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脊髓损伤可导致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而长期使用导尿管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造成病人生活、工作上极大痛苦,因此应尽早拔除尿管。本文对排尿障碍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使膀胱尽早恢复功能,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脊髓损伤患者 42例,男 29例;女 13例;年龄 14~ 72岁;平均 43岁。损伤平面:颈髓 10例,胸髓 13例,腰髓 15例,胸腰髓损伤 4例。损伤程度:不完全脊髓损伤 32例,完全脊髓损伤 1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21例,采用常规插管导尿,不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 21例,留置尿管及膀胱功能训练。1.…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因而在平时的生活及功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 ,有时可造成不良后果 ,以至无法实现预定的康复目标。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引发这些意外事件的危险因素。作者通过对我科3年来住院脊髓损伤患者所出现的意外事件的分析 ,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 ,以求尽量避免和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1临床资料1999年 7月至 2 0 0 2年 11月 ,我科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 30 0例 ,其中男性 2 4 1例 ,女性 5 9例 ;年龄 7—6 8岁 ,平均 34岁 ;颈髓损伤 79例、胸髓损伤 16 1例、腰骶髓损伤 6 0例…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间歇导尿的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到2005年12月243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泌尿系感染率为0.93/100d.人。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抗生素使用、颈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分≤71分和膀胱功能障碍。颈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分≤71分和严重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和膀胱功能障碍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极为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会影响肢体功能的训练和恢复,甚至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而危及生命。自1995年3月~2001年11月,采用膀胱功能训练和利用肛门反射犤1犦,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取得了满意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脊髓损伤导致排尿困难患者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16~52岁,平均28.3岁;病程5~36d,平均10.6d。颈髓损伤21例,胸髓损伤20例,腰椎马尾损伤13例。54例患者入院时均留置导尿管。按单双数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年…  相似文献   

5.
汪黎黎 《当代护士》2018,(7):147-148
正有关文献报道,46.9%脊髓损伤后患者伴有胃肠道功能障碍~([1])。脊髓损伤特别是高位损伤患者常需卧床较长时间,同时该类患者结肠运动迟缓,直肠肛周感觉、运动障碍,功能严重紊乱,受伤后常伴有功能性肠梗阻、便秘、大便失禁等各种症状~([2])。有报道称接受调查的39%脊髓损伤患者均有大便嵌塞症状~([3])。本科收治1例高位颈髓损伤并发肠梗阻患者,在应用传统肠梗阻治疗方法的同时采用肠梗阻导管成功解除了患者肠梗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截瘫是脊髓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常遗留严重的运动、感觉、排便等功能障碍。通过我院收治外伤性截瘫患者39例,体会到护理质量的好坏是能否达到康复目的的重要环节。一、临床资料 39例截瘫中,男性36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4岁。休养区的荣军28例,病程3年-30年。康复区的病人11例,病程1月-1年。按损伤部位分类: 39例中:颈髓损伤8例,胸髓损伤15  相似文献   

7.
严重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颈髓损伤常影响呼吸功能,尤其是高位颈髓受损时常累及呼吸中枢而致呼吸麻痹,患者呼吸、咳嗽无力,多需气管切开及辅助呼吸,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急性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67%,以通气障碍、肺不张和肺炎等最为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围手术期的预防、护理对患者手术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表面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痉挛型膀胱的临床疗效,并比较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锻炼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疗效。 方法将脊髓损伤后逼尿肌痉挛型膀胱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再按颈髓损伤(7例)、胸髓损伤(9例)、腰髓损伤(5例)分成3个亚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常规膀胱功能康复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骶神经表面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第1个疗程结束后、第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时)对2组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观察指标包括最大逼尿肌收缩压、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膀胱顺应性。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时间点的尿动力学各项观察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除第1个疗程后的残余尿量外,其余各时间点的尿动力学各项观察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第2个疗程结束后的尿动力学各项观察指标与组内第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疗程结束后、第2个疗程结束后和随访时,治疗组的残余尿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最大逼尿肌收缩压、膀胱顺应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同节段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差异比较,第1个疗程结束后,有80%的腰髓损伤患者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处于无改变阶段,与颈髓损伤和胸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第2个疗程结束后和随访时,>50%的颈髓损伤和胸髓损伤的患者的膀胱顺应性处于显著改善阶段,而同时间点的腰髓损伤患者分别有80%和60%患者的膀胱顺应性处于无改变阶段,随访时仍有>50%的患者处于改善阶段,颈髓损伤和胸髓损伤患者的膀胱顺应性疗效均优于腰髓损伤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表面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痉挛型膀胱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和膀胱功能,且对颈、胸髓损伤患者的疗效优于腰髓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9.
洪毅  王彦辉  李想  石晶  关骅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2):124-125
目的:了解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脊髓损伤的特殊性,分析受伤原因及诊治要点。 方法:调查分析于1992/2002在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外科完成。统计实验期间所收治的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0例。颈椎损伤13例,胸椎损伤9例,胸腰椎损伤12例,腰椎损伤4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12例(颈髓3例,胸髓8例,不详1例);其中无脊髓损伤的颈椎损伤1例。在神经系统损伤的49例中,颈髓14例,胸髓20例,圆锥及(或)马尾神经14例,不详1例;完全性损伤23例,完全性损伤转变为不完全性损伤2例,不完全性损伤23例,不详1例。 结果:5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纳入结果分析。脊髓完全性损伤的23例中,有改善的7例,无明显改善的16例;在不完全性损伤的23例中,有改善的14例,无明显改善的9例。在前路手术治疗中,颈椎7例,胸腰椎3例;后路手术中,颈椎3例,胸椎7例,胸腰椎9例,腰骶椎2例。在手术的31例中,神经功能有改善9例,无明显改善22例;在未手术19例中,神经功能有改善9例,无明显改善8例,不详2例。与汽车有关的交通肇事伤17例。受伤原因中因交通事故、坠落伤和运动损伤较其他原因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损伤功能恢复上,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损伤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与非手术对脊髓损伤恢复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脊髓损伤受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坠落伤和运动损伤为主,脊髓功能恢复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人群和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以及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程度是否相同。方法:依据脊髓损伤节段的不同将截瘫患者分为颈段及T1-5节段脊髓损伤组11例,T6-12脊髓损伤组7例, 腰髓损伤6例; 健康体检人群1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短程动态记录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并进行HRV分析。结果:颈段及T1-5脊髓损伤组代表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总合的低频检测结果301.41±358.60ms2较正常人群的620.19±333.36 ms2明显降低(P<0.05),而且所有脊髓损伤组的低频/高频比值在C1-T5为1.66±1.00、T6-12为4.03±2.66、腰髓及以下为3.35±1.89,较正常人群的2.29±0.58明显异常(P<0.05),同时不同脊髓损伤组之间的检测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存在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但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组之间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脊髓损伤是指由损伤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1]。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可造成截瘫或四肢瘫。高位脊髓损伤,特别是颈髓损伤的急性期获得坐位的耐力多有困难[2]。据报道,在胸6水平以上脊髓损伤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的发  相似文献   

12.
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对颈髓损伤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肢体感诱发电位 (SEP)在颈髓损伤功能评定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6例颈髓损伤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后采用 40分法评定脊髓功能并行上肢SEP检查 ,对照分析SEP与颈髓损伤的功能及疗效评定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 3 6例颈髓损伤患者治疗前SEP异常率为 86.1%。②与对照组相比 ,疾病组治疗前N11、N13 及N2 0 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 (P <0 .0 5 ) ,治疗后有明显改善 (P <0 .0 5 )。③治疗前后SEP检测异常患者的颈椎脊髓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SEP检测正常的患者 (P <0 .0 5 )。结论 上肢SEP可作为颈髓损伤功能及疗效评定的依据 ,N11及N13 潜伏期延长是反映颈髓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严重颈髓损伤常影响呼吸功能,尤其是高位颈髓受损时常累及呼吸中枢而致呼吸麻痹,患者呼吸、咳嗽无力,多需气管切开及辅助呼吸,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1]。急性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67%,以通气障碍、肺不张和肺炎等最为常见[2]。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3]。围手术期的预防、护理对患者手术准备、手术效果和预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科收治56例严重颈髓损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经过中医手法配合物理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00—03/2003-03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就诊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25例。颈髓损伤10例,其中完全四肢瘫3例,不完全四肢瘫7例;胸腰脊髓损伤15例,其中完全截瘫7例,不完全截瘫8例。采用中医手法配合物理疗法对2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评分、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评定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2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评分:经治疗后颈髓、胸腰髓部分损害者损伤分级运动和感觉评分有明显提高(颈髓不完全损伤:运动76.63&;#177;15.36,47.13&;#177;18.45,痛觉79.35&;#177;26.12.51.68&;#177;20.64;胸腰髓不完全损伤:运动75.64&;#177;11.20,60.35&;#177;12.63,痛觉99.64&;#177;11.39,82.68&;#177;15.32,触觉106.95&;#177;14.27,90.35&;#177;16.36&;#177;〈0.05,P〈0,01),胸腰髓完全损伤者运动评分较治疗前提高(69.31&;#177;20.51,45.63&;#177;10.42)。②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评分:经治疗后颈髓不完全损伤、胸腰髓完全损伤、胸腰髓不完全损伤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提高(68.35&;#177;25.63,23.12&;#177;16、36:59.96&;#177;14.25,16.69&;#177;10.59;70.85&;#177;18.34,40.52&;#177;18.36,P〈0.01)。结论:中医手法配合物理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脊髓部分损伤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好于完全损伤者,胸腰髓损伤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好于颈髓损伤者。  相似文献   

15.
斜床站立治疗颈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斜床站立对颈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6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斜床组和常规组,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每日监测卧立位血压,治疗前后评定脊髓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治疗后脊髓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36例颈髓损伤患者有27例(75%)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后完全性脊髓损伤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两组均无明显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斜床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卧立位血压差值减少(P<0.05)。与常规组相比较,斜床组治疗后血压改善(P<0.05)。结论 颈髓损伤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完全性颈髓损伤均不同程度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斜床站立可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民致的体位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共分析86例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颈髓损伤(48例)及胸腰髓损伤(38例)患者的肺活量(VC)、用力呼气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1秒钟最大呼气量(FEV1.0)预测百分比(分别记作VC%,FVC%,MVV%,FEV1.0%)间的差异;并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损伤部位(颈髓或胸髓损伤)、ASIA感觉/运动评分以及残损分级与脊髓损伤患者VC,FVC,MVV及FEV1.0间的相关性。 结果颈髓和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VC%,FVC%,MVV%及FEV1.0%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颈髓损伤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下降幅度较为显著(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VC,FVC,MVV及FEV1.0的主要因素包括损伤部位、运动评分和性别。 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特别是颈髓损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通气功能障碍;ASIA运动评分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可导致膀胱和尿道机能障碍 ,泌尿系统感染是截瘫患者的主要并发症 ,产生原因是长期使用导尿管所致。因此尽早拔出导尿管以减少避免尿路并发症的发生 ,使膀胱尽早的恢复一定功能。本院1997年1月~1999年1月对30例截瘫病人实施康复护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30例患者中 ,男25例 ,女5例 ,其中年龄19~56岁 ,平均34.8岁。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例 ,男12例 ,女3例。损伤平面 :颈髓者3例 ,胸髓者5例 ,腰髓者2例 ,胸腰联合损伤5例。损伤程度 :不完全脊髓损伤13例 ,完全脊髓损伤2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并制订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3月67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67例患者血钠情况、脊髓损伤程度、年龄、性别、是否发热、是否合并颅脑损伤、是否行激素冲击治疗、是否有饮食障碍,是否有低钾血症。结果 67例患者中低钠血症49例,血钠正常18例。低钠血症患者中有3例需要持续静脉补充钠,其余46例治疗后血钠恢复正常。急性颈髓损伤发生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为严重脊髓损伤、高热、合并颅脑损伤、未行激素冲击治疗及饮食障碍。结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容易并发低钠血症,护理人员应该对严重颈髓损伤、高热、合并颅脑损伤、未行激素冲击治疗及有饮食障碍的患者制订相应的低钠血症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背景:无放射影像异常颈脊髓损伤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方面的特殊性,其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与成人的有所不同。 目的:探讨儿童新鲜无放射影像异常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设计:回顾性分析及自身前后对照观察。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对象:1997-06/2003-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无放射影像异常颈脊髓损伤患者14例。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②颈椎X射线平片、MRI检查,未发现骨折脱位。MRI检查显示脊髓损伤征象,T1WI脊髓增粗,T2WI沿脊髓长轴分布条状形高信号区,并向上下蔓延。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3例,不完全性损伤11例。在脊髓不完全性损伤中,6例表现为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3例为脊髓半切损伤综合征,2例为前脊髓损伤综合征。 方法:对14例儿童无放射影像异常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非手术治疗13例,颈后路寰枢椎融合术1例。 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治疗前后ASIA分级情况。 结果:死亡1例,13例获平均3年随访。无明显改善者3例,其余患者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根据ASIA分级标准,治疗前A级者3例,B级者5例,C级者5例,D级者1例。治疗后恢复至B级者1例,C级者2例,D级者5例,E级者2例。 结论:儿童无放射影像异常颈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脊髓原发性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多数患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存在颈椎明显不稳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46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无菌间歇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根据残余尿量确定间歇导尿次数。结果:全部患者经间歇导尿治疗,排尿功能均正常或接近正常,13例患者经30~50 d的间歇导尿,残余尿量少于80 ml停止导尿;25例形成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8例膀胱充盈后可自行排尿,无严重尿路感染和肾积水等并发症。结论:间歇导尿术是解除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