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患者90例,对其实施超声检查,与病理检验结果进行比对,掌握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方面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结果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26例,误诊率1.11%;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7例,误诊率0%;输卵管积液患者13例,误诊率1.11%;囊腺肿瘤患者9例,误诊率1.11%;附件炎症患者8例,误诊率3.33%;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7例,误诊率1.11%;囊腺癌患者3例,误诊率0%。超声检验结果总误诊7例,总误诊率7.78%。结论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方面应用超声检查的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检验参考,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促进临床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确诊率的提升,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阴道彩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进行分析与论述。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均有性生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阴道彩超检查,充分借助于超声诊断、病理活检、临床治疗等方式确诊,对比分析阴道彩超检查的准确率。结果:共有75例经手术病理被确诊为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经阴道彩超检查被确诊的患者有67例,超声检查准确率是89.3%,其中共有8例发生了漏诊,分别是2例附件炎、2例输卵管异位妊娠、1例输卵管积液、1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和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结论:经阴道彩超方式诊断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其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同时各项操作比较方便,很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发现双侧输卵管积水10年,阴道排液1月入院。妇检:子宫前位稍增大,双侧附件区饱满。B超示:左附件区囊实性占位,右附件区囊性占位。术前诊断:(双)卵巢肿瘤。术中见左卵巢增大,呈囊实性,与输卵管分界不清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右输卵管呈蜡肠样,质硬,卵巢未见明显异常。行子宫、双附件及部分大网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发现双侧输卵管积水10年,阴道排液1月入院.妇检:子宫前位稍增大,双侧附件区饱满.B超示:左附件区囊实性占位,右附件区囊性占位.术前诊断:(双)卵巢肿瘤.术中见左卵巢增大,呈囊实性,与输卵管分界不清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右输卵管呈蜡肠样,质硬,卵巢未见明显异常.行子宫、双附件及部分大网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报告 14例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治效果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例小囊肿未手术 ,5例囊肿较大行囊肿单纯切除 ;6例肿瘤囊性变行患侧肾上腺切除。结论 :B超和CT是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主要定位诊断方法 ,无症状单纯小囊肿可定期观察 ,有症状较大囊肿及肿瘤囊性变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性占位病变的临床疗效,为肝囊性占位病变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7例肝囊性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32~135 min,平均(69.5±4.5)min.中转开腹4例,中转开腹率为4.47%.住院时间4~21 d,平均(9.5±2.5)d.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定期复查,1例4个月后复发,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腹腔镜治疗肝囊性占位病变有操作简便、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可作为肝囊性占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盆腔占位病变患者63例,均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超声检查,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应用价值,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63例盆腔占位病变患者中囊性占位病变41例,其中盆腔脓肿5例,卵巢囊肿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例,卵巢腺癌9例,卵巢囊腺瘤13例;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22例,其中卵巢癌9例,卵巢畸胎瘤13例;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成像中囊性占位病变多具有均匀的囊壁、信号均匀、边界清晰;囊实性占位病变累及范围较广、形态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均匀。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符合率较高,可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杂性囊性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7年6月~2007年11月收治的37例复杂性囊性肾脏占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复杂性囊性肾脏,发现肾脏占位病变43个。B超以低回声为主病变13个,等回声病变为主17个,高回声病变为主13个;CT诊断Ⅱ类囊性病变24例(26个),Ⅲ类囊性病变8例(12个病变),Ⅳ类囊性病变5例(5个病变);手术18例,其中4例为肾脏恶性肿瘤。随访3~6年,死亡2例,均为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转移。结论:复杂性囊性肾脏占位病变容易出现误诊,B超检查结合CT扫描是其主要诊断方法,Ⅲ、Ⅳ类囊性病变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耳硬化症为内耳骨性囊壁的局限性自行吸收而代以富于血管的新生疏松骨质。该病灶扩展蔓延至镫骨底板、环韧带及卵圆窗(?)时,使镫骨固定,传音受阻。本病发生的原因迄无定论,因而长期以来各家均致力于外科治疗方法的研究,并且取得明显的成就。目前,镫骨切除术已几乎完全取代了治疗耳硬化症聋的其他手术方法。镫骨切除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0T MRI对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2例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临床诊断的盆腔附件区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64层CT进行临床诊断,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3.0T MRI进行临床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经过诊断后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在采用3.0T MRI进行临床诊断后,其确诊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3.0T MRI的方式来进行影像学分析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确诊,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占位的临床特点,评估手术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胰腺囊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见的胰腺囊性占位包括浆液性囊腺瘤(SCNs)?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黏液性囊腺瘤(MCNs)和胰腺假性囊肿?性别?年龄对IPMNs?MCNs和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有意义?血清CEA升高对恶性囊性占位的诊断有意义?平均手术时间为(191 ± 74)min,中位术中失血量200 ml,手术总体并发症为37.1%,胰瘘为最常见并发症(24.2%);再手术1例(1.6%),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中位时间11 d?保留器官胰腺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结论: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胰腺囊性占位诊断,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同样安全?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50岁.以自行扪及下腹包块6 d,于2006年1月5日入院.平素身体健康,月经规则,孕3产3.妇科检查: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子宫左附件可触及一约20 cm×18 cm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好.B超所见:左附件区可见20 cm×16 cm×15 cm液性暗区,包膜完整,内有分隔.子宫直肠陷窝处可见约30 cm×2.5 cm液性暗区,提示:盆腔囊性占位.肿瘤四项:甲胎蛋白3.83 μg/L;癌胚抗原20.87 μg/L;糖类抗原CA-199 4.62 U/ml;糖类抗原CA-125 18.50 IU/L.初步诊断:盆腔囊性占位(左侧卵巢囊肿).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6岁,孕2产1.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半年前在我院妇检发现左侧附件囊性包块,质软,活动度好,右附件区未及异常,未予重视,2011年2月10日因体检发现左附件包块半年,逐渐增大20 d来我院复查,B超检查发现:子宫右后壁实质性占位,大小约42 mm×38 mm×30 mm;左侧附件处囊性占位,大小约70 mm×36 mm×15 mm,较前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囊性占位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囊性占位病变的方法。方法:采用蛇牌硬质内镜治疗15例颅内囊性占位病变,其中蛛网膜囊肿5例,囊性转移瘤2例,血管网织细胞瘤2例,囊性颅咽管3瘤6例,结果:所有病变囊腔缩小,脑组织复位,头痛等症状消失。颅内高压明显缓解。结论: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囊性占位病变有独到的价值,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反应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附件肿瘤误诊为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9例经超声诊断为盆腔包裹性积液的附件肿瘤病史、超声图像特征等,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图像特征进行比较。结果9例经超声诊断为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病例经手术确诊为各种良恶性附件肿瘤。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l例;库肯勃氏瘤1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3例;卵巢恶性梭形细胞肿瘤1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1例;1例左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右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结论对于不典型的附件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进行超声诊断时要仔细观察,加用彩色多普勒,结合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如肿瘤指标如CA125等,一侧卵巢未显示时,应高度警惕是否该侧的囊性占位来源于卵巢,有助于与盆腔包裹性积液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行脾脏囊性占位病变介入硬化治疗与腹腔镜下脾脏囊性占位病变摘除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5例脾脏囊性占位病变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A组18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硬化治疗术;B组17例,行腹腔镜下脾脏囊性占位病变摘除术。结果:18例脾脏囊性占位病变超声介入治疗均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无1例出血、感染、过敏等并发症发生。经半年~1年时间观察,两种治疗,A、B两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均未见复发病例,0%;但术后2年复查,A、B两组各有1例复发,两组间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别(P&gt;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行脾脏囊性占位病变穿刺术创伤小,复发率低,不失为脾脏囊性占位病变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检或活检及临床治疗21例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资料.结果 :21例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其中脾囊肿8例,转移瘤5例,脾脓肿4例,外伤2例,脾血管瘤2例.结论 :CT是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能明确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而且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囊性占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12月收治的74例患有肝囊性占位病变患者的治疗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平均手术时长(70.5±3.5)min.中转开腹的患者有13例,中转开腹率为17%.住院时间为5~23d,平均(10±2.5)d.跟踪随访3~6个月,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结论 腹腔镜在治疗肝囊性占位病变中体现出了很多优点,不但操作方便、恢复快,而且复发率低.可以作为治疗肝囊性占位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空回肠系膜血管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66岁 ,农民。因下腹部逐渐增大 4月 ,发现腹部巨大包块 5d于 2 0 0 1年 5月 2 1日入院 ,病案号 2 5 62 78。既往史 :99年在外院因“右侧浆液性卵巢囊肿蒂扭转破裂出血 ,行次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入院时彩超检查 :子宫体缺如 ,宫颈隐约显示。盆腹腔见一 2 8cm× 14cm× 2 3 .5cm的囊性占位 ,壁薄 ,上界达肝下缘 ,占据整个腹腔。内可见多个条索状光带 ,分隔状 ,囊性暗区透声佳 ,后壁回声增强 ,彩色多普勒未见血流信号 ,考虑包块来自右附件可能性大。因患者既往有“右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病史 ,在外院手术情况不详 ,遂于…  相似文献   

20.
附件肿物是指卵巢、输卵管、卵巢冠生长的肿物 ,可分为囊性、实性、半囊半实性 ,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往附件肿物的治疗均采用经腹手术切口 ,切口长于肿物直径的 2~ 3cm,一般在 7~ 2 0 cm不等 ,以达到完整取出肿物而不破裂的目的。近 1 0年来 ,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开展 ,做到了小切口微创 ,用特制器械腹腔内缩小肿物体积后再取出肿物及瘤壁 ,是附件肿物手术的最佳手术方式。但因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高新技术 ,我国广大基层医院还未完全普及 ,在基层医院手术的病人仍在接受常规手术、切口大、创伤重、恢复慢。我们针对附件的良性肿物做经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