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与Amplatzer封堵器(美国进口)在经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PDA的206例患者,110例采用国产封堵器,96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分别进行PDA封堵术,对比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和费用等情况。结果国产组109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9.1%),进口组95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9.0%)。两组PDA术前各项临床资料指标、手术和X线曝光时间、封堵成功率及住院天数、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PDA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压及心胸比率降低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总费用国产组明显低于进口组。结论国产PDA封堵器与Amplatzer封堵器相比其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费用低,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2.
国产蘑菇伞形封堵器治疗未闭动脉导管15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评价国产蘑菇伞形动脉导管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即刻和早期疗效.方法15例患者,男4例,女11例,平均年龄23±18(5~65)岁.PDA平均最小直径为4.9(2.5~12.0)min,应用F7~F9长鞘管输送封堵器.结果15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10min动脉造影显示PDA完全堵塞.无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蘑菇伞形动脉导管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术是治疗PD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全组27(男8,女19)例,年龄6~54(24±15)岁,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径为13~28(16±4)mm。封堵后即刻和30min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术后2d,1、3、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及X线平片检查。结果24例成功,3例PDA封堵后判断为有阻力性肺动脉高压,放弃治疗。成功的患者中,14例选用国产PDA封堵器,10例选用国产ASD封堵器。术后即刻降主动脉造影检查示,使用ASD封堵器中,有2例微量残余分流,5例少量残余分流,1例少~中量残余分流;PDA封堵器中,有4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0min,ASD封堵器4例微~少量残余分流,1例仍为少~中量残余分流;PDA封堵器仅2例微量残余分流。1例ASD封堵器治疗术后7h发生溶血,治疗72h溶血无减轻迹象,外科开胸取出封堵器并行PDA结扎术。术后2d,超声心动图示PDA封堵器1例微量残余分流,ASD封堵器5例微量残余分流。随访1~6个月,所有左心内径增大的患者均明显回缩,未发现残余分流和导管再通。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直径≥13mm的PDA是一种安全有效地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大型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直径≥5 mm婴幼儿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大型PDA(直径≥5 mm)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 56例PDA采用Amplatzer或国产先健动脉导管封堵器,3例采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1例采用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成功率为98.3%(59/60),术后1 d超声心动图显示15%(9/60)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残余分流;3例采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患儿术后12月超声心动图示左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结论 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直径≥5 mm婴幼儿大型PD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 Porstmann等应用 Ivalon海绵塞子封堵动脉导管未闭 ( PDA)获得成功以来 ,应用介入疗法封堵PDA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 ,如 Rashkind等伞型封堵器、Sideris钮扣式补片、弹簧圈等。但由于多需较大的传送装置 ,或有残余分流 ,往往仅用于内径较小的 PDA。 1 996年 Masura等 [1]应用 Amplatazer蘑菇伞封堵器封堵 PDA成功后 ,将 PDA可封堵的内径提高到 1 2 mm。 2 0 0 1年我们采用 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封堵巨大窗型 PDA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例 1 :女 ,1 6岁 ,体重 36kg。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 4/6级连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直径≥5mm婴幼儿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型PDA(直径≥5mm)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56例PDA采用Amplatzer或国产先健动脉导管封堵器.3例采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1例采用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成功率为98.3%(59/60),术后1d超声心动图显示15%(9/60)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残余分流:3例采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患儿术后12月超声心动图示左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结论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直径≥5mm婴幼儿大型PD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并发症和手术时间。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79例,同期开胸手术治疗33例,比较两种疗法的主要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结果:介入治疗组技术成功率99%,并发血红蛋白尿1例,全组远期随访均保持优良生存,未成功的1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治疗。开胸手术组全部成功,并发症有: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2例,进行性血胸二次开胸止血1例,手术伤口感染1例,远期随访术后再通1例,肋骨骨髓炎1例,胸痛1例,均再次接受治疗。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优良,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导管国产封堵器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etus arteriosus,PDA)远期随访资料,评价其远期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PDA患儿接受国产封堵器治疗302例,病例均随访至2006年12月,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PDA最窄处直径在2.0~16(4.1±1.3)mm,其中直径超过12mm10例(3.3%)。成功植入4/6~22/24mm大小的封堵器298例(98.6%)。完成了随访244例,随访率为81%,随访时间24~82个月。需要再次接受治疗4例(1.3%),其中接受介入治疗3例(0.9%),包括因残余分流而溶血2例;因封堵器移位接受外科治疗1例(0.3%)。1年和5年无事件发生率为98.0%。残余分流率在1d,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分别为10.4%,3.7%,2.1%,0.8%,0.5%和0。10例巨大PDA应用大型封堵器封堵成功。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小儿PDA远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祁国荣  杨延平 《心脏杂志》2002,14(2):157-159
目的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在高原地区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本组 2 0例 ,年龄 1.5~ 44 (2 2± 14)岁 ,PDA最窄处内径 5~ 14(9± 3) m m,均用 Am 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结果 :19例成功 ,1例严重阻力性肺动脉高压不适宜封堵。术后即刻降主动脉造影显示 15例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 ,4例少量残余分流。 1例术后 1h封堵器脱落入右肺动脉 ,第三小时急诊外科手术关闭 PDA并取出封堵器。 2 4h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封堵 18例患者均无分流 ,随访 2月~ 1.5年 ,无 1例分流。结论 :用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 PDA是高原地区 1种适应性强 ,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33例患儿术前经心超等检查证实为PDA,方法是将封堵器经股静脉途径沿输送鞘管送至降主动脉,再回撤将封堵器腰部卡在PDA最窄处。33例均采用国产封堵器。结果33例介入治疗成功。27例术后无分流,6例术后存在极少量分流。随访1~12个月所有患儿无PDA再通、装置移位或肺动脉狭窄。结论在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PDA封堵术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疗效可靠、价格适中,是目前我国导管治疗PDA的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