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老年气管插管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54例老年气管插管鼻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采取持续微量泵按时按量匀速泵入营养液并每隔4-6小时回抽胃内容物,及时评估患者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情况加强口腔护理等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方法,鼻饲前回抽一次胃内容物,每次鼻饲由护士手工匀速推注营养液,持续30天肠内营养。观察并记录两组老年气管插管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减少食物反流、胃潴留,从而达到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发生的目的,减轻老年气管插管鼻饲患者的痛苦,降低因吸入性肺炎而导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患者鼻饲时体位改变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美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2):1004-1005
目的比较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留置鼻胃管进行鼻饲时体位改变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的情况。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1月接受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次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鼻饲后,保持原有体位30min~50min并禁止翻身、吸痰等操作;对照组每次鼻饲时保持平卧位。比较2组胃内容物反流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1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鼻饲时,将床头抬高30°~45°,鼻饲后,保持原有体位30min~50min并禁止翻身、吸痰等操作,可有效预防胃内容物反流,从而减少误吸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NICU患者两种不同的肠内营养方法中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方法 将92例需行肠内营养的NICU患者随机分成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每组各46例.2组均以鼻饲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进行营养,比较2组不同喂养天数后反流的发生率.结果 鼻胃管组反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鼻肠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应用鼻肠管鼻饲能有效减少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引发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返流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神经外科监护室实施鼻饲的患者62例为干预组,回顾2010年7月~2011年6月的鼻饲患者5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及间歇重力滴注营养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增加胃管插入深度,抬高床头30°~45°,使用输液泵滴注营养液,气囊的适时充气。结果干预组返流发生率3%,对照组返流发生率21%。两组返流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鼻饲返流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ICU患者两种不同的肠内营养方法中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方法将92例需行肠内营养的NICU患者随机分成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每组各46例。2组均以鼻饲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进行营养,比较2组不同喂养天数后反流的发生率。结果鼻胃管组反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鼻肠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应用鼻肠管鼻饲能有效减少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引发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鼻饲速度对昏迷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后胃内容物反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昏迷气管切开留置胃管鼻饲的42例患者分别以:A:间断推注法;B:间断滴注法;C:持续滴注法进行鼻饲.对同一患者每种鼻饲方式各1 d,然后重复,每种方式鼻饲次数均为1008次,然后观察鼻饲时有无反流的发生.结果 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分别为:A:13.23%;B:6.84%;C:5.95%.分别进行两两比较:A与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与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间断滴注法或者持续滴注法鼻饲后反流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减少老年患者留置胃管鼻饲并发症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减少老年患者留置胃管鼻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老年鼻饲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鼻饲护理,干预组予增加胃管插入长度、改变鼻饲时的体位、减少鼻饲量、减慢鼻饲速度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食物反流、胃潴留、呛咳、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鼻饲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老年卧床病人鼻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 (增加置入胃管深度、抬高床头、适宜鼻饲量及鼻饲速度 )预防鼻饲时出现的呛咳、食物反流、胃潴留以及吸入性肺炎。方法 将 16例老年卧床鼻饲患者随机分成四组 ,对照组给予教科书上常规的置管深度及鼻饲方法 ;实验一组 (A)给予常规置管深度 ,鼻饲时抬高床头 30~ 80cm ;实验二组 (B)置管深度延长 8~ 10cm ,实验三组 (C)置管深度延长8~ 10cm ,鼻饲时抬高床头 30~ 80cm(坐位或半坐位 ) ,保持该体位 30min。结果 四组病人比较呛咳 ,对照组与实验组 (A、B、C)P <0 .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食物返流率P <0 .0 5 ;胃潴留对照组与实验组P >0 .0 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吸入性肺炎对照组 2例 ,A、B组各 1例 ,C组无发生。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与预防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次性肠内营养鼻饲袋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50例采用一次性肠内营养鼻饲袋,对照组采用传统空针灌注法,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反流、呕吐、腹胀、腹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一次性肠内营养鼻饲袋管饲输注法对改善喉切除后患者顺应性、提升肠内营养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剖析脑卒中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为脑卒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住院的鼻饲患者33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1(12人)和实验组2(11人)以及对照组(10人),3组均行鼻饲治疗。其中,对照组行常规鼻饲,7次/d,200 ml/次,q2 h;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利用改进方法实施鼻饲。3组鼻饲的体位、速度、日总鼻饲量与鼻饲液的组成成分以及置管方法均具有一致性。观察3组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以及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1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实验组2为45%,对照组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饲法单次鼻饲量350和间隔时间为4 h对脑卒中鼻饲者更适宜,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饲指导在减少出院后长期鼻饲老年患者鼻饲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我科2009年3月~2012年8月出院的老年鼻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予以相同的鼻饲专项健康教育后出院,实验组以电话询问或上门服务的形式加强鼻饲专项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庭照料者护理鼻饲能力。结果:实验组鼻饲并发症发生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庭照料者鼻饲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出院鼻饲专项随访可减少长期鼻饲老年患者鼻饲并发症,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剖析脑卒中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为脑卒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住院的鼻饲患者33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1(12人)和实验组2(11人)以及对照组(10人),3组均行鼻饲治疗。其中,对照组行常规鼻饲,7次/d,200 ml /次,q2 h;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利用改进方法实施鼻饲。3组鼻饲的体位、速度、日总鼻饲量与鼻饲液的组成成分以及置管方法均具有一致性。观察3组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以及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1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实验组2为45%,对照组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饲法单次鼻饲量350和间隔时间为4 h 对脑卒中鼻饲者更适宜,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鼻饲病人的鼻饲模式。方法长期鼻饲的老年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每日8餐;观察1组每日6餐,观察2组每日4餐。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等情况。结果 3组老年鼻饲患者在不同的鼻饲模式下进行鼻饲,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得到延长,鼻饲日工作量也明显减少。结论老年鼻饲患者每次300~400 ml的鼻饲量、间隔3~4 h的鼻饲模式适合61~80岁老年鼻饲病人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14.
黄瑞英  朱小燕  王妤 《广东医学》2012,33(10):1524-1525
目的 观察持续泵入鼻饲与间歇鼻饲两种鼻饲方法的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正确选择鼻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住院鼻饲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鼻饲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泵入鼻饲的方法,观察15 d,记录两组患者胃潴留、误吸、吸入性肺炎和腹泻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胃潴留、误吸、吸入性肺炎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泵入鼻饲优于间歇鼻饲,可减少胃潴留、误吸、吸入性肺炎和腹泻的发生率,建议采取持续泵入进行鼻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性肠内营养鼻饲袋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50例采用一次性肠内营养鼻饲袋,对照组采用传统空针灌注法,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反流、呕吐、腹胀、腹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肠内营养鼻饲袋管饲输注法对改善喉切除后患者顺应性、提升肠内营养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重症脑损伤早期鼻饲方法的改进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脑损伤通常引起早期胃动力下降,致使传统的鼻饲营养方法难以安全应用。对30 例严重脑损伤患者实施改良后鼻饲营养,观察其早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组(30 例) 采用改良的鼻饲方法,当胃潴留量小于150 ml 时,即滴入高热、高蛋白要素膳;喂养时头高位30°~45°,每4 h 检查一次胃潴留量;胃肠营养量以总量1/4 开始,每天以1/4 量递增,4 天后( 伤后第6 天) 所需的营养量全部由胃肠道提供。对照组(30 例) 按常规方法实施营养支持。结果 改良的早期鼻饲方法使返流、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实验组营养指标( 血清白蛋白、体重等) 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后的鼻饲方法有助于早期胃肠道营养的安全实施和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鼻饲量及体位对返流误吸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80例ICU及脑外科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对照组38人和实验组各42人。每组又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患者各半。试验组每次鼻饲时,将床头抬高30度,鼻饲后,保持原有体位30min-40min,对照组对体位不做要求。高剂量组病人鼻饲速度为10min-20min内200ml,低剂量组病人鼻饲速度为10min-20min内100ml。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食管pH阳性率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饲时将床头抬高30度可有效预防颅脑外伤患者的返流误吸,而不同鼻饲量(5-10ml/min和10-20ml/min)对返流误吸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减少老年卧床患者长期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60例老年卧床鼻饲饮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鼻饲方法,干预组予增加胃管插入长度、改变鼻饲体位、减少鼻饲量、减慢鼻饲速度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相似文献   

19.
江春凤  范颖 《中外医疗》2013,(27):146-146,148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床头角度胶贴准确抬高长期卧床鼻饲老年患者床头角度对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2月56例鼻饲老年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及对2012年4—9月60例鼻饲老年患者(实验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目视估计法抬高床头角度进行鼻饲;实验组先采用目视估计法抬高床头再用自制床头角度胶贴校正角度后进行鼻饲,对实验组采用目视估计法抬高床头角度的准确率和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先采用目视估计法抬高床头准确率73.49%。对照组发生误吸20例,占35.7%,实验组发生误吸5例,占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4,P<0.01)。结论自制床头角度胶贴能保证床头抬高角度的准确性,有助于降低长期卧床鼻饲老年患者误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探讨老年单次鼻饲量的安全量化指标。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观察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两组均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末次饲食后6h微量血糖值、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两组老年鼻饲患者营养状况、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与鼻饲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常规方法比较,观察组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得到延长。结论鼻饲法的单次鼻饲量(350ml)和间隔时间(4h)对老年长期鼻饲患者更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