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梅毒阳性血清抗TP15、17、47单组分抗体的检出情况并探讨其与梅毒心磷脂反应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建立抗TP15、17、47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梅毒阳性血清,再用苍白密螺旋体颗粒(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确定,同时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测定抗心磷脂反应索阳性滴定度.结果 抗TP15、17、47与常规ELISA的阳性不符合率分别为15.2%,3.3%和5.1%,各组分抗体强度的分布不同;ELISA检测的OD值与TPPA检测时血清的抗体强度无相关性(r=0.073);比较3种抗TP单组分抗体的OD值在RPR阳性和阴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TP15、17、47单组分抗体与ELISA有不同的阳性不符合率,ELISA与TPPA检测的血清抗体强度无相关性;RPR的阳性检出率为47.1%,3种抗TP单组分抗体均为阳性而RPR阳性组OD值低于阴性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凝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的应用价值,制定出结合实际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案。方法同时采用RPR、ELISA、TPP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RPR、ELISA、TPPA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最高,漏诊率为0,特异度也高达98%。结论 RPR、ELISA、TPPA三种方法联合检测是临床工作中梅毒筛查和诊断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联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19年1—12月接诊做病毒筛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对患者进行梅毒抗体ELISA方法检测,筛选出结果呈阳性的726例患者进行TPPA检测及实施RPR测定血清滴度,将三种方法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的762例血清标本中,TPPA(+)、RPR(+)者260例,TPPA(+)、RPR(-)者285例,TPPA(弱反应性)、RPR(-)者33例。TPPA阳性和弱反应性共578例,ELISA法与TPPA法的符合率为75.85%,假阳性率为24.15%(184/762)。结论 ELISA法联和TPPA、RPR方法同时对患者进行梅毒检测,可以避免产生假阳性现象,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保证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治疗,同时便于观察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采用RPR、TPPA、胶体金法和ELISA同时对4241例监测对象的标本进行检测,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分别统计RPR、胶体金法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RPR、胶体金法、ELISA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分别为66.80%、97.27%、98.18%,特异性分别为99.72%、99.43%、99.55%;胶体金法、ELISA与TPPA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法,可用于临床筛查和梅毒感染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梅毒高危人群血清学试验在临床上的检测价值。方法对3395例梅毒高危人群,常规进行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阳性者再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间接血凝试验(TPHA)血清学试验确证。结果 RPR与ELIS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组资料中,RPR阳性394例(11.6%),ELISA阳性808例(23.8%),TPPA阳性792例(23.3%),TPHA阳性780例(23.0%);TPHA阳性者,TPPA和ELISA检查同时阳性;ELISA试验共有17例假阳性,占2.1%;而RPR试验共有4例假阳性,占1.0%;有10例ELISA弱阳性标本,其中8例为TPPA和TPHA确证试验为阳性,而其他2例为确证试验阴性。结论 ELISA敏感性高于RPR,因此有条件时可用高质量的ELISA试剂进行筛查;对于ELISA弱阳性标本,应用TPPA和TPHA试剂确证,可进一步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梅毒是能经血传播的疾病之一。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的血清学初筛试验主要有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两者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相似,但由于RPR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和成本低等特点,更适于大批量献血员样本的筛选,是目前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过筛梅毒患者的检测方法。梅毒确证试 相似文献
8.
吴劲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16-417
目的评估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梅毒诊断和疗效的价值分析。方法对300例梅毒患者、100例非梅毒患者以及50例正常人进行RPR与TPPA进行联合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172例梅毒Ⅰ期患者RPR和TPPA的阳性率分别为83.1%和100.0%,117例梅毒Ⅱ期RPR和TPPA的阳性率均为100.0%,11例潜伏期梅毒的RPR和TPPA的阳性率分别为84.6%和100.0%,100例非梅毒患者的RPR和TPPA的阳性率分别为3.0%和0;50例健康体检者的RPR和TPPA的阳性率均为0。结论 RPR和TPPA都是梅毒诊断快速有效的方法,但是TPPA作为确诊试验特异性和灵敏度均明显要高于RPR,但在对疗效观察价值上RPR则又明显好于TPPA。 相似文献
9.
4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对4种不同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方法 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乳胶凝集试验(TPLA)4种方法对76份可疑梅毒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RPR有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TPPA敏感性稍差;TP—ELISA敏感性最高。结论 TP—ELISA敏感性高,适合大批献血员筛查;TPLA与其他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最高,且操作简便,适合作确认试验。 相似文献
10.
11.
惠州市吸毒人群危险行为及HIV、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惠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为探索与制订该人群的艾滋病(AIDS)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4年新进入惠州市强制戒毒所的所有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其吸毒及危险性行为的情况,同时抽取其3~5 ml静脉血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2 161名吸毒人员,其中以本市户籍的男性青年居多(占70.3%);注射吸毒的占吸毒人员的64.1%(1 386/2 161),其中有共用过注射器的占30.2%(419/1 386);有6.2%(134/2 161)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但只有7.5%(10/134)的人自述每次都能使用安全套,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则有56.0%(75/134);HIV抗体阳性率为1.2%(25/2 161);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3.5%(131/970)。结论惠州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属于低流行,但吸毒人员的相关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应加大宣传干预等工作力度,预防HIV从该人群向多性伴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TP-ELISA和RPR联合检查梅毒抗体的缺陷,探讨解决办法,建立本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TP-ELISA法筛查梅毒,对筛查阳性标本和S/CO值在0.70~0.99范围的疑似标本,进而做RPR、Gold-Labeled和TPPA。结果:TP-ELISA法检出的186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81例,阳性符合率为97.31%(181/186);其中121例RPR阳性,且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65例RPR阴性,TPPA确证60例阳性,5例为阴性。31例S/CO值在0.70~0.99之间的标本中,TPPA阳性8例。结论:TP-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缺陷,应做TP-ELISA、RPR、Gold-Labeled联合检测,进一步用TPPA确证,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吸毒者梅毒感染状况,为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简单抽样或滚雪球法,在广西南宁、新疆喀什和广东东莞抽取995名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抽血,收集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广西南宁、新疆喀什和广东东莞吸毒者的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7.5%、10.4%和9.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南宁吸毒者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女性(OR8.50;95%CI:2.51~28.78;P=0.001);新疆喀什吸毒者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女性(OR7.44;95%CI:1.40~39.57;P〈0.05)、有配偶(OR2.51;95%CI:1.05~6.00;P〈0.05)、低教育程度(OR3.06;95%CI:1.12~8.39;P〈0.05);广东东莞吸毒者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女性(OR4.52;95%CI:1.81~11.28;P=0.001)、有配偶(OR3.96;95%CJ:1.71~9.17;P=0.001)、低收入(OR3.12;95%CI:1.41~6.89;P〈0.01)、注射吸毒(OR2.81;95%CI:1.09~7.24;P〈0.05)。结论目前我国艾滋病传播以性传播为主,吸毒人群高危性行为是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对高危人群实施预防干预措施应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步检测献血者梅毒血清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特异和特异性梅毒抗体血清学方法筛查效果,为采供血机构选择梅毒筛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同时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48235份献血者血液标本做筛查试验,对检出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RPR法阳性率0.21%(103/48235);TP-ELISA法阳性率0.42%(202/48235),2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68,P〈0.01)。经TPPA法确认187份梅毒阳性血标本中RPR法检出阳性率为52.41%(98/187),TP-ELISA法检出阳性率为96.26%(180/187),2法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3,P〈0.01)。111份RPR法阴性、TP—ELISA法阳性血标本,经TPPA法确认为阳性89份;12份TP—ELISA法阴性、RPR法阳性血标本,经TPPA法确认为阳性7份。结论TP-ELISA法梅毒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RPR法,但两法均存在漏检、假阴性或假阳性现象,若同时采用特异和非特异性2种血清学方法进行献血者血液梅毒筛查,可有效减少梅毒经输血传播,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ELISA和TRUST法测定梅毒患者血清中磷脂类抗体,探讨其在梅毒诊断中的不同作用.方法:采用TP-ELISA TRUST和TPPA法对2572受血者进行检测.结果:TP-ELISA阳性36例,TRUST阳性25例,TPPA确诊33例.结论:TP-ELISA法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TRUST.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357例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片试验(RPR)检测。结果357例吸毒人员,HIV感染者8例,感染率为2.24%;梅毒感染者36例,感染率为10.08%。不同性别吸毒人员HI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38),但女性的梅毒感染率却高于男性(P<0.0001)。不同吸毒方式吸毒人员HIV和梅毒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6756,P2=0.8441。吸毒人员中有20.45%的人曾与他人共用过针具,有15.13%的人有过商业性行为,但在商业性行为过程中仅有11.11%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吸毒人员平均年龄为29.4岁,最小年龄为12岁;吸毒人员中深圳本市人口占5.88%,大多数吸毒人员均来自外地。结论深圳市吸毒人员有年龄低龄化和地域外来化的趋势,同时存在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因此,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强化对青少年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F抗体在南京市吸毒人群HCV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为丙型肝炎防治及制定慢性化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EGX-4T-2/HCV-F融合载体表达蛋白HCV-F/GST作为抗原,包被酶联反应板,ELISA间接法检测362例HCV感染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HCV-F抗体,结合其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统计分析HCV-F抗体的分布情况及与HCV感染的关系。结果 362例感染HCV的吸毒者F抗体阳性率为31.5%。通过比较发现F抗体阳性率在性别、吸毒时间、吸毒方式等因素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而F抗体阳性率与年龄、联合感染可能具有一定关联。结论南京市吸毒人群HCV感染者中存在F抗体,其可能与疾病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四川省某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血清抗体阳转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11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招募HIV血清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333人,在队列每6个月随访时调查静脉吸毒人群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队列随访2年,静脉吸毒人群队列保持率和HIV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5.7%和2.53/100人年(95%CI:1.10~3.97),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中,民族(RR=12.42,95%CI:2.72~56.74,P=0.0012)、近3个月共用针头或注射器(RR=4.06,95%CI:1.29~12.81,P=0.0168)与HIV血清抗体阳转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队列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率为4.71/100人年(95%CI:2.59~6.82),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中,女性(RR=4.42,95%CI:1.78~10 99,P=0.0014)与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静脉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新发感染率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控制HIV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9.
The recent resurgence of syphilis among men-who-have-sex-with-men (MSM) and concerns about a potential increase in HIV incidence have sparked public health authorities to search for new approaches to address this converging problem.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s suggest that the Intern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syphilis outbreaks. The experience of this pilot will help the public health community learn more about how to reach targeted online audiences, and will contribute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 aimed at persons who use the Internet to meet sex partne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吸毒者艾滋病和梅毒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95年以来中国艾滋病监测系统病例报告、哨点监测和疫情估计信息,分析吸毒者艾滋病病例报告数量与分布变化情况,吸毒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变化趋势以及吸毒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国吸毒者规模在过去6年中基本保持稳定,艾滋病病例报告中吸毒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从2005年之前的44.2%下降到2009年的25.8%.2009年哨点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吸毒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差异较大,西南地区高东北地区低的态势较为明显.2009年吸毒者哨点HIV抗体平均检出率为6.2%,梅毒为3.7%;注射吸毒者HIV平均感染率为9.2%,梅毒为4.0%.多年监测结果显示,1995-1999年为全国吸毒人群HIV感染的快速增长期,2000年之后注射吸毒者流行进入平台期,最近3年HIV抗体检出率维持在9.0%~10.0%、梅毒检出率在3.5%~4.5%之间波动.结论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吸毒行为仍是中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根据区域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