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深入探讨婴幼儿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前来门诊就诊的营养不良的婴幼儿人数的统计,从中了解,掌握了婴幼儿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并提供了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方法和措施。结果通过对婴幼儿家长的宣传教育,使他们都了解掌握了婴幼儿发生营养不良的基本原因及预防措施,使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婴幼儿实施良好、合理的喂养与辅食,是婴幼儿健康、茁壮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喂养困难是一种常见的喂养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喂养困难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可造成不良影响。引起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原因多样,主要涉及婴幼儿自身、喂养者、以及喂养环境这几个方面。本文拟综述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探讨婴幼儿喂养问题发生的可能原因,为婴幼儿喂养困难提供预防、评估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陈云珠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57-2958
目的 浅谈婴幼儿喂养指导对婴幼儿的喂养状况的促进.方法 选取婴幼儿及母亲88例进行系统的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有效的婴幼儿喂养指导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喂养成功率以及婴幼儿体重增长.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的喂养成功率以及婴幼儿的体重增长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婴幼儿的喂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因此有效的婴幼儿喂养指导能够明显地促进婴幼儿的喂养情况,有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喂养困难是存在于婴幼儿期的一种常见喂养问题,临床表现多样,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分类标准。引起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原因多样,涉及婴幼儿、喂养者和喂养环境及其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对婴幼儿喂养困难的评估应包括一个全面的,跨学科的评价。统一婴幼儿喂养困难的诊断分级、评估和治疗标准是婴幼儿喂养困难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CR胸部摄影综合技术分析和影像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婴幼儿CR胸部摄影技术,提高婴幼儿胸部影像质量。方法收集1000例有评价记录的婴幼儿胸片进行质量评析。结果婴幼儿CR胸部影像质量明显提高,废片率显著降低。结论熟练掌握婴幼儿胸部生理解剖和呼吸机制,以及X线摄影技术参数,可提高婴幼儿胸部摄影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桂西地区0~3岁的壮族婴幼儿母亲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广西百色市的1 082名壮族婴幼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桂西地区0~3岁的壮族婴幼儿母亲食品安全知识得分较低,平均得分为8.6分,电视是壮族婴幼儿母亲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途径;73.48%的壮族婴幼儿母亲愿意接受更多的婴幼儿食品安全知识,但壮族婴幼儿母亲在食品购买和消费方面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壮族婴幼儿母亲的食品安全教育,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婴幼儿食品安全知识,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保障婴幼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流动和户籍婴幼儿之间两周内腹泻患病率差异,探讨喂养行为与腹泻的关系,为制定改善婴幼儿腹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两阶段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7月对佛山市南海区1 408名6~23月龄婴幼儿的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流动婴幼儿945名,户籍婴幼儿463名。结果 6~23月龄流动婴幼儿两周内腹泻患病率为14.6%,户籍婴幼儿为10.2%。6~11月龄婴儿腹泻患病率最高,流动和户籍婴儿分别为18.5%、1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23月龄流动婴幼儿两周内腹泻患病率较户籍婴幼儿高(OR=1.57,95%CI=1.03,2.38),6~11月龄婴儿两周内腹泻患病率比18~23月龄婴幼儿高(OR=2.27,95%CI=1.42,3.63),辅食添加种类不合格的婴幼儿两周内腹泻患病率比辅食添加种类合格的婴幼儿高(OR=1.73,95%CI=1.11,2.69)。结论调查地区婴幼儿两周内腹泻患病率较高,应加大力度进行婴幼儿科学喂养的指导,提高婴幼儿看护人的健康保健意识和喂养水平,从而改善婴幼儿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婴幼儿喂养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绵阳永兴板房区震后141名0~3岁婴幼儿主要监护人,进行婴幼儿喂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母亲和祖母是板房区婴幼儿的主要监护人。受访者中64.4%的母亲获得婴幼儿喂养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长辈、朋友或儿保医生;85.7%的祖母主要依靠以往经验喂养婴幼儿。79.8%的受访者在此之前未接受过婴幼儿喂养方面的培训;98.7%的受访者想了解婴幼儿目前的饮食状况是否符合要求。板房区婴幼儿中,55.3%表现出钙缺乏症状,14.9%则有铁缺乏症状等。结论板房区婴幼儿主要监护人在婴幼儿喂养态度、行为方面,母亲好于祖母,但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建始县6~24月龄婴幼儿两周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3月分层抽取建始县5个乡镇864名6~24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进行腹泻两周患病问卷调查。结果 建始县 6~24月龄婴幼儿腹泻两周患病率为8.4%。家庭年收入低、打骂婴幼儿和进食不规律是婴幼儿腹泻的危险因素。结论 建始县婴幼儿腹泻两周患病率较高, 加强对婴幼儿看护人看护婴幼儿方式的教育是今后婴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情况,为制定农村贫困地区婴幼儿贫血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2-2015年湖南省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家庭基本情况,并测量其血红蛋白含量、体重和身长。结果 14 082名6~24月龄婴幼儿总贫血患病率32.7%,2012-2015年6~24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9.6%、31.4%、36.4%、30.8%,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P0.05)。男童贫血患病率高于女童(P0.05)。6~、12~、18~24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分别为42.7%、33.6%、24.5%,患病率随年龄增大逐渐下降(P0.05)。低体重婴幼儿贫血患病率高于非低体重婴幼儿,低体质指数婴幼儿贫血患病率高于非低体质指数婴幼儿(P0.05);消瘦婴幼儿贫血患病率高于非消瘦婴幼儿,生长迟缓婴幼儿贫血患病率高于非生长迟缓婴幼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学历高低对婴幼儿贫血患病率无影响(P0.05),母亲学历高者贫血患病率低于母亲学历低者(P0.05)。结论湖南省农村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较高,有必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降低婴幼儿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张宁  陶晗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219-5221
目的:探讨婴幼儿泪道冲洗简易有效新方法。方法:自创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结果: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操作简易,可单一医务人员操作,效果很好。结论:婴幼儿泪道冲洗新方法因其操作简易有效,适合基层儿童眼科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地区婴幼儿辅食添加状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何宇纳  翟凤英 《卫生研究》2001,30(5):305-307
对较贫困农村地区 146 49名 4~ 2 4月龄婴幼儿的辅食添加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婴幼儿平均从出生后 6个月开始添加食物 ,约 1 3的婴幼儿在 4~ 6个月开始添加 ,有 16 4%的婴幼儿在 4个月以前就添加了谷类食物 ;大多数婴幼儿 (74 4% )从 7个月开始每天进食谷类食物 ,蔬菜水果类食物的摄入频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所增加 ,但 1岁以后也只有 5 0 %的的婴幼儿能够每天食用蔬菜水果。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频率较低 ,1岁以上婴幼儿能够每天食用的占 38% ,有 15 8%的婴幼儿从未添加过肉蛋类及豆制品类食物。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婴幼儿是以母乳喂养的 ,但断奶以后只有 2 0 %的婴幼儿能够每天饮奶 ;婴幼儿的食物摄入情况受家庭食物状况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 ,影响程度增加 ;婴幼儿辅食添加的状况直接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长期不合理的喂养模式 ,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应通过营养教育 ,提高婴幼儿看护人的营养知识 ,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危重新生儿救治存活率的提高,脑损伤高危婴幼儿亦有所增加,临床医生需要认识婴幼儿脑损伤并掌握早期识别婴幼儿脑损伤的方法。本文简述了不同类型的婴幼儿脑损伤及其远期发育风险,从临床病史、辅助检查和标准化评估三个方面介绍婴幼儿脑损伤的早期评估,以期为实现脑损伤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改善远期发育结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永宁县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调查,了解永宁县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以及喂养状况,为婴幼儿合理喂养、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永宁县1个社区和1个乡镇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婴幼儿一般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并测量身高(身长)、体重,采用WHO推荐使用的Z评分方法来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结果:城镇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为27.3%,农村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为34.7%,母乳喂养率较低。城乡婴幼儿各类辅食添加率差异较显著,城镇≤6月婴幼儿主要添加蛋类、乳类和水果,农村谷类和乳类添加较多,6月龄婴幼儿各类辅食添加率明显提高,但仍存在城乡差异,除谷类、蔬菜、豆类添加率农村高于城镇外,其他辅食添加率均为城镇高于农村。婴幼儿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低体重率为3.55%,消瘦率为2.03%,发育迟缓率为15.48%,超重率为9.64%,且农村高于城镇。因为农村婴幼儿发育迟缓率较高,实际属于生长迟缓型肥胖。结论:大力宣传提倡母乳喂养,全面加强婴幼儿喂养的宣传与指导,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婴幼儿抚养人应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唐山市婴幼儿智力发育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008年5月到妇幼保健所体检的199例婴幼儿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智力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测试。调查结果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例婴幼儿总体发展正常,并向中上偏离。婴幼儿智力的5个方面均与家庭收入成正相关;出生后由父母带养的婴幼儿适应性较好;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在语言方面得分较高;母乳喂养、出生后由父母带养的婴幼儿社会性得分较高,全职妈妈不利于婴幼儿社会性的发育。结论:婴幼儿智力发育受多项因素影响,母乳喂养、家庭收入高、主要由父母带养有利于婴幼儿智力发育;孕期服药、血红蛋白含量低不利于婴幼儿智力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正养育照护是父母和养护人在同婴幼儿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为婴幼儿提供喂养、照料、陪伴、玩耍、交流、学习等,从而保障和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养育照护为儿童早期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并对儿童的一生产生影响。国家高度重视婴幼儿的养育照护,国务院于2019年颁布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并提出家庭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一套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体系,助力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方法 梳理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工作现状及管理需求,建立集婴幼儿照护服务有关的基础数据、服务数据、管理数据于一体的工作平台,高效管理婴幼儿服务机构的备案、卫生保健、膳食营养、消毒登记、医育结合、从业人员培训,实现部门投诉处理、监督检查、实事项目信息管理等。结果 通过1年的实践,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安全、有效地服务了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为主管部门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结论 通过婴幼儿照护服务数字化管理,形成了一套适应当前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监测、监控、监管方法,为浙江省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提供了杭州示范做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山西太原华工社区8个月~2.5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华工社区接受健康体检的290名婴幼儿,结合其一般临床资料、血常规化验结果,分析婴幼儿贫血的患病情况、特点,探讨发病原因。结果 华工社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检出率为15.17%,其中8个月龄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检出率最高,为21.35%。4~6个月龄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低于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母亲怀孕期是否患有贫血与婴幼儿贫血关系密切。结论 本社区8个月龄~2.5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检出率为15.17%,应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知识的科普教育,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时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婴幼儿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及2周的行为神经评分、血清胆红素及出生半年及1年后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前、后高胆红素血症婴幼儿的行为神经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婴幼儿(P0.05);治疗后半年高胆红素血症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也明显低于同时期的正常婴幼儿(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的行为神经及智能发育均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要对高胆红素血症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以免对婴幼儿的生长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20.
谭振朝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31-3932
目的:观察10个月~3岁的婴幼儿骨密度测量值,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超声骨强度测量仪测量110例婴幼儿骨密度,并对所有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婴幼儿SOS值与月龄呈明显正相关。89例(80.91%)婴幼儿骨密度在正常范围。男女婴幼儿间骨量减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孕期未补钙、产后小儿未予补钙、低龄、单纯母乳喂养等与婴幼儿骨量减少有关。结论:多数婴幼儿骨密度在正常范围,临床应注意母孕期及产后给予小儿补钙,并注意混合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