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骨单钻孔置双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对170例行钻单孔置双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愈163例,好转4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有血肿复发3例,新鲜出血1例,气颅2例,因手术操作不当造成脑实质损伤1例.结论 颅骨钻单孔置双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好、损伤小,可减少血肿复发及气颅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探讨手术方法。结果复查颅脑CT,33例血肿消失,12例大部分消失,1例小部分消失,无合并症,无死亡。结论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效果好、简便易行,可作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孔双管和双孔双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涛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53-153,15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单孔双管与双孔双管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2例,随机分为单孔双管组21例和双孔双管组21例。单孔双管组采用单孔双管引流,双孔双管组采用双孔双管引流,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颅内积气、住院时间、治愈率。结果双孔双管组手术时间长于单孔双管组(P〈0.05);两组颅内积气量、住院时间、治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中,双孔双管虽排气彻底,但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而单孔双管引流具有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引流彻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李作士 《中原医刊》2014,(11):71-72
目的:探讨快速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方法对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经单孔反向双管涡流模式快速冲洗引流治疗,观察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8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拔管时间平均2.7 d,复查头颅CT未见明显积气,未见引流管插入脑组织或出血等。2例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经复查见血肿对侧小灶梗死,给予扩张脑血管活血化瘀及针灸治疗后亦能生活自理。结论单孔反向双管涡流模式快速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引流管留置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钻颅单孔双管负压手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56例经改良术式行钻孔引流术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均行钻颅单孔双管负压引流术,全部临床治愈,无严重并发症,但术后早期易并发少量硬膜下积液及颅内少量积气。结论:钻颅单孔双管负压手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安全,无严重并发症,更有利于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方法:本组采用单孔钻颅置双管冲洗引流术,术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闭式引流72h。结果:全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术后72h复查,12例残留少量血肿,2例颅内积气,术后2月复查,均吸收,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应充分认识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避免误诊。单孔钻颅置双管冲洗引流术创伤小,疗效明确,恢复快,可作青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45例均匀一致低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单孔钻颅方法,血肿腔不予冲洗;21例混杂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双孔钻颅方法,仅5例因引流欠通畅而予血肿腔冲洗.其余病例血肿腔亦不予以冲洗。结果本组66例全部治愈。13例患者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平均随访3.5个月.4例积液消失,9例减少或未增加。结论单孔或双孔血肿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可根据CT影像学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66例均匀一致低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单孔钻颅方法,血肿腔不予冲洗;12例混杂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双孔钻颅方法,仅2例因引流欠通畅而予血肿腔冲洗,其余病例血肿腔亦不予以冲洗。结果本组全部治愈。有11例患者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平均随访6个月,5例积液消失,6例减少或无增加。结论单孔或双孔血肿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根据CT影像学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配合单孔双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采用阿托伐他汀钙配合单孔双管冲洗引流治疗的4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预后及随访结果。男33例、女9例,年龄为38~82岁,平均年龄为(70.0±5.8)岁。42例患者均有头痛、头晕症状,36例有不同程度肢体肌力障碍。结果 42例患者中36例为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6例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所有患者的头痛、头晕症状和肌力障碍术后24 h内均改善,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41例完全治愈,其中22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复查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血肿完全消失,19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复查头颅CT示血肿完全消失;1例(2.38%)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因心房颤动口服华法林,术后1个月时复查头颅CT提示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在随访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死亡。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配合单孔双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确实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大硬膜切口单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探讨手术方法。结果:经CT扫描证实的2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无1例死亡,术后头颅CT复查18例有颅内积气,无1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扩大硬膜切口单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减少血肿复发,张力性气颅发生,亦可减少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青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方法 本组采用单孔钻颅置双管冲洗引流术,术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闭式引流72h。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术后72h复查,12例残留少量血肿,2例颅内积气,术后2个月复查,均吸收,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青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应充分认识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避免误诊。单孔钻颅置双管冲洗引流术创伤小,疗效明确,恢复快,可作为青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颅骨钻单孔冲洗置双管引流治疗老年人(≥60岁)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颅骨钻单孔冲洗置双管引流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59例,好转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有血肿复发1例,钻孔处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少量气颅3例(<10 m...  相似文献   

13.
冯文萍  张波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48-1649,1653
目的:回顾性分析18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18例患者均为均匀一致低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双侧微创血肿清除方法,10例血肿腔不予冲洗,采取双侧同时开放引流,8例因引流欠通畅而采用盐水冲洗,所有病例均未用尿激酶。结果:本组全部治愈。有4例患者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平均随访3.5个月,2例积液消失,1例积液减少,1例积液无增加。结论:双侧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时间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与术后引流时间的关系.方法 对患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接受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并且两侧引流时间不相等、术后血肿复发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7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中,6例血肿复发侧引流时间<3d,1例血肿复发侧引流时间>3d.引流<3d的血肿复发率明显高于引流3...  相似文献   

15.
改良型单孔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改良型手术方法。方法:对32例采用该手术方法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进行探讨。结果:32例患者症状全部消失,CT复查29例血肿完全消失,3例发生少许硬膜下积液。结论:这种改良型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宋乐 《中原医刊》2006,33(12):40-4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68例(其中钻孔引流30例,开颅血肿清除38例)术后3个月、6个月的头颅CT检查结果。结果术后3个月头颅CT检查,钻孔引流30例中,血肿消失12例,血肿消失率40%;开颅血肿清除38例中,血肿消失36例,血肿消失率95%;术后6个月头颅CT检查,钻孔引流30例中,血肿消失18例,血肿消失率60%;开颅血肿清除38例中,血肿消失37例,血肿消失率97%。结论开颅血肿清除的临床效果比钻孔引流临床效果好,若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应尽量采用开颅血肿清除的方法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体会。方法 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选择不同方式钻孔引流,观察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54例病例无死亡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患者遗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选择合适的引流方式,能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乞绍岚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648-2649
目的评价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双侧引流37例,单侧引流1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症状均逐渐缓解,其中42例血肿彻底消失,10例血肿部分消失,经保守治疗后,3周~7周血肿完全消失。4例患者症状复发,2例接受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接受开颅手术后血肿消除,病症痊愈。无张力性气颅,并发气颅3例自行吸收,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操作简易,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钟亮  钟敏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9-1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7年9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颅骨钻孔冲洗引流73例,开颅骨瓣成型血肿清除12例,穿颅冲洗引流8例,神经内镜下手术5例。结果:患者术后恢复均较好,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4例,并发颅内出血1例,硬膜下积液3例,少量硬膜下积气2例。结论:上诉4种术式均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案,临床上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颅骨钻孔引流仍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因,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8例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结果:以精神症状和偏瘫为由来院就诊者42例,表现为头痛、呕吐者18例。39例经一次钻孔引流手术,血肿消失;5例患者需二次钻孔引流;3例患者需三次手术。结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表现为精神症状和偏瘫,易误诊为老年痴呆和脑血管疾病,CT扫描是鉴别的最好手段。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