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总结内窥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术前腹腔镜通液情况,将17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近端梗阻组48例(69条),中远端阻塞组45例(88条),输卵管积水组42例(79条),输卵管与周围粘连闭锁组40例(79条)。均行宫腹腔镜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四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复通成功率分别为95.65%、97.73%、97.47%、96.21%。17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术后一年内妊娠76例,妊娠率43.4%。结论妇科内窥镜下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疗效显著,可明确输卵管阻塞情况,并有效疏通输卵管,近期妊娠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宫腹腔联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5月行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6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宫腹腔镜联合诊治60例输卵管性不孕,共116条输卵管,输卵管完全阻塞由术前59条(50.86%)下降至术后29条(33.62%);输卵管不完全阻塞由术前52条(44.83%)下降至术后39条(33.62%);输卵管通畅由术前5条(4.31%)上升至术后46条(39.66%)。术后随访1年,本组60例患者宫内妊娠22例,宫外孕1例,妊娠率38.33%,输卵管完全阻塞和结扎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15例,妊娠率总计63.33%。结论: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明确判断输卵管性不孕,在输卵管通畅的基础上可直视盆腔全貌,并可进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近端输卵管阻塞病人采用中药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疗法的临床疗效,得出该类型不孕症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受孕人数、宫外孕人数和不孕患者DSHSG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300例不孕症患者:中药治疗组受孕30人、选择性再通组受孕41人、中西医联合疗法受孕62人.结论:此类患者使用该中西医联合疗法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行气散结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医活血化瘀、行气散结方法随证加减,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127例。结果治愈67例,好转3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80.31%。结论活血化瘀、行气散结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明显改善其通透性和活动性,提高患者受孕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在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位医生对64例不孕患者术前HSG图像的判读与宫腹腔镜手术所见资料. 结果 共124条输卵管纳入分析,HSG诊断与宫腹腔镜检查结果的总符合率为70.8%,其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总敏感度为65.5%,特异度为76.2%.HSG诊断输卵管通畅、积水及阻塞的符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或继发不孕、有无手术史、输卵管周围有无粘连对HSG诊断符合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 结论 HSG是输卵管性不孕有价值的筛查手段,尤其适合原发不孕、无手术史及输卵管周围无粘连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在不孕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0例原发不孕 (原发组 )和 63例继发不孕患者 (继发组 )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 ,记录子宫腔内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 ,术后两组的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 ;对宫腔内异常情况可明确诊断、及时处理。结论 :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口插管通液对子宫及输卵管因素所致的不孕症患者的诊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并总结治治疗措施。方法对86例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原因依次为:输卵管梗阻,盆腔粘连,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纤维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腔粘连。其中流产1次45例,2次26例,3次12例,4次以上3例。结论输卵管阻塞、盆腔炎,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纤维化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是导致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与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是否规范、技术是否熟练及术后保健措施是否得当有关。应做好避孕宣传工作,减少人工流产手术率。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熟练进行手术操作,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卫生保健,是减少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不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联合宫腔镜、腹腔镜对输卵管不孕的诊治效果. 方法对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输卵管阻塞不孕62例124条输卵管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 结果 62例中双侧输卵管通畅11例22条占17.7%(22/124),一侧输卵管通畅8例8条占6.5%(8/124),输卵管间质部、峡部阻塞40条占32.3%(40/124),输卵管积水54条占43.5%(54/124).碘油造影与腹腔院诊断输卵管梗阻符合率75.8%(94/124).宫、腹腔镜下对40条间质部、峡部阻塞的输卵管行插管,成功30条,穿孔5条,失败5条.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分离、造口术54条. 结论对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的输卵管阻塞不孕,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有一定价值,诊断及治疗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史对后期继发性不孕相关因素及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因特发性不孕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中存在剖宫产史的病例65例作为研究组,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同期入院的非剖宫产后特发性继发不孕患者65例为对照组。症状指标包括异常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痛及痛经情况;结局指标包括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中不孕相关因素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中异常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痛、痛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9%vs.4.6%;15.4%vs.4.6%;30.8%vs.15.4%;P均0.05);除研究组盆腔非附件区粘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外(36.9%vs.3.1%;P0.05),两组宫腔粘连、附件区粘连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和输卵管通畅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宫腔异常除剖宫产瘢痕缺陷外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70%~80%自然妊娠发生在术后半年内。结论单纯剖宫产史并不增加输卵管因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等常见继发不孕相关因素的发生率,亦不降低自然生育力。  相似文献   

10.
输卵管导管介入技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育六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开展 ,在诸多与之相呼应的新技术中 ,输卵管导管介入疏通技术为输卵管阻塞不育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自 1 998年 9月至 1 999年 7月 ,我们对 6例因输卵管阻塞不育患者进行了输卵管导管介入技术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我院不育门诊诊治输卵管阻塞患者 6例 ,年龄为 2 2~ 3 6( 2 4.72± 2 .5 3 )岁。原发不孕 3例 ,继发不孕 3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均为双侧输卵管近端阻塞 ( 4例峡部 ,2例间质部 )。2 .方法 :患者于月经干净 3~ 7d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透明质酸钠凝胶与松解液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55例,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使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30mL,对照组使用松解液30mL。比较两组术后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卵管通畅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阻塞情况比较,治疗组阻塞率为0,对照组为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妊娠情况比较,治疗组宫内妊娠率60.7%、异位妊娠率7.1%,对照组宫内妊娠率33.3%、异位妊娠率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治疗组通畅率75.0%、通而不畅率14.3%,对照组通畅率44.4%、通而不畅率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损伤,预防术后粘连,提高患者宫内妊娠率,降低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22例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与手术,视术中情况行粘连松解术、输卵管造口术或输卵管伞端成形术,经宫颈再通液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122例不孕患者中输卵管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共239条输卵管,112条阻塞,术后42条通畅,手术成功率39.25%(42/107)。结论:输卵管因素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腹腔镜手术成功率高,对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52例,利用宫腔镜直接观察子宫腔内膜及输卵管开口,在直视下行输卵管插管回压推注美蓝和疏通液体,同时在腹腔镜下行盆腔粘连松解、输卵管造口、内异病灶电灼术。术后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随访受孕情况。结果:52例患者,输卵管复通有效率为74.5%。治疗后受孕率32.7%。结论: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可大大提高输卵管阻塞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在持续性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中,息肉大小、数目及位置等因素对术后自然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妇产生殖中心就诊的持续性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及术后自然妊娠情况,并分析息肉单复发情况、单发息肉大小、息肉位置及不孕类型对术后妊娠的影响。结果 (1)所纳入研究对象中,单发息肉者106例,多发息肉者60例;按不同息肉数目分组中,单发息肉组术后自然妊娠率(28.30%)略低于多发息肉组(40.00%),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发息肉患者中,息肉大小≤1 cm的41例,息肉大小1~2 cm的47例,息肉≥2 cm的18例;按照不同息肉大小分组中,与2 cm组比较,≥2 cm组术后自然妊娠率显著升高(P0.05)。(3)按照不同息肉位置的分组中,息肉在输卵管开口部者术后自然妊娠率高于其他部位,与子宫前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发息肉多位于子宫后壁。(4)166例患者中,原发不孕82例,继发不孕84例;按照不孕类型分组中,原发不孕组和继发不孕组术后自然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与息肉大小、位置有关,尤其是与输卵管开口部位的息肉关系密切;而与息肉数目、不孕类型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医用几丁糖预防输卵管疏通术后粘连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因阻塞性输卵管不孕的患者行官腔镜一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几丁糖组(20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作单纯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几丁糖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结合医用几丁糖防治输卵管疏通术后再阻塞。结果术后12个月内,几丁糖组妊娠率为65.0%(13/20),对照组妊娠率44.0%(11/25),两组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几丁糖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97.5%(39/40)高于对照组82.0%(41/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再通术后应用医用几丁糖能较有效地防止输卵管再次炎症阻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整形术治疗输卵管扭曲性不孕的临床价值及输卵管扭曲程度与术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因输卵管不孕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的患者237例,其中65例为单纯性输卵管扭曲引起的不孕,术后3~24个月追踪随访其妊娠情况,分析输卵管扭曲程度对术后妊娠的影响。结果 65例单纯性输卵管扭曲的患者术后妊娠40例,其中宫内妊娠37例,异位妊娠3例;其中32例为术后6个月内妊娠,占妊娠人数的80%。"V"型扭曲组与"W"型扭曲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67.4%及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39.1%及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是输卵管扭曲性不孕症治疗的有效方式,特别对输卵管"V"型扭曲的继发不孕患者修复整形术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女性不孕症患者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检查后1年内自然受孕率。方法对1 068例女性不孕患者行HSG检查后1年内进行随访,根据检查结果区分:A组:双侧通畅;B组:双侧阻塞;C组:一侧通畅,另一侧阻塞;D组:一侧通畅,另一侧不全阻塞;E组:双侧不全阻塞;F组:一侧阻塞,另一侧不全阻塞;G组:至少有一侧积水或粘连。比较不同输卵管检查结果的自然妊娠率。结果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及双侧输卵管不全阻塞的自然妊娠率与双侧通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G术后2~5个月累计自然妊娠率最高,波动在15.3%~19.0%;6~7月居中(7.3%~9.2%);8~12月最低(0.6%~2.5%)。HSG术后第8个月起,自然妊娠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P0.05)。结论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或双侧输卵管不全阻塞仍可期待自然妊娠。对以上患者HSG检查后超过8月仍不孕,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双侧输卵管阻塞患者应积极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经阴道子宫输卵管造影(HyCoSy)在子宫输卵管源性不孕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在本院就诊的疑似输卵管源性不孕的患者共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进行HyCoSy和腹腔镜通染液诊断(LSC)。以腹腔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其中确诊为输卵管源性不孕的患者共82例,非输卵管源性不孕的患者104例。比较HyCoSy与LSC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通过计算Kappa数值分析HyCoSy和腹腔镜诊断一致性。并对患者HyCoSy检查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 HyCoSy对子宫输卵管源性不孕诊断的敏感度为84.15%(69/82),特异度为95.19%(99/104),阳性预测值93.24%(69/74)和阴性预测值为88.39%(99/112);HyCoSy与LSC对输卵管源性不孕(χ~2=2.720,P=0.099)以及非输卵管源性不孕(及输卵管通畅性)(χ~2=1.935,P=0.175)的诊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检测方法对输卵管源性不孕以及输卵管通畅性的Kappa值分别为0.802和0.881,表明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较好。术后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自行缓解。结论经阴道HyCoSy检测与LSC检测在输卵管源性不孕及输卵管通畅性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微型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检查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检查对不孕症的诊治效果. 方法对53例原发性不孕症(原发组)及79例继发性不孕症(继发组)患者施行微型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手术,观察患者的腹腔与宫腔病理、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盆腔粘连、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宫内膜炎、宫内膜息肉是不孕症常见病因.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通而不畅或一侧通畅、双侧阻塞的病例, 原发组分别为35.8%、47.2%、17.0%,继发组分别为35.4%、41.8%、22.8%.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病例均较术前明显增加 (P<0.01).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型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检查能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不孕症的诊治效果,微型腹腔镜使手术更加微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回顾性方法探讨妇科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以2002年1月~2008年6月88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患者均先后有两次手术史,观察组20例于术前30min使用头孢他啶1g,术后使用头孢他啶1g,q12h,共3次;对照组68例为术后使用头孢他啶1g,q12h,共8次;比较两次手术中盆腔情况的变化。结果比较两种不同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对盆腔内粘连及输卵管病变的影响,发现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与术后使用抗生素对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盆腔粘连的再次发生和输卵管病变无影响,抗生素使用时间短,可减少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故应在不孕患者的复孕手术中提倡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