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1例(121眼)白内障患者实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121例(121眼)均顺利完成手术,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学,适应证广泛,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费用低廉,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02例160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视力恢复0.1-0.3者12眼(7.5%),0.3-0.5者20眼(12.5%),>0.5以上者128眼(80%)。46眼出现并发症,均为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混浊27眼,葡萄膜炎3例,后囊浑浊5眼,术后暂时性高眼压11眼。治疗后一周内好转。未发生视网膜脱离、人工晶体脱位及眼内炎病例。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金红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0):31-32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 针对312例(320眼)患者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汇总和效果评价.结果 312例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术后视力明显提高,视力恢复0.1~0.3者4眼(1.25%),0.4~0.8者35眼(10.93%),>0.8以上者245眼(76.56%),人工晶体位置全部正常,瞳孔圆形居中,手术操作方法简单,手术并发症少.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且具有损伤小、散光小、恢复快、易于操作、费用低廉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2019例(2683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后视力和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此种手术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4例73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分析术中相关情况.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15~35min,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院时仅2眼出现术后黄斑变性,视力在0.2以上者70眼(95.9%),视力超过0.5者51眼(69.9%),术后3眼(4.1%)出现后囊膜破裂,1眼(1.4%)出现玻璃体脱出,术后角膜水肿者11眼(15.1%)。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分析50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5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照组50例行传统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脱残率(视力≥0.3)占93.9%(62/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5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手术效果良好,且无需使用特殊器械及设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二三联术对36例(36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2002年收治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镜和白内障未成熟期继发青光眼进行三联手术。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视力矫正≥0.5有24眼,占66.7%,眼压全部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实施三联术既提高视力又降眼压,且减少手术次数,滤过引流好,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1年收治的40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前期收治的200例传统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实用的小切口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采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B组采取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有效恢复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3d,B组视力有效恢复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74,P=0.041);但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视力有效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685;χ2=0.261,P=0.609)。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33%,B组患者为13.33%,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P=0.043)。结论相比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创造条件开展此术。 相似文献
10.
<正>白内障是我国目前首位致盲眼病,占盲目和低视力病例的40.6%[1],白内障治疗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已是目前我国基层医院集中治疗白内障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10年至2011年对358例白内障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效果好等多种优点,但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在贫困地区的应用。我们于2001~2002年在澳大利亚霍洛基金会帮助下,采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1994年6月起开展了小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52例52眼,达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52例中男22例·女30例;年龄19~68岁;白内障分类:老年性40例,外伤性4例,并发性8例。二、手术方法:球后或球周麻醉,作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以角巩缘12点上方Zmm为中心,作6mm长、1/2巩膜厚度之切口,于巩膜板层同一层间作隧道,达角膜缘前界。刺穿内切口,行圆形撕囊或开罐式截囊,直径5~6mm,水分离皮质与核。用旋转法使核浮入前房。注入粘弹剂(2%甲基纤维素或Healon)。扩大内切口达6mm,左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指南》2015,(17)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评价其治疗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接收治疗的358例(总共510只眼)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在手术之前全部患眼局部点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手术过后患者患眼均局部点用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观察所有患者患眼的治疗效果,主要观察对比指标为患者手术后1 d、1周、1个月与3个月球镜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状况,术后1 d、1周、1个月与3个月角膜散光度数与手术前的差异,另外考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10只患眼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1 d球镜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0.5的有481例(94.31%),手术后1周球镜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0.5的有492例(96.47%),手术后1个月与3个月球镜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0.5的有493例(96.67%)和490例(96.08%),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0例患眼术后1 d、1周、1个月与3个月角膜散光度数与手术前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0例患眼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后囊膜破裂25例(4.90%),出现悬韧带断离32例(6.27%),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7%,术后510例患眼出现并发症的有101例,发生率为19.80%。结论在硬核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充分改善患眼的球镜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治疗过程中与手术后的眼部并发症,治疗安全性能高,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陈巧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3):101-102
目的比较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8月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0例(108眼),随机分为A组45例(55眼)和B组45例(53眼),A组实施小切口囊外摘除术,B组实施超声乳化摘除术,比较2组的预后情况。结果 2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的视力恢复率、平均散光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术式疗效相当,但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操作简单,便于开展,经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住院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资料完整的38例(53眼)闭角型青光眼资料,其中39只眼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4只眼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有明显的晶状体混浊。随访6个月至24个月,平均13.3个月。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眼压(49.1±14.8)mmHg(1mmHg=0.133kPa),术后眼压(13.2±4.5)mmH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眼压(42.6±14.1)mmHg,术后眼压(14.5±4.1)mmHg。术后45只眼(85.00%)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采用反眉状切口,对照组采用梯形切口,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裸眼或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后的裸眼或矫正视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16例(28.07%),对照组17例(29.8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具有创伤小、切口稳定性好、操作方便、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且无需昂贵的仪器等优点,而梯形状切口更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硬核白内障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置入术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置入术的对照组,观察术后视力水平、散光程度及心理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水平(0.45±0.07)明显高于对照组,散光程度(0.91±0.15)、心理应激指标HAMA评分(12.1±2.3)、HAMD评分(11.9±1.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有助于促进视力恢复、改善散光程度、缓解心理应激,在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占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38(10):911-911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其切口小、愈合快、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在国内广泛普及,许多基层医院已经开展。笔者认为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仍然是比较适合基层医院的手术方式,其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不增加手术难度、费用低、手术效果好,面对农村的基层医院来说,适合采用此手术方式。现就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136例(150只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与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86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组(A组)和小切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组(B组),各14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干眼症状、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周A组干眼发生率为4.93%(7/142),B组干眼发生率为14.78%(21/1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周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有差异(P<0.05),10周后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与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效果明显,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治疗,均是治疗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