半东西兜底掏出来。  相似文献   

18.
韩永菊 《右江医学》2005,33(4):432-433
抛锚式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创设真实的情境,主张教学以真实的事例或问题为基础,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情境教学”,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  相似文献   

19.
谈“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疾病史”一文的撰写疾病史,即某一疾病发生发展的历史。疾病史的研究,丰富了医学宝库,留下了可贵的科学史料,客观反映了人类社会同自然作斗争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临床医师在临床研究工作中,同样可以将疾病史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整体氛围中的“五四”自剖文学,是指以郁达夫、王以仁为代表的一类小说家的文学创作,这类作品常常近乎本真地描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心理历程:同时也涵盖了鲁迅、徐志摩等人的部分创作为代表的一类作品。这类作品袒露自己的心灵,自责道德瑕疵,但却没有任何不端方的成分。这两类作品共同构成了“五四”自剖文学的基本形态:其艺术特征是体现在唯真与唯情的表现原则,感伤与颓废的情威基调.沉痛与凄攀的悲剧氛围和自青与情世的批判品格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