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鹏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80-181
目的讨论急诊救治对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7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积极输液输血,在休克得到控制后采用Seldinger的改良技术,进行DSA造影,用明胶海绵进行动脉栓塞,栓塞后进行骨盆外固定、肢体外固定。结果 2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死亡,占11.8%;7例经紧急救治后好转,占41.2%;8例经紧急救治后,发现局部皮肤、肌肉感染或坏死,其中2例盆腔脏器发生严重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延期好转,占47.1%,总成功率为88.2%。结论发生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后,进行紧急救治,输液输血,固定止血,对提高骨盆骨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是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院外失血性休克(outhospital hemorrhagic shock,OHHS)患者66例。经监护生命体征并及时用复方羟乙基淀粉注射液(CHSI)救治,可迅速纠正休克状态,并安全转入有关医院。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我院出诊用  相似文献   

3.
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38-1839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经迅速监测生命体征、抗休克治疗、对症处理等急诊急治后转入院手术治疗,10例治愈,治愈率83%,2例因合并腹腔大血管破裂于24 h后死亡.结论:急诊急治、抗休克处理多科室协调会诊、合理的液体复苏、科学的救治程序是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骨盆骨折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盆骨折多见于车祸、高空坠落、压砸伤,是骨科严重多发创伤中的一个常见疾病。我院200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骨盆骨折患者85例均并发其它部位的损伤,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处理,无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85例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1~61岁。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56例,并发尿道损伤7例,腹膜后血肿18例,腹腔脏器损伤12例。1.2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1.2.1对休克的观察及处理骨盆骨折易发生低血溶量性休克,而继发肾功能衰竭。重点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及尿量的变化。处理措施:①患者受伤24~48h内,要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架在复杂骨盆骨折患者救治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9年2月经急诊骨盆外固定治疗的复杂骨盆骨折2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骨盆外固定手术时间20-30m in,平均约25m in,入院2-7h内休克得以纠治;3例入院1周内死于重度颅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C2型及1例C3型在生命征稳定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余15例经手法复位床旁外固定术至临床愈合,外固定时间8-12周,平均10周,3例出现钉道感染,经换药或拔钉后治愈;随访6~16个月,未发生骨折再移位、不愈合及迟缓愈合;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急诊外固定架救治复杂骨盆骨折可迅速恢复骨盆环的稳定性,减少出血,利于早期纠治休克及进一步救治,部分病例可作为骨盆骨折终末治疗手段直至愈合。  相似文献   

6.
马信文  王斌  王勇  赵丽清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57-2558
目的:研究骨盆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2008年3月收治的26例骨盆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救治方法的改变,骨盆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结论:及时、合理的早期救治是骨盆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患者的早期救治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骨盆骨折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护理人员通过细致观察病情,配合医生及时合理进行早期救治,同时做好基础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除2例因早期合并外伤性脾破裂致腹腔内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0例患者处理相关并发症、实施优质整体护理,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治愈出院。结论骨盆骨折应积极处理并发症才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崔和平  康书峰  张增军  王宝明  王鑫 《河北医药》2011,33(17):2628-2629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骨盆骨折创伤1/2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病死率。本院急诊抢救了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8例,分别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进行容量复苏,评价其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经皮肾镜取石术后6例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在12h-60h后逐渐停用升压药,4d内体温和血压恢复正常,均治愈出院。结论感染性休克是PCNL术后少见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合适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加强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方法对产科收治的失血性休克病例5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1急重症产妇经密切观察、积极抗休克及防治功能衰竭等救治后,所有产妇均脱离危险,休克得到纠正,抢救成功率100%。产妇一般状况改善,皮肤红润温暖,血气分析、血压均恢复正常,尿量均在30mL/h以上。结论分析患者失血性休克发病原因、特点并进行针对性抢救,对确保抢救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颌面部多发性骨折以及并发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本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本科收治76例口腔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对其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病因、治疗、全身损伤、手术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结果:口腔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平均年龄33岁;交通意外44例;下颌骨骨折29例;并发颅脑损伤患者62例。经治疗后61例患者治愈,咬颌关系已恢复正常并且骨折愈合较好;12例患者咬颌紊乱并且张口受限,后经治疗逐渐恢复正常;3例患者有面部畸形,以及咬颌紊乱,尚需进一步的治疗。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青壮年患者居多,最主要的病因为交通意外,治疗时首先应处理患者颅脑损伤以及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危及到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待患者病情较为平稳之后,再及早治疗患者颌面部多发性骨折。  相似文献   

12.
田刚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261-262
目的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的早期抢救方法。方法回顾74例骨盆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抢救临床资料,根据ISS系统评分并进行相应抢救。结果本组74例患者经过早期抗休克治疗后,成功71例,死亡3例。结论骨盆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早期合理的抢救措施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骨盆骨折并发出血性休克早期抢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出血性休克早期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2003年以来收治74例骨盆骨折并发出血性休克体会。结合文献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出血性休克早期治疗的方法及对病程的影响。结果 通过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和及早抗休克处理,74例安全度过休克关,为进入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结论 创伤严重度评分及早期抗休克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34例抢救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处理措施。方法从2008年1月到2009年6月入住衡阳市雁峰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4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严密的检测和有效的治疗。结果患者经过有效抢救和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成功率达到100%。结论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展开严密的监测机制和有效的抢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水口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326例进行临床急救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并比较护理前后的相关数据。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均值为(85.37±2.36)mmHg,舒张压均值为(59.35±4.25)mmHg,血气分析PaCO2均值为(69.26±3.25)mmHg,PaO2均值为(45.26±3.54)mmHg;治疗后收缩压均值为(123.65±4.84)mmHg,舒张压均值为(87.26±3.12)mmHg,血气分析PaCO2均值为(41.26±1.25)mmHg,PaO2均值为(84.68±3.21)mmHg,两组数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方法对36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严密的检测和合适的综合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4.4%,病死率为5.6%。结论应该对潜在患者给予重点关注,以减少发病率;在抢救的过程中配合严密的监测体系,迅速判断病情,科学规范操作,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PCI手术病例1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观察使用IABP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IABP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入院后及时在IABP支持下,成功完成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4例,严重并发症0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问死亡3例,结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尽早进行IABP支持,结合急诊PCI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急诊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优势和不足。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68名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症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68名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症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并发症概率较低。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经正确手术方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症,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