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影响,探析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调查对象为本科2008年9月~2010年8月的48例断指再植术患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护理、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法,对比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 心理干预前,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7.14±5.02)、(55.74±4.22),干预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3.14±4.74)、(38.65±3.80);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断指再植术患者高压氧治疗的焦虑与抑郁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丁新华  彭筱玉 《吉林医学》2014,(21):4774-4775
目的:探讨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13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同时均按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加以心理干预,手术前1 d两组再次进行SAS、SDS评分。结果:入院时SAS评分发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SDS评分发现观察组中28例存在抑郁症状,对照组29例存在抑郁症状,经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缓解率分别为82.05%和81.14%,显著高于对照组60.61%和55.17%;同时观察组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2.82±4.73)分和(42.11±5.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25±4.61)分和(48.52±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症状,部分存在抑郁症状,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观察对比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为(42.32±3.14)分,SDS评分为(41.83±5.76)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6.46±8.32)分,SDS评分为(54.37±7.02)分;两组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围生期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干预对孕产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300例孕产妇中出现不同程度焦虑者149例(49.67%),出现不同程度抑郁者56例(18.67%)。产前两组孕产妇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焦虑和抑郁是围生期孕妇的常见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改善焦虑、抑郁状况有明显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取医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214例,采用支持性护理方式的107例纳入对照组,观察107例在此基础上进行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并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1.5±9.6)分、(33.2±6.2)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51.2±13.2)分、(39.9±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在心理问题上主要以恐惧、焦虑、轻视、与感性悲哀以及绝望为主,需利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并配合其他如健康教育、音乐疗法等干预措施,可使患者心理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欧阳丽娟 《当代医学》2016,(11):115-116
目的 探究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肾小球肾炎患者72例,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房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前后2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32.4±4.7)分、SDS评分为(24.1±4.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61.8±5.3)分、SDS评分为(53.7±6.6)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A)及问卷调查,对8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因素进行测评,并对其进行6周心理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心理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9.16±6.11)和(54.13±5.67)分,心理干预后则分别为(45.35±5.25)和(47.95±4.12)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干预后患者家属心理获得有效疏泄方法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家属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首发心境障碍患者父母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对94例患者父母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首发心境障碍父母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母亲不良情绪反应较父亲重,经心理干预改变观念,及病人病情逐渐好转后,患者父母SAS、SDS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首发心境障碍父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应主动做好他们的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法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心理症状评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5.83、58.87,SDS评分分别为56.97、57.93。40天后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对照组下降不显著,而干预组SDS、SAS明显下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恰当的心理干预能降低焦虑抑郁程度,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3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经过护理干预以及随着患者病情改善,父母的SAS、SDS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主动做好他们的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齐娜仁 《当代医学》2016,(25):86-87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情绪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干预2周和3个月时的SAS评分为(55.35±2.15)分和(51.53±2.03)分,SDS评分为(56.86±2.24)分和(52.67±2.11)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的SAS评分(58.23±2.43)分和SDS评分(59.63±2.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周海英  白小艳 《海南医学》2016,(19):3256-325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缓解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115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脑出血一般住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按照护理程序评定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实施住院综合护理干预。在病情稳定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1.90±6.72)分和(49.80±5.39)分,护理后分别为(40.60±1.71)分和(40.60±9.70)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0.80±5.53)分和(48.30±4.47)分,护理后分别为(46.70±10.22)分和(42.80±13.14)分,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好转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朱洪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5):433-434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探讨降低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焦虑抑郁的方法.方法 将106例急性脑卒中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分别测量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周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151-15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佳的比率分别为80.0%、46.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为(41.5±8.8)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为(32.4±6.3)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为(42.6±9.1)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为(31.5±7.8)分,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和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85例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测评,对心理问题突出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评定,将干预前的测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干预前SCL-90、SAS、SDS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焦虑与抑郁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拟行子宫切除术的80例患者,术后第3天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焦虑及抑郁发生情况。结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6.25%、31.25%,其中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为17.50%、7.50%、1.25%,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1.25%、7.50%、2.50%;子宫切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5.94±8.55)分、(46.08±9.02)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焦虑及抑郁情绪,应在手术前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以预防焦虑及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测评某综合性医院183例抑郁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93例及对照组90例,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12周系统的心理干预.结果:抑郁患者SAS均值为53.93±9.67,与SAS全国常模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SDS评分均值为60.35±9.41,与SDS全国常模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敌对猜疑、SDS得分比对照组下降得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抑郁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状况的严重程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宋月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12):1692-169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给予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于入院第1天、入院4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于入院4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2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第1天2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4周2组SAS、SDS评分较入院第1天均有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全程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患者手术耐受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PPH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干预组采取全程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于术前访视、手术当天及术后第3天采用采用医院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检测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术前访视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高于53分,SAS评分均高于50分(提示均处于抑郁与焦虑状态),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及术后第3天回访时,干预组的SDS与SAS评分均较对。结论:PPH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抑郁与焦虑心理,对其围手术期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邹云艳  马燕  马波  吴月静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2):2140-2143
目的 探讨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浙江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为(24.37±2.21)分、SDS评分为(26.58±2.71)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35.01±5.02)分、SDS评分为(37.12±3.55)分,干预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7 d睡眠障碍评分干预组[(2.3±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1.3)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85%,对照组为78.57%,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