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可行性.方法 对35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采集血标本,即在静脉留置针处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抽出2 ml血液弃去,再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抽取血生化及血常规标本;同时在患者另一侧肢体外周静脉采集血标本并对比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血生化、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正确掌握采血方法,从静脉留置针处采集血标本进行血生化及血常规检验切实可行,且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可行性。方法 对35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采集血标本,即在静脉留置针处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出2ml血液弃去,再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血生化及血常规标本;同时在患者另一侧肢体外周静脉采集血标本并对比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血生化、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正确掌握采血方法,从静脉留置针处采集血标本进行血生化及血常规检验切实可行,且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间接采血法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间接采血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四肢浅表静脉直接采血法,观察组采用留置针间接采血法,比较两种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血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标本质量及皮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间接采血方法能减轻患儿的痛苦、确保血标本质量,且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两种静脉采血方法比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选择健康体检人群40 6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 319例。对照组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观察组用一次性血样采集针采血。分别留取血常规标本1 ml、生化标本 2 ml、免疫标本 2 ml。结果观察组血标本的凝血、溶血、血小板破坏率以及病人疼痛反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血样采集针优于注射器抽取血标本。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间接采血法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间接采血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180例惠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四肢浅表静脉直接采血法,观察组采用留置针间接采血法.比较两种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血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标本质量及皮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间接采血方法能减轻惠儿的痛苦、确保血标本质量,且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孙晖  陈静 《护理学杂志》2001,16(7):424-425
为了解用不同针头抽取血常规标本及抽血后血液在针筒内的留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值的影响。对 6 4例病人一侧肘部静脉采用一次性 7号针头 (普通针头 )抽血后即时留取血标本 ;另一侧肘部静脉用一次性 7号头皮针穿刺采血后分别于即时、血液在针筒内留置 1、3min后留取血标本 ,对血常规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 :1两种针头穿刺后即时留取的血标本测定值比较 ,经头皮针采血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2经头皮针采血后血液在针筒内留置1、3min与即时留取血标本的测定值比较 ,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 (P<0 .0 5 )。提示采集血常规标本时宜用普通针头抽取后立即送检  相似文献   

7.
真空采血法在感染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筱  李正莲  黄华 《护理学杂志》2005,20(13):10-11
目的探讨真空采血法在感染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感染科住院130例患者,按单、双床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由2名护师于患者肘正中静脉采血。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观察组使用一次性血样采集针。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一次性血样采集针采血优于一次性注射器采血。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及采血装置在乳癌术后引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癌根治术后常使用一次性负压瓶或低压吸引器引流,当拔除引流管后有时尚有少量渗液、渗血不易流出,影响皮瓣的成活及伤口的愈合。如再次置入引流管,增加患者感染机会。鉴此,我们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针头及采血试管解决了以上问题。方法:在积液的低位处插入静脉留置针,抽去针芯,用敷料贴固定,然后将采血针头的一端插入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处,另一端接真空采血试管,采血针硅胶部分即有负压可引出渗液渗血。优点:①引流效果好,真空采血试管中有一定的负压,能及时引流出皮下渗液渗血。②利用真空采血管上的刻度可准确记录引流量,便于观察。③可保…  相似文献   

9.
付爱霞 《护理学杂志》2006,21(20):53-54
目的 探讨一次性TB针在采集动脉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21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TB针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576例次(观察组);2004年19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2 ml、5 ml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气标本535例次(对照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淤斑、血肿发生率,意识清醒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淤斑、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意识清醒患者穿刺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一次性TB针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无痛、血肿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静脉采血时标本发生溶血的情况,评估护理干预在预防其发生溶血中的作用.方法将375例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25例.A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常规采集静脉血;B组用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常规采血;C组在使用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采血时,针对血标本溶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比较三组溶血发生率.结果 A、B、C三组溶血发生率分别为5.6%、27.2%和7.2%.B组显著高于A、C组(均P<0.01);A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采集静脉血样时,易致血标本溶血;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其溶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探讨儿科采取血液标本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将留置针与一次性真空采血器结合采集血液标本。结论:同时将这两种技术操作巧妙结合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满足了患儿的需要,也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麻醉复苏期间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时的疼痛。方法将150例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血气待查患者按入室时间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6例),两组均使用一次性血气针进行动脉采血,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采集,观察组在遵循常规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包括局部加温、涂抹0.1%丁卡因胶浆、细化操作等。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血气分析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麻醉复苏期间动脉采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动脉血气分析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刘东萍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585-586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护理管理方法,以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方法:将300例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人员管理、健康教育、采血时间、环境温度、采血体位、采血部位、进针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观察采血的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采血技术培训及血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新生儿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热敷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药理基地接受药物试验的健康观察对象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穿刺后立即用热敷贴覆盖穿刺处,对照组不用局部热敷。2组均利用药物试验所留置的静脉针及拔管时所采取的血标本。记录肉眼可见血栓例数、溶血例数、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观察对象舒适性等指标。结果对照组肉眼可见血栓35例,占59.32%(35/59),采集血标本543例次,溶血发生率8.47%(46/543),观察组肉眼可见血栓22例,占37.93%(22/58),采集血标本577例次,溶血发生率7.30%(42/577),2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置管时间(10.835±0.826)h,对照组为(10.000±0.75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舒适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热敷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留置针血栓形成率,延长其使用时间,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合并针用于心肌梗死溶栓患者留取血标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岚  苑卫东 《护理学杂志》2005,20(13):52-52
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时,需反复抽取血标本检查心肌酶谱,而患者在接受药物抗凝治疗的同时,如果反复穿刺,常致其穿刺处皮下瘀血。而临床观察发现,即使延长穿刺点压迫时间,也无法避免这一并发症。鉴此,我们将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与静脉留置针合并使用,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1G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和22G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均为美国BD公司生产)各1副,真空采血管1支,3M透明敷贴。1.2方法常规留置静脉留置针,3M透明敷贴固定。将真空采血针接头处分离,弃去头皮针部分,采血针头与留置针衔接。抽取血样时,取下采血针头保护帽,连接…  相似文献   

16.
两种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丽 《护理学杂志》2004,19(18):44-45
将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1004例病人分为两组各502例.对照组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动脉血,观察组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留取动脉血.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的凝血率、无效腔气体率、标本稀释率及采血时病人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优于普通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标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负压穿刺法在急诊血液病患者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诊输血的血液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负压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连接输血器,以静脉留置针进行常规静脉穿刺;负压组静脉留置针连接一次性使用采血针接头及真空采血管,带负压进行静脉穿刺。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回血率及穿刺回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负压穿刺法穿刺稳定,回血自然、快速,操作者可尽快做出有效判断,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血液病患者采用无止血带负压真空采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无止血带负压真空采血法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于入院当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 采集静脉血标本行血常规等项目检查;观察组采取无止血带负压真空采血法,即不系扎止血带,由助手指压、患者握拳协助下采集血标本,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局部皮肤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采用无止血带负压真空采血的方法 更为安全,能减轻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预防老年患者PICC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付爱霞 《护理学杂志》2006,21(10):53-54
目的探讨一次性TB针在采集动脉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21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TB针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576例次(观察组);2004年19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2ml、5ml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气标本535例次(对照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淤斑、血肿发生率,意识清醒患者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淤斑、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意识清醒患者穿刺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次性TB针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无痛、血肿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方云  黎纬明 《护理学杂志》2008,23(13):37-38
目的 比较16 G安全型留置针与一次性内瘘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76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健康供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选择肘正中处静脉穿刺.观察组使用16 G安全型留王针,对照组使用一次性内瘘针.结果 两组供者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CD34 细胞计教均这标,且采集顺利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采集毕手臂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留置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穿刺成功率高,能增加供者的舒适度,且不影响采集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