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医院中药处方调剂的现状,本人调查了几家医院.结果还是让人满意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师的治疗效果和用药的安全,只有正视不足,设法改进,才能不断地提高调剂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1000张中药饮片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点评,并采取相关措施,分析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中的相关情况;于2021年1~12月施行中药处方点评措施,并抽出1000张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析。比较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前后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发生情况。结果 2020年1~12月,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34张(3.40%),其中漏配10张、错配10张、剂量不足6张、剂量过高6张、错发2张,其主要差错原因为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不够、药名相似等。2021年1~12月,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9张(0.90%),其中漏配2张、错配2张、剂量不足2张、剂量过高2张、错发1张。2021年1~12月,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发生率低于2020年1~12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容易影响患者健康,其主要类型有漏配、错配、剂量不足、剂量过高、错发等,其主要的差错原因为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不够、药名相似等,而采取中药处方点评措施可减少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更好地提高中药调剂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中药治疗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治疗期间,中药师在中药调剂中未实施中药处方分析;观察组58例治疗期间,中药师在中药调剂中实施中药处方分析,比较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2.25±0.62)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4±2.14)次;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14±10.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4±11.1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处方分析有助于中药调剂中的患者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未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前在本院应用中药进行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实施了中药处方点评后在本院应用中药进行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中药调剂下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融入处方点评的中药调剂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处方在中药调剂(Chinese drugs dispensing)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开具的2000份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用药剂量、书写规范性和药物配伍情况.结果:①2000份中药处方中有50份(内科15份、外科10份、妇产科20份、儿科5份)重复用药处方,占2.50%;②2000份中药处方中有68份(内科22份、外科11份、妇产科23份、儿科12份)配伍禁忌处方,占3.40%;③2000份中药处方中有36份(内科8份、外科9份、妇产科10份、儿科9份)书写不够规范,占1.80%.结论:中药处方中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及时分析用药不够合理的处方能够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6.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惠  蒋静雪 《中国药房》2008,19(27):2159-2160
目的: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了解中药处方调剂的深刻内涵。方法:以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从医师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用药意图并结合药物的功能和性质等多角度分析中药调剂中处方分析的作用和重要性。结果:归纳总结出处方分析的8点要素,从而为更进一步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指明方向和方法。结论:做好中药调剂工作,关键环节在于处方分析。  相似文献   

7.
黄敏华 《北方药学》2016,(11):189-190
目的:探究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159例患者,按是否进行处方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研究组87例,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处方分析应用于临床,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缓解医患矛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雅珍 《海峡药学》2016,(7):227-228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工作中的处方分析的作用。方法就我院2014年01月01日至2016年03月31日开出的2400例中药处方进行讨论和分析。观察中药处方中出现用药重复、计量错误、书写不规范以及配伍禁忌情况。结果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在2400例中药处方中出现计量错误情况的份数最多,有48份;其次为配伍禁忌、书写不规范,最后为用药重复。结论通过对中药调剂工作中的处方分析的作用的研究后发现,对于中药调剂进行处方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水平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震 《北方药学》2021,18(8):113-114
目的:探究中药调剂过程中处方分析的运用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760张中药处方,均为我院门诊部开具,其中未经过中药处方分析的380张(2019年6月-12月)为对照组,经过处方分析的380张(2020年1月-6月)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药调剂不合理处方率及差错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合理处方率分别为8.68%、18.6...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药处方调剂给药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鹿岩 《齐鲁药事》2010,29(7):415-416
调剂给药是指药房或药店调剂人员按医生处方要求,把炮制合格的中药饮片调配成便于患者内服和外用的各种剂型的一切操作技术。目前我国的调剂给药大多通过师承或默契形成的习惯,调剂给药以处方应付或处方应配为主。各地的处方应付或处方应配多自行其是,不按有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及高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虎Song木中微量元素及的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虎刺Song木含有多种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实验数据为开发利用本品,探讨微量元素地人体疾病关系的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中药调剂对处方疗效的影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剂量过量和不足均可以影响处方疗效;医师书写潦草,字迹辨认困难会导致调剂错配。审方时理解有误或审方人员粗心大意也会影响疗效。调剂人员遗漏某些药物或未注意一药多灸现象也可以影响疗效。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将调剂和复核等程序,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这样才能避免出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调剂人员以处方为依据,依照药物配方原则及程序,及时精准地将处方中开具的药物配置成可供病人使用的中药药剂,即所谓的中药调剂工作[1]。包括处方审核、剂量调整、用药控制及处方核对四项工作,技术性及专业性较显著,调剂工作是否达标,直接决定处方疗效能否达成[2]。故按规范要求,优化落实调剂工作极为必要。但调剂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引起处方疗效受损现象[3]。我院为提高调剂水平,对中药调剂工作问题展开调查,探讨调剂中不同问题对处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中药处方用名。方法:分析中药处方用名的混乱,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结果:能较好地保证调剂工作的准确、有效。结论:推行一药一名制是中药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5.
段弘 《齐鲁药事》2001,20(6):40-41
中药处方是中医师在诊断病情后 ,为其预防和治疗需要而写给药房配药的书面依据 ,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它是沟通中医与中药之间的枢纽和桥梁 ,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中每一项都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的医疗质量。如果处方书写不规范或书写错误 ,可造成医疗差错和事故 ,医师和药剂人员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影响治病疗效有很多方面 ,但处方书写得是否规范及处方应付问题 ,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多年从事中药调剂工作经验 ,浅谈一点自己对中药处方的看法。中药处方一般项目包括 :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取药号 (住院号 ) ,…  相似文献   

16.
17.
对中药处方药物名称不规范现象的分析与建议山西大同市解放军第322医院(037006)宋新民,侯雪梅中药处方是医师经过临床辨证论治对患者施之治疗疾病的书面记录,是药剂人员调剂工作的依据。它关系到医疗效果与患者的用药安全,它在法律上、技术上都有着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 人们对医生开出的精神药品处方研究很多,而关于药师在精神药品处方调剂中的影响作用,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谈谈药师在调剂精神药品处方时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管好、用好精神药品。药师的行为常对医生的处方有一定影响。药师如果不严格按国家制定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进行把关,则会使医生发现无须按规定开方。于是出现一些法不治众的事,如医生为亲属和同事开人情方,当药房拒发时,医生公开求情行不通,便找和其关系密切的药师悄悄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医生开出的精神药品处方研究很多.而关于药师在精神药品处方调剂中的影响作用.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谈谈药师在调剂精神药品处方时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管好、用好精神药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