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丹参酮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16只。丹参酮组在术前3、2、1 d及术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0 mg/kg);同时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丹参酮组与对照组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缺血2 h及再灌注4 h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并观察大鼠后肢骨骼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再灌注4 h与缺血2h,与对照组比较,血清SOD活性均增多(P〈0.05),而MDA含量均降低(P〈0.05)。丹参酮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再灌注4 h与缺血2 h比较,血清SOD活性进一步降低(P〈0.05),MDA含量进一步增多(P〈0.05);而丹参酮组大鼠再灌注4 h与缺血2 h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光镜下观察丹参酮组骨骼肌组织损伤比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成3纽,即假手术纽,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纽),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DS-201)。免冠状动脉左旋支结扎40min再灌注60min。再灌注60min后取血,检测血浆中MDA含量及CK、LDH、SOD活力,并检测心肌组织的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DS-201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浆中CK、LDH、活力,MDA含量和心肌组织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DS-201组与模型组相比,心肌组织和血浆中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SOD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 ⅡA silate A,STS)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0例脑梗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景峰  安莲华 《吉林医学》2009,30(5):431-43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入选的64例急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和对照组每各3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比较,评定临床效果,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比较,评分丹参酮ⅡA磺酸钠,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显效率75%、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分别为31.25%、71.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方杰  王青 《中原医刊》2007,34(15):81-81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6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硝酸甘油10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缓援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10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硝酸甘油及低分子肝素。两组其他治疗用药相同。两组病例于治疗10d后作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8.3%)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1.7%),治疗组总有效率(81.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宋然 《大家健康》2014,(7):146-147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肝功能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比较两组肝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促进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肝功能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罗俊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48-49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硫氮革酮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57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硫氮草酮。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65.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硫氮革酮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于我院进行外伤性脑梗死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ADL)为评价指标对2种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4%,显著高于对照组55.0%(P〈0.05);2组患者的NDS、ADL值与治疗前相比分别显著下降、增加,P〈0.05;治疗组的NDS、ADL值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安全性可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浆β-EP、SOD、MDA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纳洛酮治疗(对照组),记录患者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5h血浆β-EP、SOD、MDA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浆β-EP、SOD、MDA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血浆β-EP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SOD、MDA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显著的解酒作用,可作为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另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7.50%,2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而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3例(其中51例完成研究)为DM组,选取糖耐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OGTT正常)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在原降糖的基础上,每日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共2周。于治疗开始时和治疗后2周,抽取早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氧(ROS)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等。观察DM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相关临床指标并与NC组作比较。结果DM组的ROS和MDA显著高于NC组(P〈0.05或P〈0.01),而GSH和SOD显著低于NC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DM组患者的ROS和MDA明显下降(P〈0.05)、GSH和SOD明显升高(P〈0.05),经校正血糖变化值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可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脂质过氧化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制备大鼠UC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组,三硝基苯磺酸+生理盐水组,三硝基苯磺酸+姜黄素组4组。观察各组大鼠肠道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分别测定血清和肠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结果显示UC大鼠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姜黄素治疗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UC组(P〈0.01),MDA含量显著低于UC组(P〈0.01)。病理学显示姜黄素治疗组有明显好转。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UC有保护作用,抗氧化应激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依达拉奉3个不同剂量治疗组(C1、C2、C3组),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同A组比较,B组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MDA、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肾组织匀浆SOD显著下降(P〈0.01)。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后,C组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匀浆MDA、血肌酐均低于B组(P〈0.01);C组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匀浆SOD均高于B组(P〈0.01);C组血尿素氮同B组血尿素氮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依达拉奉治疗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滴。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电图变化和血浆CK、LDH的影响。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硒+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组。兔冠状动脉左旋支结扎40min再灌注60rain。记录标准ⅡA导联心电图变化。再灌注60min后取血,测定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结扎后心电图PP间期明显延长(与结扎前相比,P〈0.01),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项曲线;再灌注期间PP间期进一步显著延长,ST段进一步显著抬高;血浆CK、LDH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硒+DS-201组在结扎期间PP间期和sT段的变化与缺血再灌注组相同;再灌注期间与结扎期间相比PP间期无明显延长,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再灌注期间ST段显著回落(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P〈0.01)。硒+DS-201组血浆CK、LDH含量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血浆cK、LDH含量和再灌注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可作为观察药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比丹参注射液有更显著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 A 磺酸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提供合理、安全的临床用药指导。方法:将6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指导,观察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病人总有效率(25/31,80.65%)高于对照组(16/30,5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能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镁制剂治疗组。测定脑匀浆SOD、MDA含量和脑组织含水量。结果镁制剂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脑匀浆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含水量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硫酸镁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清除氧自由基、阻断Ca^2+内流等作用维护膜结构的完整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谈平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Z):44-44,9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血脂的影响。方法本文在应用激素治疗的同时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并与对照组单用强的松比较。结果同组病人治疗前后TC、TG、BUN、Cr均下降,但从组间治疗前后变化来看,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应用激素的同时,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明显增加治疗效果,在降血脂、减轻肾小球病理损伤及保护肾功能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优于单用激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脂性脂肪肝(HFL)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发大鼠HFL模型,8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大、小剂量组)和阳性药易善复(PPC)组,每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及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喂以基础饲料。连续给药6周后比较各组间肝指数、血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L)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检测肝脂质、肝脏组织中SOD、MDA含量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显著降低HFL模型大鼠肝指数,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TG、TC、MDA水平,降低血清LDL-C含量和ALT、AST活性;增加血清和肝组织中SOD活性及HDL-C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0.01);并可明显减少肝细胞浆内脂滴分布的程度和炎症范围。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通过改善肝功能及脂质代谢紊乱,减少肝中脂质沉积,减轻肝组织损伤,对高脂性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