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建立理想的实验性猪慢性冬眠心肌动物模型.方法 体重8~10 kg幼猪开胸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并置入C形缩窄环,饲养2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99mTc-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检查,最后取心肌组织行放射性微球测定心肌血流量、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检测梗死面积和透射电镜组织学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近段完全或接近完全闭塞,闭塞端以远依靠侧枝循环供血.心肌灌注显示左前降支供血区心肌呈放射性稀疏.左前降支供血区域心肌符合已知的慢性冬眠心肌的病理生理学特征:静息状态下室壁增厚率明显下降[(8.2±3.2)% vs (41.3±6.3)%,P<0.01]并对多巴酚丁胺负荷呈明显双相反应,室壁平均心肌血流量和心内膜下心肌血流量显著降低[0.86±0.1 vs 1.05±0.06 ml/(min·g),P<0.05和0.71±0.06 vs 1.15±0.04 ml/(min·g),P<0.01],经检测未发现心肌坏死,透射电镜显示心内膜下心肌细胞肌小节减少,核周有大量小线粒体聚集,核内出现异染色质.结论 在幼猪冠脉左前降支近段置入C形缩窄环并饲养21周后,可成功建立慢性冬眠心肌动物模型,能为深入探讨冬眠心肌的病理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多技术成像对心肌存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磁共振多技术成像对判断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冬眠心肌模型猪6只,于术前、术后2周及5周行MR多技术成像(包括:形态扫描、电影扫描、心肌灌注及心肌活性扫描),判断心肌缺血区及坏死区大小,与病理对照评价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术后2周模型猪左室平均4.2±0.8个节段心肌缺血、平均0.5±0.8个节段心肌变性坏死;术后5周模型猪左室平均3.4±0.9个节段心肌缺血、平均0.3±0.4个节段心肌变性坏死;术后5周的病理提示左室平均3.3±0.5个节段缺血,0.2±0.4个节段坏死。结论:术后5周时左室心肌缺血及变性坏死的范围较2周时缩小,MR多技术成像对判断心肌存活性敏感,但轻度高估了心肌缺血及变性坏死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检测冬眠心肌对于冠心病病人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冬眠心肌的影像诊断技术主要有超声心动图、核医学显像和磁共振成像.综述近年来冬眠心肌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冬眠心肌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冬眠心肌对于冠心病病人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冬眠心肌的影像诊断技术主要有超声心动图、核医学显像和磁共振成像。综述近年来冬眠心肌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和MR评价冬眠心肌及其存活性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通过Ameroid环套扎猪冠脉的左回旋支完成6个冬眠心肌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2、5周进行超声和MR检查。结果:超声显示左室侧后壁运动异常区,在5、10μg/(kg.min)多巴酚丁胺刺激下,室壁运动改善,在20μg/(kg.min)多巴酚丁胺刺激下,有2头猪室壁运动恶化。MR显示2头猪有心内膜下梗死,与病理结果一致,判断的坏死心肌范围术后5周较2周时缩小;有1头猪病理显示缺血而MR灌注成像未见缺血节段。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及MR灌注成像可以识别冬眠心肌,MRI延迟显像高信号可能高估坏死心肌。  相似文献   

6.
心肌活性是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血运重建治疗的意义在于挽救缺血损伤但仍具有活性的心肌。据报道血运重建治疗 (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 )可改善以存活心肌为主的室壁段的心肌灌注及运动功能 ,但不可逆性心肌损害为主的室壁段则无改善。因此 ,有效、准确地评价心肌活性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目前 ,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和MRI已被用于检测存活心肌。其中心脏MRI技术发展迅速 ,在检测心肌活性方面也有诸多进展 ,有的已用于临床 ,有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笔者将MRI技术对心肌活性的评价综述如…  相似文献   

7.
血流灌注异常的心肌获再灌注后,收缩功能障碍的心肌节段可逐渐恢复功能,可恢复的心肌被称为"存活心肌".由于心肌血运重建术后可使受损的左室功能得到改善,并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故术前对存活心肌的评价尤其重要.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可评价心肌的功能、灌注、心肌细胞膜功能和代谢;判断存活心肌的有无;量化存活心肌的多少;并有望识别存活心肌中的心肌顿抑和心肌冬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作冬眠心肌的实验性动物模型 ,用于评估各种影像学方法鉴别冬眠心肌的价值及其他相关临床研究。方法 中华小型猪 1 3只 ,全麻下左侧开胸 ,于回旋支近心段放置可进行性缩小的环缩环 ,30~ 50d后行MR电影检查 ,分别在静息及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5μg·kg- 1 ·min- 1 )负荷实验下观察左室各节段运动变化并计算其运动积分 ;同时在静息和硝酸异山梨酯负荷下完成核素(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随后处死动物行电镜取材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染色。结果 实验动物中 3只于术中、术后 3d及 2周死亡 ,其余 1 0只 30d后仍存活。其中 7只动物在静息下MR电影示左室侧壁及后下壁运动丧失或减弱 ,但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时 ,相应的节段运动增强。 6只动物在静息下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显示相应的心室节段心肌灌注明显或严重降低 ,应用硝酸异山梨酯介入后心肌显像均有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电镜检查则提示缺血区有不同程度的存活心肌。结论 采用环缩环能够在动物模型中复制低血流灌注的冬眠心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缺血心肌灌注以及局部心肌的存活情况. 方法 制备成功的10只猪心梗模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72 h及1周行MRI心肌首过灌注检查,MRI检查完后处死实验猪,行TTC染色及病理检查.结果 符合实验研究10只猪术前MRI心肌首过期灌注未见灌注减低或缺损,术后8只见心肌灌注缺损和减低,灌注缺损区其灌注曲线未见明显的灌注峰,在正常心肌灌注峰值时间为低灌注表现,后期曲线呈逐渐上升表现;灌注缺损周围心肌其灌注曲线峰值信号强度低于正常侧壁和下壁心肌(P<0.05);灌注曲线峰值时间较正常侧壁和下壁心肌延迟(P<0.05).灌注缺损区TTC染色及病理均可见心肌坏死,灌注减低区见间质局灶水肿、心肌纤维水肿变性. 结论 MRI心肌首过灌注成像结合灌注曲线分析可以评价心肌活性和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0.
MRI评估心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梗塞后心肌活性的诊断是为了评估血运重建后梗塞心肌功能恢复的可能性。MRI提供了多种评估心肌活性的方法。测量舒张期室壁厚度是一种易于操作的方法,这种方法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只有在梗塞4个月后才能使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对预测室壁运动的恢复情况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其仅适用于单一节段的心肌功能障碍且心功能只有轻度下降的病人。延迟增强可直接显示坏死心肌和疤痕组织。通过判断坏死心肌延迟增强后的透壁程度,能够精确判断心肌舒缩能力恢复的可能性。首过灌注显示微血管阻塞,延迟增强能提供有关病人心肌活性及预后的信息。代谢成像技术,例如31^P和23^Na磁共振波谱可提供有关心肌梗死机制及活性方面进一步的信息。综述MRI评估心肌活性的方法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MRI表现与病理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0.5TMR仪,实验研究缺血脑卒中超急性期MRI表现扩期病理学基础。为临床治提供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实验组16只家兔,采用改良O‘Brien法闭塞一侧MCA制作动物模型。手术对照组4只。应用0.5TMR仪行轴位T1WI/SE,T2WI/TSE扫描。兔脑切片HE染色史镜下观察缺血区神经元形态改变。结果:MCA=O后最早出现缺血区T2WI/TSE高信号表现为2小时30分钟。3 ̄4小时64.  相似文献   

12.
MRI评价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时间特征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利用MRI研究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规律.材料和方法:建立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雄性新西兰白兔,被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8只,为空白对照组;B组24只,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40只,为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改良颈内动脉线栓造模方法,用导丝置入颈内动脉,阻闭左侧大脑中动脉,于阻闭2h后抽出导丝,恢复再灌注,于再灌注后0h、1h、3h、6h、12h、24h、3d、7d(均n=5)对实验动物进行行为评分、M RI及形态学评价.结果: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M RI上未见异常信号,缺血再灌注组表现在MCA供血区T2WI、DWI出现高信号,并随缺血再灌注时间有逐渐增大趋势,3d后T2WI、DWI高信号范围有所减小.TTC染色异常的部位与DWI所显示的区域一致.增强T1WI显示缺血6h内缺血半球有对比增强.结论:应用M R影像学方法可对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开放及脑水肿进行动态时间评价,为脑缺血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适于MRI研究的脑干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适于MRI研究的脑干胶质瘤模型.材料与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在Fischer 344大鼠脑干内接种F98胶质瘤细胞.接种后观察大鼠的生存期并进行生存分析.接种后采用MRI及病理学方法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接种成功率为100%,生存分析表明接种后大鼠多数于14 d左右死亡.接种后6 d,MRI即可检测出肿瘤生长.随着接种时间延长,肿瘤体积增大.MRI测量的肿瘤体积与组织学标本测量的体积不完全一致,但明显相关(r=0.94,P<0.01).病理学显示该肿瘤模型具有胶质瘤的病理特点.结论该胶质瘤模型成瘤率高,成瘤快,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是适合MRI研究的理想模型.细胞接种后10~14 d是最佳的研究时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同种移植技术建立Wistar大鼠肝细胞癌模型,并初步探讨其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将CBRH-7919大鼠肝癌细胞注入免疫抑制的2只6周龄Wistar大鼠皮下,14d后将生成的瘤块移植到免疫抑制的33只实验组大鼠肝内。肝内瘤块移植后第5、10、15、20、25d分别取相应时间点实验组全部存活大鼠及随机抽取的1只对照组大鼠行磁共振成像并进行影像分析,然后处死动物,取实验组肝内肿块及对照组肝组织做常规病理检查。结果24只大鼠造模成功,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成功率为72.73%。接种10d后19只大鼠的肝内瘤灶均被MR平扫检出,呈稍长或等、稍长混杂T1信号,均匀或不均匀稍长、长T2信号。结论通过免疫抑制同种移植技术可建立Wistar大鼠CBRH-7919原位肝细胞癌模型。该种建模方法操作简便,易于重复,移植成功率高,实验周期短,肿瘤MRI表现与人类肝细胞癌信号特点相似,是一种较理想的适合于肝癌影像学评价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稳定流动状态下磁共振信号强度与液体流速关系,为横窦血流量测定提供适当方法.材料和方法:在实验水模上放置内径3.4mm塑胶管,用高压注射器以不同的流量向管道内注入水,流量的变化范围从0.1~1.6ml/s.用1.5T超导磁共振仪单个无门控2D PC序列进行扫描,对液体磁共振信号强度和管道内实际流速采用相关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磁共振信号强度(y)和液体速度(x)呈明显线性关系,y=68.914x 357.206,R2=0.998.结论:相位对比法是一种有效的流量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型磁共振成像仪用于动物实验成像扫描参数的优化。材料和方法:利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对不同部位接种的52只兔VX2肿瘤模型进行常规自旋回波(T1WI,T2WI)及梯度回波扫描,并进行Gd-DTPA和铁剂增强扫描,比较各种序列图像质量并比较不同部位肿瘤/组织对比信噪比。结果:T2WI和增强扫描可以提供较好的肿瘤病灶的组织对比显示。结论:选择适当的成像参数可以在临床型磁共振成像仪上获得较好的动物图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适合MRI评价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51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3)、假手术组(n=8)和再灌注组(n=40).应用导丝造成大脑中动脉血供阻断(MCAO)2 h,于再灌注各时间点对动物进行行为评分、MRI及形态学评价.结果:再灌注组表现为左侧大脑半球颞顶叶及外侧基底节区域T2WI、DWI高信号,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大,3天后减小.结论:采用该方法能够建立适合MRI评价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利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2005,20(9):818-821
目的: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I表现。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日本大白兔20只,高脂饮食喂养3~5个月。于2个半月开始,每月对实验兔的主动脉行MRI扫描。选择T1WI、T2WI及T2WI/FS序列,并对3只家兔行增强扫描。依照病变的进展情况处死兔子,制作主动脉的病理切片。结果:MRI发现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兔子有6只(阳性率32%),其余13只动物(68%)MRI未见明显异常。正常兔子血管壁在MRI上呈中等到稍低信号,边缘光整。6只家兔于3个半月时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在SET1WI和FSET2WI上表现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不强化呈稍低信号;病理上表现为脂质条纹。于4个半月时MRI显示斑块明显增厚,病理上显示仍为脂质条纹。第5个半月时发现有纤维斑块形成,斑块于FSET2WI/FS序列上表现为内部呈稍低信号、表面为弧形线样高信号,镜下可见斑块表面纤维帽形成及其大量的泡沫细胞、细胞外脂质及基质。结论:MRI多种序列的综合应用能显示动物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其成份的判定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兔冬眠及梗死心肌的延迟增强磁共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及梗死心肌的延迟增强磁共振表现。材料和方法:建立兔冬眠及梗死心肌模型,利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对兔冬眠心肌组、梗死心肌组及正常对照组模型进行延迟增强磁共振扫描,分析各组的延迟增强磁共振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读片观察仅梗死心肌组可见延迟强化,MRI机器测量结果显示梗死心肌组及冬眠心肌组均较正常心肌延迟增强信号明显升高,但梗死心肌组较冬眠心肌组延迟强化更加明显。结论:梗死心肌及冬眠心肌延迟增强磁共振扫描均有延迟强化,但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可资鉴别;定量测量延迟增强信号可帮助判断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20.
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大小、透壁程度、左室功能参数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9例发病3~7天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MRI及心电图(ECG)检查。采用1.5T磁共振仪,行常规电影MRI后,以4ml/s的流率静脉注射Gd-DTPA0.1mmol/kg体重行首过灌注成像,随后以2.5ml/s的流率静脉注射Gd-DTPA0.1mmol/kg体重,延迟5~10min后行延迟增强成像,所用对比剂总量为0.2mmol/kg体重。在短轴像上根据16段心脏模型分别评价每例患者的梗死部位、受累段数、梗死质量、梗死百分比、透壁程度及左室功能参数,分析急性期ECG。结果4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1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其中包括4例右室心肌梗死)均清晰显示。透壁心肌梗死12例,非透壁心肌梗死7例。受累段数平均为3.1±1.8,梗死质量平均为(8.8±7.5)g,梗死百分比平均为(7.9±6.4)%,射血分数平均为(54.1±15.4)%,每搏输出量平均为(57.6±15.0)ml。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MRI检查安全、可行,可客观显示梗死情况,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