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对急性白血病 (AL) (不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M3 型 )患者第 1次完全缓解 (CR1)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 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AL CR1期HSCT患者 14 0例 ,其中HLA相合同胞供者allo HSCT 4 6例 ,auto HSCT 94例 ,预处理方案包括全身照射 环磷酰胺 (TBICy)、白消安 环磷酰胺 (BuCy)以及马法兰 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MAC)方案。allo HSCT组予以环孢菌素A(CsA)或联合甲氨蝶呤 (MTX)或FK5 0 6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auto HSCT组自体骨髓净化 39例 ,移植后免疫治疗和 (或 )维持化疗 38例。结果  14 0例患者移植后均获髓系造血重建 ,中位随访时间 70 0 (18~ 5 5 6 3)d ,auto HSCT组与allo HSCT组比较 :移植后 5年无白血病生存 (LFS)率 [分别为 (5 1.5± 5 .4 ) %和 (5 2 .8± 7.6 ) % ]相近 (P >0 .0 5 ) ;累积移植相关死亡率 [分别为 (14 .4± 4 .1) %和 (37.6± 7.8) % ]后者显著增高 (P <0 .0 5 ) ;累积复发率 [分别为 (5 2 .0± 5 .5 ) %和 (2 6 .3± 6 .9) % ]前者明显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uto HSCT组中自体骨髓净化和移植后治疗患者与未经相应处理患者比较 ,5年LFS率显著提高 ,分别为 (6 2 .8± 6 .8) %和 (38.4± 8.4 ) % ,P <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0 0例患者中男 6 9例 ,女 31例 ,中位年龄 2 9.5岁 (4~ 4 7岁 )。移植前处于第 1次完全缓解 (CR1 )者 6 9例 ,复发后多次CR者 13例 ,复发 18例。预处理方案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 (Cy TBI)方案 4 5例 ,白消安加环磷酰胺 (BUCY)方案 5 5例。移植方式为HLA配型相合的同胞allo HSCT 86例 ,包括骨髓移植 (BMT ) 6 4例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 2 2例 ;HLA配型相合的无血缘关系BMT 8例 ,无血缘关系脐血移植 (CBT) 6例。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采用长程甲氨蝶呤 (MTX)方案 4例 ;经典环孢菌素A(CsA)加短程MTX 96例。平均随访时间为 38.1个月。结果 allo HSCT后 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 (OS)为 5 3.4 % ,无病生存率 (DFS)为 5 0 .5 %。移植前处于CR1 者 ,5年OS为 70 .5 9% ,DFS为 6 9 8% ,显著高于移植前处于复发后多次CR和复发患者 (P <0 .0 0 1)。同胞BMT与PBSC比较 ,3年OS分别为 5 6 2 %和 6 2 .0 % (P >0 .0 5 ) ,DFS分别为 5 6 .2 %和 5 7.9% (P >0 .0 5 ) ,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表明 ,移植前处于CR1 期 ,且缓解时间 >6个月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比较两种预处理方案患者 5年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治疗 3例未缓解期白血病患者。 3例均为我院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3年 7月的住院患者 ,年龄 2 2~ 2 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例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ML M5b) 1例 ,均为耐药复发 (RL) ,其中 2例为RL2 ,1例RL3 ;经常规化疗 6~10个疗程未能达到完全缓解 (CR) ,移植前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分别为 0 .5 0 0 ,0 .970 ,0 .2 30 ;血常规 :WBC (1.3~ 1.7)×10 9/L ,BPC (17~ 92 )× 10 9/L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 1例 ,心电图T波改变 2例 ;诊断至移植的间隔时间分别为 19,15 ,18…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方法  5 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中位年龄 34(5 .5~ 5 2 .0 )岁 ,接受了HLA配型相合或 1个位点不合的同胞供者PBSCT ,其中急性白血病 (AL) 31例 ,第 1次完全缓解 (CR1 )期 13例 ,第 2次完全缓解 (CR2 )期及以上 7例 ,未缓解或复发 11例 ,包括 2例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复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12例 ,慢性期 5例 ,加速期 2例 ,急变期 4例 ,allo BMT后复发 1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7例 ,RAEB及RAEB t各 1例 ,转为AL 5例 ;Burkitt淋巴瘤Ⅳ期 1例。采用全身照射 (TBI)或改良白消安预处理方案 ,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采用经典环孢菌素 (CsA)加甲氨蝶呤 (MTX)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均植活 ,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 0 .5× 10 9 L和BPC≥ 2 0× 10 9 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 14和 11天。发生Ⅱ度及以上急性GVHD 2 0例 (39% ) ,其中Ⅲ~Ⅳ度 2例 (4% )。 5 2 %的患者诊断慢性GVHD。死亡14例 ,8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 ,6例死于复发。 37例长期存活 ,中位随访时间为 399(75~ 2 176 )d ,34例持续CR ,另 3例复发。 2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 6 4 % ,6 1%及 2 4 %。结论 allo 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HLA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白血病复发患者中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HLA不合HSCT后复发患者进行G-CSF动员的DLI联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部分联合化疗,并观察GVHD发生、白血病缓解以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24例HSCT后白血病复发患者DLI后8例发生Ⅲ~Ⅳ度GVHD.短期GVHD预防可显著减少重度GVHD发生(P=0.020).8例发生慢性GVHD.3例出现骨髓抑制.16例白血病患者获完全缓解.9例无病存活,随访时间1310(961~1914)d.移植后1年和2年无病存活率分别为60%和40%.复发时骨髓幼稚细胞数量影响DLI后的缓解率和生存率,DLI后发生慢性广泛型GVHD与白血病完全缓解呈正相关(P=0.046).3例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全部死于复发.结论 经G-CSF动员的DLI联合GVHD预防、部分联合化疗可以作为HLA不合HSCT后白血病复发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临床研究中一些学者观察到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呈平行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GVHD的患者其白血病复发率明显低于未发生GVHD的患者。我们报道24例白血病患者allo—HSCT后复发依赖于GVHD而获得缓解情况。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出现贫血和需输注红细胞在临床上十分普遍 ,有关Epo在allo HSCT后应用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时机尚存在争议。我们对我院 2 0 0 1年 1月以来 2 7例行allo HSCT后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采用Epo和非Epo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进行allo HSCT的白血病患者 2 7例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6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8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13例。男16例 ,女 11例。年龄 14~ 4 7岁 ,中位年龄 35岁。2 allo HSCT  2 5例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过程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状况 ,探讨其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 5 0例 (急性 2 9例 ,慢性 2 1例 ) ;预处理采用环磷酰胺 (CTX) +足叶乙甙 (Vp16 ) +全身照射 (TBI)或CTX +TBI方案 ;32例患者GVHD预防采用常规环孢菌素A(CsA) +短程甲氨蝶呤 (MTX)方案 ;18例患者采用霉酚酸酯 (MMF)联合CsA +短程MTX方案。结果 患者经allo PBSCT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 L和血小板 >2 0× 10 9 L时间分别为移植后 14 (10~ 2 2 )d和 2 0 (10~ 6 8)d。发生急性GVHD(aGVHD) 2 0例(40 % ) ,其中Ⅲ~Ⅳ度 6例 (12 % )。生存 6个月以上可评价的 33例中 2 2例 (6 6 7% )发生慢性GVHD(cGVHD) ,其中广泛性 11例 (33.3% )。aGVHD阳性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为 (2 77.3± 2 6 .4 )U L ,CD2 5+ 细胞为 (8.1± 3.4 ) % ,明显高于aGVHD阴性组 [分别为 (12 8.1± 96 .7)U L和 (3.6±1.7) % ](P <0 .0 5 )。采用MMF联合CsA +MTX方案组aGVHD和广泛性cGVHD发生率分别为 16 .7%和 9.1% ,明显低于常规CsA +MTX方案组 (分别为 5 3.1%和 4 5 .5 % ) (P <0 .0 5 )。本组患者中位随访30 (3~ 70 )个月 ,GVHD阳性组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疗效 ,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进行了 2 1例急慢性白血病的Allo PBSCT。 2 1例的供者中 19例为HLA Ⅰ /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的供者为HLA半相合母亲 ,1例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供者为 1个B位点不合的胞妹。 2 1名供者均用rhG CSF动员 ,第 5天起用CS 3 0 0 0plus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1-3次 ,预处理方案采用常用的TBI与联合化疗方案。所有病人均采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MTX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结果表明 ,移植后粒细胞恢复至≥ 0 .5× 10 9/L平均为 12天 ,血小板恢复至≥ 2 0× 10 9/L为 15天。 17例患者中发生急性GVHD 8例 (47% ) ,其中 1例为子母间移植 ;慢性GVHD 12例 (70 % ) ;4例存活的女性患者 ,包括 1例 1个B位点不合的ALL患者 ,均无急、慢性GVHD发生。 10 0天移植相关死亡 3例 (14 % ) ,复发 2例 (9.5% ) ,均为移植时未缓解患者。至报告时无病存活 11例 (52 .4% ) ,存活时间平均 40 (15-70 )个月。结论 :Allo PBSCT后造血恢复较快、白血病复发率相对较低 ,急性和重度GVHD的发生并无明显增加 ,但慢性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 ,并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 ,14岁 ,2 0 0 1年因月经血量多 ,淋漓不尽 ,查血常规 :Hb 5 3.8g/L ,WBC 2 .5× 10 9/L ,BPC 5 .6× 10 9/L ,经骨髓穿刺及活检确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A (CsA)、G CSF治疗无效。于2 0 0 1年 9月在我科行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术 (供者为其母亲 ,HLA B位点不合 ,供者血型为O型 ,受者血型为A型 )。预处理方案为FBC[1]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 ,CsA 甲氨蝶呤 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移植后 14天 ( 14天 )BPC为12 2× 10 9/L ,WBC…  相似文献   

11.
HLA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方法15例白血病患者接受HLA2~3个位点不匹配亲缘骨髓移植.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和γ射线全身照射进行预处理,供者应用G-CSF250μg/d,连用7d后采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除用环孢菌素A(CsA)和甲氨蝶呤(MTX)外,在移植前第4天~第1天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5mg@kg-1@d-1,移植后第7天开始加用霉酚酸酯1.0g/d.结果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9d(13~23d)和21d(16~32d).5例(33.3%)发生急性Ⅱ~Ⅳ度GVHD,其中急性Ⅱ度肠道GVH2例,急性Ⅲ度肠道GVHD2例,急性肠道和肝脏Ⅳ度GVHD1例.可评价的9例患者中8例发生慢性GVHHD,无一例发生广泛性慢性GVHD.中位随访时间395d(110~690d),死亡6例,其中死于急性GVHD3例,死于感染2例,复发死亡1例.无病存活9例,其中6例存活在1年以上.结论供者应用G-CSF后采髓,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的HLA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在治疗自血病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急性重症GVHD发生,提高了无病生存,对拓宽供髓来源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sociation of graft-versus-leukemia (GVL) effects from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 in the patients who experienced GVHD during leukemia relapse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METHODS: The primary disease, disease status, GVHD, response to 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 (DLI) and prognosis were analysed in 11 leukemia patients who relapsed with GVHD after allo-HSCT. RESULTS: Of the 11 relapsed, 5 wer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nd 6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ive received DLI before relapse and all developed post-DLI GVHD, including 2 grade II acute GVHD (aGVHD), 1 limited chronic GVHD (cGVHD) plus grade II aGVHD, and 2 extensive cGVHD. After relapse of the 5 patients, 2 received Chemo-DLI, one achieved CR with extensive cGVHD and then relapsed again, the other didn't achieved CR. The other 6 patients didn't received DLI before relapse and also developed post-HSCT GVHD while relapsing, including 3 extensive cGVHD, 1 grade I aGVHD and 2 grade II-IV aGVHD. After relapse, these 6 patients received Chemo-DLI, 2 achieved CR and then relapsed again, 4 didn't achieved CR. CONCLUSION: The elicited GVHD after allo-HSCT may not accompany effective GVL effects inhibiting leukemic relap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伴活动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GVHD与GVL效应的分离.方法 分析11例接受allo-HSCT后在白血病复发时存在活动性GVHD的患者其原发病、疾病状态、复发时GVHD类型、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疗效及转归等对GVL效应的影响.结果 11例患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其中5例曾行预防性DLI,复发时伴有活动性DLI后GVHD,包括2例Ⅱ度急性GVHD(aGVHD),1例原局限型慢性GVHD(cGVHD)加重+新发Ⅱ度aGVHD,2例广泛型cGVHD;这5例患者复发后,2例行化疗+治疗性DLI,DLI后在广泛型cGVHD反复加重情况下,1例达完全缓解(CR)后再次复发,1例未达CR.另6例患者复发前未行预防性DLI,白血病复发时亦均存在活动性GVHD,包括3例广泛型cGVHD、1例Ⅰ度aGVHD及2例Ⅲ~Ⅳ度aGVHD,复发后行化疗+治疗性DLI,之后2例达CR后再次复发,4例未达CR.结论 allo-HSCT后活动性GVHD不一定伴随可抑制白血病复发的有效GVL效应.  相似文献   

14.
BU-CTX2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BU-CTX2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60例白血病的长期疗效。方法:1994年4月至2000年8月60例白血病患者接受了allo-HSCT,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5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25例。53名供者系HLA完全相合同胞,4名为HLA 1个主要位点不合同胞,3名为HLA完全相合无关供者。用BU-CTX2方案预处理,用环孢菌素A+甲氨蝶呤(54例)或甲泼尼龙(6例)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60例均植活。22例(36.7%)发生急性GVHD,其中CML组为48.0%,AML组30.0%,ALL组则为26.7%。中位随访时间24(9-24)个月,38例仍无白血病生存,22例(36.7%)死亡,其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3例死于急性GVHD,7例死于巨细胞病毒感染,11例死于白血病复发,其中AML3例(15.0%),ALL8例(53.3%)。8例ALL均于移植早期复发死亡。4例ALL长期生存者均发生慢性GVHD。3年无病生存(DFS)率为63.3%),其中CML组为80.0%,AML组70.0%,ALL组则为26.7%。结论:BU-CTX2为AML和CML的有效预处理方案,白血病复发率低,长期生存率高,而作为ALL的预处理方案则白血病复发率较高,提示BU-CTX2不适合作为ALL首选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疗效及治疗相关毒性.方法 观察并分析47例复发难治性ALL患者对allo-HSCT治疗的耐受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总生存率以及无病存活率.其中HLA相合同胞间移植(sib-HSCT)19例,HLA相合的无血缘关系移植(URD-HSCT)18例,单倍型移植(Hi-HSCT)10例.预处理方案:42例采用改良TBI+CY方案,5例采用改良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环孢素(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Hi-HSCT和URD-HSCT加用霉酚酸酯(MMF)及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变(MRD),明确有分子生物学或细胞遗传学复发趋势的患者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移植治疗,出现了不同程度黏膜炎;2例患者在应用CsA过程中有肾功能损害;1例患者发生药物性癫痢.移植后出现Ⅲ~Ⅳ度急性GVHD 7例;慢性GVHD22例;致命性肺部感染9例(包括间质性肺炎3例);出血性膀胱炎4例.有13例患者移植后再次复发.移植后造血重建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第17天.术后有19例接受DLI,6例疾病未再进展.中位随访期43(10~77)个月,预期5年总生存率为49.65%,无病存活率为46.55%.结论 统 allo-HSCT能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ALL,改善其预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移植后复发,其次为致命性肺部感染和重度急性GVHD.DLI可能有助于减少移植后复发.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的骨髓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对8例白血病儿童(1.9岁-9岁)接受父/母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疗效进行了评价。对5例患儿采用了含全身照射(TBI)的预处理方案,它包括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全身照射(Ara-C/CTX/TBI);对另外3例不加TBI,单用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Bu/Ara-C/CY)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措施包括供者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受者接受环孢菌素A(CsA)、氨甲蝶呤(MTX)、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CD25单克隆抗体和霉酚酸酯(MMF)联合治疗。结果显示:8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数大于0.5×109/L的平均天数是16天,血小板数大于20×109/L的平均天数是17天,骨髓植活的直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移植后急性重度GVHD的发生率低,仅1例发生急性肠道Ⅱ-Ⅲ度GVHD(1/8);5例出现慢性GVHD,其中4例为局限性慢性GVHD,1例为泛发性(合并有肺部GVHD)。在180天内无移植相关死亡,期间无致死性严重感染发生,髓系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较快。中位随访33个月(范围7-56月),2例死亡,均死于白血病复发,其中1例移植后22月死于供者源复发。结论:对儿童白血病进行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时采用上述预处理方案和GVHD预防措施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索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缓解状态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的影响。对32例接受allo-HSCT的难治复发性AML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移植前未缓解(NR)17例,完全缓解(CR)15例,比较两组在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白血病复发和无白血病生存率(LFS)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细胞遗传学特征和移植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除NR组中1例移植失败,1例死于重症肝静脉阻塞病以外,其余30例均获得造血重建。NR组与CR组aGVHD发生率分别为47.1%(8例)和33.3%(5例)。在可评估的患者中,NR组9例中5例发生cGVHD,CR组11例中4例发生cGVHD,两组发生aGVHD(P=0.335)和cGVHD(P=0.21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R组治疗相关死亡率(29.4%vs 14.3%,P=0.392)及移植后复发率(42.9%vs 26.7%,P=0.300)较CR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13(1-124)个月,至今NR组和CR组各有6例无病生存,2年LFS两组相近(35.3%vs 40.0%,P=0.267)。对32例患者的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P=0.044)及发生cGVHD(P=0.046)的患者总生存率(OS)显著延长。结论:单中心样本研究结果显示,allo-HSCT是挽救性治疗难治复发性AML的有效手段,移植前NR的患者预后与CR患者相比,allo-HSCT疗效及预后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NR状态的难治复发性AML患者实施allo-HSCT,并通过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产生cGVHD,以期获得长期生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高龄或同时存在不能耐受常规预处理方案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采用一种低强度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12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4例,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MDSRAEB)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10例为HLA完全相合同胞移植,2例为1个位点不相合的同胞移植。预处理方案包括低剂量白消安2mg·kg-1·d-1,共3d,阿糖胞苷2g/m2,1~2次,环磷酰胺1.0g·m-2·d-1,共2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mg·kg-1·d-1,共4d。11例患者采用经GCSF动员的供者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采用单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输注有核细胞数平均为7.19×108/kg,CD34+细胞数平均为2.53×106/kg。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CsA),短程甲氨蝶呤及霉酚酸酯联合方案。采用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STR)分析方法鉴定供者干细胞植入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能耐受此预处理方案,未发生严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的中位时间15(11~17)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15(10~23)d。移植后1个月鉴定植活情况,11例患者均全部转为供者型,1例患者为供、受者嵌合状态。出现aGVHD5例(41.6%),其中Ⅰ度2例,Ⅱ度2例,Ⅲ度1例,aGVH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观察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与副作用。所选供者均为HLA A、B、DR位点与患者完全相同的同胞兄弟姐妹。供者经 2 5 0 μg/kgrhG CSF动员 5天后 ,单采外周血干细胞 1- 2次。 4例白血病病人经过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 ,输入单个核细胞 6.78× 10 8/kg± 1.96× 10 8/kg( 5× 10 8/kg - 8.67×10 8/kg) ,其中CD3 4 为 15 .0 2× 10 6 /kg± 8.93× 10 6 /kg ( 5 .3× 10 6 /kg - 2 4 .2 3× 10 6 /kg) ,用MTX CsA MMF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结果表明 :移植前 2天到移植后 2天白细胞降至最低 ,移植后 11- 17天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 ,移植后 11到 5 5天血小板 >5 0× 10 9/L。 4例中 2例出现aGVHD ,2例出现cGVHD ,2例出现感染。移植后 2 8天复查骨髓显示造血恢复 ,STR位点的DNA检查显示供者细胞生长。结论 :采用改良Bu/Cy方案和用MTX CsA MMF预防aGVHD方案进行PBSCT治疗白血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