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41例实施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缓解情况.结果 对本组4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9.6个月(6~21个月).95%的患者术后糖化血红蛋白<7%,不需任何降糖药物.78%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6%.空腹血糖从术前的(9.7±0.4) mmol/L降至术后的(6.2±0.3)mmol/L(P<0.01);糖化血红蛋白从术前的8.1%±1.4%降至术后的5.8%±0.6%(P<0.01);餐后2h血糖从术前的(13.6±0.7) mmol/L降至术后的(10.6±0.2) mmol/L(P<0.01);Homa-IR从术前的4.8±1.3降至术后的1.2±0.4(P<0.01);空腹C肽从术前的(3.3±1.7) ng/ml升至术后的(4.9±0.2) ng/ml(P <0.01);空腹胰岛素从术前的(10.2±1.4) mlu/L升至术后的(15.6±0.7) mlu/L(P <0.01)L;甘油三酯从术前的(3.1±0.5) mmol/L降至术后的(1.9±0.4) mmol/L(P <0.01);高密度脂蛋白从术前的(1.2±0.2) mmol/L升至术后的(1.9±0.8) mmol/L(P <0.01);低密度脂蛋白从术前的(3.5±0.3)mmol/L降至术后的(2.4±0.6)mmol/L(P<0.01).7例合并高血压患者中3例的血压得到控制.78%(21/27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得到缓解.53%(8/15例)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得到改善.结论 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糖控制程度对脊柱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 FJOA)发生及等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诊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86例, 根据入院时是否确诊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21例和非糖尿病组165例,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糖尿病组记录糖尿病病程, 连续3 d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峰值, 通过血生化结果评估血浆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 根据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 将患者分为血糖理想(HbA1c<6.5%且空腹血糖<6.1 mmol/L)、良好(6.5%≤HbA1c≤7.5%或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不佳(HbA1c>7.5%且空腹血糖>7.0 mmol/L)三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腰痛程度, 按Pa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后不同吻合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毕Ⅰ式组26例,毕Ⅱ式组24例,Roux-en-Y组16例。检测并对比3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空腹及负荷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结果:术前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 h血糖、OGTT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相当(P>0.05)。术后3个月,毕Ⅱ式组、Roux-en-Y组糖尿病治疗缓解率分别为66.67%、87.50%,均高于毕Ⅰ式组(19.23%,P<0.05),OGTT空腹血糖、OGTT 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均低于毕Ⅰ式组(P<0.05)。结论: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毕Ⅱ式、Roux-en-Y吻合术可降低患者血糖,Roux-en-Y吻合术较毕Ⅱ式降低血糖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骨折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对骨折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1例接受手术的DM骨折的血糖调控和并存疾病的术前诊治,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结果:DM骨折术前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到目标值(空腹血糖6.0~8.0 mmol/L,餐后血糖8.0~11.1 mmol/L),发现DM骨折患者14例有并存病,15例存在并发症,通过术前对症及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大多能耐受手术,手术切口甲级愈合90%,发生局部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1例,股骨头坏死2例,出现1例术后肺感染.结论:有效的平稳控制患者的血糖,合理的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疾病,严格控制感染,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和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治疗合并肾衰竭代偿期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肾衰竭代偿期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诺和灵M30R和瑞格列奈控制血糖,共12周.检测其生化指标.结果:瑞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下降(1.89±1.05)mmol/L,餐后2 h血糖下降(2.31±1.27)mmol/L,糖化血红蛋白Alc下降(1.17±0.35)%;诺和灵M30R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下降(1.95±1.12)mmol/L,餐后2 h血糖下降(2.37±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Alc下降(1.21±0.4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HbAlc,而且安全性和依从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检验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糖化血红蛋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糖mmol/L(8.96十-4.94)糖化血红蛋白%(9.76+-2.68);正常对照组血糖mmol/L(4.42十-0.83)糖化血红蛋白%(5.37+-0.58).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呈正相关(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能反应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龚海英  杨华 《护理学杂志》2007,22(17):27-28
目的 探讨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于三餐前即时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中效人胰岛素,患者自行注射和监测血糖.结果 治疗2个月仅3例次发生低血糖,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将葡萄糖(5.34±0.45)mmol/L、2小时血浆葡萄糖(7.03±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A1(6.71±0.65)%、血糖达标控制时间(6.69±1.12)d.结论 门冬胰岛素疗效好、安全,对患者建立有效通畅的随访制度,加强疾病知识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等,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丽芳  熊翠  万青 《护理学杂志》2013,28(15):42-43
目的 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2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采用3C方案监测和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20例患者于入院第6天开始空腹血糖逐渐控制在6.5~8.6 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2.8 mmol/L;尿酮均转阴;住院15~25 d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空腹血糖控制在5.8~10.4 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3.7 mmol/L,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现象.结论 3C方案可安全用于脆性糖尿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gastric bypass surgery,LGBP)治疗非重度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实施LGBP的200例非重度肥胖T2DM[25 kg/m2≤术前体重指数(BMI)<35 kg/m2]患者,监测其术前、术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GBP术后1年空腹血糖由术前的(8.95±0.52) mmol/L降为(6.01±0.31) mmol/L,餐后2 h血糖由术前的(15.55±1.30) mmol/L降为(9.02±0.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由术前的(8.23±0.37)%降为(5.35±0.45)%,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餐后血糖下降比空腹血糖快、显著,空腹C肽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LGBP治疗非重度肥胖T2DM近期疗效明显,术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的改善不同步,预示其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LGBP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58例患者进行腰椎L2~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其中非糖尿病绝经后妇女31例,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7例,并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合年龄、病程、绝经年限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9.71±3.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9±1.38、甘油三脂2.25±1.37mmol/L、低密度脂蛋白2.82±0.86mmol/L较对照组非糖尿病绝经组空腹血糖5.60±1.03mmol/L、糖化血红蛋白4.55±0.64、甘油三脂1.31±0.94mmol/L、低密度脂蛋白2.26±1.10mmol/L显著增高(P0.05);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Neck、Ward三角区、Troch的骨密度分别为0.78±0.11g/cm2、0.50±0.14g/cm2、0.59±0.08g/cm2均低于对照组的0.89±0.06g/cm2、0.62±0.08g/cm2、0.71±0.11g/cm2,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椎骨密度0.83±0.11g/cm2与正常人0.86±0.14g/cm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女性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也高于未合并糖尿病人群,早期筛查血糖及骨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10~12 d,术后3 d患者肛门排气进流质饮食,术后6 d进半流质饮食,术后9 d进普通饮食.2例患者术后5 d内每天静脉注射胰岛素,5 d后未再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物,出院时空腹血糖4~5 mmol/L;其余4例术后7 d内静脉注射胰岛素,出院后改用口服降糖药,3个月后空腹血糖4~6mmol/L,予停用降糖药,提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糖,术后加强血糖监测、胃管护理、营养支持、预防切口感染,注重出院指导和随访,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禁食期间使用胰岛素泵调控血糖的水平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情况。方法 对52例胃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26例,实验组为26例,分别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和胰岛素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两种不同途径调控血糖。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糖为5.56±1.70 mmol/L,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发生率15.4%(5例),对照组空腹血糖为7.17±1.98mmol/L,,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发生率34.5%(9例),2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控制血糖水平稳定,胃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禁食期间严密监测血糖值及根据血糖值应用胰岛素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调控血糖较平稳安全,减少病人局部注射次数,减轻疼痛,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收治的1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第11天出院,出院后30 d门诊随访,一般情况尚可,停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空腹血糖6.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9%。结论:早期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Roux-enY胃转流术可实现肿瘤与代谢疾病的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刘晓宇 《中国骨伤》2002,15(1):41-42
1993年1月到1999年5月我们手术治疗60岁以上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37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治疗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1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69.3岁.骨折类型:粗隆间骨折14例、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髁及髁上骨折3例、踝关节骨折5例、骨干骨折3例. 糖尿病与合并症:本组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大多数入院前未诊断糖尿病及行饮食控制,未行正规治疗.病史最长23年,术前空腹血糖最高为24.26mmol/L,餐后血糖最高为26.7mmol/L,尿糖(++++).合并高血压9例,肾功能不全4例,脑血栓5例,心功能不全2例,酮症酸中毒2例(尿酮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Roux-en-Y胃肠道重建对非肥胖件糖尿病胃癌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非肥胖性糖尿病胃癌患者57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其中35例行Roux-en-Y胃肠道重建,22例行Billroth Ⅰ式胃肠道重建.观察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变化,并检测口服葡萄糖后2 h血糖、胰岛素和C肽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两组各检测指标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体质量指数变化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Roux-en-Y胃肠道重建组空腹血糖为(9.3±0.9)mmol/L比(7.2±2.1)mmoL/L比(7.1±0.8)mmoL/L,P=0.000;糖化血红蛋白为(9.2±1.2)%比(7.3±1.2)%比(7.2±1.1)%,P=0.000;空腹甘油三酯为(3.21±0.88)mmoL/L比(2.12±0.97)mmol/L比(2.02±0.09)mmol/L,P=0.000;空腹总胆固醇为(6.4±1.9)mmol/L比(4.3±1.0)mmol/L比(4.1±1.0)mmol/L,P=0.000;空腹低密度脂蛋白为(3,61±1.05)mmol/L比(2.77±0.68)mmol/L比(2.71±0.18)mmol/L,P=0.000;2 h血糖为(17.6±2.5)mmoL/L比(12.1±1.9)mmoL/L比(11.6±2.3)mmol/L,P=0.000,含量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1).空腹胰岛素为(98±11)pmol/L比(120±9)pmoL/L比(122±8)pmol/L,P=0.000;空腹C肽为(0.21±0.08)mmol/L比(0.30±0.01)mmol/L比(0.30±0.01)mmol/L,P=0.000;空腹高密度脂蛋白为(1.08±0.10)mmol/L比(1.61±0.34)mmol/L比(1.62±0.09)mmol/L,P=0.000;2 h胰岛素为(410±19)pmol/L比(446±19)pmol/L比(459±18)pmol/L,P=0.000;2 h C肽为(0.87±0.17)mmol/L比(1.22±0.14)mmol/L比(1.19±0.15)mmol/L,P=0.000.Billroth Ⅰ式胃肠道重建组糖化血红蛋白为(9.2±1.2)%比(8.4±1.6)%比(8.3±1.1)%,P=0.046.结论 Roux-en-Y胃肠道重建术可改善非肥胖性糖尿病胃癌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且与体质量指数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诺和锐30治疗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空腹血糖(FPG)>11.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2hPG)>14mmol/L的3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和锐30特充治疗2个月,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搪(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重指数(BMI)、餐后2小时血糖(2hPG)、餐后z小时胰岛素(2h-INS)、餐后2小时c肽(2h-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FINS/FPG比值的变化.结果:36例患者血糖选标时间为(8.5±1.2)d.治疗后FPG、2hPG、HbAlc、TC、TG、LDL-C、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HDL-C、F-INS、2h-INS、F-C、2h-C、HOMA-IS、FINS/FP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BMI稍有增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尽早使用诺和锐30,严格控制血糖,将有助于保护B细胞功能,延缓B细胞功能衰竭,间接改善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17.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Norland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22例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2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腰椎L2-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测定,并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合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9.89±3.2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4 ±1.43、甘油三脂2.27±1.4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88±0.91 mmol/L较正常对照组空腹血糖5.60±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62±0.68、甘油三脂1.32±0.8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28±1.06mmol/L显著增高(P<0.05);糖尿病患者Neck、ward三角区、Troch的骨密度分别为0.88±0.21g/cm2、0.63±0.11 g/cm2、0.73±0.08 g/cm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2±0.06 g/cm2、0.76±0.14g/cm2、0.83±0.09 g/cm2,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椎骨密度1.06±0.20 g/cm2与正常人1.17±0.14 g/cm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也高于正常人,早期筛查血糖及骨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微创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7—2012-03,采用跗骨窦入路微创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跟骨骨折13例(14足),术前空腹血糖维持在6.0~8.0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8.0~11.0 mmol/L。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15.2个月。未出现低血糖反应。术后1例腓肠神经损伤经过口服甲钴胺于术后6周症状消失,1例切口延迟愈合经过换药于术后3周愈合。13例术后均未发生皮肤坏死、血肿、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跟骨骨折,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采用跗骨窦入路微创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144例根据中医证型分为肝肾亏虚证60例、阴阳两虚证40例、气滞血瘀证44例,肝肾亏虚证给予滋肾降糖丸治疗,阴阳两虚证给予糖骨康胶囊治疗,气滞血瘀证给予归丸加味胶囊治疗,均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或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肝肾亏虚证、阴阳两虚证、气滞血瘀证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5.0%和97.7%,3证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3证型的治疗3个月空腹血糖分别为(5.38±1.49)mmol/L、(5.42±1.22)mmol/L、(4.39±1.74)mmol/L,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10±0.58)%、(6.08±1.11)%、(6.13±1.42)%,都较治疗前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腰椎正位1~4椎体骨密度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7分别为(5.20±1.48)pg/nL、(4.99±2.19)pg/nL、(5.09±2.81)pg/nL,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证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辨证施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骨密度的恢复,降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0.
门诊变应性疾病患者脱敏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于三餐前即时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中效人胰岛素,患者自行注射和监测血糖。结果治疗2个月仅3例次发生低血糖,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将葡萄糖(5.34±0.45)mmol/L、2小时血浆葡萄糖(7.03±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A,(6.71±0.65)%、血糖达标控制时间(6.69±1.12)d。结论门冬胰岛素疗效好、安全,对患者建立有效通畅的随访制度,加强疾病知识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等,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